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蚂蚁岛精神的海洋特质与新使命

2021-11-30王建友

关键词:蚂蚁海洋精神

王建友

(浙江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蚂蚁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形似爬在东海上的小蚂蚁,故得名。这个悬水小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舟山创造了多个第一,获得了多项全国荣誉。2005年主政浙江的习近平同志视察蚂蚁岛时,将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精神基因归纳为“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

一、蚂蚁岛精神的生发与演进

蚂蚁岛精神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洋渔区渔民响应国家建设新社会的时空背景下生发,并在奋发图强,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结合海洋渔业生产特点,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脉动下演进的。

(一)以主人翁的气概建设新国家、新社会是蚂蚁岛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获得民族解放,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动员下,广大人民空前团结,迸发出极大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在党的领导下,蚂蚁岛进行了两次民主改革(简称渔改)。在渔改中,作为第一批渔改乡试点的蚂蚁岛,通过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巩固渔区政权、划定渔区,彻底摧毁了渔区封建渔行把持制度。同时,培养了大批根正苗红的积极分子入团、入党,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各类基层政权组织、群众性组织,使党组织深入扎根于渔村,建立健全渔区党组织。被组织起来的广大渔区渔民、渔工,在翻身当主人的制度保障下,提振了建设新社会的精气神,为发展渔业生产和渔业合作化奠定了基础。

(二)以劳动力投入替代稀缺资本的艰苦创业是蚂蚁岛精神产生的现实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需要内向型积累,以加快资本集聚,获取启动工业化的最初资本积累。但是新中国是一个后发的、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由此我党开辟了凭借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以劳动力替代稀缺资本推进国家工业化的途径,使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

当时的蚂蚁岛人民为了迅速改变落后面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通过投入大量劳动力(如人海战术),尤其是广大妇女的力量,来改善蚂蚁岛的发展条件。蚂蚁岛在三十几年渔业合作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充分发挥妇女劳动力的作用,“草绳船”“火囱船”“三八海塘”主要是妇女们的贡献。[1]几千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建设起海岛家园,这就是对“艰苦创业”的最好诠释。

(三)打造共享发展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是蚂蚁岛精神产生的实践依据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海洋的视角诠释了“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共享发展”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说:“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2]

“同船合命”“命运与共”是海洋渔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中,海洋人更能深刻理解“海洋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真理。一方面,在海上生产、生活中,需要同舟共济,全力以赴。另一方面,从解放前渔民单打独斗到解放后走合作化道路,蚂蚁岛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悟出一个道理:要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必须组织起来,互助合作,以集体力量改变生存和发展条件,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

(四)渔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是蚂蚁岛精神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蚂蚁岛精神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两大历史阶段同步。蚂蚁岛精神经历了过渡时期(土改、渔改、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蚂蚁岛人民站在共和国发展历史的风口浪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通过不断调整海岛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蚂蚁岛精神迄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其一,不断进行海洋渔业生产转型探索,开拓海洋渔业发展新空间。在空间上,蚂蚁岛人民不断从近岸、沿海到外海、远洋,拓展海洋渔业生产空间,从捕捞渔业到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并举;在产业发展上,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蚂蚁岛由原来单纯的海洋捕捞业,向水产品加工(虾皮加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休闲旅游、红色旅游业的产业纵深一体化发展。

其二,不断进行与渔业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调整,走共同发展道路。在渔业生产组织方面,蚂蚁岛人从走渔业合作互助、成立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初期向渔工商、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渔船承包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新时代以来,蚂蚁岛确立实施“精神立岛、渔业稳岛、生态建岛、工业强岛、旅游兴岛”的科学发展战略,走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道路。

二、蚂蚁岛精神中的海洋特质

蚂蚁岛精神中所展现的海洋特质,是海岛渔区人民在丰富的海洋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浓缩。这种精神集中表现在处理人海关系中,蚂蚁岛人民认识海洋、依赖海洋、利用海洋、善待海洋,展现了以海富民、以海兴业、以海强岛、人海和谐的海洋精神特质。

(一)靠海吃海、以海富民的艰苦创业精神状态

蚂蚁岛人民“靠海吃海、以海富民”,善于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其一,激发内生性变革力量,聚沙成塔,艰苦创业。蚂蚁岛人民通过激发广大渔民、妇女、青年人建设社会主义富裕海岛的内生积极性,百折不挠地进行海岛社会主义建设,如今“草绳船”“火囱船”“青年号”已成为蚂蚁岛人艰苦创业的代名词。其二,勤俭节约,妥善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艰苦创业的另一方面,就是节制消费、扩大公共积累,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蚂蚁岛人民在不断增长公共积累和优先发展生产的前提下,适当掌握群众收入比例,以不超过消费比例为原则。这样做既能保证公共积累部分尽快地增长,加大固定资产和公共福利事业投资;又能切实保障社员收益水涨船高,充分调动劳动生产积极性,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其三,有一批敢担当、有勇气的带头人。在蚂蚁岛艰苦创业过程中,涌现了刘岳明、林阿信、陆渭川、李阿旺等带头人,他们是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群体的杰出代表。

(二)以海兴业、改造山河的敢啃骨头精神

海洋文化的重要特质就是涉海性、外向性、开放性和拓展性。[4]浙江是山海兼具的沿海省份,浙江人民在长期与海洋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属性。傍海而居、出海而航的生活环境与生产实践培育了浙江人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风貌,[5]也造就了蚂蚁岛人民不畏艰难、敢啃骨头的精神特质。其一,向海洋要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蚂蚁岛陆域狭小,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向滩涂要空间、围海造地就成为蚂蚁岛发展的必然选择。1970年,蚂蚁岛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凭借原始的工具和双手,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书写了“向滩涂要地、围海造地”的豪迈诗篇。其二,以敢啃骨头的精神推进渔业生产技术进步和革新。典型事例是1958年渔业生产大跃进,在群众中自发形成“人人献计,个个献宝”、大搞技术革新的局面。这些由最普通的渔民群众一点点硬“啃”出来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节省了大量物资,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近海作业和远洋捕捞增产增效,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三)以创为先、以海强岛的勇争一流精神

蚂蚁岛精神是“敢为人先”的精神。浩瀚的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但是海洋资源具有流动性、先占先得性。蚂蚁岛人民顺应海洋资源的自然属性,敢为天下先,闯出一片海洋新天地。从创建舟山第一个人民公社到取得众多的舟山第一,乃至浙江第一、全国前列,“勇争一流”就是蚂蚁岛精神最鲜活的诠释。其一,蚂蚁岛人民敢于进行体制机制、生产方式创新。一方面,蚂蚁岛人民在体制机制变革中步步争先,先后成立了舟山第一个渔业生产互助组、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最前列;另一方面,蚂蚁岛人民在生产方式上敢于创新,自力更生建造第一对机帆船,开创了机帆船捕捞的先河。其二,在生产工具变革上勇创一流,敢于争先,以渔具变革推动蚂蚁岛生产力的发展。蚂蚁岛人民在以海强岛过程中,不断改进捕捞渔船等主要生产工具,经历了从小船、小网,到大捕捞船、机帆船,再到实现远洋生产机帆化的过程,促进了海洋事业的发展。

(四)以海为家、人海和谐的与海共生精神

以海为家、人海和谐是蚂蚁岛人在处理人海关系时一直秉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园是精神寄托地,是灵魂和肉体的归宿。以海为家,就是把海洋看成自己的家园。蚂蚁岛人在心灵最深处把海洋看成安身立命之所,海岛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他们很早就注意要保持人海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护海岛环境。蚂蚁岛人通过封山育林建成海岛生态公园,实行生态绿色的殡葬改革,整治渔港生产环境,改进海产品加工工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目前,岛上的居民区、工业集中区、养殖区、森林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殡葬区六大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效益已充分凸显,蚂蚁岛的环境质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蚂蚁岛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卫生乡”、“省级生态乡”“全国环境优美乡”。

(五)不断学习、开拓进取的向海开放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6]开放进取的海洋精神就是敢于冒险、不墨守成规,以获得生存发展机会。浙江人生活在“山海并利”的环境里,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因此既有山的韧劲,又有海的胸襟;既有内陆文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点,又有海洋文化敢于开拓、勇于冒险的胆气。[7]蚂蚁岛人民在发展海洋事业中一直秉持不断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具体表现为:把握机遇,虚心学习与大胆革新,善于吸纳各地渔民的先进经验。1956年,改革本地传统张网网具,从外地引进既能保护幼鱼资源又能提高张网产量的“虾板子网”。1972年,蚂蚁岛成为舟山地区最早试验和推广群众渔业机帆灯围网的单位。改革开放后,蚂蚁岛渔民向广东渔民学习沿海深水围网技术,加快近海渔业转型。

三、蚂蚁岛精神海洋特质的生成关联

蚂蚁岛精神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质,这一特质的生成与蚂蚁岛所处的地理环境、蚂蚁岛人民社会主义建设、舟山海洋文化紧密关联,是蚂蚁岛人民社会实践、精神探索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一)蚂蚁岛精神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气质相符合

地理因素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陆与海洋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下锻造的思维和观念也迥然有异,即生存的环境、状态和方式渐渐凝聚升华为与环境相应的品格力量、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

环境造就蚂蚁岛人集体人格。蚂蚁岛陆域面积小,自然条件差,解放初期受战乱影响,民众生活艰难。在逆境和资源劣势面前,蚂蚁岛人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合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蚂蚁岛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采取“宜港则港、宜渔则渔、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贸则贸、宜游则游”的原则,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把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由落后变先进,变成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一颗靓丽的“东海明珠”。

(二)蚂蚁岛精神与海洋渔区社会主义建设相关联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蚂蚁岛建设初期,蚂蚁岛人民就认识到组织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主动参加渔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蚂蚁岛人民依靠团结的力量主动进行制度创新。一方面通过社内劳动力调配、捕捞技术交流,扩大公共积累;另一方面,在社内进行生产分工,使全岛成为一个井井有条的生产整体,在生产分工、协作统一的基础上,创建了具有海岛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岛。

海洋渔业的组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天然契合性。海洋渔业生产是高度组织化、协作化的社会生产,生产工具、海上生活资料补给都需要依靠社会化生产才能支撑,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强调合作、共享、互助的社会制度。因此,海洋渔业生产强调组织化的特质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谋而合,正是由于蚂蚁岛渔民群众具有团结精神,才能在渔区社会主义制度形成过程中产生巨大的集合能量,铸造历史的丰碑。

(三)与海洋文化中的舟山精神一脉相通

“勇立潮头、海纳百川、同舟共济、求真务实”是对舟山精神内涵的概括。蚂蚁岛精神作为海洋文化的精神凝结,其实质与产生于海岛地区的舟山海洋文化一脉相通,本身就是舟山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勇立潮头”即凭借“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的特性和品格,不断地创造奇迹。这造就了蚂蚁岛人勇于闯荡像大海一样的未知领域,不断地向大海和远方开拓发展。“海纳百川”就是要以绵延不绝的开放精神,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蚂蚁岛精神发展中,包含很多海纳百川的精神实质,如蚂蚁岛人不断学习改良渔业生产技术,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渔区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同舟共济”就是要患难与共、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蚂蚁岛人从打造第一个人民公社建设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自始至终贯穿了这个精神。“求真务实”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动、去实践。[3]蚂蚁岛精神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蚂蚁岛人民顺应海洋开发规律、不断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求真务实”历史。从无船到造船、从近海捕捞到远洋捕捞、从制造木船到钢质船、从捕捞到养殖加工、从植树造林到码头环境整治,无不反映了蚂蚁岛人民“求真务实”的艰苦创业精神。

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中蚂蚁岛精神的传承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作出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并在十九大上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将包含海洋特质的蚂蚁岛精神契合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伟大实践,传承和升华蚂蚁岛精神,为舟山海洋强市建设、浙江海洋强省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就成为弘扬蚂蚁岛精神新的历史使命。

(一)传承蚂蚁岛精神,开创海洋事业发展新局面

海洋事业发展需要海洋精神的支撑。海洋精神是海洋人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观,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蚂蚁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成为全国渔业战线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体现了一个团体为了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所表现的势不可挡的意志和群体精神。蚂蚁岛精神发源于特定历史阶段海岛地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蚂蚁岛精神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出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战天斗海、改造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也体现出人民群众敢啃骨头、勇于争先、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弘扬蚂蚁岛精神是海洋事业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努力打造好、弘扬好、实践好海洋精神。从观念到行动真正把海洋精神渗透到海洋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去,延伸到理想信念、工作作风的各个层面。蚂蚁岛精神在长期发展中所积淀的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正是蚂蚁岛人民在长期创业发展的大环境中所形成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质,对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传承蚂蚁岛精神,探索“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新实践

蚂蚁岛精神海洋特质的当代价值,从宏观上看,需要站在整个国家海洋事业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的战略高度去弘扬;从微观上看,需要站在“四个舟山”建设潮流中,把蚂蚁岛精神转化为凝聚民心、助力舟山群岛建设“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

舟山加速发展的实践证明,蚂蚁岛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熠熠生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在舟山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历程中,舟山跨海大桥、本岛快速通道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绿色石化基地十年建设任务四年完成、零产油跃升国内第一加油港的弯道超车等,社会综合治理“最多跑一地”等改革事项领跑全国,“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东海渔嫂参与社会治理、海上枫桥经验等社会治理创新,无不生动诠释了“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这些新时代的创业故事与蚂蚁岛精神的核心价值同向同行、高度契合。要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大湾区建设、浙江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交出高分答卷,以“舟山作为”添彩“浙江之窗”,就需要振奋精神、凝聚共识,弘扬新时代蚂蚁岛精神,不仅为舟山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提供舟山智慧、舟山精神。

(三)传承蚂蚁岛精神,打造海洋强国建设新样本

弘扬新时代蚂蚁岛精神,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浙江样本。从战略定位看,浙江已经成为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对接地。如建设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成发挥江海联运优势的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中国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的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浙江在多个海洋强国战略举措叠加时,需要秉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等要求,传承“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创一流”的蚂蚁岛精神,发挥浙江海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对接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增强国家战略物资安全保障能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本。

猜你喜欢

蚂蚁海洋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爱的海洋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