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基础、困境与突破*
2021-11-30栗万里
栗万里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新时代对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重要实践[1]。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引擎。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非学历教育日益被社会接受和广泛认可,同时也为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出众多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带来了活力。
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现状
(一)合作模式
1.高校与政府合作
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高校依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实力,在非学历培训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高校与政府的合作一般是以政府委托式培训为主的各类上岗培训或资质培训。这类培训由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主办方,提出培训的目标与需求,如培训课程大纲、培训学时、培训教材、参加人员等。而高校作为承办方,依靠其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优势,负责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如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受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的委托,举办的卫生健康局宣传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受广州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委托举办的城管执法新队员岗前培训班等[2]。
2.高校与企业合作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委托式专项培训,和政府委托式相似,由企业提出培训目标与需求,由高校承办负责培训实施。如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受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举办的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文写作能力提升研修班。另外一种是高校与企业开展的合作办学,由高校与企业联合举办各层次各类别的培训班。校企双方广泛开展高端培训、学生联合培训、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端智库建设,深化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树立起社会标杆。如华南理工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举办建行学院。
3.高校与机构合作
高校与培训机构合作,机构利用良好的本地人脉关系和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依托高校的品牌进行项目招生及部分运营工作,高校提供专家,输送教师资源在机构开展各种校外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高校发出相关结业证书,比如考证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如东莞市南城名门培训中心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维修电工(中级)考证合作办学。
4.机构与政府合作
培训机构接受政府委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如开展精准扶贫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等。政府借助培训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由当地培训机构深入乡镇,提供便捷、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
5.机构与企业合作
培训机构接受企业委托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要,辐射某区域内企业或特定行业、工厂,按照当地企业人才、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过程与方式严格参照企业要求或业务主管部门培训要求执行。
(二)人才培养模式
1.传统面授模式
办学主体组织学生集中讲授教学,其优势是富有传统的课堂气氛,更具有真实感和现场感,面授教学学习效率一般高于视频授课,学生能够和老师零距离接触,有问题可以及时反馈,老师也能及时给予解答。学生有老师的督促能够克服学习惰性,和学友们一起学习交流,互相鼓励,更能融入学习氛围。
2.在线培训模式
在线培训是在网络和数字化内容支持下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培训方在自己的网络平台共享事先录制好的课程,学习方进入网络平台在线上进行课程学习。如办学主体利用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网、广东职业继续教育网等开展线上培训。在线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任何人能够随时随地任选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按照自己个体情况挑选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
(三)资源共享
1.师资共享
高校通常都有系统的专业体系和优势的特色学科以及教授、专家队伍,各培训机构一般也聘有相对固定的教师资源。各方合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同区域的办学主体,往往可以共享区域内的优秀教师资源[3]。
2.生源共享
生源共享是指区域内办学主体共同招生,合班上课。这是市场化制度下对招生政策的灵活运用。
3.课程资源共享
课程是非学历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课程资源共享是充分利用各办学主体现有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特定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可以极大地提升课程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跨地域、跨办学主体的资源共用。
4.设备与场地共享
一般是由办学主体和企业共同提供设备,建立培训基地,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校企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二、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困境
(一)教育行政壁垒与制度困境
目前对于非学历教育的市场准入和管理尚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致使非学历培训市场呈现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各区域存在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思想,教育行政壁垒制约了一些高校和有实力的机构展开跨地域、跨行业的非学历教育,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高校和办学机构等办学主体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滞后也阻碍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步伐。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部门去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但大多高校的继续教育机构零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保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缺乏经费保障和激励制度,致使相关部门缺乏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合作来看,除了部分高端培训,在市场上鲜有粤港澳之间非学历继续教育合作的实践。这一方面反映出市场开发的欠缺,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三地制度差异、资历认证差异带来的障碍。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导致各类要素难以实现自由流动,资历认证的差异使得非学历继续教育在获取社会认可、学习成果互认与衔接等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
(二)缺乏统筹,无序竞争
非学历继续教育逐渐市场化以来,呈现出两种极端化的管理模式:
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为代表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隶属于高校的二级管理职能部门,本应统一归口管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非学历教育常常处于无序状态。培训品种繁多,但拥有资格证书的机构层次不一。从事非学历教育的院系和部门繁多,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专业院系分别开展培训,并未做到真正的统一管理,管理分散难以形成规范,学院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难以协调,高校的资源优势无法真正转化为办学效益,严重阻碍了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另外,高校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没有遵循非学历教育的规律,仍然施行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及资源配置手段,计划性高于市场化,甚至为了“安稳”毫无市场性可言。缺乏市场开发和营销观念,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不够健全。
以培训机构为代表的民办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完全市场化运营的教育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民办非学历继续教育注重的是实用性,但是部分办学者只看中商机,偏重经济效益,忽视办学质量,致使学校不能长期稳定发展。有些办学者甚至故意违法或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超出办学许可范围,虚假招生宣传,恶意争夺生源等,造成办学秩序的混乱,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办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整体形象。
(三)市场开发不足
作为应用教育和目的教育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较学历教育更具市场性,且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基础。非学历继续教育是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不存在招生指标,因此市场的开发力度直接决定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规模。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本质上反映的是企业对大量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8年大湾区GDP总量达到10.86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5万元。产业系统高度发达、门类齐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了80%。珠三角地区以加工制造和出口贸易著称,除形成了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和食品饮料等中低端产业集群外,还形成了通信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与机器人等高端产业集群;香港形成了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澳门形成了旅游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产业集群。人才问题,尤其是应用型人力资源问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区域内学历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资源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市场潜力巨大。
(四)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布局满足不了产业升级需求
目前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培训进修内容与形式缺乏多样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偏重讲授理论知识,忽视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设置忽视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长期沿用传统面授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远程教学手段的应用。
比对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存在问题,制造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严重倒挂。第二产业专业结构远低于产业结构,而第三产业专业结构远高于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设置明显滞后。粤港澳的产业发展方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且要构建高端引领、协同发展、特色突出、绿色低碳的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亟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类人才、智能制造类人才、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等。因此,专业布局结构亟需调整,否则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会不断恶化。
三、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合作办学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创新制度机制
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非学历教育,应该在国家层面进行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大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各区域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满足日臻多元的市场需求。另外,逐步建立以社会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监控体系,引导大湾区各地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学术团体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有效参与,从不同视角扩大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支持,积累更多的信息资源支持,打开新的局面。
高校应该把非学历继续教育打造成品牌推向社会,进行市场化运营,建立职能明确的培训机构,配备专门的教学场地、实验设备、高质量的培训师资,以及其他配套服务体系。理顺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对非学历教育的统筹规划。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开拓市场,促进非学历教育的快速、持续发展。另外,应注重突破粤港澳在教育制度、办学体制和政策方针上的差异,促使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加以充分配置,共享科研实验平台和实习资源,开展科研合作、师资共享、学生互访、学分互认等活动,为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拓展合作空间。
(二)深入需求分析
精准的市场需求分析,是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首要环节。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市场需求反馈信息,各办学主体应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市场调研,加强与合作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了解其发展战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学员中调研,事前掌握他们的工作任务和性质,通过掌握岗位任职资格等资料,继而确定非学历培训教育的服务项目,为后续系列工作的展开铺筑基础。此外,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出发,引导粤港澳大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资源向区域内的重点产业和城市群集聚,精准对接产业和城市发展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三)促进教育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流动
深化粤港澳非学历教育合作交流,就要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相关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流动。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搭建各级各类教育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探索教育领域人才引进机制和流动机制,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鼓励大湾区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建设,鼓励三地合作办学、互设分校、互设优势科目,打通创新创业科目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或联授机制,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湾区非学历继续教育集群;建立资源共享和合作信息平台,形成快捷、便利的信息通道,高效共享区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在湾区内合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