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技能培养的高师钢琴教学研究*
2021-11-30葛芳辛
葛芳辛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音乐系,江苏常熟 215500)
进入21世纪,围绕高师钢琴教学研究先后举办了“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座谈会”“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会议。可以说,世纪初的这几年是中国钢琴艺术史上高师钢琴教学研究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时反映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现实高师钢琴教学问题严重,迫切需要多方面并举的深度改革。鉴于此,本人对江苏12所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展开调研,理清思路并发现问题,最后提出建设性方案,希望有助于建立真正的师范性钢琴教学。
一、江苏师范钢琴教学基本状况
本人对江苏省内12所高师院校钢琴教学进行调研,从调研数据中整理出四个教学层面内容,即课程教材,授课形式、授课内容以及考核内容与形式,基本情况如下。
1.课程教材。课程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教材是师范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着眼于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研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教材是重点考虑的环节。《钢琴基础教程》:调研的12所师范院校中有11所学校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韩林申等编写的《钢琴基础教程》。该教材在中国高师钢琴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度极高,从1984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到2003年的修订版,35年来为高师钢琴课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该教材的创编基本格局是由易及难的曲目呈现,修订版也只是在曲目上做了小范围调整,主要是增加了20世纪的作品。《钢琴教学法》:调研的12所师范院校中有1所学校使用的是司徒璧春、陈朗秋老师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教学法》。该教材的特点是增加了《钢琴》作为独立学科的理论知识,如钢琴教师的素质与修养,总体的教学阶段也是由易及难分为三个阶段,以车尔尼练习曲来划分程度,曲目内容主要分为练习曲、复调、乐曲三类。
2.授课形式。调研的12所师范院校中钢琴课的上课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小课(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小组课、大课三种。钢琴作为艺术课程,有其独特的培养方式,个性化教学主要体现在授课形式上,一般为小课形式。现在高校普遍扩招情况下,受限于师资的匮乏,部分高校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从而在钢琴的上课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授课形式的改变对于钢琴教学来说会存在质量来上的隐患,但在教学师资不足又学生多的情况下,钢琴上大课也是务实之举。
3.授课内容。调研的12所师范院校中钢琴课的授课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分别是手指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四类。授课阶段主要有初期的手型、手腕位置、手臂呼吸,手指站立;拎手腕断奏;高弹指连奏和贴键弹奏等阶段,训练学生正确的弹奏方式,识谱(线谱)能力,手指的力度与跑动,乐曲的理解,风格的把握等。学生使用五线谱,需要运用正确的指法,在钢琴上找到绝对的位置,把握风格与节奏,把作品表现出来。省内高师钢琴必修阶段的学习主要体现以上教学内容。
4.考核内容与形式。调研的12所师范院校中钢琴课的考核形式主要是舞台表演的方式,学生现场弹奏,钢琴教研组或器乐教研组老师集体打分;考核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基础练习(音阶、琶音)与乐曲,所弹音阶琶音的调一般采用抽签来决定,调的抽取范围是依照学期计划而来,乐曲一般来自各单位制定的曲目库,或者教研组每学期期末依照学生普遍情况制定一定量的考试曲目,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
以上是江苏省高师钢琴教学的基本状况,下文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体现的主要问题
1.师范钢琴教学的“小音乐学院”模式。所有被调研高校钢琴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手指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展开教学,课堂强调的是以基础练习为铺垫,通过训练钢琴弹奏技术与技巧,最终在乐曲中进行展现,并以此进行课程考核。这种钢琴教学方式与理念是带有“音乐学院化”标签的,是把《钢琴》作为一项独立的艺术课程来考量,训练的是钢琴弹奏的技术技巧,以及各音乐时期作品的风格把握,强调严格按照线谱进行弹奏,以训练更快更强的手指状态为目标,这就是目前高师课堂的教学状态。即依照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授课内容与形式,在降低了曲目难度的情况下,采用照搬的方式,直接运用于江苏乃至全国的高师钢琴课堂,这种师范教学状态被称为“小音乐学院”教学模式。
2.固定调与首调的碰撞。目前全省师范钢琴训练方式与教授内容都是线谱固定调形式,训练学生看线谱,掌握基本钢琴弹奏,线谱中绝对位置与琴键的对应,缺乏移调训练,不熟悉首调键盘,给学生后续键盘课程带来诸多学习困扰。问题首先表现在学生右手在键盘上找首调音很困难,其次训练了两学年的固定调——谱键对应,学生一下子进入《即兴伴奏》的首调模式,较难适应,导致高师学生即兴弹唱技能普遍不理想,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建立师范体系,使授课内容体现师范特性,并且使《钢琴》与后续键盘课程实现无缝对接,这是本项目重点研究并要解决的问题。
3.考核内容与形式单一。本文所调研江苏高师院校钢琴考核基本都是音阶琶音与曲目的组合,属于传统的音乐学院考核钢琴表演能力的范畴,注重单一的钢琴技术,这种脱离师范真意的教学考核很难在学生心中起到反向激励与促动的作用。
以上是高师钢琴教学所呈现的问题,下文将针对问题探讨改革方案。
三、对策
围绕音乐师范专业学生能力建设需要,将实践导向理念具体化,打破高师“小音乐学院化”的钢琴教学现状,通过对教学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使师范学生的钢琴课从一开始就建立综合训练意识,建立以‘首调为主,固定调为辅’‘调性教学为主,曲目化教学为辅’的师范钢琴教学理念,培养中学音乐教师未来适应性和发展性的能力。
钢琴即兴弹唱中主要运用的是首调思维,所以围绕建设这项师范必备技能,本人倡导在《钢琴》必修课程中渗透首调教学。以首调为主的教学,弹唱结合的方式,把钢琴教学分为两大块:通识的基础训练,个性化曲目训练。具体做法是确立十组大小调——升系统C、G、D、A、E、B;降系统F、B、E、A,在此基础上,分四个学期进行具体而细化的安排。实际键盘练习的同时,弹唱结合,还需背记首调键盘位置,除去脑海中固有的C调键盘,要把其余9个键盘位置牢牢刻在脑海中。各学期具体钢琴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如下。
1.第一学期。通识的基础训练:升系统大调(C、G、D、A音阶琶音和弦练习,音阶琶音为两个八度反向,和弦为两个八度同向),《哈农》NO.1-10条(一个八度,断奏,高抬指连奏)。个性化曲目练习:以《钢琴基础教程》为主体,但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可不完全依赖该教材,在其他教材中选取。选曲原则要与调的学习同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首调键盘与开展下一学期线谱移调训练(每下一学期线谱移调曲目来源于上一学期的弹奏曲目)。四学期的选曲原则相似,这部分内容下文省略不再赘述。教学任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弹奏意识和手指状态。主要内容有认识钢琴(构造、部件功能、键盘、历史),线谱讲解,强调坐姿、手型、手指站立、手腕位置、拎手腕断奏、高抬指连奏。
2.第二学期。通识的基础训练:首调键盘训练(G、D、A、E、B)。大小调音阶+琶音(同向四个八度)、和弦(同向两个八度);移调《哈农》(1—10条)练习,在升系统大调上做移调训练;线谱移调曲目从上学期弹奏过的《钢基Ⅰ》中摘选;简谱歌曲单手移调练习。教学任务:强化手指练习,提高手指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熟悉G、D、A、E、B五个首调键盘位置;会线谱曲目移调;熟悉主调、复调音乐风格。
3.第三学期。通识的基础训练:首调键盘训练(F、B、E、A),同时复习升系统调。大小调音阶+琶音(同向四个八度)、和弦(同向两个八度);移调哈农(1-10条)练习,在降系统大调上做移调训练;线谱移调曲目练习;简谱歌曲单手移调练习。教学任务:强化手指练习,提高手指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熟悉F、B、E、A四个首调键盘位置;会线谱曲目移调;熟悉主调、复调音乐风格。
4.第四学期。通识的基础练习:10组调的和声连接与各音型(柱式和弦、琶音、分解和弦)练习。大小调音阶+琶音(C、G、D、A、E、B、F、B、E、A,四个八度同向)、和弦(两个八度同向);哈农(11-20条)移调练习;大小调和声连接与各音型练习;线谱移调曲目练习;简谱歌曲移调单手练习。教学任务:强化手指练习,提高手指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强化10组调的首调键盘;掌握10组大小调的和声连接与各音型;熟悉主调、复调音乐风格。
以上是本人设计的高师钢琴必修阶段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调整,建立综合化训练并提升学生的钢琴即兴能力。
四、结语
《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专业必备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各种师范钢琴教学改革的探讨层出不穷,促使每一位音乐师范教育工作者对师范课程的教育方式、方法、理念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此举出力,为搭建学生发展与就业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注释:
①12所师范院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第二师范、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②调研:调研是多维度展开的,分别从学生、教师和管理层面进行问卷、专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问卷112份。
③通识的基础训练:通识练习部分是面向所有必修学生展开的训练,主要围绕首调键盘进行即兴基础综合练习。
④十组大小调:大小调的确立,来源于本人调研了中学的音乐教材(苏教版、人音版、人教版),其中98%的演唱作品在三升三降以内,所以作为依据,在调的选择范围上稍加拓宽,变成了十组大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