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2021-11-30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铜仁市村寨

曾 瑜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近年来,铜仁市以梵净山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使当地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态势,也助推了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并形成了“民族特色村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N”的保护发展模式[1]。系统梳理和分析这种发展态势,对推动铜仁市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铜仁市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铜仁市位处黔湘渝接合部的武陵山地区,具有民族多元和文化多样性的突出地域特征。据不完全统计,铜仁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8个、民族民间艺术之乡10个、国家艺术之乡1个[2];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5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4个[3]。土地革命时期,湘鄂黔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活动,也为铜仁市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 建筑文化多样性

建筑方面,江口县、印江自治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自治县一带的土家族,除了传统村落的土司府古建筑、宗族祠堂、牌坊外,大部分民族特色村寨还保存着走马转角楼、虎座屋、干栏民居、半干栏民居、花桥等建筑;此外,还有以松桃县为中心的苗族苗王城古建筑、干栏吊脚楼、平地通长柱干栏楼、半干栏式建筑、姑娘嫂子房等,以碧江区、万山特区、玉屏自治县、石阡县侗族的北侗干栏民居、地房吞口屋、鼓楼、风雨桥、古桥、古井等建筑,以龙塘镇、五德镇、本庄镇为中心的仡佬族古寨、干栏民居、三合头建筑、古桥、古井、古驿道、古建筑群等。这些建筑,既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差异,也展示了铜仁市地域文化的统一性特征。

于此以土家族建筑为例,在村落布局上相对尤为自由灵活,可背山占峡,也可依山顺势,抑或沿河环山,大部分民居均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几何式造型,通过底层架空、错层出挑等,使整个建筑展现出灵活轻盈的姿态。在装饰上,各种材料的雕饰是当地建筑艺术的特色,在砖雕、石雕、木雕等基础上,还加入了大量的土家虎纹、龙纹以及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素材和有吉祥寓意的蝠、桃、鱼、葡萄、松柏、鹤等纹样。

(二) 节日文化多样性

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铜仁市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在节日文化上也各放异彩,如土家族的过赶年、牛王节、女儿会、舍巴日、朝节、月半等,苗族的二月二、过社、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灶王节、滚龙节,侗族的过社、三月三、六月六、赶坳、九月九,仡佬族的二月初一敬雀节,羌族的过羌年等。这些节日不但形式和内容多样,其音乐歌舞、集会活动、精神表达等各个方面也互不相同。

(三) 饮食文化多样性

铜仁市各民族都有“稻鱼共生”的稻作农耕文化传统,其饮食文化首先表现为以稻作农耕为积淀的“饭稻羹鱼”的统一性,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又形成了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如土家族的社饭、油茶、咂酒,侗族的罐罐油茶、锅巴粉、腊肉、油炸粑、社饭,仡佬族的油茶、三幺台、女儿红等。

(四) 音乐舞蹈多样性

音乐舞蹈方面,土家族主要有打闹歌、摆手舞、猴儿鼓、彩龙船、花灯、龙灯、傩戏、毛古斯、狮子灯、祭风神、哭嫁歌、薅草锣鼓等,侗族主要有传统侗歌、侗戏,高脚马、秋千、鼟锣、龙灯、茶灯、傩堂戏等;苗族主要有花鼓、四方鼓、巫傩绝技、上刀山、下火海等,仡佬族主要有长号、唢呐、木偶戏、傩堂戏、毛龙、打篾鸡蛋、耍连盖、倒划船、玩狮子、竹王崇拜、打财神、打莲花、花灯、丝弦灯、盘歌、十想调、五更调、采茶调等。

(五) 工艺美术多样性

土家族以织锦、刺绣、挑花、编织、古法造纸等传统工艺美术为特色;苗族以手工纺织、织锦、刺绣、挑花、编织、古法造纸为主,侗族以民间传统纺织、织锦、挑花、靛染、刺绣、纳绣、盘绣、锁丝绣为主;仡佬族以刺绣、挑花、编织、古法造纸为主。

(六) 特色产业发展多样性

在完成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后,铜仁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围绕贵州省12种大特色产业发展,基本上形成了蔬菜、油茶、中药材、精品水果、食用菌、林下禽、林下蜂、生态畜牧业、生态水产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的多样性,同时也推动了民族特色村寨“一村一品”产业的初步形成。这种产业发展也高度契合了铜仁市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资源禀赋。

此外,铜仁市还有63个民族特色村寨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为我们在党史实践教育中提供了第一手的党史资料。同时,也为我们将民族特色村寨转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

综合而言,构建铜仁地区民族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既可以对外尤其是东部地区游客展现贵州的民族文化风貌,扩大贵州民族文化的影响,为旅游大省的创建助一臂之力,又可凭借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兴旺,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当今社会,民族文化资源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在于文化产业的开发与繁荣,通过文化产业的开发吸引游人,实现历史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甚至新的旅游六要素的增值而增加经济收入,是乡村振兴的渠道之一。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其原生的土壤,离不开其根植的村寨,移植的文化毕竟是空穴来风,注定不能长久发展。因此,民族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社会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得当,必将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基于铜仁市的生态环境,立足民族特色村寨,从民族文化资源出发,开发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文化产业,形成铜仁市完整的旅游文化经济廊带,是实现铜仁市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发展的成效

截止到目前,铜仁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稳定而众多的旅游客源。其中以梵净山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等当地的民族特色村寨为旅游主体。目前,全市民族特色村寨共有4A级景区9个(梵净山旅游景区、江口亚木沟生态旅游区、江口云舍旅游景区、石阡夜郎古泉旅游景区、石阡县佛顶山旅游景区、碧江大明边城景区、思南温泉-石林旅游景区、万山朱砂古镇景区、松桃苗王城旅游景区),3A级景区11个(石阡楼上旅游景区、石阡五德桃源旅游景区、思南郝家湾旅游景区、思南腾龙峡旅游景区、沿河南庄旅游景区、印江团龙旅游景区、江口寨沙侗寨旅游景区、江口鱼粮农业公园旅游区、玉屏茶花泉旅游景区、玉屏屏山旅游景区、德江高家湾高效农业旅游区)[4],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2个(江口县德旺乡坝梅村、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紫薇镇团龙村、碧江区漾头镇茶园山村、思南县长坝镇龙门村、石阡县龙井乡关口坪村、德江县桶井乡新滩村、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桐木村、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响水洞村、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大云村、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孙家村、万山区谢桥街道牙溪村)。至2015年,实现全市乡村旅游总人次、总收入各占全区旅游总人次、总收入的25%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以上;新增乡村旅舍2000家,床位2 万张;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的目标[5]。

云舍土家第一村,在当地政府大力挖掘和开发中,2002 年被纳入国家旅游局、贵州省旅游局帮扶点。200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定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6]。在土家特色村寨旅游的带动下,不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也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位于石阡佛顶山脚,包溪河畔,初步打造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2006 年,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是铜仁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点之一[5]。

松桃苗王城,建于明洪武年间,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城内苗族风情浓厚,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保留传承较为完善,城内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体现着其高超的建筑艺术风格,令游人流连忘返。

寨英古镇,是目前为止省内保存较为完整、梵净山区域内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历史上川楚之民最早进入梵净东线古道必经之地。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梵净古都”之美名。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

除此之外,在铜仁市内还有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正在开发中,无论是从特色民族历史文化,还是从旅游线路开发和规划,在未来乡村旅游市场中都有着很大的需求。如石阡楼上古寨,被誉为“佛顶山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庄”,2011年,《石阡县国荣乡楼上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获贵州省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批准,该规划的通过,标志着石阡对古村落的保护迈出了新的步伐。

出现松团龙佛茶村、郝家湾清代民居建筑群、扶阳历史文化古城、落鹅土家民族村寨、夹岩休闲度假特色旅游基地等一系列正在开发中的特色旅游村寨,这些村寨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被打造成一张铜仁市乡村旅游景点名片,为铜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三、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对特色民族村寨保护的力度不够

铜仁市民族文化资源根植于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中,是各民族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但是,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很多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正处于保护和发展欠缺的状态,保护意识不强。如在村落、民居的改造中过多地修造现代建筑,大量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使村寨建筑失去民族特色,一些村庄“形虽在、神已散”,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减弱,也使民族文化资源失去原生的生存土壤和演示平台。又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肆意开设各种现代化娱乐项目,忽略当地特色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在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上缺乏系统考量,部分特色村寨不顾景区游客的承载量,无限制地大量接待游客,造成生活垃圾加剧、旅游服务跟不上,导致乡村旅游口碑评价不一。

(二)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因自然环境、历史等条件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瓶颈制约因素多,如特色产业培育投资大,成本较高,传统经济转型升级难度大,村寨发展不平衡等。加之大部分村寨位置远离交通主干线,旅游道路通达质量低。部分民族特色村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在一些村寨依然存在。电力、物流、信息及配套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公共服务配套能力较弱,发展潜力不足。部分特色民居的“厨、厕、院、坝”改造尚未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还有一定差距。

(三) 民族文化传承断层

一是民族特色村寨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这部分人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较高,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离开故土,使村寨的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青黄不接。二是农村现代管理人才缺失,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既缺少主角——民族文化展演人才,也缺少管理、推广人才,形不成合力。三是传统民间艺人消失较快。如从事傩艺人才的数量急速下降,据在朝阳土家族特色村寨调查,原来掌握傩堂戏的艺人有33人,到现在仅剩7人。一些民族村寨人去楼空,缺乏人气与活力,其后果是人才储备不足,民族文化传承链条断裂,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四是民族特色村寨在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旅游服务方面严重脱节,在规划上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旅游集中消费市场,旅游消费链断裂,加上村寨中懂经营、会经营的旅游人才紧缺,大部分都是村民从业,人才素质偏低等,导致整体综合效益差。

(四) 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方式单一

民族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特的民俗文化,以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人。但现有的传统村寨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大同小异,节目展示单一,节目表演绝大多数就是民间歌舞,无法给旅游者带来视觉上和心理方面的新鲜感,甚至很多都是凑数的演员,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一知半解,真正去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的艺人太少,很多经典的片段和技艺逐渐消失。

(五) 内生动力不足

民族文化旅游业不能脱离民族特色村寨而独立存在,而需要依赖于特定的社区和人群。在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开发中,村寨居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重大,他不仅涉及到旅游产业开发项目是否顺利开展,更关系到自身能否从旅游产业中受益。目前普遍的情况是村民参与热情不高,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村寨居民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对象,他们只是在较低层次上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多属被动参与,缺少话语权及职责职能,村民没有在旅游开发中直接获得实在的经济收益,造成文化持有人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内心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来自于村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保守思想,村民除了农活以外缺少基本的职业技能,对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差,小农思想严重,对本村寨旅游开发中没有主人翁的态度,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从而体现在参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振兴上能力不足。

(六) 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在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开发中,一般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资、村民参与的形式进行。从地方政府来说,希望通过旅游产业的开发使民族特色村寨得到传承、保护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百姓富裕;从企业来说,更多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实现利益最大化,早日收回投资成本并赢利;而村民们则希望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来创造财富,过上好日子。这当中,主要是地方政府、村民与企业三大主体之间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经营、效益分配等问题上存在着微妙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因为财政原因,希望引进较大规模的企业,通过企业的投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一方则希望地方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停车场、接待中心、民居改造甚至土地出让) 以减轻企业投资上的负担;对村民来说,则希望借助政府和企业的旅游产业开发实现自身的脱贫致富。最终因为利益分配不透明,一些地方还出现掠夺性开发的现象,使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开发效果事倍功半。

三、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对接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表现就是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开发要立足于传统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坚决实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铜仁市以梵净山为中心的民族地区,具有生态与民族文化旅游高度契合的旅游资源优势,伴随旅游热潮,民族文化旅游成为铜仁市继自然生态旅游后的又一个亮点,通过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带给游客全新的体验,是梵净山区旅游廊带建设重要的一环。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贵州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渠道之一。

(一) 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民族村寨旅游提供全方位服务

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的顺利开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特别是在旅游产业开发的起步阶段,需要地方政府进行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如制定政策、完善设施、招商引资、人员培训、宣传推广等等。以江口县寨沙侗寨的成功经验为例,最至关重要的便是当地政府的有力主导。当地政府重点放在江口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村寨打造上,在组织、资金、项目、政策上提供强力支撑,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精准扶贫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村寨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整合和研发,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寨沙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为了促进乡村建设的有力实施,成立了当地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当地乡村旅游开发试点的工作领导机构,并出台了一系列如《寨沙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定,让该地旅游建设和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二) 加快民族特色村寨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强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发展是当前乡村旅游的重心工作,在建设中完善乡村道路,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重点针对民族建筑、街道、特色景观的氛围营造,在村寨建设中,注重民族特色文化在建筑及环境景观设计上的体现,突出民族特色,让游客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优美和乡村静谧的同时还沉醉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除此之外,还要在村寨景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等相关配套设施上进行支持和改善,保证景区的有序、干净和卫生。改善旅游环境在村寨的建设中立足于民族村本身的山地自然环境、民族特色风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准确定位,找准路子、把握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村寨风貌,突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现象出现。

(三) 强化精品意识,把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列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民族特色村寨的基础和发展推力来自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是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应与乡村振兴对接,古为今用,实现富民兴村。在乡村振兴中,可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由文化持有人立足于传统村落展示自身民族文化,使游客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同时通过旅游扶贫、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惠民富村,实现乡村振兴。如在对江口县云舍土家族第一村的打造中,共投入资金6亿元,创建了云舍历史文化5A级景区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和环境,在云舍村成立土家族民宿博物馆、土家族特色体验馆、旅游文创产品示范店,修建了演职场、乡间旅游小道、环村公路、大型停车场等基础旅游设施,修复古村落中民居、古桥、街道等,形成了集山、水、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生态宜居、古朴古风的“世外桃源”和“乡愁故园”,基本上解决了旅游“六要素”问题。在民族风情上,深入当地土家族挖掘其在婚俗葬仪、古法造纸、节庆歌舞、傩戏傩技、金钱杆等民俗风情中的民间艺术特色,结合现代艺术手法打造“云中仙舍”的歌舞表演节目,并利用云舍村旅游景区的成功开发,辐射云舍周边村落的发展,带动镇江、岑忙、梭家、太平等地1万余农户的经济创收。在旅游开发中,规范民宿、餐饮标准,如对民宿实行集中分配,统一接团、统一宣传、统一培训。在民宿和餐饮业的消费价格上严格把握,严禁乱价。并与当地贫困农户签订协议,统一由贫困户为民宿、餐饮老板提供原生态的农产品、农特产,甚至直接让贫困农户参与民宿或餐饮就业,这些措施快速推动了民宿、餐饮旅游的发展,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实现就地就业,形成“景带村、村兴景、景村共荣”扶贫惠民发展格局。

2019 年,寨沙侗寨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经营和服务的人数占全寨的80%,大大地提高了当地人均收入。通过开发旅游业后,旅游综合收入达到开发前的30倍,户均收入达11万元以上,旅游收入上20万元的农户达21户,占全寨总户数的33.8%。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到2019年年底已经全部脱贫[7]。这些事例印证了民族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渠道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四) 借助民间传统管理模式,促进乡村自治自理

铜仁市各民族村寨历史上都有以村规民约或习惯法来管理村寨事务的传统,效果很好。目前,黔东北各民族特色村寨均已制定村规民约,把乡村振兴中如社会治安、消防及道路交通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包含进去。村寨民主创立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自理组织,定期组织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引导群众抛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滥办酒席、薄养厚葬、早婚早育、“等靠要”的懒汉思想等,让文明乡风深植民心,社会治理得到根本改变,建立社会主义新思想崇德向善的新民风。

如在寨沙侗寨以往曾出现村民私自乱搭乱建,造成建筑风格迥异;村落、街道垃圾成堆,没有规范管理;在旅游中村民服务乱抬价、乱收费等各种行为,在成立寨沙农民旅游协会后,有更多的村民自愿加入并负责处理旅游开发的各种事务,因而使村寨的社会治安稳定和村寨的良好环境,如此以小见大,慢慢影响更多的村民对乡家的热爱之情,从而提高了服务思想意识,使寨沙侗寨呈现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形象。此外,由于村民到当地入驻的旅游公司就业,并参与景区的文艺演出、旅游管理等,村民的三重身份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中发生矛盾时,变成了中间协调角色,成为政府与公司,村民与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规避了很多在工作中的隔阂和矛盾,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

(五) 培养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加强研究当地民族旅游文化

铜仁市作为贵州向东部地区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在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导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村寨旅游的发展。培养专业乡村旅游人才是开发和建设特色乡镇旅游的有效途径。

首先,对外引进人才。通过从外引进乡村旅游行业领域中优秀人才,从乡村旅游研发、管理到服务业带动和提高当地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从内部优化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其次,完善现有乡村旅游培训体系,开发旅游人才评优机制,加强从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培训,做到岗位分类细、针对性高、实效性强,并探索完善乡村旅游人才评优评奖制度,对优秀的乡村旅游人才给予奖励,提高旅游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通过聘请乡村旅游的知名专家和当地的“土学者”,搭建起满足不同乡村旅游需求的师训队伍,真正培养出乡村旅游工作中接地气的实用型人才,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规范旅游服务市场。最后,在旅游人才培养上还可以尝试与当地高校、企业进行合作。吸引和鼓励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将民族村寨作为教学、实践的第二课堂,成立研究基地,邀请专业教师对当地乡村旅游开发和振兴进行实地指导。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同中型或者大型旅游企业合作,通过派遣员工入驻企业学习或企业向乡村旅游贫困村引荐人才,为当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建设和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

(六) 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片区,聚居着多个少数民族,深居山区,相对较为偏僻,既有着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具有全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传承和发展的共性。加强各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一方面加强对民族歌舞、节庆、饮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等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当地重点培养民族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打造一批专业的、由当地文化艺人组成的民俗文化表演队伍。此外,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亟待保护的村寨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数字化记录民族歌舞、节庆、仪式等;还要大力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保障民族文化得到基本普及和有效传承;进一步加强民族村寨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民俗文化凭借其传统、神秘、淳朴、真实的形象让人魂牵梦萦。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展现,是乡村振兴建设潮流中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重心,更是当下体验式旅游的最大引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是民族村寨的重要增长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铜仁市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采取有效而合理的开发,尊重文化持有人,在充分挖掘当地特色饮食习俗、民居艺术、节庆歌舞、民族服饰等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使文化持有人参与其中,促进当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做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对推动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各族人民福祉、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铜仁市村寨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发现非遗之美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锅巴粥
鉴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保山学院民族特色操舞开展现状研究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