APP下载

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

2021-11-30崔明德

关键词:学报少数民族民族

崔明德,温 欣

(1.烟台大学 民族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5;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民族文化是体现民族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涉及到生产技术、生活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族源神话、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婚姻家庭、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传统节日等许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有上万篇题目含有民族文化的文章,涉及到中国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此外,学界已出版一批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其中不少为民族文化史方面专著,如史金波:《西夏文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蒋炳钊:《百越民族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王尧:《吐蕃文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安徽:黄山书社,1992年),张碧波、黄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李德沫、张儒、徐亦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陈志贵:《乌桓·鲜卑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张云:《丝路文化·吐蕃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安柯钦夫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马曜:《大理文化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李鸿宾:《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等等。因篇幅所限,这里仅就已公开发表论文所涉及的中国民族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传承、发展与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民族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界似乎没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也没有公开发表这方面的专文,只有个别文章涉及到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如张金八、黄文弼的《吐鲁蕃之历史与文化》一文,从宗教、文字和艺术等方面简略叙述了吐鲁番的文化,与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关联。(1)张金八、黄文弼:《吐鲁蕃之历史与文化》,《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4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的30年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水平较低,学术性参差不齐,而且,研究内容也比较单一。王子野在《驳冯雪峰的民族文化论》中,针对冯雪峰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还好主义》《同化力》《他化力》《创造力》《民族文化》五篇谈论民族文化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批判,指出冯雪峰“写了一系列的反动的论民族文化问题的文章”,“对我国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出了一套和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点的‘同化力’论,同时还创造了一个‘他化力’论”。作者最后指出,“关于冯雪峰的民族文化理论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批判”。(2)王子野:《驳冯雪峰的民族文化论》,《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该文的政治性大于学术性,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傅懋勣在《汉语拼音方案促进了兄弟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认为,帮助少数民族创造、改革文字,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的执行和完成,能推动以民族语言为形式、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民族文化的迅速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创造、改革文字工作,总的精神是兄弟民族语言跟汉语的共同成分,尽量用共同的形式来表达;兄弟民族语言里特殊的成分,在共同的基础上,设计适合于具体语言的表达方式。这样就正确地反映了我国语言的客观实际,既促进了共同性,也表现出差别性。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保证兄弟民族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3)傅懋勣:《汉语拼音方案促进了兄弟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字改革》1962年第1期。在这一阶段的末期,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议。(4)赵昌春:《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出版工作》1978年第10期;王松:《发展民族文化 繁荣文艺创作》,《思想战线》1978年第3期。

从1980年到2000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成果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成果质量明显提高。研究论文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一是民族文化史。在这方面,白鸟芳郎、王恩庆、容观琼、秦家华、林幹、刘建华、罗福惠和陈明芳等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5)白鸟芳郎、王恩庆:《有关华南民族文化史的几个问题——以民族渊源和民族文化为中心》,《民族译丛》1980年第5期;容观琼:《唐代广东民族文化初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秦家华:《西南民族文化史研究刍议》,《思想战线》1984年第6期;林幹:《关于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的我见》,《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刘建华:《论北方青铜短剑所反映的若干民族文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第2期;罗福惠:《民族文化古今二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陈明芳:《华南和东南亚古代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南方文物》1999年第2期。

二是民族文化交流。王尧、张维华、于化民、刘心勇、赵志辉、孟德利、王子华、傅同钦、卢明辉、庄鸿雁、吴永章、徐亦亭、彭书麟、陈进、武国骥、策·财吉拉胡、马凤莲等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6)王尧:《藏族翻译家管·法成对民族文化交流的贡献》,《文物》1980年第7期;张维华、于化民:《关于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交流》,《文史哲》1984年第2期;刘心勇:《民族文化交流的必然、选择与变异》,《社会科学》1986年第11期;赵志辉:《满洲的勃兴与民族的融合——兼谈民族文化关系》,《满族研究》1987年第4期;孟德利:《略论西藏民族文化的源与流》,《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第1期;王子华:《从云南德钦地区回族看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问题》,《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傅同钦:《橐驼、毛驴与古代民族文化交流》,《思想战线》1989年第6期;卢明辉:《康乾盛世:中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年第1期;庄鸿雁:《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盛唐气象的产生刍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吴永章:《论楚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徐亦亭:《古代岭南西部民族文化交融初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彭书麟:《论中古时期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陈进:《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褶裤看民族文化融汇》,《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武国骥:《近代蒙古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第1期;策·财吉拉胡:《蒙藏两民族文化交流中的藏医古文献》,《中国藏学》1997年第4期;马凤莲:《关于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关系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三是区域民族文化。韦日平、牛汝极、林幹、黄泽、李绍明、吴金、包黎和周惠泉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7)韦日平:《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兼谈广西民族文化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牛汝极:《新疆的民族文字与民族文化》,《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林干:《应该大力开展北方民族文化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黄泽:《关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的探索》,《思想战线》1993年第6期;李绍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刍议》,《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1期;吴金:《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6年第1期;包黎:《试论怒江民族文化的特色》,《学术探索》1999年第6期;周惠泉:《论东北民族文化》,《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

四是民族文化特征。孟慧英、郭思九、王懿之、黄淑娉、陈连开、张继焦和陈国强等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8)孟慧英:《关于民族文化总体特征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5期;郭思九:《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特征》,《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2期;王懿之:《傣语民族文化特征初探》,《玉溪师专学报》1990年第6期;黄淑娉:《略谈民族文化特点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Z1期;陈连开:《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张继焦:《论我国南方民族文化的类型、层次与变迁》,《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陈国强:《论百越民族文化特征》,《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

五是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问题。从1998年起专家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黄泽的《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9)黄泽:《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毛艳的《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10)毛艳:《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等等。

六是民族文化大省建设。1998年,云南的专家学者较早关注这一问题。杨正权、张学忠、贺全礼、黄泽、宋光淑、谢本书、卢朝忠、缪开和、段金录、杨知勇、和少英、叶海蓉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发表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11)杨正权、张学忠:《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的经济学思考》,《民族工作》1998年第8期;贺全礼:《新闻出版业与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黄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略谈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础工程》,《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宋光淑、谢本书:《云南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思想战线》1998年第10期;卢朝忠:《文化扶贫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思想战线》1998年第12期;缪开和:《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之我见》,《思想战线》1998年第12期;段金录:《试论民族文化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作用》,《民族工作》1998年第11期;杨知勇:《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主要着力点》,《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和少英、叶海蓉:《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海外模式的启示》,《思想战线》1999年第1期。

七是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品牌。2000年,部分学者比较集中地关注这一问题,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如杨红英、杨军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经济结构调整的理性选择》,(12)杨红英、杨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经济结构调整的理性选择》,《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张军毅、龙梅的《试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13)张军毅、龙梅:《试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何颖的《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14)何颖:《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等等。

八是民族文化教育。吕文秀在《贵州民族研究》发表了《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15)吕文秀:《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发表了两篇商榷文章,分别为杨灿瑜的《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关键在哪里?——与吕文秀同志〈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文商榷》(16)杨灿瑜:《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关键在哪里?——与吕文秀同志〈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文商榷》,《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和杨秀斌的《也谈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问题——兼评吕文秀同志〈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17)杨秀斌:《也谈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问题——兼评吕文秀同志〈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此外,李世平和王四代都对民族文化教育做了有益探讨。(18)李世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王四代:《论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九是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闵浩、陈定秀、王海生、赵秀兰和吴琼等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19)闵浩:《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7期;陈定秀:《民族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王海生:《市场经济下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年第4期;赵秀兰:《论市场经济与民族文化的接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吴琼:《发展民族经济要立足民族文化》,《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十是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纳日碧力戈、吴仕民、赵世林、陈兰萍和杨福泉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20)纳日碧力戈:《民族文化生态与现代化的适应》,《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年;吴仕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赵世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思想战线》1995年第6期;陈兰萍:《教育──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

十一是民族文化变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石佳能、黄雪鸿的《侗族民俗及民族文化中原始社会残余试析》,(21)石佳能、黄雪鸿:《侗族民俗及民族文化中原始社会残余试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许良国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22)许良国:《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年。龚佩华的《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3)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张继焦的《论我国南方民族文化的类型、层次与变迁》,(24)张继焦:《论我国南方民族文化的类型、层次与变迁》,《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等等。

十二是其他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唐云明、廖国一、韦启光、覃乃昌、苍铭、佟德富、雷广正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25)唐云明:《浅论殷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殷都学刊》1985年第3期;廖国一:《浅谈佛教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韦启光:《儒家文化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覃乃昌:《从歌舞及其传授看壮泰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民族艺术》1996年第4期;苍铭:《民族迁徙与民族文化》,《民族工作》1997年第2期;佟德富:《佛教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雷广正:《水族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此外,弘扬文的《民族文化研究试论》,(26)弘扬文:《民族文化研究试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第3期。冯利、覃光广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分类散论》,(27)冯利、覃光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分类散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张桥贵的《浅论民族文化的归向》,(28)张桥贵:《浅论民族文化的归向》,《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李昌霞、李筱竹的《浅谈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学》,(29)李昌霞、李筱竹:《浅谈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学》,《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都是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在这一阶段,相关研究机构的成立及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都彰显着民族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1990年,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了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1991年,吉首大学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所。1989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就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92年,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民族文化学”理论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对“民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对象、内涵、方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1994年,在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召开了“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的学者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01年至今,是民族文化研究的繁荣阶段。这一阶段论文数量持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的问题更加细化,研究水平显著提高。这些论文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一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祁庆富、何星亮、杨万娟、王丽萍、杨军、吴振东、王哲、张璐、刘安全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30)祁庆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杨万娟:《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王丽萍:《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层次研究》,《生态经济》2012年第12期;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吴振东等:《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索》,《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王哲:《突发事件影响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再探究——以羌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为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张璐:《基于文化共同体构建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刘安全:《少数民族古镇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与逻辑——以酉阳龚滩建设特色旅游小镇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二是民族文化的变迁与传播。在这方面,李汉林、章立明、关凯、陈巴特尔、陈峻俊、常凌翀、张德胜、柏茹慧、宋泉、蔡梦虹等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31)李汉林:《民族文化自我发展的变迁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章立明:《傣族文化当代变迁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关凯:《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陈巴特尔:《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陈峻俊:《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常凌翀:《互联网时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路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张德胜、柏茹慧:《全媒体视阈下民族文化的传播》,《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宋泉:《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媒介的演化——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蔡梦虹:《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7期。

三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袁定基、张原、陈兴贵、曹萌、孙蔚蔚、丁筑兰、王换芳、徐望、郭建华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32)袁定基、张原:《苗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曹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及其战略实施》,《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孙蔚蔚、丁筑兰:《大众传媒视野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王换芳:《城市化进程中草原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路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徐望:《以文化消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探索》,《民族艺术研究》2019年第4期;郭建华:《国际文化竞争下的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1期。

四是民族文化认同。秦裕华、成尚荣、林琳、徐则平、李武装、詹小美、王仕民、王雷、余晓慧、梁红营、杨骏、林超民、赵科、杨丽宏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33)秦裕华:《区分民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成尚荣:《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林琳:《儒家思想与民族文化认同》,《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哲学研究》2011年第12期;王雷、余晓慧:《民族文化认同的逻辑、机制及其建构》,《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8期;梁红营:《文化安全视域下新疆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思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杨骏:《全球化场域的旅游与民族文化认同》,《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林超民:《从“西南夷”到“云南人”:云南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演变》,《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赵科、杨丽宏:《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

五是民族文化心理。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陈亚艳的《浅谈青海藏族服饰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34)陈亚艳:《浅谈青海藏族服饰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刘世理、樊葳葳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与超越》,(35)刘世理、樊葳葳:《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与超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赵龙艳的《从蒙古族命名看民族文化心理》,(36)赵龙艳:《从蒙古族命名看民族文化心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1期。张东赞的《从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循环透视民族文化心理》,(37)张东赞:《从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循环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理论月刊》2018年第5期。等等。

六是民族文化进校园。严庆、李彬、杨丽萍、吴晓蓉、张诗亚、井祥贵、欧开灿、王瑜、陈晓琪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38)严庆、李彬:《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对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多维阐释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吴晓蓉、张诗亚:《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井祥贵:《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若干问题论略》,《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欧开灿:《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启示》,《中国民族教育》2013年第S1期;王瑜、陈晓琪:《“文化自信”观照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及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七是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罗永常、杨昌儒、潘梦澜、任冠文、陈燕、廖杨、蒙丽、孙杰、宋志伟、桂榕、吕宛青、范晓峰、童广路、刘庆广、郭丽萍等对这一问题做了多角度探讨,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39)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任冠文:《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廖杨、蒙丽:《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壮族花山文化为例》,《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7期;孙杰:《内蒙古草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宋志伟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以藏香原产地西藏尼木县吞巴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桂榕、吕宛青:《旅游—生活空间与民族文化的旅游化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范晓峰:《试论黑龙江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第4期;童广路、刘庆广:《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郭丽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八是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黄芳、李晋有、伊克巴尔·吐尔逊、王坚、张国栋、巴登尼玛、黄启学、朱忠锋、蹇莉、王红霞、廖扬平、韦吉锋等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探讨,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40)黄芳:《西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李晋有:《少数民族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民族》2003年第11期;伊克巴尔·吐尔逊:《文化相对主义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问题——关于多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一些思考》,《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王坚:《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张国栋、巴登尼玛:《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蹇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对策——以四川藏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王红霞:《贵州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廖扬平、韦吉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2000—2015)》,《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此外,也有学者从全球化和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角度对民族文化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产生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喻云涛在《文化、民族文化概念解析》中通过分析民族和文化的概念,将民族文化的概念界定为:“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41)喻云涛:《文化、民族文化概念解析》,《学术探索》2001年第2期。这一概念有六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状况来看,民族是以地域划分的;二是当代民族的内部是以血缘关系或密切的社会关系来维系的;三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在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具有稳定的、不断强化的共同性;四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能够代表这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等特点;五是民族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由观念、制度和器物构成;六是在研究民族文化时,不仅要注意历史的传承,更要体现出当代的成果与特征。

杨建新在《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构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特点和性质,指出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在其群体生活中所传承、所奉行、所遵从、所热爱的所有由本民族创造,或虽非本民族创造,但被本民族所接受并融入本民族原本文化之中的一切文化因素和成分。”(42)杨建新:《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民族文化与民族共同体一同产生、形成和发展,是民族共同体的灵魂。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某些外来文化这三部分共同构成的。此外,杨建新还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分为采集渔猎经济型、畜牧经济型、农耕经济型这三种类型,用四分法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解析,并按照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将其分为宗教性文化、神灵宗法性文化以及传统礼俗性文化。由此可知,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汉族的传统文化一样,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一种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成分。

李龙海的《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通过分析民族的定义,对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民族文化融合的概念做了区别和解释,指出民族融合是“两个以上的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过程中,互相吸收对方的特点,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现象”。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文化融合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族或其一部分,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各自具有了对方的一些民族文化特点,但是各自的民族共同体并没有发生变化的现象”。三者的区别在于民族融合是指两个及以上的民族丧失了该民族本身的民族意识,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同化是一个民族丧失了部分民族意识,变成了另一个民族,并没有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而民族文化融合既没有出现民族同化,也没有产生新的民族共同体,只是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具有了一些对方的文化特点而已。因此,民族文化融合是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前提,具体是否会发生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则要看当时的民族关系等因素。(43)李龙海:《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三、民族文化的类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广、各民族生活环境不同等原因,造成了民族文化类型的差异。因此,学术界对民族文化类型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自然环境相似的某个地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张继焦的《论我国南方民族文化的类型、层次与变迁》,将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按照文化类型分为四类:一是以壮族、傣族等民族为代表的受封建制影响较深的民族;二是以凉山彝族和部分傈僳族为代表的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奴隶制文化类型;三是以景颇、布朗等民族为代表的离汉文化中心比较远的民族;四是以独龙族、基诺族等民族为代表的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的民族。他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各民族的文化变迁都是由物质到制度再到心理层面的变化,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二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变迁是一种趋同性与多元化并存的状态。趋同性是指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会越来越现代化,多元化则是指各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现代化的结果会有明显的民族特点。(44)张继焦:《论我国南方民族文化的类型、层次与变迁》,《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景体渭、景超的《东北亚古代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论析》指出,由于东北亚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等条件产生了该地区典型的狩/渔猎—采集经济,并由此发展出了东北亚地区独特的森林草原文化类型。他们根据地域、发展程度等因素将这种原始文化分为六种文化群,即西部的山戎文化群、中部的北发文化群、东部的肃慎文化群、南部的华夏文化群、东部列岛古倭文化群以及东南部半岛古韩文化群。这六大文化群同属于森林草原文化类型,虽然各自的发展状况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华夏民族不断交往,始终表现出一种趋同于中原文化的自然进化过程。(45)景体渭、景超:《东北亚古代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论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四、民族文化的特征

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由于所处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其特征也各不相同。学术界对民族文化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张桥贵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变迁》中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民性的特征,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除了已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融合外,还有文化区域化、文化流失和文化退化。其中,形态多样性是指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存资料的多样性;分布立体性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分布也是随着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而分布的,因此少数民族的文化分布也呈现出立体性特征;环境适应性是指各民族聚居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他们的服饰、住房、饮食等习惯也呈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传承神秘性表现较为明显的地方是在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上,例如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传承大多与神话、宗教祭祀等有关,带有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认同全民性是指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具有全民性的,全民信教的民族表现更为突出。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中,文化融合是指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在饮食、建筑等物质文化与语言、宗教等精神文化相互交流并不断趋同;民族区域化是指一个民族分布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便会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而区域文化从形成、发展到向外传播都依赖于该区域人们的活动;民族文化的流失是指少数民族传统的语言、服饰、建筑等要素随着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不断消失,其中流失最快的是语言,其次是服饰、歌舞等;民族文化退化是指有些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民族,为躲避外来民族的侵袭而迁回到深山中去,导致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进反退,陷入更落后的状态。(46)张桥贵:《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变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王德朋在《东北古代民族文化特征论略》中指出,古代东北的民族文化特征突出表现为剽悍的民族性格、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开放的文化体系。此外,作者通过对东北地区古代的肃慎、东胡等少数民族族系与文化的研究,指出东北古代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主要是肃慎、东胡、濊貊和汉族这四大族系在东北产生,族系内部不断发展、分化,各族系之间开始初步交流;第二阶段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大族系的实力不断增强,并建立了各自的民族政权,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风格;第三阶段是隋唐至宋辽金元时期,这一阶段东北诸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联系不断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格外突出,民族特色也愈加鲜明;第四阶段是明、清时期,满族的文化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崛起。东北古代民族文化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以渔猎文化为主,具有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特色的东北文化。粗犷豪放、刚健质朴、生机勃勃是东北文化的核心特征”。(47)王德朋:《东北古代民族文化特征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高晶在《论契丹民族文化特征》中认为,契丹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化性和多元性。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契丹文字上,契丹大字大多是自行创造的一种新字,只有少部分借用了一些简单的汉字字形,而契丹小字是参照契丹大字和汉字的字形制成的拼音文字,与汉字更不相同,独特性极为突出。地域性主要表现在契丹人的服饰文化上,如契丹人服饰的左衽、窄衣、窄袖等特点非常适合其骑马、放牧等生产生活需求。同化性表现在契丹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上,如其住房由毡帐转变为城郭宫室,生活方式由流动转向定居等。多元性主要是指契丹人建立政权时,允许其统治范围内的其他少数民族保持着本民族的一些传统风俗,使得契丹文化更加丰富多元。(48)高晶:《论契丹民族文化特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何启林在《青海地区民族文化特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指出,青海地区民族文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不同民族的相互包容与合作形成了青海地区多民族长期和谐共处的民族关系;二是青海地区具有多种宗教和睦共处的宗教氛围;三是各民族建立的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中,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和谐青海的民族基础;和睦的宗教关系营造了和谐青海的社会氛围;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加深了构建和谐青海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民族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宗教等要素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智慧;另一方面则是指在青海各民族传统的文化中,同时还蕴含着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这两个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充分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将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促进和谐青海的建设与发展。(49)何启林:《青海地区民族文化特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宋斌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浅论》认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宗教的多元性特征。地域性一方面表现在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聚居其中的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也各有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拥有非常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地,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多样性是指西部地区的各民族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及特殊性产生的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宗教的多元性是指西部地区本身的民族与宗教数量就比较多,西部民族文化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再加上特殊的交通条件,导致许多文化要素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从而变得更加丰富,其中极富代表性的就是宗教。(50)宋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浅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地开发利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对于新疆的多元民族文化特征,也有专家学者做了研究。贺萍的《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论》通过对新疆文化史的研究,指出新疆的多元民族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变迁模式的突变性。由于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其民族文化变迁主要是通过民族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产生的,而不是通过自身的文化积累来实现的。促使文化变迁动因的多变性与不可控性必然会导致文化变迁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新疆民族文化的变迁模式属于突变式。二是文化内涵的变异性。它表现在民族文化的结构性变化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断层这两个方面。结构性变化是指新疆自古就是一个民族流动非常频繁的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多变,民族结构极不稳定,正是由于民族结构的不断变化,各民族的文化也曾出现在新疆历史文化的舞台;民族文化传统的断层是指新疆的多元民族文化格局未发生变化,但是不同时期活跃在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舞台上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由于文化交流更新较快,难以形成一种主流民族文化,这就导致民族文化整合困难和文化传统的断裂。三是结构体系的兼容性。由于新疆地区汇集了多元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渗透和交融,因此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保持本民族特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在经济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由于生产方式相同而产生的共同的文化形态和源流关系;在语言谱系上表现出了各民族在语言及文化上的接近程度和源流关系;在宗教文化类型上则反映了新疆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关系。由此可见,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也是多维、多向和多层次的。从横向看,它是一种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发展的文化体系;纵向来看,则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从整合意义上看,新疆民族文化是一种混和、多元、多层次的复合文化,体现了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结构体系的兼容性。四是文化表象的宗教性,主要表现在文化载体、文化形式和文化象征上。由于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信仰民族和人数较多,所以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元宗教并存的格局,同时由于伊斯兰教入世和教俗合一的特色,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也很突出,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壮大与信教人数的增多,宗教中的有些内容就成了民族文化的内容。当民族文化以宗教形式呈现的时候,宗教也就具有了一种民族象征意义。(51)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李正元、廖肇羽在《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分析》中采用了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指出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种的多样性。西域不仅有蒙古利亚人种,还有欧罗巴人种和这两种人种的混合型。虽然人种、民族不同,但是人们对不同文化都持有包容和接受的态度,重文化而轻种族,这是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产生的精神前提。二是民族的多样性。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众多民族在此创造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正是由于他们的通力合作,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西域文明,因此民族的多样性是新疆多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载体。三是宗教的多样性。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由于民族是宗教文化的载体,各民族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宗教信仰也不同,因此民族的交流实质上也是宗教文化的交流,宗教是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由于新疆地区有“三山夹两盆”的复杂地形,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北疆的准噶尔地区主要以游牧经济为主,南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以绿洲农耕经济为主,南、北疆的中间地带则混合着半农半牧的经济生产方式,因此新疆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文字和服饰,但是随着各民族在历史变迁中不断交流、相互学习,其本身的文化也得到了不断创新与发展。(52)李正元、廖肇羽:《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由此可知,新疆复杂的自然环境和人种、民族、宗教以及经济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春霞在《论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中指出,新疆天山以南的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和绝对开放性、包容性、和谐性、文化形态的多层次性以及富有特色的土著性与民族性,其根本特征是多元文化并存与族际文化共享。其中相对封闭性与绝对开放性都是依据西域绿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而言的,封闭性来源于绿洲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一个个互相独立的区域,各族人民在其中自给自足,成为“独立”的王国;绝对开放性则是由其封闭性产生的,正是因为沙漠绿洲的相对独立性,人们才会主动探寻、开拓生存空间,与外部加强交流。此外,由于西域绿洲文化位于亚洲腹地,是中西方交流和争夺的要道,因此其开放性是必然的。包容性一方面源于西域多样的民族和种族,在共同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时需要互相尊重与包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域少数民族对各种异域、异质文化的接受,并由此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使绿洲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地位不断提高。和谐性体现在文化的表象上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但从深层的心理特征来看,则是指西域民族文化的和谐样式和共生的样态所形成的西域各族人民和谐、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性和土著性是指西域的绿洲农耕文化在经历了不同文明、民族、国家的冲击之后还依然保持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将其他文化融入了绿洲农耕文化之中,使其更加丰富、富有魅力。文化的层次性表现在西域绿洲民族的官方文化中原化、精英文化对中西文化的兼收并蓄和大众文化更多体现出本土文化的土著性和本土性这三个方面。西域文化核心的多元文化并存与族际文化共享的特征则是指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在生产生活方式、语言、宗教、文字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而且由于地理等因素产生了文化的族际互动,由此而发生大面积文化共享,我们也因此可以发现西域诸族也越来越多地共享某些文化特征,形成特有的文化特色。那么,“其深层的、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在‘和谐’与‘包容’基础上保持特色本土(土著)文化”。(53)张春霞:《论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五、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当下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对民族文化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做过一些梳理和述评,还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状况以及某个地区在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探索,并给出了意见和建议,研究成果比较丰硕。姚磊的《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从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的逻辑体系研究出发,梳理了三十余年来专家学者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指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跨学科交叉研究虽然拓展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视野,但是尚未形成专业的研究范式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延续了“经世致用”主导的传统学术研究范式,但是针对文化本体的学术研究非常欠缺,未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深挖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和理论建构;三是缺乏长期、细致的田野调查,导致定量分析不全面,定性分析不准确。因此,今后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拓展研究领域,关注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第二,转变研究范式,关注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研究;第三,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统一”。(54)姚磊:《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5期。田敏、邓小艳的《近十年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述评》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从民族村寨旅游出发,对其概念和对社区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途径、实现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良性互动的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文章指出,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保护村寨文化,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认知,尊重文化拥有者的主体地位、遵循科学的开发原则、积极落实社区参与的开发思路。要实现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首先要明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其次,必须构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保障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最后,要形成一种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55)田敏、邓小艳:《近十年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述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此外,罗利群、赵红疆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时空视角、内容和原因等方面做了梳理和论述,指出民族文化传承除了学校教育外,少数民族传统的风俗礼仪、宗教文化等教育也具有独特的价值。(56)罗利群、赵红疆:《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河池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在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方面,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一文认为,文化传承的媒介有民族文化典籍、现代影音资料、宗教仪式、节庆活动、大众媒体、大众文艺以及旅游等。在文化传承的方式上,以人为载体时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方式;不以人为载体时各民族主要通过规章制度和习惯法来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包括选择机制、适应机制、采借机制和参与机制。少数民族的传承场有家庭、学校、村寨中的文化活动场所、市场和民族村寨社区,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演变体现在传承背景、文化生态及传承方式的演变上。总而言之,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不仅发展了民族经济,也传承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文化。(57)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赵世林的《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探讨了文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文化传承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其本质有五个方面:一是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并且与人类的两种再生产一起构成社会的再生产;二是这种文化再生产不是单个人的自我行为,而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三是民族文化传承是权利和义务的传递,具有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四是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五是文化传承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具有模式和“血型”的基本特质。(58)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也有学者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大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孙国军、陈怡的《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指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基本需要,也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学校教育的不足等原因,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第一,全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民族自觉;第二,大量具有历史、科研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少数民族村落逐渐被毁坏,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第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严重流失,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受到威胁;第四,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人寥寥无几,许多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协调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作用,还要利用学校教育和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59)孙国军、陈怡:《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艾菊红的《现代性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下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该文认为,在现代性语境下,全球化将地方与世界连结起来,我国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既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同质化,也更加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异质性,因此,当地方民族文化面临现代化时,会不断强化自身的族群身份和地方认同。然而,由于民族文化产业的模式相同,导致民族文化产生差异性的同时也造成了同质化。所以,当民族文化面对现代化的语境时,既需要积极迎接全球文化,避免部落主义;同时也要根据地方独特性采取不同的应对模式,使地方话语获得全球性意义。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思考,以地方性作为行动的根基,这是民族地区在现代性语境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道路。(60)艾菊红:《现代性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谢丽华的《大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从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入手,认为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顺应文明发展的规律。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发展和丰富民族文化,使其紧跟时代的脚步,而不是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传奇性、神秘性将民族文化封闭、固化起来;二是要正确定位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其外在的形式和物质载体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内在的民族文化个性、民族特殊性的传承;三是必须抓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每个民族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上均有特殊性,除了外在的服饰、器物、习俗等特殊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剖析民族信仰,理解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思维,传承民族内在的精神。四是要用发展的眼光传承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联系起来,让民族文化紧跟时代潮流,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与魅力。(61)谢丽华:《大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大众文艺》2013年第11期。

晓荣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一文肯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中产生的问题,并从宏观、微观的角度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异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三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与抢救工程量浩大,而且对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导致民族文化整理搜集工作不够全面深入。基于种种问题,他又提出了宏观和微观的解决方案。从宏观角度来看,首先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平衡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其次,要细化民族文化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有效导向。再次,要强化民族文化立法建设,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最后,要通过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抢救与收集整理力度,为其持续发展提供详实素材。从微观上看,首先要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促进少数民族生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积极改造生态环境,促进少数民族生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依靠法律制度来促进文化传承,保护促进少数民族制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认真发掘少数民族文化本身所孕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将其充分运用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中来,为民族文化的长效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借鉴。(62)晓荣:《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第3期。

学术界还对个别地区的文化传承进行了研究。朴婷姬、李瑛的《“一带一路”视阈下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与东北跨境民族的关系、东北跨境民族的人口与分布等问题指出,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东北跨境民族的文化传承应做好四个方面:一是跨境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要有充分的认识,树立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二是要重视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网络,注重民族精神和民族观念的培养;三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与东北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保护,使得民族文化能够活态延续下去;四是利用跨境民族的语言和地理位置等优势,做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开展跨境文化旅游和经济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文化经济共同体”。(63)朴婷姬、李瑛:《“一带一路”视阈下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龙昭宝在《论贵安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认为,贵安新区民族文化传承必须遵循内涵性、科学性和差异性的原则,通过以下四种路径传承民族文化:一是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二是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城郊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三是将民族文化进校园与进社区结合起来;四是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相结合。(64)龙昭宝:《论贵安新区民族文化传承》,《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代力其力的《散居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探讨》分析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后认为,由于缺少民族语言教育,散居蒙古族自身的影响以及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等原因导致传统的蒙古族文化越来越靠近主流文化,再加上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的改变,少数民族成员的归属感日趋薄弱。为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做到精英阶层领导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双管齐下,聚集散居人群,发展新型社区,在创新中传承民族文化。(65)代力其力:《散居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探讨》,《中国报业》2015年第22期。刘伟、李洪梅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刍议》中对内蒙古的文化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上面临着主、客观方面的问题。从客观上来说,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遭到了极大破坏;在主观方面,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受到了较大冲击;此外,还有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因此,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首先要注意及时进行文化挖掘与保护,树立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培养传承热情;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对文化传承进行制度化保证;最后,文化传承还需要科学化保证,形成有效的传承策略。(66)刘伟、李洪梅:《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刍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阮金纯、杨晓雁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中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三个特点:一是人际传播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二是各民族中掌握了本民族语言文字、学识渊博的长者充当着本民族文化主要传承者的角色;三是各民族节日、习俗、服饰、住屋等外显的文化形态同时充当了传播媒介的角色。此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各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后继乏人,传统文化传承媒介正在失去功能,少数民族传统的语言、服饰、建筑等正在消失的困境。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各少数民族要增强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第二,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第三,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建筑、风俗等文化媒介的保护、开发与利用。(67)阮金纯、杨晓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敖家辉的《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难及建议》以贵州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情况为出发点,指出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四个问题:一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口耳相传的民间传承难以延续;二是由于一些实际条件的限制,校园传承困难较大;三是青年人对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严重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四是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足。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他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合理措施,并引导全社会参与;二是引导老师与民间艺人相配合,加大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工作力度;三是鼓励、引导民间传承活动,传扬民族信仰与精神,让民族文化传承回归传统的传承方式;四是建立健康的文化导向,鼓励和发展传统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五是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所加的民族分应当以其民族文化知识考试的成绩加分,从而督促少数民族学生传习民族文化知识。(68)敖家辉:《当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难及建议》,《贵州民族报》2012年8月27日,第C03版。作者虽立足于实际考察并提出了建议,但社会发展与民族融合的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应该积极地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以优秀的文化来吸引大众,而非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专家学者们也进行了论述。罗义群、陆敏红在《论民族文化的功能转变与保护传承》中认为,影响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原因有五个:一是受外出打工浪潮的影响,少数民族青年基本脱离了民族文化环境;二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的开办,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产生了冲击;三是现代传媒与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转变;四是市场经济的繁荣导致了价值观和婚姻观的转变;五是流行音乐的发展导致审美情趣的变化。因此,转变民族文化的功能,使其富有时代性,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69)罗义群、陆敏红:《论民族文化的功能转变与保护传承》,《民族论坛》2012年第4期。曹能秀、王凌的《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通过分析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因之一,同时,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又反过来服务于教育的目标。传承民族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知识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以及对教育内容与途径的制约等方面。反过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强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同时也包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水平的制约。(70)曹能秀、王凌:《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由此可知,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是辩证统一的。

洪社娟的《论民族文献的传播与民族文化的传承》论述了民族文献产生的渊源及传播方式,指出民族文献的不断传播推动了现代传播产业和文化机构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因此得以传承和发展。(71)洪社娟:《论民族文献的传播与民族文化的传承》,《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牛锐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进入“黄金时代”》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等重大民族文化活动为抓手,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此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整体发力和全面提升。(72)牛锐:《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进入“黄金时代”》,《中国民族报》2017年9月8日,第1版。毛冉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新时期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民族自身必须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本民族文化更加强盛。此外,必须充分发挥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利保障。(73)毛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李虹、侯春娜在《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诉求》中认为,由于现代化、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少数民族个体的文化认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迷失,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陷入了困境,必须通过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来深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以此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74)李虹、侯春娜:《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诉求》,《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S1期。兰莹萱在《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中指出,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保护文化资源和促进民族文化转型。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遇到了诸多挑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要谨慎对待文化传承,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方式、价值取向等进行衡量,避免陷入误区。因此,应该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加以改造和转化,“通过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活化民族的精神资源,开创一条通过对文化和艺术的本土挖掘→中西借鉴→吸收融合→结合当代→创造转化的传承新模式”。(75)兰莹萱:《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陈孝凯在《新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的历史发展探析》中,将新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与前一阶段的政策相比都会有所发展,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1949—1976年)是政策确立与曲折发展时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服务管理机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权利,帮助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三是组织专家深入民族地区展开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的基本情况。第一阶段的政策从总体上来说大多属于纲领性和原则性的规定,主要反映了对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权利的尊重,维护了民族团结与稳定,相对缺乏对民族文化本身的关注。第二阶段(1977—1989年)是热潮回荡与政策完善时期,政策的发展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采取特殊措施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二是重视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三是加强整理和出版民族文献资料,保护民族文物;四是组织领导民族文学艺术创作和培养民族文学艺术人才;五是继承和弘扬民族医药学;六是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第一阶段的政策相比,这一阶段的政策在继承既有政策的基础上,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对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分类制定相应政策,使其更加具体,增强了政策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其次,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结合更加紧密。但是受限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这一阶段的政策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未曾明确体现出学校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是经验借鉴与政策创新时期,政策的发展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重视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与保护;二是突出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三是支持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并举;四是重视民族文化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五是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和标准化。这一阶段的政策实践有三个特征:“第一,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事项、内容范围和文化形态来说,政策体现了具体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的特征;第二,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手段和方法来看,政策体现了传统保护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特征;第三,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目的性来说,政策表现出多目的相叠合的特征”。(76)陈孝凯:《新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的历史发展探析》,《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综上所述,在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的完善过程中,虽然遇到过挫折,但总体上仍是不断上升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凸显了时代性和民族性。

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研究,是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李普者在《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认为,文化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而发展,这贯穿于文化发展的始终。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第一,通过保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式来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第二,通过正确处理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保持本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的协调,整合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第三,通过文化的全球交流与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整合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第四,通过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将民族传统文化范式向数字文化范式的转变,从而对民族文化进行创新,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77)李普者:《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赵鹏程、徐琴在《保护、创新与发展——试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除了能保护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外,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繁荣。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首先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各项政策法规;其次要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次,要树立科学的民族经济发展观念,做大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最后,要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78)赵鹏程、徐琴:《保护、创新与发展——试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洪英华的《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论述了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指出继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继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应该正确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发展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二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系;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四是文化设施与人文环境建设的关系。同时也要从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推动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79)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1期。雷健坤在《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趋同的特征。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部分国家由经济强势衍生出了文化强势,产生了文化霸权,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冲突。因此,我们在文化的趋同与冲突中寻找平衡并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观念上应该辩证地看待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树立健康的文化心态,找准本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第二,要大力发展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进行国际文化贸易,传播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第三,要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推动全民族文化系统工程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80)雷健坤:《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理论探索》2002年第2期。

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以某个少数民族地区为出发点,探析这一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安生明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以甘肃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为出发点,认为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从全局出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创新;二是要制定并完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各项政策、法规;三是要培养专门的管理、传承、艺术、研究和经营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要统筹协调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在文化发展中的关系,整体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81)安生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甘肃日报》2013年1月16日,第5版。顾延生的《民族文化创新与青海经济发展》通过论述青海民族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文化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智慧支持,经济发展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民族经济的发展也会加速民族文化与其他先进文化的融合,使得民族文化的时代性更强,这是一种双赢的良性互动。(82)顾延生:《民族文化创新与青海经济发展》,《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此外,顾延生的《试论民族文化创新与经济和谐发展之关系》从文化视角出发,认为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时,首先,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发扬宗教中的“合和”精神,对其他民族文化要有宽容、和谐的思想;最后,要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经营思想和交换意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青海省的民族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工作,他也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鼓励科技人才和教育工作者下基层,向农、牧民们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引导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总体规划、科学布局,优化人口分布情况;三是重视宗教的作用,因势利导,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83)顾延生:《试论民族文化创新与经济和谐发展之关系》,《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徐梅《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一文通过对贵州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村寨的考察,指出包括贵州在内的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化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些许矛盾。如果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那么民族传统文化必然会处于“异化”的危险当中,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会逐步变味甚至丢失,但如果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不去发展经济甚至现代化,那么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则会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她认为必须以高度的现实主义态度来对待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将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排到前列,在此基础上,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84)徐梅:《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龙泽江、关玲在《原生态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汉文化对黔东南苗侗农耕文化的影响为例》中,通过分析历史上汉文化对黔东南地区苗族和侗族农耕文化的影响,指出原生态民族文化需要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保护,而不是封闭的、固化的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先进文化,才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85)龙泽江、关玲:《原生态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汉文化对黔东南苗侗农耕文化的影响为例》,《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好文化的趋同与冲突之间的张力,既要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在不断发展中求创新。

七、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及深化建议

通过对中国民族文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专家学者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中国民族文化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研究中也有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传承方式、传承媒介和传承场域等研究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略显薄弱。

二是研究着力不够均衡,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的整体性研究较多,而缺乏对不同民族的个案研究,提出的措施不能很好地解决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三是对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专家学者从宏观角度的探索比较多,缺乏从微观角度的分析。

四是有些成果缺乏可靠的田野调查数据支持,提出的研究对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不是太强。

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的空间,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加强与深化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刻洞察民族文化面临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特色优势及发展趋势,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及具体问题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和细化对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民族文化研究,尤其要加强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定位的研究,更加关注既凸显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文化。

三是加强对以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经验教训的研究,为今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借鉴。

四是加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深化对民族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认识。

五是加强与不同学科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以更开阔的视野研究中国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专家学者们的持续研究与深化,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学报少数民族民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