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身上藏着10 个养生穴,常按有益

2021-11-30■叶

人人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关元穴阳陵泉委中

■叶 春

1.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

功效: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2.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是胃经气汇集之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

位置: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功效: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 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5 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也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 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 寸旁开2 寸)配合治疗。

3.补肾固元穴→关元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通过按摩这个穴位,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古人将关元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

位置:肚脐以下3 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功效: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4.养护心脏穴→内关

西医称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中枢,中医则认为“心主神明”,心是脏腑中的君主,心强大了,人体自然强壮。

位置: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功效: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可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 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5.清热止痛穴→合谷

在中医的《四总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一句,就是说颜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

位置: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

功效:按揉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6.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中医有“腰背委中求”一说,说明了委中穴对于治疗腰背疼痛的作用。

位置:委中穴位于膝内 窝正中。

功效: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

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 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 次左右。不过,如果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7.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故为补脾利水之要穴。

位置: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功效: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8.“全能”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位置: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横指。

功效: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

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 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9.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脾、肾3 条阴经的交汇处,它被称为女人的“不老穴”。它对月经不调、痛经,以及腹痛、腹泻、失眠等效果良好。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脚踝内侧突出的骨头尖)上方4 横指处。

功效: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以及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

从经期前3 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3 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 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10.安神健体穴→涌泉

《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

位置: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

功效: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 分钟左右,有助睡眠。

神经衰弱的患者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天气暖和时,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

专家提醒:平常按揉穴位可以治疗和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还要调整全身的状况。另外,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猜你喜欢

关元穴阳陵泉委中
阳陵泉穴功效主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针灸大成》阳陵泉穴临床应用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关元穴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