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论语》部分歧义句的新解与释译

2021-11-30周金声陈慧颖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温习颜回子路

周金声, 陈慧颖

(1 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公元前二世纪始,对《论语》的阐释就未停息过,先后出现了郑玄、何晏、皇侃、朱熹等大家,自朱熹集注《论语》后,名儒著述训诂义理,多有新识,然歧义迭出。为了更好的理解儒家思想,本文选出一部分存在歧义较多的章句,比对若干种不同的译注本,进行分析和选择,提出新的解读和翻译理由,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1)

对这段当代多数人这样翻译:“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虽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是正人君子吗?”[1]8查阅网上的翻译,调查中学教材及中学老师和大学生,90%以上的人也都是这样理解的。

其中关键是“习”“知”的解释。甲骨文“习”上面是“羽”字下边是个“白”字,《說文》释:“数飞也。”《礼·月令》释:“鹰乃学习。”本意是指小鸟翅膀长成了,就使其在白天练习飞翔。所以“习”字是练习、实践的意思。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2]3杨伯峻《论语译注》、李泽厚《论语今读》、钱穆《论语新解》等大家都持这个意见,只有少数学者认为“习”是温习的意思。我们认为,从文字学角度看,习的本意就是实践、练习,这一点孔子在选择用词上是很清楚的,所以在《为政》篇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用“温”表示温习、复习,绝不混淆。孔子一向注重实践学习,本身也身体力行。在《子路》(13.05)孔子强调:“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诵诗虽多而不能应对实践,又有什么用呢?)在《阳货》(17.02)也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都是强调实践习用的价值。试想:一个学习者总是温习,会快乐吗?一定是学习了知识又适时通过练习会用了,才会获得成就感的快乐。练习需要反复,所以钱穆译为“反复习之”,也是指反复练习的意思,绝不是温习、复习(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的意思。

再说“知”,一般解释为了解、知道。试想:素不相识的人不了解你,就是作为普通人的你会怨恨吗?以一个普通人都不会生怨的事情来推赞君子的风度合理吗?所以,这里的“知”应该是“理解”的意思。理解的前提是经过有意识的努力沟通,希望获得对方的认可,做了努力还不被理解,普通人就容易生气埋怨,而不动气不怨恨就是君子的作风了。

关于“有朋自远方来”,通常翻译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来做什么?每天都可能有同学、朋友、乡亲到你的生活区来,如果不是来访问你看望你,你可能都不一定知道,会产生情绪反应吗?所以我们认为理解为“来访”更贴切些。表明孔子不但喜欢交友,而且更加珍爱真正的友谊。《论语》中谈到如何交友的地方很多,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季氏篇》(16.04)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1.07)甚至强调“无友不如己者。”《学而》(1.08)对不好的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12.23)在孔子眼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朋友的,与己无关的人的来去未必会使我们快乐。所以有的人认为这里的“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是有道理的。这样一来,全文译为:“学习了知识能够及时练习会用,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我却不埋怨,不正是君子的风度吗?”可能更准确。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2.11)

其中的“而”字可以表示“因果,并列,递进”三种关系。

杨伯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3]17傅佩荣译:“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由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啊。”[4]19金知明《论语精读》、郑张欢《论语今译》等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基于温习以往已有知识进而获取新知的递进关系。

李泽厚译:“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5]60杨朝明译:“温习从前的知识或经历,能够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提高、长进,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6]28这类翻译更是基于目的因果关系,强调温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未来、提高新知。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引何晏注:“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师也。”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案:“为师者,既要温故,不忘过去,还要注重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事物,以跟上时代的发展。”[7]58是立足于并列关系解读的。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比较符合孔子的学习观。孔子一生好学会学,不仅从书本学习,从前人的经验学习,还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不仅能够通过整理前人的著作资料推陈出新,还能够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新发现。他是真正的良师楷模。现代社会更需要学者探究新领域,甚至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领域,可能根本没有现成的书本知识,也就谈不上“由其(温故)中领悟新的道理”。所以有远见和智慧的孔子的意思应该是告诫学生:“既懂得温习以往的知识,又会探究新领域,可视作治学的楷模了。”这样翻译恐怕才符合善于学习和懂得教育的孔夫子的本意,也才更加符合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学习观。

3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公治长》5.6)

常见版本都将“子说”译为“孔子听了很高兴”。我们认为孔子是个感情色彩丰富而与学生对话生动活泼的人,这里理解为描写听了学生表达合理的话后“孔子露出满意的笑容”,可能更能够表现孔子的性格和生活的情趣。如同《公冶长》(5.7)中“子路闻之喜”之“喜”一样,翻译成“子路听了喜形于色”可能“子路听到后很高兴”更符合当时的情境。所以,这样翻译可能更好些:“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满意地笑了。”

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7.36)

杨伯峻译:“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陈晓芬、徐儒宗,《论语 大学 中庸》译文与之完全一样。傅佩荣:“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钱穆:“君子的心胸气貌常是平坦宽大,小人的心胸气貌常是迫促忧戚。”[8]184李泽厚:“君子心怀宽广,小人老是烦恼。”安德义:“君子坦荡宽广,小人忧心忡忡。”[9]216网上的翻译普遍都是:“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可见这种解说普及率之高。但是,我们只需问一句:杜甫总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常常忧愁迫促的,他是小人吗?显然,这样翻译易生歧义。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戚,斧也。戚之引伸之义为促迫。而古书用戚者,俗多改为蹙。小雅。戚戚靡所逞。笺云。戚戚,缩小之貌。其义本相通。戚训促迫。”又为“斧”做注时说:“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诗·苦寒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注》天寒水冻,故斫冰作粥也。”可见有斫取获得的意思。明人林希元说:“君子心无所累,故坦荡荡,无忧虑也。小人患得患失之心无时而已,故长戚戚,不得宽平矣。”[10]403乔一凡也说:“坦荡荡,思虑达观也。长戚戚,每患不足也。”[11]120杨润根从“戚”字甲骨文本意的角度进而解释:“戚:处在大斧(“戊”)之下的一棵小树(“卡”),它的生命危在旦夕,因而感到恐惧不安。”[12]195综合这些解释,可以推断这里的“戚”是指小人总喜欢获得便宜又怕遭祸吃亏,所以常常患得患失而深感迫促不安。《阳货》(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正是说那些鄙俗的人(小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所以认为这类只担心失掉官职的小人没有什么做不出来。正好与之印证。因此,对这句话可以译作:“君子坦荡从容,小人常患得患失。”

5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8.9)

一般版本是这样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杨伯峻译:“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李泽厚:“可以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多数学者都是持这种译解观点,表达的是愚民思想,显然与主张“有教无类”而又倾心办教育的孔子的其他言行不相符,杨树达《论语疏证》就说:“此语似有轻视教育之病。若能尽心教育,民无不可知也。”[13]195

这里恐怕是断句不当所致。如果用分句断意,则可以译读为:“老百姓可使用时,就由他们自食其力;不能使用时,就教他们知道怎么做。”在农业社会,普通老百姓只要有土地耕种,一般都懂得怎么生存,可以听由他们自我发展;而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统治者应该有所作为,加强教化。所以,在《论语·为政》(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明确主张“为政以德”,提倡“以礼治国”,重视教化,要求教导百姓“有耻且格”,显然是要求使民“知之”的。在《论语·颜渊》(12.7)中,孔子回答子贡问政,也强调教化民众是第一位的,认为“民无信不立”。在《颜渊》(12.19)则中也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领导者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草受风吹,必随风倒),孔子用这个比喻说明老百姓需要领导者率先垂范,给予他们影响和教化。甚至在《论语·阳货》(17.4)重申“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观点。类似这样的思想表达在《论语》中还有多处,都说明孔子并非主张愚民政策,反而主张教化百姓,使民知之。

6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8.17)

杨伯峻译:“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钱穆:“求学如像来不及般,还是怕失去了。”李泽厚:“学习好像生怕赶不上,又怕丢失了。”高尚榘案:“学习好像来不及似的,还恐怕失去了。”陈晓芬、徐儒宗译:“学习时总觉得像赶不上,学得了还总怕再丢失。”傅佩荣:“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啊。”大多数译注者几乎都取这样近似的观点。这种理解,不过是对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或心理的描述,就像描述某种积极上进的作风,是勉励学生还是夸赞谁?似乎不清楚。如果只是描述一下,意义何在?傅佩荣似乎觉得不完满,就加了个“要”字,大概意思说孔子提倡这种犹恐不及的学习态度。就像老师提醒赛跑的学生,“你要好像怕来不及似的跑哇”,说得没错,但有多大激励价值呢?甚至还加一句“要保持赶上了还怕失败的心理”,话似乎没错,但有多少启示性呢?通篇《论语》没有记录过孔夫子给学生说过类似这样的废话。恐怕是翻译有误。

何晏解释说:“学自外入,至熟乃可长久。如不及,犹恐失之耳。”[14]33这个理解很有启发。我们认为,孔子说这句话是对学习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学生如何学习的指导,意思说:“学习,如果达不到一定程度,恐怕学过的东西还会丢失。”告诫青年学子对各种知识要力求深入领悟,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巩固和提升,如果浅尝则止,恐怕会边学边忘,前功尽弃!这样理解才能够体现出这句话的警醒价值。就不是泛泛描述的废话了。

7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9.19)

这本来似乎不是很难理解的句子,但是许多版本的译释却有微妙的歧义。

杨伯峻译:“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傅佩荣、钱穆等的翻译大都与之相似,都比较强调“我自己向前进的”的主观努力。林觥顺甚至认为“吾止”是“我认定他是中道而废”,“吾往”是“我认定他是继往开来”。[15]158董子竹进而推断“这山就应少这一篑土,我也不倒土了,这平地应多一篑,我就去倒,和毅力无关,只是当时我觉得是对的。”[16]266完全误导成了对主观臆断的肯定了。而李泽厚则译作:“如果继续,我也就干下来了。”仿佛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强调只要继续,就会有进步的结果。口吻似乎比较勉强。

我们认为孔子是以堆土成山和填平洼地来比喻事情的成败,由于半途而废结果功亏一篑,也会因为坚持不懈而迈向成功。说明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坚持的恒心和切实的行动。这里以“未成一篑”而“止”与“虽覆一篑”而“进”的鲜明对比,以成败的结果突出说明坚持行动的作用,而不是在那里坐而论道。这就是孔子的风格,总是善于从实践和活生生的事务中总结出深刻的道理,给学生以启示。这里用“吾”实际上指所有想成功的你我他,以第一人称叙说,既有现身说法的意义,又启示每一个想成功的个体,从自身需求出发体悟个中道理,从而产生警醒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应该这样翻译更能够体现孔子的语言风格:“譬如造山,只差一筐土未成功,如果停止,我的目标就终止了。譬如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我就向前迈进了!”

8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乡党》10.27)

白平《<论语>详解》认为:“这段文字的语境背景很模糊,人们的说法非常纷乱,今天已经无法对它做出准确而可信的解释了,这里只能略去翻译文字。”[17]225高尚榘《论语岐解辑录》选录了几十条岐解,的确非常纷乱,十分费解。尽管如此,对前两句的解释大体都认为是鸟儿受到惊扰而飞动后又聚集在了一起,由此引发孔子感慨鸟儿都懂得随机而动,择时而栖。所以,杨伯峻译:(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孔子的脸色一动,野鸡便飞向天空,盘旋一阵,又都停在一处。孔子道:“这些山梁上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又振一振翅膀飞去了。

钱穆解:“只见人们有少许颜色不善,便一举身飞了。在空中回翔再四,瞻视详审,才再飞下安集。先生说:‘不见山梁上那雌雉吗!它也懂得适宜呀!懂得适宜呀!’子路听了,起敬拱手,那雌雉转睛三惊视,张翅飞去了。”[18]254

感叹鸟儿能时得其宜,是自我领悟要像鸟那样当动则动、随遇而安呢,还是启发子路要像鸟儿那样适可而止呢?完全可以见仁见智。问题是最后所写“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是怎么反应的。概括起来大概有4种解释:1、大多都认为是子路向鸟儿拱手示意,鸟儿叫着或拍翅飞走了。2、子路冲着野鸡吆喝,野鸡多次警惕地注视,而后双双扑棱而起。[19]2533、认为是子路扑杀野鸡为肴献给孔子,孔子闻了三闻,站起来走了。[20] 984、认为是子路跟孔子学习创作关于野鸡的歌词。“子路随着试了试嗓子,也唱将起来。”[21]

《唐石经》“嗅”作“戛”,谓雉鸣也。[22]122我们认为这里是写子路领悟了老师启示他该什么时间做什么的道理,欣喜地叫喊起来。所以,可以翻译成:一群野鸡受惊展翅飞起来,飞翔了一阵又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似有所悟向它们拱手致意,连喊三声作为回应。

9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11.4)

朱熹解释:“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问而有以相长也。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22]124杨伯峻翻译:“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当代学者孙钦善认为:“此句可参见2.9‘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本章对颜回从不质疑问难,以启发增益自己,感到遗憾。”[23]133高尚榘《论语岐解辑录》表示“当以朱熹、孙钦善说为优”。学界基本上都是持这种观点。其实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理解前后矛盾。其一,杨先生的译文本身就有悖逻辑,因为颜回对老师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就说明是对老师没有什么帮助的人吗?这符合逻辑吗?其二,说孔子“若有憾焉”,还用“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来证明,却没有全面理解2.9章的全文意义。孔子接着评价颜回说:“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说:“事后考察颜回私下的言行,却能充分发挥所闻所学,可见颜回并不愚蠢。”明明是赞美颜回不张扬善领会,大智若愚,哪里有“遗憾”之感?

我们认为,这句话的“助”字,应该理解为“借助”的意思。《孟子·滕文公》:“助者,籍也。”赵歧注:籍者,借也,犹人相借力助之也。孙爽疏:助者借也。“说”字是释然、明白的意思。《说文》:“说,释也。”《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墨子·公输》:“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国语·越语》:“勾践说于国人。”注:“解也。”其中的“说”字都是解释明白的意思。基于此解,可以翻译这段话为:孔子说:“颜回啊,不需要借助我的解释,对我的话没有不明白的。”正好与2.9章相呼应,说明孔子对颜回善深思领悟的学风和智慧十分欣赏。如果结合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来看,就更能够说明孔子是十分重视培养和欣赏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智慧了。

10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15.8)

杨伯峻:“可以同他谈,却不同他谈,这是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却同他谈,这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傅佩荣:“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去同他谈话,这样就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去同他谈话,这样就浪费了言辞。明智的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辞。”钱穆:“可和他言,而我不言,则失了人。不可和他言,我和他言了,则失了言。惟有知者,能不失人,亦不失言。”李泽厚:“可以与他交谈而不交谈,错过了人才;不可交谈而与他谈,浪费了语言。聪明人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语言。”

以上翻译都大同小异,共同特点都是从政治学和人才学角度看问题,走向极端就产生了认为“可与言,就是可以与他谈论学问道德,遇到可以与言学问道德的人,而不与他谈论,便不能在德学上与他互相切磋当面错过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这叫失人。……”[24]301更有甚者,解说成:“遇见可以直言的国君而不直言进谏,那么就是知人不当,遇见不可直言的国君而仍然直言进谏,就是言语不当。”[25]482似乎不与政治德行结合就不足以显示孔子的水平,这样理解恐怕太局限了。

我们认为,这段话其实与孔子多次教导学生如何交友的话相辅相成,是一段最好的交友沟通方法指导。现代沟通学概括的最基本的交际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里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成功的做出了总结,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交际状态,是通用性的策略阐述,绝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道德领域的交际。所以应该理解为:“该说的话却不与对方说,就会失去朋友;不该说的话却与人说,就是枉言乱语。聪明人既不会放弃合适的交流机会,也不会枉言乱语。”

11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17.25)

这则话语历来争议最大。焦点是如何理解“女子”和“小人”。一般认为这里的“女子”就是指女人,尽管不少注家努力解释为“婢妾”“竖子,谓仆吏之类”。[26]273“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22]182都无法回避孔子轻视妇女的诟病。当代的高尚榘《论语岐解辑录》辑者案还特别举出《泰伯》的“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两处“铁证”认为:“孔子把品格低下的小人与缺乏修养的女人放在一起评论,谓其不好对待,是合乎情理的。”[7]940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者的意见。

在《泰伯》中孔子的确说过周武王所夸赞的“十个治国良臣中有一个妇女,实际上只能算九人而已”,但接着说的是“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以此事奉殷朝。周之美德,真可以说是极高的啊”。这里着力赞美周武王得到人才辅佐建立了功勋。认为辅佐他的人才中有一位是妇女,在农业社会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的作用大,或许孔子认为真正发挥辅佐武王作用较大的当是九位男性人才,武王号称十位贤臣,正是谦虚表示自己无功,全凭贤臣辅佐,而孔子改称“九人而已”,只是想反证周武王的卓越和谦虚,似乎并不能说是轻视妇女。所以也就不能视作所谓的歧视妇女的“铁证”了。

“女”在古汉语中经常与“汝”通,是“你、你们”的意思,这是古汉语常识。金池认为:“子:弟子,学生,名词。‘女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不能把春秋时期孔子言论中的女子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理解为‘女人’。”“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育培养的。”[27]536我们认为有道理。“子”在先秦典籍中除了表示对人尊称外,也指学生、弟子的。《公冶长》(5.22)中孔子就以“吾党之小子”(我同乡的弟子)称呼他的学生,与“女子”义类似。

原文的“小人”,应该是指小孩子。这种把儿童称为“小人”的情况其实很普遍,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把儿童爱看的连环图称为“小人书”,某些方言也将儿童称为小人,如上海话中将小男孩就称呼为“小人(nīn)”《孔子家语·观周》:“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孔子甚至直接将他的弟子称作“小人”,意谓小家伙、小东西。这样一来整段话可以这样翻译:“只有你们几个小子和小孩子一样难教养呀!讲浅近点就不谦逊了,讲深远点就报怨。”表现出孔子批评学生时亲切爱嗔的神态和口吻,很有个性。

12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子张》19.17)

一般注释“自致”都认为是“竭尽自己的心力”,或是“主动做得最好”等,所以几乎都是从人主动自愿的角度解读此句。杨伯峻的翻译具有代表性:“我听老师说过,平常时候,人不可能来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金知明甚至译作:“人是不会做得最努力的,一定要他主动做得最好,只有等他父母死了!”[28]316实在费解。其实,这恐怕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更有意味。致,有细致、精密的意思。朱熹《集注》对“致”解释说:“尽其极也,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22]191认为人们对自己的真情往往不能细致有效的把握,用现代心理学解释就是人们常常有一种心理自闭的阈值,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容易陷于自我盲区,不能够体悟自我内心的需要和深层次心理情感,只有到某种特殊的时刻,或者受到意外的刺激才会恍然大悟,有的时候可能已经悔之晚矣。这里,曾子回忆孔子曾经说过的话,或许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分析,提醒学生要珍视父母亲情,及时尽孝,不要等到出现意外再后悔。所以他特别告诫说:“人自己往往不能精细体察内心的情感,总是在丧失嫡亲时才突然醒悟。”

注:子标题后数字为杨伯峻先生首创的为《论语》章句编号的方式,便于查找。

猜你喜欢

温习颜回子路
颜回偷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温故知新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温故知新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
三八二十三
漫画论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