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蚂蚁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2021-11-30段治文

关键词:红船浙江蚂蚁

段治文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蚂蚁岛地处舟山群岛东南部,面积不到3平方千米,形似东海上的小蚂蚁。此处自然条件极差,岛民生计艰难,特别是解放前,国民党军队为了在此构筑军事设施,肆意破坏环境,百姓只好靠挖草根、剥树皮度日,饥寒交迫,卖儿鬻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解放后,蚂蚁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展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风范,迅速组织起来,凭着坚定的信念,战天斗地,率先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互助合作的道路。1952年2月,蚂蚁岛建立了舟山第一个渔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7月又成立了舟山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3月,全岛4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一岛一社,实行政社合一。1955年全岛在实现生产、销售、信用三社合一后,又将手工业社和农业社合并,实行五社合一,组成舟山第一个综合性合作社。1958年7月26日,经县委批准,正式改称蚂蚁岛人民公社,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蚂蚁岛由此成为全国最早走向人民公社之岛。蚂蚁岛人民凭着坚定信念,团结合作,用汗水和智慧浇铸出了伟大的蚂蚁岛精神。2005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到蚂蚁岛实地探访考察工作,赞扬“蚂蚁岛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并充分肯定蚂蚁岛“现在又与时俱进,渔区呈现新气象”。[1]蚂蚁岛精神与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浙江精神共同构筑了引领浙江发展的精神丰碑,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蚂蚁岛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蚂蚁岛精神是人民为改变自身命运、艰苦奋斗创造的历史结晶,有着深刻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首先,艰苦创业是蚂蚁岛精神最重要的核心。面对全岛艰苦的环境,蚂蚁岛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改变海岛凋敝面貌的英雄壮歌,创造出了不辜负时代的先锋业绩,充分展现了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状况下建设新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所需要的艰苦创业精神。正如1953年7月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乡总支书记李阿旺在社员大会上所说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蚂蚁。要建设,要发展,要到外海远洋去捕鱼,光靠几只小舢板蹲在门口港,能捕多少鱼?我们要造大捕船,走向外海。”面对艰难困苦,他们迎头搏击,硬是依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了一条生路。造大捕船没有资金就自己搓草绳换钱,搓草绳的钱不够就卖废铜烂铁凑钱。正是依靠艰苦创业的精神,打破了蚂蚁岛一直以来近洋张网的单一局面,开辟了外海作业新格局,改变了蚂蚁岛的落后面貌,硬是将一个“草籽根,挖干净,苦莲菜,整株吞”的悲惨蚂蚁岛,建设成为“小小蚂蚁岛,完全新面貌,产量年年高,生活天天好,机帆船对对造,渔轮生产就要到”的新蚂蚁岛。[2]

其次,敢啃骨头是蚂蚁岛精神最可贵的根本。蚂蚁岛面积狭窄,资源匮乏,要寻找出路,只有向滩涂要地,围海造田,这样既为国家减轻供粮负担,又能改善人民生活。然而工程巨大、劳力缺乏,困难重重。为此,岛上妇女迎难而上,勇挑筑塘重担,组成了浩浩荡荡的筑塘娘子军。她们采用人海战术,撑流捧泥递泥筑塘,硬是用了一年零四个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1973年7月22日海塘完工,比预期工期缩短整整一年多。这种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在大捕船建设,渔船机帆化,森林岛建设,绿色岛、生态岛建设等方面也随处可见。蚂蚁岛人民公社成立后,原来的木帆船越来越不适应集体化远海捕捞生产,为此,蚂蚁岛青年敢啃科技进步的硬骨头,承担起了实现渔船机帆化的使命。他们向艰苦创业的前辈学习,集中攻关,苦干一个月不分红,无私奉献,硬是投资46 315元造出了命名为“青年号”的一对机帆船,由此蚂蚁岛公社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渔船机帆化的人民公社。

再次,勇争一流是蚂蚁岛精神最鲜明的特色。蚂蚁岛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不断地寻求变革中勇争一流,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打开新局面。1952年2月土改一结束就组建了舟山渔业史上第一个渔业生产互助组,此后又成立舟山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又组成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合作社,实现全岛一体和政社合一,并于1958年在全国最早走上了人民公社之路。他们创建五社合一,使得全岛成为一个大家庭,工农(渔)商学兵拧成一股绳,既扩大了公共积累,能够集中全社资金用于各项生产建设和文教事业,又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使用,实现了“前方(出海)后方互支援,各行各业大合作”的新局面。他们勇创一流,敢于争先,成功建造了第一对机帆船,开创了机帆船捕捞的历史;他们创立了接近工资制的“评定底分、按月预支、常年分配、汛汛奖励”的分配制度等。蚂蚁岛精神反映的正是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群体风貌,展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蓬勃斗志。正如《人民日报》于1958年10月4日发表的《第一个人民公社——访五年来乡社合一的蚂蚁岛》报道中所指出的,“蚂蚁岛人民一刻也不停地向着共产主义前景奔跑”,“接连实现了无文盲岛、健康岛、八无岛、绿化岛、安全岛”,成为“我国渔岛中的一面旗帜”。1958年11月3日,刘少奇在视察舟山并巡视蚂蚁岛时也感叹:“小小蚂蚁赛苏联。”

二、蚂蚁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历史地位

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蚂蚁岛精神的历史地位,必须首先把蚂蚁岛精神放到整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去做整体思考,由此可以看到蚂蚁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最早体现,同时它也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程之中。

首先,蚂蚁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形成了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浙江精神等。蚂蚁岛精神形成于新中国建设之时,发展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蚂蚁岛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最早体现。如果我们把蚂蚁岛精神放到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去思考,可以看到蚂蚁岛精神的历史定位。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汇聚上海、转移嘉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铸就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中,蚂蚁岛精神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始之际。当时国家百废待兴,需要艰苦创业,敢啃硬骨头,在各方面勇于争先,并急需为全国提供样板。蚂蚁岛的状况是新中国状况的缩影,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和勇争一流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它的形成处在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的时间节点上,是新中国建设精神和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最早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再次,蚂蚁岛精神与时俱进地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程。自50年代前期,蚂蚁岛的生产和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前列,“创造一岛一乡一社、乡社合一,和工农(渔)商学兵全面结合,早已经基本上是人民公社性质,因而显示了比一般渔业社有着更多的优越性,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全岛渔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2]到50年代后期,蚂蚁岛人民大力开展技术革命,提高机械化程度,发展远海捕捞,开创了机帆船捕鱼的历史。作为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全国渔业战线的一面红旗,蚂蚁岛获得国务院“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60年3月下旬,中央农村工作部、水产部等组织召开的全国海洋渔业蚂蚁岛人民公社现场会议上,还提出了要“把蚂蚁岛人民公社红旗插遍全国渔区”的号召。到70年代初蚂蚁岛建成1 300米海塘,实现了围海造田、改造山河的创举。改革开放至今,蚂蚁岛已从纯渔业岛变成以船舶制造为主的临港工业岛,渔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蚂蚁岛精神从未褪色,而是随着海岛的转型发展,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三、蚂蚁岛精神与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浙江精神共同构筑了引领浙江发展的精神丰碑

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蚂蚁岛精神的历史地位,还有必要把它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去思考,体现出的是引领浙江发展的重要时代价值。蚂蚁岛精神与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以及浙江精神共同构筑了引领浙江发展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构,特别重视精神的感召力和引领力,以此激发人民群众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力量。2002—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了整整5年,相继概括、总结并阐述了红船精神、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成为浙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长期走在全国前列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对中国革命精神源头的追寻,早在2002年10月,在调任浙江工作后不久,就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追寻党的根脉。2005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习近平同志率领中共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来到南湖瞻仰红船,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学习会,追寻党的先进性之源。2005年6月21日其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3]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之源。

2005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到蚂蚁岛实地探访并考察工作,高度赞赏老一辈蚂蚁岛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形成的蚂蚁岛精神,指出“蚂蚁岛曾有光荣的艰苦创业史,现在又与时俱进,渔区呈现新气象。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1]

2005年1月,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深入研究浙江现象、充实完善浙江经验、丰富发展浙江精神”的批示,并亲自确定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研究方向和基本框架。2006年2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系统总结和提炼了浙江精神的科学内涵:“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指出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4]并以此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06年8月29日,习近平同志考察大陈岛,概括和阐述了大陈岛垦荒精神。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一江山岛,驻守在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军队撤逃,并把岛上1.4余万居民悉数带往台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陈浩劫”。为响应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开发建设祖国新大陈的号召,自1956年至1960年共46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投身建设大陈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战争废墟上建设起祖国新大陈。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大陈岛考察,首次阐述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并作出“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的指示。

从2005年到2006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习近平同志集中提炼、概括并且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以极其密集的频率进行了精神文化的建构和阐发。这一方面足以证明习近平同志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之高,立志在实践中形成磅礴精神力量的用意之深;另一方面又足以证明习近平同志重视对革命精神的提炼与弘扬,体现了他深厚的红色情怀,凝结了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也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标杆。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集中概括和阐述的红船精神、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分别对应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四个时期。可以说,这四种精神的形成共同构筑了引领浙江发展的精神丰碑,构建了引领浙江革命、建设和改革全部历程的精神谱系。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红船精神、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和浙江精神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又处于不同的层面,其中红船精神是最高层面,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总体精神的体现,而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和浙江精神是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体实践的体现,其中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不变的主题。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以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和浙江精神为具体化体现的浙江区域的精神谱系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浙江始终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动力源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并继承弘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蚂蚁岛精神,同样是浙江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推进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建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红船浙江蚂蚁
红船
雕红船
Mother
Task 2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