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传统民俗挖掘及其当代文化价值探究
——以宋代陶模研究为例

2021-11-30

开封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精神

魏 威

(开封大学 宋代陶模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陈寅恪先生曾说:“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后文化发展的指南,我国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将走上‘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的道路。”[1]宋代陶模民俗是宋代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通过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完善,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和共同遵循的公序良俗。发掘宋代陶模民俗文化,传承其文化精神,发挥其社会功能,可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宋代陶模民俗及其文化内涵

开封是八朝古都,遗存的传统民俗丰富多彩,宋代陶模民俗具有代表性。陶模取材于黄河泥,宋代陶模既是黄淮河流域的典型民俗器物,又是宗教文化与中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宋代陶模民俗与“七夕”“乞巧”和“磨喝乐”偶像崇拜相关,它寓教于乐,彰显了宋代人的精神追求与物质诉求,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记载了宋代七夕节的盛况。宋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多子多福是民众的价值观念,人丁兴旺是每个家庭的幸福追求。陶模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其“莲生贵子”“四喜贵和”等造型就表达了“多子多福”这一民俗观念,所以它还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物。由“多子多福”民俗观念带来的人口红利,对宋代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代陶模民俗除了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传承的功能外,还具有德范教化和休闲娱乐等社会功能。宋代陶模民俗以图像方式传播,借助这一独特的传播方式,成为公序良俗。宋代陶模,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方式独特,称得上图示版“百科全书”,是研究宋代民俗史、文化史、传播史与美术史的第一手图示资料[2](P4-5)。

二、宋代陶模民俗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为社会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怎样保护、传承并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并成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重要课题。宋代陶模民俗赓续千年,蕴涵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取向,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新时代,要想推进现代社会的文明建设,就须赓续民族精神血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传承中创新,实现更高的目标。古代教化讲求寓教于乐[3]。陶模具有实用性,陶模民俗具有复合性,陶模创作题材多样化。宋代陶模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可以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在满足现代人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

(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宋代陶模艺术中蕴涵了先贤的智慧,蕴涵了古代哲理与人文精神。这些思想观念和审美旨趣通过“七夕”节日娱乐活动和陶模民俗文化的传播,让受众主动接受,并内化为其道德品质。陶模民俗具有教化功能和社会协调维系功能,宋代陶模民俗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加强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团结,提高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4]。陶模中,诸神、诸位先贤的图像具有文化象征性,其所宣扬的“善与廉”“仁与礼”“忠与孝”等正统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5],对现代人也具有教育意义,对现代社会具有启迪作用。

三、宋代陶模民俗的传承与创新

宋代陶模民俗是文化流变的产物,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且不断创新,其艺术形式不断增多,文化内涵日趋丰富,教化功能逐渐增强,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新时代,要在传承陶模民俗文化、保持其复合性和多元化的同时,增强其创新活力,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

一是把宋代陶模民俗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来看待,对其中蕴涵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及其审美取向、审美形式等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推广,对历史传承中的民族与地区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整体把握。在进行地域性研究的过程中,要以宋代陶模的题材与造型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究宋代陶模民俗与黄河文化的相互性,与中原古代民俗、艺术的相互性,对宋代陶模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对其中所蕴涵的民俗观念进行梳理。通过对比、分析与归纳,理清古代黄河文化艺术与宋代陶模民俗的渊源关系,理清唐宋时期其他民俗艺术与宋代陶模的伙伴关系,考证中原近现代民俗艺术与宋代陶模民俗的传承关系,探讨宋代陶模民俗的社会功能及其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开封大学宋代陶模研究所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与一些研究机构联手,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讨。例如:与河南省美术馆合作,开展宋代陶模艺术与中原艺术相互性研究;与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和古都学会合作,开展“七夕”“乞巧”风俗与宋代陶模民俗的相互性研究;与开封市美术馆合作,探讨古代“四喜”共用形对近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与河南大学等高校的相关研究所合作,围绕“磨喝乐”偶像与陶模民俗的流变,开展“儒释道”“水陆画”等题材的图像学研究,阐释这类图像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探讨宋代陶模的社会教化功能及其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是在发掘宋代陶模民俗当代文化价值的同时,进行创新性研究。在文创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开发宋代陶模的衍生品(比如文房产品),拍摄相关题材的动漫影视作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创作和推广,让宋代陶模民俗活起来,进行活态传承,推动文化创新。拓展陶模制作的取材范围,创新其表现形式。例如,利用陶瓷工艺进行陶模制作,围绕“香文化”“茶文化”开展设计,推出创意产品,以满足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在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封大学宋代陶模研究所依托学校的“非遗”研究基地、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宋文化工艺品技能大师工作室、宋代陶模艺术博物馆等文化传承创新和育人平台,挖掘宋代陶模民俗资源,面向社会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宋代陶模民俗展示与体验活动;与文创企业合作,设计制作宋代陶模衍生品———“宋福”“宋韵”系列文创产品;与开封市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升达会客厅等文化机构合作,围绕“七夕”节日文化,依托学校动漫设计专业,设计制作《七夕》动漫影片,开展线上线下展示、宣传推介活动,服务于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与清明上河园和开封文化客厅合作,在那里建设宋代陶模展示馆,打造宋代陶模民俗展示平台,开展线下展示与体验活动,丰富开封市民的文化生活;与上海拉风兄弟影视有限公司、升达会客厅等文化机构合作,设计制作《最城市》《七夕乞巧节》《器物之美终归于心——一件器物之美》等影视作品,利用网络优势,宣传推介宋代陶模民俗文化,助推开封文化旅游业发展,服务于开封文化强市战略。

三是以宋代陶模民俗研究,助推高校文化高地建设。大学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职能。应充分发挥高校的这一职能,结合高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以及人文通识教育等任务,搭建更多育人平台,打造高校文化高地,探索提升高校文化传承力、教育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途径,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宋代陶模民俗研究有助于高校文化高地建设。开封大学宋代陶模研究所利用开封的宋代陶模民俗资源,建成宋代陶模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不仅是展示、体验、传承宋代陶模民俗文化的平台,而且是育人平台。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师经常在博物馆开展专业课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的设计体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一些选修课、思政课和通识课教学也都被安排在博物馆进行。该博物馆与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合作,开展宋代陶模图像的审美研究。一些教师将宋代陶模的造型手法和审美元素融入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借鉴,了解宋代陶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规律,进而提高设计能力和人文素养。宋代陶模民俗研究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建设,博物馆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宋代陶模民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原始自然状态。针对宋代陶模民俗开展民俗学、传播学及美术学的交叉互补性和综合性研究,有利于宋代陶模民俗溯源,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陶模起源、演化、兴衰和传播的过程。宋代陶模民俗研究的主力在开封。该领域研究者解决了宋代陶模的鉴定和断代问题,理清了其中的一些民俗事项,初步建构起一个理论研究框架,打下了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的基础。

四、结语

宋代陶模与宋代民俗相关,既是民俗器物,又是民众的精神寄托物,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它包罗万象,用图像记录和表现了宋代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传承了民俗文化和传统思想道德观念,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黄惇先生在参观开封大学宋代陶模艺术博物馆时赞叹不已:“展中宋代陶模,是古代雕塑艺术之瑰宝。致精微、致广大,精妙绝伦,叹为观止。为研究宋代艺术、民俗、社会、宗教等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足可以改写中国美术史。”宋代陶模民俗对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宋代陶模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其文化传承、德范教化和增强社会认同的优势,在传承中彰显其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使之服务于开封的文化旅游建设,服务于“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促进开封的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