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X线和三维CT在肩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

2021-11-30刘福学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肩胛骨三维重建分型

刘福学

( 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 , 辽宁 海城 114200 )

肩骨骨折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全身骨折的0.5%-1%,肩骨骨折后,对患者生活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床中属复杂且严重的损伤类型,如不及时进行相关诊断与治疗,易引发患者形成肩关节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1],对患者今后生活会构成一定影响,当前临床中,对肩骨骨折诊断基本方式为X线扫描,但由于肩骨部位结构较为复杂,重叠情况较多,因此,该种诊断方式很难将骨折累及范围与碎骨移位速度详细检测,而骨折分型与治疗方案更加无法确认[2],极易提升漏诊率,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CT扫描结束后,通过容积再现法(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多平面重组法(multiplara reformation MPR)等三维重建处理后,能够将肩骨骨折特点、分型、损伤程度进行立体展示,为手术治疗提供相应指导,本研究抽选90例肩骨骨折患者,利用X线与CT三维重建图像对其进行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式诊断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选正骨医院接收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代表,纳入患者均为肩骨骨折患者,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5月,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39.85±2.13)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存在外伤史,其中包含28例高空坠落伤,27例交通事故伤,24例重物压伤,11例其他外伤,左侧受伤31例,右侧受伤59例,合并伤包括:29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锁骨骨折患者、33例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扫描与CT扫描三维重建。

2 方法:选用日本800mA型号X线仪器,在对患者实施扫描过程中,对其肩部矢状偏斜30°前后位实施扫描。CT扫描时使用philips MX16-slice 16排螺旋CT实施扫描,指导患者呈仰卧位,采取头前脚后体位进入扫描仪器中,在扫描过程中,将电压控制在120kv,电流控制在300mA,层厚保持在3-5mm,层距为5mm,对患者肩胛骨上缘至肩胛骨下角实施扫描。将所得数据上传至EBW工作站,对所得数据实施三维重建,三维重建厚度为1.5mm,螺距调整至0.5mm,将重建图像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与表面遮盖法等方式进行处理,获得良好的观察角度,旋转图像XY轴,利用切割技术,将图像中影响医生观察的邻近骨结构进行切除,其中包括肋骨与锁骨部位,进而可提升骨折细节的全面观察性。三维图像完成后,由临床5年以上经验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进行双盲大评估。

3 观察指标:对比肩骨骨折患者行X线与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正确率,观察位置包括:肩胛冈、冈下窝、肩峰、肩胛盂、喙突、冈上窝、肩胛骨内、外侧缘、肩胛骨下缘等,肩骨骨折确诊标准为:骨折线清晰锐利,漏诊标准为:没有检测出骨折线,可疑标准为:骨折线清晰度较差,较为模糊。

4 统计学分析:以上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x2)检验比较。X线与CT三维重建诊断效果差异呈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诊断结果:在本研究90例患者中,经手术查证与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确定,共存在116处骨折部位,其中,4名患者存在2处以上骨折,骨折部位包括:肩胛骨体部骨折29处,盂缘骨折19处,盂窝骨折11处,肩胛颈骨折19处,肩峰骨折20处,肩胛冈骨折10处,喙突骨折8处。根据骨折分型:线性骨折35处,凹陷性骨折31处,粉粹性骨折32处,错位性骨折18处。患者经CT三维重建图像后得知,检出骨折患者90例,检出率为100%,漏诊率为0.0%,术中所见患者骨折分型与该种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基本相同,X线平片检查出骨折患者76例,检出率为84.4%,14例未检测出骨折,其中4例患者平片结果显示异常,但不存在骨折直接征象,漏诊率为15.6%;90例患者中,20例Ⅰ型骨折患者、21例Ⅱ型骨折患者、24例Ⅲ型骨折患者、25例Ⅳ型骨折患者;X线平片扫描确诊骨折的76例患者中,分型正确64例,正确率为84.2%,CT三维重建图像确诊骨折的90例患者中,分型正确88例,正确率为97.8%,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其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得知,对肩骨骨折患者实施检验过程中,CT三维重建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5.2 CT三维重建图像临床应用价值:在对肩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对其进行诊断,诊断分型与术中所见一般无二,具有较强立体感,可在患者实施手术前进行入路模拟,进而降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创伤,而在完成手术后,利用该种技术进行扫描,可有效对钢板固定情况与骨折复位恢复情况进行详细查看,X线在完成手术后,仅可观察到钢板情况,不能有效显示骨折复位情况与骨折部位结痂情况。

讨 论

临床中,肩骨骨折发生率较低,该类患者一般伴有其他合并伤,肩骨骨折一般出现在外伤后,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压伤等,在使用常规手段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易出现漏诊情况[3],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某种合并伤较为明显,因此将其掩盖。在对肩骨骨折患者诊断与治疗不及时情况下,患者可引发上肢功能障碍与患侧肩关节障碍,对患者今后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在以往治疗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保守治疗该疾病效果较好,但经过长时间临床验证发现,该种观点不可行,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有效对患者进行骨折分型具有重要意义,是确定患者治疗方式的主要依据[4],临床中,对肩骨骨折患者一般采用X线进行诊断,该种诊断方式具有简单、快捷、经济实惠等特点,但由于肩部结构复杂,其形态为不规则几何形曲面,前后骨骼重叠,该种诊断方式不可有效将患者骨折情况进行全面展示,特别是粉碎性骨折患者显示情况更加模糊,同时,前后方骨碎片无法完全呈现在片子中,而骨碎片数量与移位情况、损伤程度更加不能有效展示,因此,X线诊断肩骨骨折效果不明显,应用价值有限。随着CT影响学不断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骨折患者中[5],该种诊断方式可有效将患者骨折情况直观、立体呈现,使相关医护人员可有效了解到患者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使其制定出详细缜密的治疗计划,该种诊断具有以下价值;(1)提升确认率,降低漏诊率;(2)图像直观、立体,消除图像重叠现象,明确患者骨折程度、部位,骨碎片移位方向;(3)正确分型;(4)提升手术安全性与准确性。因此,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肩骨骨折患者诊断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对肩骨骨折患者实施诊断时,使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提升患者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正确分型,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相应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肩胛骨三维重建分型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惩罚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梦中的家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无人机影像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