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叹息式咳嗽训练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30韩大志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原发性气道

韩大志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出现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当疾病到达晚期后,还会出现贫血、皮下出血、腹水、恶病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临床常通过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切除病灶组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期[3]。但手术会对机体产生较大创伤,患者术后身体较为虚弱,加上担心活动会增加疼痛,常常卧床进行休养,但长时间卧床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聚集,增加感染风险,降低下肢血流速度,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早期康复训练及叹息式咳嗽训练均为临床常用干预方法,可有效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痰液排出,改善预后,本研究探讨叹息式咳嗽训练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部切队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行肝部分切除术后采用传统咳嗽方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3例。将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行肝部分切除术后采用叹息式咳嗽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9.36±3.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以上27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9.39±3.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以上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可耐受本研究手术及麻药的患者;首次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存在肺部感染、原发性肺不张、哮喘等肺部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咳嗽方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传统咳嗽方法:当患者出现咳嗽意向时,指导其取半卧位,上身前倾,下肢屈曲,护理人员双手压住患者切口两侧,患者深吸气后屏气3 s,腹肌用力,做爆发性咳嗽,将痰液咳出。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护士长及护士组成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对患者术后身体、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并为其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可能引起的不适、处理方法及正确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早期康复训练的了解程度及重视程度。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锻炼,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以踝关节为支点用力跖屈双脚,保持10 s后放松,再背伸保持10 s后放松,然后外旋、内旋踝关节各5圈,5 min/次,3次/d;然后协助患者取坐位,先由仰卧位转换为侧卧位,双腿放于床边,护理人员扶着患者肩部帮助其转变为坐位,若患者无法坐稳,则由护理人员或家属与患者背靠背坐着,30 min/次,2次/d。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于床边站立,先协助患者取坐位,当其可无支撑坐稳且无头晕症状后,护理人员一手扶住患者腋下,一手拉住患者裤腰位置,向上用力,协助患者站立于床边,10 min/次,3次/d。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先于床边静坐10 min,无头晕症状后,协助其于床边站立,当其可无支撑站稳且无不适症状后,缓慢挪动双脚,5~10 min/次,2次/d,随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采用叹息式咳嗽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内容同对照组,叹息式咳嗽训练内容为:指导患者双手轻贴在切口两侧,正常吸气,吸气末开始叹气时,快速关闭声门与气道停顿1~2 s,然后快速打开声门与气道,使气流快速冲过气道发出“咔”或“哈”之类的声音,当痰液到达喉部时,轻轻咳嗽,将痰液自然咳出,5 min/次,每2 h训练1次。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1 d、术后3 d咳嗽时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咳嗽时疼痛程度:于术后1 d、术后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对患者咳嗽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疼痛剧烈,分数越高,患者咳嗽时疼痛越严重。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咳嗽时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咳嗽时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 d 术后3 d t配对值 P值观察组 43 6.18±1.12 3.26±0.84 13.677 <0.001对照组 43 6.15±1.14 4.05±0.88 9.561 <0.001 t值 0.123 4.258 P值 0.902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疼痛会抑制患者呼吸,限制患者肢体活动,而活动的减少又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影响其预后[6]。因此,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其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表明叹息式咳嗽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咳嗽时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可提高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及配合度,从而提高干预效果,促进其身体恢复[7]。从床上踝泵运动逐渐过渡到静坐、站立、行走,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可提高患者对训练的适应程度,避免活动度及运动量过大造成头晕、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8]。此外,术后1 d开始逐渐进行各项运动,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及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身体恢复时间[9]。叹息式咳嗽训练在叹息开始时迅速关闭声门与气道,可使气道内压力高于外界气力,突然打开声门与气道时,气道内外的压力差可使气道内的气体快速冲出,增加气道上皮组织纤毛运动摆动程度,从而将气道深处分泌物转移到气道近端,有利于痰液排出,避免分泌物过多堵塞气道引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此外,叹息式咳嗽时胸腹部肌肉幅度较小,可避免用力咳嗽时胸腹部肌肉运动幅度过大引发切口疼痛或切口裂开[10]。叹息式咳嗽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共同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叹息式咳嗽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咳嗽时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原发性气道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