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1-11-30吴佳
吴 佳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常州213001)
现代经济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快速渗透到各个行业,衍生出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了“互联网+”趋势。“互联网+”正在影响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2015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因此,许多高校以此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将互联网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建设并不断完善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新型教学,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新时代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由于宏观经济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因而推动“互联网 +”背景下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还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助力高校宏观经济课程教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1.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宏观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科目的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课程。近些年来,高校教师不断积极地探索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不受重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成果,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
宏观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在理论方面,宏观经济学主要指导解决现实生产生活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高校教师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其知识点较为抽象,例如IS-LM 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等,学生在理解这些理论的时候,也常觉得异常晦涩难懂。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理解这些知识理论,任课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讲解,即使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些理论知识,但依然不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上述教学过程不但占据了太多的课堂时间,消耗了教师和学生太多的精力,还严重挤压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没有发挥出宏观经济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帮助学生就业的作用,没有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该课程的学习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教材案例稍显陈旧,未与时俱进,与互联网发展相脱节
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高校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依托教材进行开展。当前,国内多数高校使用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西方经济学》,由高鸿业主编;二是引进的国外《宏观经济学》,如:萨缪尔森、曼昆等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三是高校自编的《宏观经济学》,自编自用。上述教材具有一些共同点,即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开展市场运行机制研究,梳理市场影响因子,总结市场经济运行理论。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还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还将长期存在,市场经济还未完善,经济体系还未成熟,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直接照搬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否则“脚不适履”。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阶段,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上述教材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类型已经无法解释当代的经济现象,并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相脱节,例如在互联网时代,B2B和B2C模式的产生和影响,以新时代客户需求市场为主的规模经济要比传统以供给方为主的规模经济更能真实反映出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实质。因此,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理论时,要与时俱进,结合互联网背景,增加新时代新背景下新经济特点的内容。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应当主动运用具备时代特征的经济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3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
目前高校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主导整个课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传递,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陈旧。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与实践经验,对于经济知识的认识较为肤浅,在运用中其难以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以“互联网+”为背景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化,例如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的引入,使得授课环境在线上变得更加开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考的积极性。
1.4 课堂时间安排较少,课后时间难以得到利用
目前,高校对学生培养的模式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基于这种培养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大缩减了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间,一般都限制在40个课时。宏观经济学课程主要的目标是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的安排仅仅能保障基础理论知识的授课时间,却远远不能保障其应用效果。如果教师想进行深入的拓展,采用相关经典文献进行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等,这些课时明显无法满足要求,这就导致课堂讲授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只能简单的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无法对知识点再进行深入拓展。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其应当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大学生群体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强,因此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学生的课后学习。但当前受到一些政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自理能力已大幅减弱,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再加上宏观经济学课程比较复杂,多数学生难以有效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深入学习。
1.5 考核模式较为简单和固定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模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教师在命题试卷时主要考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题量适中,题型结构合理,把握好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避免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和运用,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成绩的考核模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或者平时成绩占比30%,期中考试成绩占比1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60%。由此可见,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最大,一卷定输赢,无法检验学生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互联网+”给宏观经济学教学带来的优势
20 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自身技术实力开始着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现今“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必然对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互联网+”这种教学方式给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带来了一些突出的优势,具体如下
2.1 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习惯,重塑了市场竞争环境。一些与宏观经济学密切相关的新理念,都应该被引入课堂教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单纯讲授传统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对单一教材的依赖,以开放者的姿态去积极拥抱丰富的网络资源,并且结合典型案例拓展学生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视野,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细心分析和耐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最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2 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形成互联新时空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一般都遵循三个固定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进行固定的课堂教学,都是处于同一场景中,这样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教学效果比较直观,但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毕竟有限,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常常导致课堂教学容量较小,进度缓慢,不完全符合大学课堂教学的标准,不能充分地发挥教学活动的优势。“互联网+”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学习地点发生了移动,教学时间变得不再固定,形成新的网络互联新时空,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延伸和深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能力等。
2.3 充分共享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采用的教材、设备和设施都比较固定,以教材为本,在固定的场所借助电脑等固定设备进行课堂教学,一切都变得“模式化和固定化”,难以实现教学资源充分共享。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空间是个很丰富的“大宝藏”,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的资源池,将打破这些固化局限。教师和学生只需要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就能够很方便地连接到这个资源池中,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及时进行传播。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创了自媒体时代,借此契机,教师可以录制自己的教学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资源池中进行传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便捷地使用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资源和教学成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成果,并保存在云端。因此,教学资源变得不再局部化,而是在教师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下,使用“互联网+”这种网络化手段使其变成一个立体化的教材, 最终真正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不同需求主体对宏观经济学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在“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化,通过海量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和发散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2.4 有助于加强高校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测和分析
与其他管理类似,高校教学过程的管理讲究“痕迹化”管理。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措施包括:课堂点名、记录和提问等。通过这些措施进行监测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注重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管理。高校一般会运用一个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上课、课后练习、作业完成、新课预习等情况进行“打卡”,网络平台借助“打卡”数据,完成对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情况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并输出统计结果,结果可以做到数据化和立体化,并细化到学生个人,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大大提高了过程化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平台还具备网络化社交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此平台,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和讨论,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参与程度,及时给予建议、指导和学习评价。平台保留这些学习问题和讨论记录,提供痕迹化管理方式,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反思和助益。
3.“互联网+”背景下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创造优质氛围,提升教师互联网技能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与教师都要“顺势而为”,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互联网,在双方的努力合作下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一方面,高校教师需要加强学习互联网技能,例如信息技术、互联网操作能力等。首先,高校教师要主动多了解信息技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并把两者进行结合;其次,高校教师要学习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如学习平台的使用、数据的分析、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互动以及课程微视频的制作等,为日常的教学活动增添活力。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打造现代信息化的优质环境,创建优质的教学氛围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并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互联网技能。
3.2 建立“互联网+”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互联网+”课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种新型的思维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互联网的引入,不仅需要考虑到学习内容,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优缺点,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呈现出符合教学目标的课堂。与此同时,互联网课堂必须是可以评价的,要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机制。鉴于此,学生日常使用互联网工具学习的时候,必须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则,不能自由无度,要按照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将创新点和深层感悟,特别是技能的提升和思想的涤荡,形成资源共享,从而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找到更适合个体发展的方向,落实基本素养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与个性培养共长。因此,“互联网+”课堂需要塑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保持其开放性,并进行目标限定,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教学改革目标,进一步发挥出学生的潜能。
3.3 加强“硬”“软”教学设施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需要具备配套的教学设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提升教学的互联网能力。教学设施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3.3.1 硬件设施
第一,课堂设施互联网化。高校要保障互联网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要突破传统的硬件设施,进行大力的升级和改造。现阶段高校大多已建立了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简单硬件设备,但这些设备设施过于简单,只能作为传统教学的信息化,取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解脱了教师的双手,但无法进行资源信息互动,远远没有达到现代互联网的教学要求。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高校要树立创新意识,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提升其互联网水平,加强其智能化水平。第二,视频课件制作设施。高校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录课环境,配置先进的拍摄设备和互动屏幕,这样既能保证视频课件的质量,又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提升教与学的新体验。
3.3.2 软件设施
第一,加强教学云平台建设。“互联网+”技术的重大应用就是云平台。高校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加强云平台的建设。云平台相比传统的网络平台拥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学云平台,随时下载学习课件,不受场地、设施和时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互联网+”的教学和学习新模式,从而实现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第二,教学课件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提高课件制作的水平和能力,课件要体现出动静互补,突出网络化和互联化。制作课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要侧重视频课件。随着教育互联网化的深入,教师教学要经常运用视频课件,视频课件能够实现跨过空间和地域的难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教学效果更突出。其次要加强用户体验。课件制作要体现六个元素:字、表、色、画、声、动。其中,字即字体,字要标准;表即表格,表要精细;色即颜色,色要鲜明;画即图片,画要生动;声即声音,声要清晰;动即动画,动要逼真。这六个元素不可或缺,相互依托,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才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3.4 促进多元化考核方式,客观全面反映学习情况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多维度评价方式和指标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例如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课后学习的时间、课堂知识的延伸、问题的提出与交流等。这些方式和指标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平台采用痕迹化的管理方式,对上述指标进行存储和备份,教师只需直接从平台进行相关查询,结果就一目了然,相比传统的“结果性考核”方式,平台的测评方法更加客观和合理。通过评价结果,教师更加灵活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让教学效果能有效落地,实用于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5 强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测评考核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校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要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考核,并明确到制度与考核中。新技术的变革需要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在教学测评管理新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应以教与学为途径、渠道、手段和目标,以求实现每个过程都能够有效落地。高校需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以学生满意度为重点,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思维和行为等方面表现的综合分析,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立体和多元。借助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和智能化评价工具、手段,让老师、家长、学生等更多主体介入评价过程,有利于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以开放的姿态去积极拥抱互联网,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实现共享资源,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助力高校高质量地完成教改任务,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