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021-11-30周静
周 静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昌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代中央领导都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为推进改革、建设的重要力量。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重要指导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就高校而言,促进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重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
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在发挥认识世界、传承人类文明、创新学术理论及服务经济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优秀人才和培养自然科学的优秀人才同等重要,高校作为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地,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担负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当前,在世界快速发展和经济格局快速多变的情形下,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更要求我们能够坚定社会主义的立场,具备各项理论分析能力,掌握各种复杂分析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分析当前世界的复杂局势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社会科学为国际和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提供了一般性的规律认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分清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异同、认清我国在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矛盾的普遍性,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社会问题和矛盾普遍存在,比如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全民族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三)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水平,民族文化水平的繁荣发展不仅包括科技文化水平的发展,还包括人文文化水平的发展。不论是科技文化还是人文文化的繁荣发展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当前的社会主义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对国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广大民众了解中华文化,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
很多学者从不同层面、不用角度对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孙长青总结前人研究的的成果,对协同创新系统的要素与参与主体重新概括,将协同创新(Synergy Innovation)表述为不同创新主体各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合理分工,有机协调,通过创新的元素间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实现单个元素无法实现的协同效应的过程[1]。目前国内部分学者采用的孙长青这一表述对协同创新的概念定义,但同时对含义的某些构成进行了调整和进一步完善[2][3]。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的概念不断扩展和提升,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也不断的应用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就不同的组织机构而言,协同创新的一般内涵和目的是通过交流、协作和互助,实现协同机构等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当前协同创新大背景下,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及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交流平台和中介,通过战略制定和协同创新机制设计,实现创新协同模式复杂化及产出多样性的目标。
高校协同创新与企业协同创新相比,其意义更加强调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引导作用。就高校内部协同创新而言,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各学院之间、各学科之间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重点实验室建设及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促进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以提升高校在知识理论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高校外部协同创新而言,主要是指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解决行业共性生产技术以及实际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三、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
高校是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相比其他科研机构,高校自身的优势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密集、学科建设优势突出、研究资金和实力雄厚、科研氛围比较好等。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理论知识创新是高校的基本使命。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经验表明,能否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是决定整个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基础。高校由于人力资本密集、学科设置齐全、学术氛围浓厚,因此其有能力承担高水平的课题,能够通过学术会议、课题报告及理论研讨会议等形式,将自己的成果应用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发展及应用;与科研院所相比,高校具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的要求和条件,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地;与科研院所相比,高校的学科更具基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这有利于学术资源的共同分享及交叉学科重大理论创新的实现,也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创新更好的服务社会;高校人才教育功能,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教学相长的作用,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会实现知识的反馈,这有利于最新知识的纠正和创新。
(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与其理论创新除具有互通之处,两者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发展之本,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也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高校教师的素质及其教学和科研水平直接决定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也是决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不论教学型大学还是科研型大学,其基本的任务都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目的,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毕业后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能引导学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并引导其在进入社会后,进一步成长成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我国高校涌现出了一批教学名师和一大批青年教学型和科研型学术骨干,这对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意义重大。
(三)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文化传播
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作用,最紧要的是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加以普及,以此武装人民大众的头脑,并被人民大众掌握、运用。高校作为研究、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吸纳世界各类文明的重要阵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应当把握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成为对外知识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和桥梁。因此,高校是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四、协同创新背景下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路径
我们不仅仅要从理论方面认识协同创新的作用,还必须将协同创新的思想贯穿于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就高校内部而言涉及到高校内部学科之间、学院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外部涉及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资源的共享等。
(一)协同创新背景下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源式路径
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决定了大学生灵魂的塑造,高校教师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高校内部要促进学科专业协同、理科及文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协同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和发展。
1.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高校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必由之路。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创新,理论知识创新离不开学科建设,只有在学科支持的基础上,高校年轻科研骨干,才能立足学科优势,加强自身的理论文化素养,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其次,高校的人才培养也离不开学科建设,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促进专业人才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专业及学科设置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要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觉把研究和解决国家、区域战略需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植根于当代实际,创新基础理论,立足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学科[4]。同时,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知识和基础的综合,促进理论知识向产学研应用研究方面转化。各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定位,选择自身建设的重点学科,强化优势学科,鼓励高校内部自身学科间的交流和交叉,以提升交叉创新能力。以当前重大的社会理论及实际问题为导向,建立一批能够服务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学科,立足前沿,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
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高水平科研。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是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支点,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当前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根本,也是高校的根本职责。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前沿理论知识研究、教学的科研队伍,有利于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首先,创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给予高校内开展跨学科研究人员一定的经费支持,促进科研人才的跨学科合作,引导和示范高校自身科研团队的合作和交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复制。其次,加强高校间的合作,鼓励高校教师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人员交流,取长补短,促进科研团队研究水平的提升。再次,发挥高校人才与其他机构的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各方面知识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协同创新队伍。高校在鼓励教师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要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充分创造科研反哺教学的条件,帮助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全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只有达到这样的局面,才能真正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提高文科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育其科研兴趣,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储备后备人才。就各个专业而言,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各学科各专业的协同创新,探索更加适合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促使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以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课和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努力培养专而全的人才;优化图书馆及各种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学术资源,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面,多获取跨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大学资源的集聚功能,以大学城和高校园区为依托,促进学校的跨校交流,跨校选修课程的设置,实现互通有无,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4.改革评价制度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成效仍不是很明显,其原因之一在于协同创新没有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因此,各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就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而言,其重要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发表论文的数量、课题立项及出版专著,如果仅仅追求协同创新及科研创新,并不能为其带来更多效益,故很多高校教师不愿意主动参与,这样不利于协同创新工作的进行。因此,就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而言,首先,高校必须在教师评价管理的各项标准颁布方面,将有关协同创新的内容纳入教师考核制度,出台包含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规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其次,高校可以考虑进一步设置科技创新型教师岗位,其在职称及成果评定的过程中,与一般的教学科研型教师相区别,加大对创新型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认定。这样能进一步鼓励教师从事、参与协同创新。总之,高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以激发教师在协同创新工作中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各项政策的合理运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建立高校内部知识共享平台
理论知识创新及科技技术创新,都不能闭门造车,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产生,高校应该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促进跨专业知识交流平台建立,深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就教学型大学而言,建立学院间课程互选机制,促进学院间课程的互选和交流;就科研型大学而言,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之间共享资源和数据,实现多学科知识理论的融合和多团队人才的协作。打破当前学科壁垒及专业壁垒,注重知识的交叉研究,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平台,设立跨学科、跨专业项目,学校对这样的项目给予额外补贴,并且根据成果的具体贡献进行重点奖励。另外,要打破不同专业背景人才闭塞、互不往来的局面,通过共同成立研究中心、研究平台等途径,促进人才跨学科交流,将不同学科专业的分散力量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外源式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发展的程度,取决于高校、企业、政府之间关系的相互协调。正确协调各方关系,是协同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外部协同创新而言,应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各方力量自身的优势,以高校为主导,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推动创新的发展模式。
1.多渠道、多主体增加研发投入
哲学社会科学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属性决定必须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就社会各个团体而言,必须切实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理论创新的投入。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应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坚定自身的研究目标,在研究过程中,不浮躁不焦躁,加大时间和精力投入。就高校而言,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就政府而言,要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作用的科学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战略必须加强的部分。因此,不论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工作者、高校还是政府都应该加大对哲学科学研究的投入,政府也应该积极提倡和呼吁社各界人士支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渠道投入,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此外,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有大的工程及开发项目作为依托,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科研平台的建设。协同创新的各方应该结合当前国家和社会重点关心的领域和重大问题,实施协同创新并依此整合更多的资金和投入,联合攻克重要的难题。即从社会实践中找到需要协同的重大问题,集中全社会优秀资源,来实现协同创新的实现。
2.促进合作体制及机制的改革
与原始创新存在很大的差异,协同创新主要是借助整合各种协同力量,管理不同的参与主体,实现整个创新系统收益最大化,因此,相比原始及集成创新等,协同创新主要是一种管理创新。如何促进协同系统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在整个协同创新系统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稳定发展是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在发挥高校自身在学术资源组织、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应该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机制及评价体制。体制不合理及评价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然,整个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科研人员及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机制,各部门的人事管理机制及财务管理机制等许多方面。在协同创新体制建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事制度的创新,建立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的人事竞争管理机制,实现按绩效考核,聘任上岗等模式,以合理调动科研人员和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实行绩效工资制,按照协同创新产品的质量,为参与协同创新的人员发绩效工资。加大反腐力度,消除科研腐败等问题,通过体制改革,优化科研资金的配置,为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鼓励。
3.促进开放协同
封闭是不会取得持久的进步,对于协同创新也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我们需要站在世界的前沿,学习最先进的知识,促进自身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协同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促进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企业等优秀人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一过程,高校可以发挥主导作用。高校通过年轻教师、博士生等科研工作者的国际访学交流,提高自身的理论创新水平及人才培养素质。高校可以借助自身的学术资源,积极对外开放,主办和承办各种高端国际会议,吸引国际先进的优秀人才前来讲学或客座教授,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另外,开展其他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先进的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学术交流,在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及国际地位。此外,高校可以每年推出国外优秀科学成果的翻译和研讨,为国内其他科学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引。鼓励科研人员在高质量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著作,积极支持外文期刊数据库等建设方面资金支持。培养国际交流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储备后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