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021-11-30李晓曦长春财经学院
李晓曦(长春财经学院)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对高校经济类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可以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中的专业性人才。长期以来,高校经济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还存在诸如单一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国家需求的复合应用人才,是当今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
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具有两种知识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扎实的理论以及专业知识基础。河南工业大学是培养食品行业人才的摇篮,在食品经济学专业中,经济学专业是第一专业。其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牢牢把握,与此同时,也要了解并且掌握粮食经济法以及经济预测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二)拥有两项技能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从大学毕业后,必须精通现代经济技术方法和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培训,学生能够使用经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和分析问题这一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应具有经济统计和行业调查分析以及经济调查分析这些能力。
(三)掌握两种工具
课题项目:本文系长春财经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一般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吉林省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Y202019)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离不开外语和计算机,所以学生应对一门外语熟练掌握,并且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学生应使用外语和计算机来从事此专业的相关工作。外语的水平以及计算机的技能,在当今社会中是两种十分基础的工具。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和国际化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与国际交流以及互联网密不可分,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互联网+”。
(四)面对三种需求
高校经济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面向国家需求、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当前,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有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应适应本国的需求,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确定,从而使世界多元化,比如英国和美国的教育模式。因此,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只有满足这三种需求,才可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五)服务两种经济
为本地的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我国的各个省、市和自治区分布着大量的大学,因此,大学的重要职责是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服务。在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学需要和地方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进行融合,以此促进地方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学院和大学最初是工业学院和大学,他们为此行业培养出无数的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为行业的经济发展服务仍然是其主要责任。
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存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不符合,实践和理论不结合,以及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等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高校没有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除了以上问题,由于经济学专业的特殊性,还面临着许多局限。
(一)课程是理论化的,系统不健全
首先,由于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盲目的模仿,课程的设置十分理论化,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过多重视。例如,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思想史等设有足够的课程,但是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分析、财务管理等反映经济技能训练的课程是不够的。其次,由于培训目标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系统,而忽略了彼此的联系和凝聚力。
(二)专业定位不清楚,培训计划相同
经济学专业是按照学科定位设置的,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都设有该专业,分别培养理论型的经济学人才以及应用性的经济学人才,在对比这两种对经济学人才的培养计划之后,可以发现,虽然这两种培养的类型不相同,但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存在趋同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应用型大学过于模仿学术型大学,并且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质,很难转化为应用型学科。
(三)教学方法单一,实际操作不够
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师生明显高于其他理工科专业,因此通常采用大班制教学,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体,结合案例进行讨论并将主题学习穿插在中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导致学生的动力不足,对案件和专题的深入分析不足。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侧重于实际应用,不局限限于理论研究。为此,有必要将科学的培养目标建立起来。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以及经济专业人士。经济学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复杂性,通常使用数据来将实际问题反映出来。如果本科院校对学生不能提供合理的指导,就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如果仅靠数据解释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将会逐渐使学生失去实际应用的能力。如果他们不进入市场,他们自然将无法理解终端环节中实体经济的反应,将无法获得第一手的详细信息,并且他们将无法体验到完整的经济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如果这样继续下去,那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经济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使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育改革时代的到来将会导致教学方法的大程度改变。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已逐渐成为教学工作重要的工具。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基于研讨会的教学等教学方法也成为课堂活力得到激发的关键要素,为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提供了许多帮助。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专业教师需要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爱好和兴趣,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和自学的能力。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学生通常在网上购物中使用的京东和唯品会平台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京东和唯品会的成功经验,并比较分析两者,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京东的经营模式与唯品会的经营模式中哪一个将占据更大优势,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此类开放性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提供详细的理由并应用与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进行表达,就都可以被认定是正确的探索和研究。此类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将积极探索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运用经济学原理探索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被充分利用,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三)专注于建立“第二课堂”
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关键是“应用”,但“应用”的本身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因此学校应在学校教育之外着重建立“第二课堂”,以便学生可以走出校园并融入到该领域。在“第二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被认定为特定的实践活动。总体来说,学校可以联系当地知名企业,并与公司协商,和学生签订试用协议,以便学生有机会练习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将抽象的经济规律和原料转换为客观且具体的事物,形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在校外企业实习配合下,学校应将学生的实习表现与成绩纳入到学校的学分评估体系中,督促学生重视“第二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建立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学校培养的要求。同时要注意,应用经济型人才的培养不能离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企业应参与制定人才培训计划与具体培训的过程,使企业用人和培养人才不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