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商科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研究

2021-11-30王昭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4期
关键词:商科财务会计实训

王昭(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问题的提出

(一)“新商科+数字化时代”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兴起,新工科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萌生了对新商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暴露出了传统商科教育的缺陷。为应对当前商科教育面临的冲击,弥补“数字化 + 商科”复合型人才的缺口,对现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加之实务中,会计领域的重复性工作大量地被计算机替代,财务机器人、财务云共享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财会工作的效率。因此只有既懂财务又懂数字化业务的创新型商科人才,才能紧跟我国经济发展步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更加注重宏观的分析、决策和控制能力,如何在基础学科中融入宏观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以基础技术为工具,提升学生的自主分析与决策能力,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在数字化背景下的突破点。

(二)在线课程的发展与普及

随着在线学习方式的普及,加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学校都在建设符合自己校情的在线课程,教育部在2017年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鼓励并支持国内各本科院校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进一步开发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教育部也在2015年提出,“支持各高校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因此,在线课程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手段而存在了,已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

(三)产教分离的困境

第一,目标错位——课程体系对产业反应滞后,学校按照统一标尺培养人才,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设计,造成就业适应性不足;

第二,融通不畅——课程注重严密性、体系化,适应性不强,层次间缺乏有效贯通,各自为政,教师缺乏内源性课程改革动力;

第三,标准模糊——缺乏校企广泛认同的体系化专业标准,逻辑起点模糊、发展纽带缺失,互融、互联、互认不足,同时用人单位的行业企业严重缺位,缺乏应有的参与度;质量评价多是静态的,难以持续、动态的跟进行业和岗位发展;

第四,动力不足——行业企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学校找不到有效的融合路径,师生热情不高,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四)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实务脱轨。财务会计有大量的理论,加之账务处理,传统的教学比较单一,理论和案例实践结合较少,对学生而言,和高中的知识差异较大,相对枯燥和复杂,学生在被动接受过程中,逐渐就会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实训课程设置缺乏层次,体系不明了。实训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期末安排一至二周的集中学时,另一部分是平时教室里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如今的实训课一部分仍停留在手工账阶段,另一部分,实训软件也并未及时更新。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工记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于数字化财务必备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

(五)学生学情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但在财务会计学习时必须有前期会计学基础课程的铺垫,部分学生在会计学基础学习时就处于掉队状态,财务会计学习起来就更加吃力。如果能开发一些真实企业具有时效性的案例配合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跳出理论框架,以分析解决问题的视角来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协同力与创造力。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商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经签订了数十个实习基地协议的合作单位。本着协作互利的原则,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新模式,我校与合作单位在就业招聘、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探索。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校在商科财会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基础。

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的思考与构建

我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探索发展,高职学院在商科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实施意见中分别指出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挑战度和创新性的线下、社会实践、线上线下混合、虚拟实验、线上“金课”。面对新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财务会计》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构建——理论课的构建

以我校2018年商学院《会计学基础》 平台课的建设和我校2018年立项的《会计学基础》校级在线课程的建设为依托,课程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了解学生心理,掌握教学规律,洞悉学科发展前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财务会计》理论课的构建。

首先,课程标准中融入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讲授过程中渗透价值引导,剖析热点事件,以实时数据为载体,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等。

其次,教学设计多样化——教师有意识地采用视频教学,MOOC及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方法,拍摄视频、微课等,便捷使用超星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按照模块化教学方案,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整合内容体系,把《财务会计》内容设计为4个教学模块和16个教学子模块。针对不同模块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再次,跨界仿真企业案例——引入具备一定时效性的真实案例(财务+业务);从实习基地筛选真实的典型的制造业企业业务。案例模式的引入也可以让学生跳出理论框架,与实务衔接更紧密。

最后,线上线下习题库——参考会计职称考试,针对不同模块,采用标准化模板和非标准化模板,线上线下同时设计习题及单元测试,并设置在线留言答疑环节等,促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财务会计》课程的构建——实训课的构建

首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软件操作培训,建设在线课程时,针对性的知识点可以链接相应软件中的实操环节,如我校经管实验中心购买的网中网软件、电算化软件、EXCEL2016软件以及财务软件应用等,使学生在经管实验室进行真账模拟。

其次,校企联合,协作培养——定期输送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的实训基地,进行周期性的企业账务模拟练习,针对学生有疑惑或易混淆的知识点,实行线上讲解,同时设置在线留言答疑环节。

再次,赛课合一,以赛促教——参照陕西省教育厅会计技能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会计技能大赛、科云杯财会技能大赛和福斯特杯财会技能大赛等,将比赛软件培训融入日常实训教学中。

总结与展望

随着教育部对 “三个课堂” 的推进,教学实践与大数据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数字化之路已全面铺开。文章以新商科的内涵引出商科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理念,根据作者长期一线教学所掌握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希望能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线上线下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小规模试验教学,不断完善新商科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商科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与方案。

猜你喜欢

商科财务会计实训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启德教育特邀GMAT考试官方GMAC共同发布《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 热度不减 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