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构成要素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
2021-11-30秦玉莹郝亚明
秦玉莹 郝亚明
(1.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2.贵州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25)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明确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政策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被列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之一。当前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内涵界定、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四个方面[1],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构成要素鲜有研究。思想基础属于精神、文化、意识层面的内容,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先见的描述力、解释力和指导力,应该进一步探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可以看出,国家在政策文本中已经清晰指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出席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少数民族界主题协商座谈会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这再次说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为此,本研究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构成要素,以求对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有所裨益。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国家认同导向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毛泽东等后继者继承发展、并予以不断创新的思想理论[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有关国家起源、本质、发展与消亡等方面的观点之集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增进国家认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内生动力,对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4](P3),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就是将民族与国家最高利益融为一体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统筹民族与国家双重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实为一体,只有各族人民树立并践行正确的国家观,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我国长久以来在国家建设方面一直坚持遵循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明了国家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最终归宿,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路径相趋同,也与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从国家全局的高度来解决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所处新的国际环境与历史定位,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创新理论。而后,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系列政策精神便成为党和国家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理论遵循,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扎实做好民族工作中不断显化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各民族同为“利益共同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共同利益”的真实写照。此外,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些对国家发展定位的政策表述,均明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对我国发展的理论指导价值,即我国始终秉持着了解国家的历史起源、发展定位与前进道路的基本原则,并在清晰掌握国家本质、现状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社会矛盾等问题,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目标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其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国家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屋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离不开国家的政治基石保障。从民族与国家二者的概念内涵来看,国家更多体现政治性与制度性,民族更多强调文化性与价值性,二者发展具有着过程的互构性和目标的趋同性。国家的稳定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外部制度保障,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又是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内部精神支撑。但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易存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尤其是民族分裂势力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所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对于消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指导各族人民形成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前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认同,而国家认同正是“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认同的形成意味着各民族对于自我“国民身份”的清晰认知和与其他民族共性的确认,意味着推动各族人民对统一身份形成潜在的和显现的共性认识,并对国家发展的来路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产生共识性的认知和为之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国家认同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国家认同是最高形式的政治认同[6],增强国家认同有助于强化各族成员爱国精神的形成,并由此引导各族成员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实践行为。当前,国内外反华势力对民族关系的干预和对民族团结的干扰仍长期存在,各民族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和国家意识作为思想防御底线尤为重要。所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形成坚定的国家认同,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必然组成。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民族关系指导
民族观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集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各民族无论族体规模大小、社会发展程度如何、文化差异多大,都具有平等的地位[7]。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清晰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本质,阐明民族问题根源的同时,为世界各民族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进行民族运动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方向[8]。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核心思想。正确的民族观是国家把握民族关系、抓住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各族人民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不断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自觉巩固民族团结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其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较多有助于巩固民族团结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分别于1990年、1992年、2001年和2005 年4次总结概括了我们党在解决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方面的基本观点,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涵,标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发展完善的历史轨迹[9](P247)。近年来我国提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结晶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明证。在对待民族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0](P520)。与之相符,我国在2010年提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后期倡导建立的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些都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一脉相承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具备民族间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作为空间基础,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催生了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其在形成后又成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基础[11]。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构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关系的具体路径。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刻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怎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个新时代民族工作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9](P224-225)。近些年,我国不断通过对口支援、“一带一路”、兴边富民行动、精准扶贫等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当前,我国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12]。所以在未来的民族政策制定和民族工作实践中,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是解决好民族精神方面问题、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致力于构建民族和谐关系,助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繁荣的理论[8]。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科学理论依据和系统指导原则,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方法论指导,阐发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在逻辑关联。在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政策的顶层设计层面,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我国当前民族问题实际相切合,是党中央指导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心和原则。在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各族人民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的理论指导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助于各民族成员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中华民族认同。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发展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13]。马克思主义文化概念揭示了理论与实践、意识和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新的联系[14]。该理论阐明了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社会生产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能动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5](P96)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指出了人相较于动物的本质之一就是具有文化性,指出人的潜意识中具有文化创造的能力。“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0](P524)文化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是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的精神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4](P9)。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而这也是我国不断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的原因。其次,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文化这种精神生产力对于社会的发展、物质的生产同样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列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倡导科学、文化事业和提升干部素质、发展教育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无产阶级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也要吸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16](P37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实践指导价值。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下,我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即“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17](P663-664)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8](P208)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9](P157)。以上关于文化的经典论述体现出我党对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长期坚定性和集体智慧性,也体现出我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从“共同体”的价值视域和中华民族的本质属性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政治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文化发展原则和强大思想武装。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出许多文化实质上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文化作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另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生产力。从一个民族人们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20]。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我们要始终坚持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需要强化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的建设,加强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总体而言,从我国传承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前景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必然构成要素。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使命依据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揭示了国家历史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有其内在逻辑性、规律性和必然性,通过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脉络,可以读懂现有客观对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潜在推动因素。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规律性和目的性[2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2](P470-471)历史之间的相连性,决定了国家在发展中要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准确判定自己当下的历史定位,并且设定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以此根据历史主线,在历史规律上实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在历史的动态演变过程中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3]。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民族问题时也可看出,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以及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针对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特征的民族问题,所以对民族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呈现出“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24](P58)“五个并存”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现阶段民族问题特点的准确总结和深刻把握,同样,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则是对当前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特征的有效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25]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帮助人们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端正人们对历史发展事实、历史演进规律、历史前进趋势的正确认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内含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精髓。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可以清晰看到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历史必然与现实需求,同时也可以透过历史解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实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作为“共同体”的天然血缘纽带、共有地域空间基础和共享精神文明记忆。可以说,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就具备了“共同体”的构成因素和多重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历史发展中的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现实回应和规律总结。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时代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26]。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指引下,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基于我国实际国情而对助推民族振兴、实现国富民强等现实关怀的理论回答。在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使全体中华民族成员能够汲取历史发展的有益经验,并又能够勇于传承历史担当的伟大蓝图。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并积极发挥历史发展中民族团结精神、命运一体意识、人民主人责任担当等激发群众努力奋斗拼搏的精神元素,在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变化,凝聚民族历史精华,并使其成为增强各族成员“五个认同”的理论法宝。
五、反思与展望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就是对国家、民族与国民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的行动方向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是扎根于中国领土、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于中华文化涵养、成长于中国发展历史、凝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理念。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具体要素,就是要精准地了解思想基础构成要素的核心功用,并探寻有效的实践路径,从而以此发挥其最大的思想功效。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根基和方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引导和支撑。通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内蕴国家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性。这四种性质分别对应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国家场域、民族主体、精神纽带和记忆载体,同时也指明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制度基石保障、民族团结重心、文化精神内核和历史使命依据。在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四观”以及增强“五个认同”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内在要求。没有正确的“四观”,就没有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国家秩序与和谐的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中包含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实际上指明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取向。在价值取向层面,为巩固国家的统一性、增强民族的团结性、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和历史的传承性,要积极挖掘马克思主义“四观”更深层次的学理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要深入研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四观”要素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作用传导机制。在实践取向层面,要探索实践路径将“四观”要素落实在国家、民族和各族成员身上以此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巩固加强国家作为政治基石保障的作用,消解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以及有效化解其他民族精神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测度“四观”对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综合效度,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索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