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的疝气也不可以“听之任之”
2021-11-30柳小晓
■柳小晓
什么是疝气
疝气并不是一种“气”,而是由于人的腹壁有了缺损,腹腔内的组织,如肠管、网膜等通过腹壁缺损鼓了出来,形成一个凸起的小包块。就好像汽车轮胎的外胎破了个洞,内胎从破口处鼓了出来。
疝气的种类包括腹股沟疝、股疝、白线疝、脐疝、腹壁切口疝、食管裂孔疝等。最为常见的是腹股沟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肠气”,多表现为大腿根部附近出现的包块。这个包块在平躺或是按压时会消失,有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胀、疼痛等,但有些患者并无疼痛感。
一般小孩和老人是疝气的高发人群。小儿在发育过程中腹膜没有完全闭锁,就容易患上腹股沟斜疝。老年人则是由于腹壁肌肉退化萎缩,易得腹股沟直疝。
还有些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导致腹壁局部出现缺损与薄弱,肚子里的脏器就容易从这里突出形成疝气,称为腹壁切口疝。
此外,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肥胖、便秘、妊娠、腹腔肿瘤、腹水也都是疝气的诱发因素。
得了疝气要及时治疗
许多人认为,疝气不痛不痒,大多数情况下仅表现为局部的包块,平卧和按压后包块可回纳,因此不需要太过在意,调理也无须急于一时,等到疼起来再去处理就好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疝不仅需要治疗,而且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小儿疝气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强壮以后而消失,而成年人的疝气几乎没有自行愈合的可能。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只会越来越重,就像破损的衣服不及时修补,破洞只能越来越大。一旦疝块过大无法回纳,发生肠管嵌顿于缺损处,会进一步导致肠梗阻、肠缺血、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女性疝气患者来说,最好在怀孕前就把疝气给解决掉。因为孕妇在妊娠期间,腹壁膨胀,压力增加,会导致疝气急剧增大,且顺产时增加的腹压也会对腹壁造成冲击。
所以一旦发生疝气,患者应尽早就诊,及时手术。
预防疝气多抬腿
大多数人的疝气都是腹股沟疝,所以,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来预防疝气的发生。平时可坚持练习抬腿动作,能起到增强腹部肌肉力量的作用。方法如下:
全身平躺在床上,双手平放在躯体两侧,两腿并拢,两脚绷直,上抬90 度后再缓缓放回床上,然后再抬腿,反复做30 次左右。老年人刚开始练习时,可适当做几个进行尝试,然后再逐渐增加数量。
已经做过疝气手术的患者术后也要多加注意,通过戒烟、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慢性便秘来尽可能降低腹压,预防疝气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