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植保:重大病虫严防控
——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今年我省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021-11-30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河北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麦蚜吸浆虫条锈病

针对今年我省小麦病虫害将总体中等发生的趋势,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了2021年河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以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确保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

一、分区防控重点

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今年我省中南部麦区病虫害主要防控目标以麦蚜、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纹枯病、茎基腐病、白粉病为主,兼顾条锈病、赤霉病等;北部麦区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为主,兼顾麦蜘蛛、白粉病等。

二、重大病虫防治技术

(一)条锈病。加强病情监测,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等。

(二)赤霉病。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注重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

(三)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抽穗至扬花期可与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戊唑醇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四)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等。

(五)茎基腐病、根腐病。重发地区实行轮作换茬或改种非寄主作物;采用戊唑醇、咯菌腈、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茎基腐病在返青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对准茎基部喷施防治。扬花初期叶面喷施丙环唑、戊唑醇等防治根腐病。

(六)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控制。

(七)吸浆虫。提倡小麦穗期成虫防治。即在孕穗期田间设置黄板(10厘米×15厘米)监测,黄板顺麦垄双行设置,行间距20厘米,行内板间距10厘米。当孕穗或抽穗前期,每10块黄板诱集到1~2头成虫时,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尽早选用高效氯氟氯菊酯、氯氟·吡虫啉等药剂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施1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八)麦蜘蛛。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小麦条锈病全程防控技术。采取“加强监测、及时防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技术措施。对发病区应全面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严格控制病情,防止条锈病大面积爆发危害。

(二)小麦赤霉病预防技术。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如天气预报未来两天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应于小麦扬花初期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

(三)穗期病虫“一喷三防”防治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科学混用,综合施药,药肥混喷,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

猜你喜欢

麦蚜吸浆虫条锈病
青海省小麦吸浆虫的分布、发生条件及防控策略
河南小麦麦蚜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基于Allee效应的麦蚜种群捕食-食饵模型的分析与控制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