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1-11-30刘金荣
刘金荣,曾 乐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410124)
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与学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更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怎样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是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的意义
高职教育不类同于普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命,也是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本专业上常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随着高职院校持续大扩招,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而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是提升高职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技能竞赛通过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督促常规教学改革,扩大常规教学的授课范围,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常规教学是技能竞赛的基础前提和目标落地,通过常规教学培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展开角逐的基础,同时,技能竞赛考核的知识和技能典型而不具系统性,部分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为了竞赛生吞硬咽,无法达到熟练应用知识的目的,需要通过常规教学重构或者升华,循序渐进地教学培养,从而普遍提高职业教学的培养质量。通过技能竞赛去发现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再去完善常规教学的内容、方法的改进,以此形成常规教学-技能竞赛-常规教学的互利共赢循环过程。常规教学和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只有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双赢,对提高职业教育的适用性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2.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的现状分析
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是现代高职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就学生的培养而言,技能竞赛是使高职学生进入技术前沿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目标须通过技能竞赛以实现。随着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竞争影响不断加强,大部分高职院校也把技能竞赛成绩看成是高职院校实力和地位的象征,形成了忽视常规教学这一中心工作,过分重视技能竞赛的局面。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本意是“产教融合”,将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要求引进学校,改变校企分离的教学状态,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赛教分离:一是各种政策的引导,各项荣誉都与竞赛成绩相关,高职院校为了快速出成果,经费、师资均向技能竞赛倾斜,而常规教学的经费减少,师资减弱,反而降低了常规教学的质量。二是高职院校招生渠道多样性,有工人,有未参加高考的单招生,有中高职衔接的学生也有高考统招生,学生基础相差悬殊,而完成技能竞赛项目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完成,甚至由于太难而产生自我放弃,厌学情绪。三是技能竞赛的平台太过集成,项目综合性强,无法满足常规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基于综合项目进行分解,竞赛平台也需要根据常规教学进行改装或者重新设计,无疑为高职院校增加很大一笔经费预算,也因此导致了难以快速出荣誉成果的常规教学向技能竞赛妥协和退让。四是“以赛促教”要求大部分相关专业课教师既能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又能参与学生技能竞赛的指导,而实际上在很多高职院校能够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的教师有限,绝大部分教师只具备常规教学能力,这也是导致技能竞赛无法推动常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技能竞赛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是现在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现在基本处于双轨模式,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脱节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加剧。
3.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没有形成有效促进机制
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两项重要工作,常规教学效果与技能竞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高职教育成效与否的重大指标,尽管技能竞赛和常规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 把常规教学工作和技能竞赛工作相结合的院校并不多,多数高职院校存在重视技能竞赛而轻视常规教学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常规教学和技能竞赛分离严重,二者没有进行相互交融成为一体,且大多数院校仍然存在着常规教学和技能竞赛两张皮的现象,对技能竞赛应用于常规教学的实践不深入不彻底,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对技能竞赛的反思,没有把技能竞赛成果转化成常规教学资源,很多学校仅仅停留在“为赛而赛”的层面上,忽视了技能竞赛的初衷。 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没有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
3.2 师资技能水平低下难以应付教学与竞赛要求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教师队伍也逐步扩大,师资力量有所加强,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这些年轻教师多数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虽然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基础,但是大多都是从校园到校园,其企业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造成“有知识、无技术” 的局面, 对学生的指导有限,导致教学和指导竞赛的效果不佳。高职教育应明显区别于本科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方式。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部分高职教师长于理论教学, 而技能上有所欠缺,因此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技能能力的培养,且这些教师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很少下企业锻炼,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等的了解有限,知识更新慢,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此外,还有些高职院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只是单纯地考了一张“双师型” 证书而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的要求。
3.3 常规教学课程设置忽视对学生素质目标的培养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能够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重视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我国高职院校常规教学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都认为职业素养是在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也有部分认为学生只要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完成了相关的毕业设计和课程,因此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并且由于一些功利思想影响,很多教师在实训课程授课过程中也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影响较大。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目标的培养,技能竞赛在考核选手技术技能时,同时考核选手工作效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和规范操作等职业素养,归根结底是综合素质的比拼。
3.4 实训基地的更新建设无法满足常规教学与竞赛需要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常规教学和技能竞赛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竞赛水平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现在都普遍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改革,且部分学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受制于资金、场地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在实训基地的更新建设和管理维护方面相对落后。实训基地的教学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更新,也正是因为教学设备的缺少和老旧,使很多新技术无法得到应用,这也是制约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和技能竞赛,是起不到很好效果的,因为学生无法真正得到新技术和能力的训练,反而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4.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机制
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的相互促进是提升高职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应大力提倡探索以技能竞赛带动常规教学、以常规教学促进技能竞赛的互利共赢机制。首先应正确处理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的关系,常规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扎实的常规教学工作往往可以成为提升教师技能竞赛指导水平的基础,特别是教师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为技能竞赛指导奠定基础。其次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进行常规教学时应适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紧密贴切当前的行业发展,体现“高职”教育的内涵。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探索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并将这些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以及在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有借鉴价值的成果,融入常规教学课堂。在具体实践中,通过重构和整合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的知识技能要求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并进行深入剖析,开展类似于技能竞赛的应用训练,以班为竞技场,将技能竞赛引入教学过程,把技能竞赛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带入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竞赛,都能接触到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技能竞赛中的竞争力,使得学生可以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形成了常规教学——技能竞赛——常规教学的良性循环。同时培养的学生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为紧密,也间接实现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开展技能竞赛成果研究,促使技能竞赛资源成果转化,使技能竞赛倡导“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能真正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
4.2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竞赛指导教师遴选制度
教师作为常规教学的主导者, 同时也是技能竞赛的重要参与者。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是起着关键性主导作用,教师的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常规教学效果与技能竞赛成绩,因而必须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创新机制。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方面可以让新任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学习企业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技能,教师岗前培训主要由企业负责。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实行五年一轮的培训锻炼,下厂锻炼要带着具体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项操作技能培养任务,到企业具体生产岗位,实行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式培养模式。最后还可以邀请企业的技能大师与学院专业教师一起开展教学和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 高职教师的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技能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竞赛指导教师的遴选要引进竞争机制,注重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要从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并且要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工作实绩作为遴选竞赛指导教师的重要依据,还要使竞赛指导教师从一种身份转变为岗位,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价体制,提高学生对竞赛指导教师考核参与度,实行退出机制。加强对竞赛指导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切实提高竞赛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教师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高职院校要想切实完成其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
4.3 优化常规教学课程设置,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课程设置同样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国家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步伐也将不断加快,能适用高质量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将成为社会的急需。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这种人才的重任,就要洞悉社会的需求变化,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及时调整人培方案,对接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优化常规教学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更贴近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更具市场化。具体可以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以技能竞赛要求为载体,对照企业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工匠精神等方面入手,根据技能竞赛的分级考核指标要求及任务难度系数不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结构体系,设计出相应项目化教学模块,编写并优化现有相应理实一体化教材,将技能竞赛中所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建设中。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以及用人需求,要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将企业最关键的技能和最需要的知识,特别是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提炼出来,在教学中予以着重培养培育,使课程设置更趋合理,让学生更适用高质量发展需要。
4.4 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多维思考实训基地建设方向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对高职教育育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训教学的进行离不开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常规教学质量和技能竞赛成绩的有力保障,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败,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也至关重要。为避免单纯以竞赛为核心或技能抽查为目的片面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核心,坚持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竞赛与日常教学的有机统一,定期更新实训设备,完善实训教学与技能竞赛条件。在升级改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以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为纽带,运用科学先进的理念及手段进行组织管理。以技能竞赛促改革作为契机,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技能竞赛的大背景,探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通过承办相关专业的技能竞赛,根据技能竞赛的设施要求、技术标准,逐步建成设备先进、教学内容丰富、管理制度完善、配套齐全的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工厂、车间现场调研,对实训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各实训基地场景等;实现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实践教学,拟岗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技能。
5.结语
高职院校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机制的建立是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的有效保障;师资力量的培养与提升是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的动力源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互促进的有力手段;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多维思考实训基地建设方向是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的硬件基础;只有通过上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促使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高素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