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产品设计专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021-11-30

大众文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双创校企

卢 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如今,大学生群体通常对于市场人才诉求存在了解不足的情况,这便会导致其在就业或者创业的过程之中遭遇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由此影响到其就业、创业成功率。借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得到创业思维养成的契机,并且让其获得良好的创业实训平台,这样便可以对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起到缓解效用。同时,借助双创课程的开设,将让大学生对于创业形成足够的了解和兴趣,并且依托双创教育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步入社会。为此,本文将从产品设计专业双创教育的价值入手,分析当前产品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产品设计专业如何更好地培养双创人才展开研究。

一、产品设计专业双创教育的价值

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开展双创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凝聚为强大的教育合力。

1.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

作为双创教育而言,其同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其不刻意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而是专注于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实操水平的增强。作为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其拥有着活跃的思维水平、精力旺盛,创新精神较为突出,为此,高校教师应当注重发挥高校教育平台所具备的优势,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养成的同时,亦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借助高校双创教育活动的开展,将会使学生的创业潜能得到有效地激发,并且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形成科学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2.将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养成

高校历来致力于对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诉求表现为多样化趋势。考虑到这一点,高校教师应当使学生认识到“就业”一词的真正内涵,让学生意识到怎样方才可以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同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实现精准结合。通过在校求学阶段对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思维的养成,将有助于自身在日后的社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精准的个人定位,制定完备的个人规划。

3.将凝聚为强大的教育合力

作为双创教育可选择教学模式具备多样性,每一所高校均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情,自主安排双创教育模式,打造分段递进、校企合作以及多维互动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度建设层面,应当出台规范化、系统化以及常态化的双创人才培养保障体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打造一支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双师型队伍,并组织开展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双创实践活动。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对双创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和科学组织,将在高校校园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气息,由此凝聚为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提升和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当前产品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双创教育越来越重要,在高校的开展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产品设计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1.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及时跟进与调整

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强,部分教师对于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及时跟进与调整,仅仅是在以往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调整。

2.实践不到位,理论与实践脱节

产品设计专业致力于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全面养成,特别关注学生的实操能力养成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化,原因在于,本专业在性质上表现为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质,从事该专业的人员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之中应当能够独立完成设计活动,并且按照客户的产品诉求加以创新。不过从当前一个时期该专业的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多数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未能给予教学实践环节以足够的关注,由此直接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素养亟须提升。

3.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不充足

在产品设计专业培养双创型人才,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专业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创业经验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很多教师虽然产品设计专业功底比较扎实,基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但是很少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也因此很难给学生提出实践性的指导意见。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的关注度不高,因此无法加大对双创教师的培养力度,很多教师也忽视了双创教育的重要性。

三、产品设计专业如何更好地培养双创人才

为了更好地培养双创型人才,产品设计专业的双创教育过程中,应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加以调整,加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应用创新水平的提高,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强化对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

1.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加以调整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意识到双创时代对传统高等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结合双创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对现行的产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以调适,并对课程体系加以重塑。同时,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应当在开展专业教育的过程之中,注重实现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入,借助对学生的兴趣的分析和把握,开发同专业课程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此作为双创课程的开设基石,并在教学当中将成功的科研成果同创业项目引进到课堂教学环节,以此来充实与更新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应当采取问题探究式、案例讨论式、实践活动课、竞赛活动课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双创教育的效度。具体而言,首先,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双创体验,依托组织学生开展和进行创客活动以及组建双创社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创实践契机。其次,应当通过外聘或者邀请等方式,组织产品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来校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最后,通过打造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基金的方式,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热情得到激发,创新创业活动得到必要的资金扶持。

2.加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应用创新水平的提高

有鉴于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为了改善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高校必须结合现行市场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的诉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新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加以重新调整,突出教学实践环节,积极打造专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足够的实践操作契机与平台。

第二,考虑到产品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如若教师采取常规的讲授式教学法,不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为此,教师应当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便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学习专业知识。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将实现对协同育人平台的有效打造,进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可以说,校企合作模式不但能够对社会起到服务效用,同时亦能够实现对学生实训诉求的满足。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将提升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对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效度,使企业所拥有的人才培养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彰显,不但可以为企业实现研发成本的控制,同时亦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于学生而言,则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获得对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的实践检验契机。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之中,将让产品设计专业教师了解到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全新要求,从而有助于教师在开展和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3.强化对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

唯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方才能够提升产品设计专业同双创教育的融合效度,因此,高校应当积极致力于对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如在师资遴选方面,应当以“双师型”教师为主,让其成为双创教育的主力,同时,通过对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调研摸底,洞悉教师的培训和提升诉求,为其提供能够满足其个性化诉求的培训,如组织其参与校际交流、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确保其能够获取了解企业运作模式的契机。同时,高校应当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演练的方式,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注重同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其创业项目提出建议,这样将让学生的创业活动更具收效,如此亦能够实现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如今,在创新创业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和输送双创型人才,高校应该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与学生实际,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以及提高师资素质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标准的“双创”课程,真正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双创型人才,达到双赢。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双创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智能产品设计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