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研究
2021-11-30胥义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文/胥义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公益性和效益性两种主要特点。公立医院的内控管理工作一直是促进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而最新的《管理办法》也为医院内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明确的要求。公立医院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以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从而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内控管理工作的内涵
《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将医院内控管理工作分为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四个部分。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各级公立医院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进而规范公立医院的经济业务活动。内控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在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以规范各类经济业务活动为核心,将内控管理工作作为考核重点,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通过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做到对相关业务风险的事前预防,确保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运行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二)内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公立医院必须结合外部环境、管理要求、经济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整体或部分的风险评估,形成的书面评估报告作为建立健全内控体系的重要依据。《管理办法》将内控体系建设分为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单位层面主要是相关制度建设,包括单位决策和执行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关键岗位职责分工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等,从制度上加强内控管理工作。业务层面以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和基本建设业务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加强公立医院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
(三)内控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管理办法》明确了医院应当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审查医院相关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设方案、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等;明确内控管理工作组织架构设置和各部门职责,由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牵头部门组织落实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工作,内部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医院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医院内部廉政风险防控和权力监督工作,医务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医疗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医院各部门是本部门自身内控管理工作责任主体,由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内控管理工作有效性负责,定期对各部门关键业务和事项进行梳理,确定可能存在的内控风险、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管理办法》对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从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以促进相关业务活动有序开展为主线,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主要支撑,关注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的流程管理和监督机制。二是公立医院要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从内控设计和内控运行两个方面评价有效性,根据内控评价报告逐条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内控体系不断完善健全。
二、当前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内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大背景下,部分医院思想理念转变不到位,只关注医疗水平提升、医院规模扩大,忽视内控管理相关工作,由于缺乏对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缺乏对医院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事实上,加强内控管理工作是促进公立医院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只有把内控管理工作覆盖到医院每一项科研活动和经济活动,把内部控制制度化要求融入整个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之中,贯穿医院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从而形成内部控制监管合力,推动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部分医院存在的内控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更加凸显,既无法满足《管理办法》对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高要求,也不符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自身需求。只有在制度上强化内控管理工作,才能符合公立医院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考核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取消药品耗材加成、DRG推行构建新的运行补偿机制等,都需要强有力的内控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防范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保证医院资产资金安全,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从而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
(三)内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办法》对公立医院的内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工作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而财务人员是内控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决定了内控管理工作在医院的开展情况和落实效果。《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财务人员面临新形势和挑战,部分医院缺乏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财务人员专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再加上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其没有相匹配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综合素养,无法有效应对各种医院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难以满足《管理办法》下内控管理工作的需要,可能会影响医院整体的内控管理工作质量。
(四)内控管理缺乏考核评价与监督机制
内控管理评价与监督是医院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也是《管理办法》重点强调的内容,公立医院要实现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内控管理评价与监督的有效性,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违纪、舞弊腐败等行为。然而,一方面,部分公立医院由于受到部门机构管理设置、人员数量和素质等条件制约,没有单独成立内部审计部门,仍由财务部门负责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而财务部门自身业务工作繁杂,导致医院内控管理工作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并且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控本身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部分医院未将内控管理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导致各部门履行内控管理职能不到位,缺乏积极性和动力,使得医院内控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影响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五)内控信息与沟通不畅
科学有效的信息系统,是确保公立医院正常经营运转、各项医疗业务顺利开展、经济活动有序推动的重要支撑。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特点,需要医院在各个阶段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部分医院由于缺乏相关预算资金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导致信息化建设进程落后,医院内部信息共享与沟通不畅,造成了各部门信息传递不及时,存在较大的内部控制风险。部分医院业务层面的信息系统如HIS 系统、HERP系统以及电子病历系统数据未能实现互联互通,财务部预算系统、资产部资产系统、采购部采购招标系统独立运行,无法实时分享数据,同时也缺乏对数据的监督。另外,公立医院管理层级多、组织结构链条长,部分医院OA系统信息化程度低,部分信息以文件或口头方式进行沟通,往往出现传达不及时、传达不到位、表述错误等内控风险,影响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的相关策略
(一)增强内控管理意识,加强内控宣传教育
在传统的公立医院管理活动中,由于管理层对内控管理工作缺乏比较全面的认识,内控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而随着《管理办法》的实施,公立医院管理层必须增强自身内控管理意识,深入解读学习《管理办法》对内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将内控管理作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成立内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内控管理工作会议,院领导统筹,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落实,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负责监督,提升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要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内控管理理论教育和宣传,将内控管理工作融入医院全体人员日常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应有的作用。
(二)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完善医院内控体系
公立医院需要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业务活动特点,全面审视医院当前的内控管理制度,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角度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在单位层面,要在公立医院公益性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设置内控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职责分工,定期召开内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分析总结内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在业务层面,公立医院需要重点关注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工作实施情况,充分发掘财务部门在内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能,确保医院各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执行,加强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提高全成本核算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办法》要在医院顺利实施,需要医院在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时,不仅要加大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更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内控管理相关人员素质。医院应坚持长远发展的人才战略,通过理论培训和专业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确保《管理办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在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公立医院还需要加强对各部门内控管理工作追踪考核评价,应当授权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或确定的牵头部门,每年对医院各部门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严格按照考核情况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真实性声明、评价工作总体情况、评价依据、评价范围、评价程序和方法、风险及其认定、风险整改及对重大风险拟采取的控制措施、评价结论等内容。一方面,要创新工作形式,对于内控风险较高的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要进行多次抽查核验,可以针对某项具体业务进行例行测试,确定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可以由医院组织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从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价和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价两个方面,深入发掘医院内控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将各部门内控管理工作评价结果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通过把内控管理工作与晋升奖罚机制相协同,提升各部门内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积极性。
(五)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信息共享和安全
公立医院应当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业务活动需要,科学编制中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年度具体计划,从医院全局角度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信息化建设应当注重归口管理,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职责,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化建设牵头部门之间应建立相互合作与监督的工作体系。其次,医院需要梳理内部控制关键管控点,并及时完整地嵌入信息系统,对不相容岗位要设立不同账户进行管理,明确操作和控制权限,使用部门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岗位操作流程和内控相关制度。最后,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完善用户管理制度、数据存储和备份制度、系统安全保密制度和数据丢失及泄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设计校对程序,由专人对信息数据进行校对检查,加强对医院信息数据的监督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加强内控管理工作,是推动公立医院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关系到医院自身资源优化配置、资产使用效率、医疗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公立医院应该对内控管理工作树立正确认识,从根本上明确内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同时要结合医院自身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系统分析医院内部控制相关风险,采取增强内控管理意识、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关键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提升内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内控管理工作有效性,既要实现内部风险可控,又要实现医院综合效益提升,从而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