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2021-11-30梁创雄
梁创雄
(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受累部位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常见原因,其后遗症也是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1]。中医学把脑梗死归属于缺血性中风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脑梗死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王福良等[2]认为缺血性中风以积损正衰为主,论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痰瘀交阻,气血逆乱。故肝肾阴虚,气血衰少,痰瘀交阻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邹忆怀教授认为,由于生理的衰老及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脏腑功能逐渐虚损,导致缺血性中风发病。急性期虽以本虚为基础,却突出表现为风、火、痰、瘀等标实证候的特点。恢复期、后遗症期病机虚实错杂,一方面,脾肾两脏虚损,脏腑运化不足,气血阴阳亏虚造成脑窍及肢体难得滋养;另一方面,气虚推动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痰、瘀、毒等邪实胶结,不仅造成脑髓经络持久损伤,并且伏藏于体内,适逢气候、情志等骤变,成为下一次中风的祸根[3]。万海同认为病位在脑,气阴亏虚、瘀血阻络是该病的基本病机,提出“气阴亏虚致血瘀”这一病机,认为与痰、瘀、湿、火等诱因比较,气阴两虚才是该病的病理本质,而上蒙清窍、瘀血阻络是疾病进展的必然归属[4]。李长生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是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因虚致瘀,闭塞脑络为其关键[5]。隆艳花等[6]认为缺血性中风以气虚兼有肝肾阴虚等正气不足为本,风、火、痰、瘀等多种致病因素相互搏结为其标,在疾病过程中病邪错综复杂,复合为患是其特征,且贯穿于缺血性中风发病、发展的始终。贾孟辉认为“四性”“四液”体质的异常是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同时,机体异常代谢所致的痰浊等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病理要素,而脑络阻滞、脑髓失养则无疑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病位在脑[7]。刘迅等[8]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伏邪密不可分,其中正虚、伏痰、瘀血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2 中医内治法
2.1 辨证论治 基于风、火、痰、瘀、虚等病因,临床上许多医家根据患者症状、体质、病情分期的不同,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王志方[9]将98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法,给予自拟中药方加减(黄芪30 g,红花12 g,当归20 g,桃仁15 g,赤芍15 g,生地黄15 g等),疗程为1个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有效率为75.51%,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志杰等[10]将60例痰热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热化痰法(全瓜蒌24 g,大黄10 g,枳实12 g,天竺黄15 g,紫草12 g,天麻12 g)治疗。结果治疗后第5、10 d,治疗组血清sICAM-1及IL-6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姚建新[11]选取70例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半夏10 g,天麻6 g,茯苓10 g,白术10 g,丹参10 g,当归10 g等),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4.29%)与对照组(51.43%)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4±9.64)分,对照组为(20.68±7.85)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于经群[12]将40例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化痰熄风通络汤(丹参15 g,川芎、党参、远志、橘红、地龙、天麻、石菖蒲、炙甘草、法半夏各10 g,酒制大黄、胆南星各6 g)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疗程为2个月。结果试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症候的总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涛等[13]将146例瘀热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热化痰解毒汤(石菖蒲15 g,郁金12 g,瓜蒌15 g,蒲公英12 g,丹参15 g,桔梗12 g),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41%,对照组为7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专方专病治疗 薛善乐等[14]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用药:黄芪120 g,当归尾6 g,赤芍5 g,地龙3 g,川芎3 g,红花3 g,桃仁3 g。中药颗粒剂,每日1剂(2袋),早晚各1袋,共治疗8周。治疗组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属于轻(1~10分)、中(11~20分)、重(21~30分)度不同,分别采用黄芪60 g、90 g、120 g,其余用药均与对照组相同。治疗1个月后再次进行气虚积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黄芪用量,共治疗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朱东碧[15]将16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自拟益气通脉活血汤(黄芪60~120 g,党参、灯盏花、丹参各30 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水蛭各10 g),疗程为14 d。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王芸生等[16]将8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补肾通络汤(黄芪25 g,当归15 g,白芍15 g,川芎15 g,熟地黄25 g,山药30 g,山萸肉30 g,地龙15 g,夜交藤30 g),1个疗程为14 d,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4.4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中成药治疗 江涛等[17]选取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参滴丸,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显著(P<0.05)。李锐争等[18]将80例脑梗死肾气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调节、适度有氧运动、降糖、调脂、降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口服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口服肾气丸,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黄凌军[19]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血塞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73.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尹文伟等[20]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 d。结果两组血清ox-LDL、BNP、MMP-9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西凯[21]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飞飞等[22]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症指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中医外治法
3.1 针刺 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畅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临床采用针刺治疗脑梗死取得了可靠疗效。宋卫等[23]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主穴为水沟、百会、内关穴;配穴为上肢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及下肢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穴。口角歪斜加用颊车、地仓穴;吞咽障碍加用廉泉穴;舌强、失语加用金津、玉液穴;尿失禁、尿潴留者加用中极、关元穴。每次主穴全取,配穴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再配合电针。疗程为10 d。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差值、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血清中SP含量差值及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发志等[24]选取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以双侧内关穴、水沟穴、风池穴、印堂穴为主要穴位。口角歪斜加刺地仓穴;偏瘫可加刺委中穴、阳陵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曲池穴、合谷穴、极泉穴及尺泽穴;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加刺人迎穴、廉泉穴、哑门穴及翳风穴;大小便失禁可加刺关元穴、中极穴。疗程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D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cy、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田野[25]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命门、大椎、风府、百会、前顶、至阳、神庭、囟会、腰阳关穴,针刺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5 d,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基底动脉Vd、Vm、Vs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其他外治法 陆春玲[26]选取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特色中药(莱菔子)烫熨法(穴位:双风池、风门、脑户穴位),1次/天,治疗20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王夏如[27]选择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取三七、附子、川芎、肉桂、当归、干姜及血竭等各50 g,研磨成粉状,使用姜汁稀释并捏成药丸,选取上肢及下肢各个功能穴位,用胶布将药丸固定)1次/天,每次4 h,疗程为10 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餐饭、如厕、衣着及个人卫生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走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奚马利等[28]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内科治疗、针灸及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刺络拔罐,于患肢肱二头肌肌腹痉挛最明显处行刺络拔罐及井穴放血,每次选取3个井穴,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谢文艳[29]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针灸治疗,上肢取患侧尺泽、曲池、合谷、内关、手三里;下肢取患侧环跳、血海、阳陵泉、风市、丘墟、太冲。取患者偏瘫侧穴位,1次/天,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实施循经刮痧,10 d为1个疗程,操作:患者平卧后暴露偏瘫侧上肢,用活络油沿偏瘫侧上肢阳明经涂擦,然后用刮痧板与皮肤成45°角沿阳明经从末端向近心端刮,以局部皮肤发红变紫为度。每周1次,连续刮4次(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及阿是穴等;下肢:环跳、扶承、风市、伏兔、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及阿是穴)。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冯炯等[30]选择80例老年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鼻管留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风池、肺腧、脾腧、肾腧)。每2周埋线1次,6次为1个疗程,共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及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Vp、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变化水平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具有独特优势,且随着现代中医的发展,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日趋完善,治疗方法亦灵活多变、丰富多样,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偏瘫肢体功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及复发率等方面有较好疗效,相对于西医常规疗法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辨证标准、诊断标准、病情分期、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尚未科学规范统一,相关研究多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缺少大样本、多中心、随机试验循证医学依据,可比性较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快制订脑梗死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疗效评价的标准,严格按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科研设计,使结论更科学可靠,并通过循证研究从众多中医治疗方法中筛选出卓有成效的方法,予推广应用以便更好地造福患者;另外要加强中药组方配伍方面的研究,在经证实确有效果中药的用量方面要敢于突破常规,既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促进脑神经修复生长作用,又不会因重用而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以使中药治疗脑梗死能够取得突破性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