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合唱团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2021-11-30颜海鹏
颜海鹏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宁波 315336)
全人教育理论的提出,是针对现实教育中,知、情分离的教学状况而提出的,认知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关注到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情感、认知、意志等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这一教育观的指导下,一切有利于实现全人教育的活动形式,都可以加以利用,而合唱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必要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
一、全人教育观对于合唱团发展的影响
全人教育观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情意素质、认知素质、自我实现素质,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发展。一直以来学校的教育,都较为注重认知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学生的发展不均衡,与全人教育的理念相违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除了德、志、体、美、劳全面教育体系的构建,还通过各种丰富的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合唱是一种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的艺术形式,属于大众艺术的一种,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其参与人数较多,是集体活动中重要的组织形式,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合唱团的发展,有必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来促进合唱团的发展,以便发挥合唱团的作用。
就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合唱中各声部间的分工与协调,学生个体与自身声部间的统一协调,都需要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只有个体与声部统一协调了,各声部间和谐了,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合唱,这种区别于独唱的艺术形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个体与整体间的关系,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甘于融入集体,甘于默默无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意识和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实现情意素质的培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合唱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调解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全人教育观的指导,合唱团的培养也逐渐受到重视。
二、合唱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
1.集体排练存在困难
就高职院校的合唱团来说,成员的组成来自各个院系,那么就存在着时间上的冲突,每个院系学生的课余时间都不一致,而且大三的学生还要进到企业实习,这样一来合唱团的培训和训练,总共只有两年时间,中间还会有因为时间冲突、不重视参与培训等原因,而不能集体培训和排练,这就容易造成合唱团成员断层,以及专业水平受限,尤其是合唱排练是需要集体参与的,成员不到齐排练的效果就难以提升,于是就造成了合唱团目前发展受限、水平不高的现状。
2.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合唱作为群体艺术活动,追求集体水平的表现,不需要像独唱那样,要求参与者的个体表现力,反而要求尽可能地统一和平衡,也因此在群体组织协调,以及声部谐和均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换气要统一、音量要平衡、音色要协调、音准节奏要精准等,要求参与者不仅要具备节奏、音准等基础的声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发声技巧、合唱技巧,在合唱中会倾听,可以分辨出自己的声音、自己声部的声音、其他声部的声音,并调整自己的声音,使其协调和谐,也就是说想要达到高质量的合唱,还是要具备专业的合唱知识技能,并且需要较多的培训、磨合才能实现的,但是目前合唱团的成员,更多的是出于兴趣的驱动,并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很多成员还需要从基础的节奏、音准等开始培训,需要较多的学习与排练。
3.管理较为松散
合唱团以社团的形式而存在,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主,以学生的兴趣为驱动,以实现全人教育目标为目的,虽然院团委对于合唱团的组织形式,也有着较多的章程限制,成员也需要经过层层选拔,但并无强制性的管理,合唱团成员自主在课余时间来参与学习与训练,而合唱团的成员,很多人兴趣较为广泛,同时挂靠在院校的多个社团,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多人并不能完整的参与整个合唱的学习与培训,使得合唱团的管理也存在着较为松散的现状,对于合唱团的发展缺乏规划,艺术文化难以实现延续和沉淀。
三、合唱团培养途径和方法
1.混合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各种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学校的教育中,不仅多媒体教学得以推广,线上教育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再加上疫情的推动,使得线上教育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育模式。疫情稳定后,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的教育模式,逐渐推广并不断完善,这种模式也为合唱团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使合唱团的培训更加便捷,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养模式,来促进合唱团的发展与提升。
目前来说国内的各院校,也都受到教育模式创新的影响,积极应用线上教育工具,来推动合唱团的发展,但这种应用,更多地停留在交流沟通和合唱团的组建层面,利用钉钉或者微信来进行沟通,通知合唱团的时间、活动、任务等,对于合唱团的培训和训练,还没有深入的深度和研究。笔者认为线上教育的强大功能,在疫情期间已经得到了实践,在学科教学中混合教育模式,也较为成熟,因此采取混合培训模式,进行合唱团的培养,也是可行且必要的。
通过线上教育资源,进行合唱团的培训,使培训活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通过视频资源,使学生在自主时间内进行合唱知识技能的学习,这样就可以解决部分训练的内容,以往的线下培训活动中,由于课余时间的不一致,常常使得合唱成员难以集中在一起,而且还会由于成员的个体差异,导致声部间难以协调,使得本就难以集中的训练,又面临着排练效率低下的问题,而线上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前期的排练问题,以及个体的差异问题,学生通过课余时间的自主碎片化学习,利用教学视频提升个体的基本合唱素养,为后期的集体排练节约时间,提升排练效率。
当然基于群体活动的属性,线上的教育和培训,是不可能取代线下教育和培训的,在进行合唱演练时,必须需要现场的磨合和调整的,虽然现在的信息技术较为发达,录像、视频等设备也较为普及,但是也都存在着声音的失真性和延迟性,个体的排练尚且存在问题,对于合唱的排练,就更不可能实现声音的融合、统一和平衡了,而且缺少合唱气势和氛围的影响,因此线上教育培训,只适宜合唱个体的教育培训,并不适宜合唱群体的训练,但是线上教育培训模式,也丰富了合唱培训的模式,突破了单一的线下培训模式,解决了前期排练中的诸多问题,节约了群体排练的时间,提升了合唱团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在合唱团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把两种教育模式结合起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来促进合唱团水平的提升。
2.混合教育培训的实施
笔者在结合了院校合唱团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合唱团组织培训经验后,通过构建混合教育培训模式,来提升合唱团的专业水平,提升合唱培训的效率。
首先线上教育,对于能进行现场学习和培训的成员,当然以线下的教学培训为主,而对于没有时间进行现场学习的学生,就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训练。对于个体基础合唱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单声部的读谱等前期的排练,以及合唱组织的内容要求等,都可以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线上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教师可以把合唱基础知识、演唱音视频、合唱排练课程等网络视频资源,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二是教师制作具有针对性的视频内容,比如对于合唱团成员的选拔要求、考核要求,对于当前合唱团成员整体水平需要进行的基础练习,对于个体成员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的指导练习,对于当前作品背景下需要进行的声部练习与基础训练等,都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录制,然后把视频资源分享给学生进行碎片化的自主学习。三是回课音视频,把教学中教师整合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创编的教学内容,合唱心得体会等,以及对现在合唱水平基础的分析、需要达到的标准,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等,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通过云班课、钉钉等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其次是线下的排练,在学生完成了前期的学习与训练,掌握了合唱中个体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合唱的背景和要求后,就需要通过集体排练的方式,来进行个体与声部、声部与声部间的磨合协调。在这一点上,还需要强化对合唱团的管理,使合唱团的核心成员,重视合唱团的排练,提高成员的自主管理能力,致力于合唱团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合唱团成员的发展规划,做好合唱团的组建工作,然后再利用混合教学模式,来提升合唱团的专业水平。
对于具体教学的开展,还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来提升混合教学的成效,积极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混合教学模式在音乐学科的应用,并借鉴其教学思路与教学创新,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于合唱团中的优质案例进行学习和借鉴,从中积累经验,并结合以往合唱团组建和训练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提升,促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合唱团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课余生活中,合唱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还可以使学生在合唱中,满足社交需求,更好地融入集体,形成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从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全人教育的目的,老师要重视合唱团的发展,并利用混合教学模式,促进合唱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