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怪人”石瑛

2021-11-30

大众文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怪人菜农税款

李 迎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

民国时期的湖北“三怪”之一石瑛,《新华日报》为其撰写挽联“从政清廉自守,处世刚正无私”,评价他“石瑛先生特别值得我们追忆的是他从政的清廉自守和对官场的奢浮疾恶如仇”“在抗战的今天,这样的操守是特别可贵的”,给予石瑛高度的赞美。

石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品行高尚,廉洁奉公,他的一生特立独行,可谓是民国时期政坛中的一股清流。石瑛因只乘坐火车的第三等位而获“三等车主义”的称号、爱穿布衣布鞋而被称为“布衣市长”、且廉洁奉公并整顿南京的财政税收而被敬为“民国第一清官”。石瑛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环境中很怪,其他人做官是为了追求利益、金钱、权势,而石瑛很“怪”,他做官是首先考虑国家,民族、百姓,他为人不慕权贵,爱国为民,明辨事理还热心教育。石瑛的“怪”就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

一、廉洁奉公,可谓“民国第一清官”

1932年,石瑛初任南京市市长。当石瑛着布衣、踩布鞋提着木箱,坐着三等火车来到南京时,面临的是南京混乱的财政局面。石瑛到南京执政前,南京市税收部门对大地主、大工商业主偷税漏税行为一律不管不顾、视而不见,而对小工商业主、街边摊贩、菜农等随意征收税款。这样混乱的税收加重了南京市民百姓的经济困难局面,而真正应缴纳税款的大户却拿着税款肆意挥霍。

石瑛上任后开始整顿南京市的不合理税收,提出了政府办公的三个原则:紧缩、廉洁、公正,立即颁布了《清查房产契约催缴大户税款》的法令。由于南京市的大商户、大财阀们早已逃税成性,区区法令条款难以迫使他们补缴税款,石瑛决定先从名人大户中下手,而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工商部长孔祥熙成了石瑛催税的首要对象。即便林、孔两人身处要职,而当时石瑛只是南京市的市长,石瑛也丝毫不退缩。当时的南京市税务局长胡忠民前往孔祥熙家催税未果反遭侮辱后,石瑛决定亲自上门要税,甚至以警卫团“包围”孔家作要挟。孔祥熙面对强势的石瑛,深知他不惧怕自己的权势和整顿税收的决心,就立即将未缴纳的税款送到了税务局。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在法令登报后补缴了税款。林、孔两人补税后,南京市的大商户、大财阀们也纷纷补缴了之前的税款,南京市的税收总额很快得到了提高。

石瑛一边督促大户缴税,另一边紧急颁布《减免小商小贩捐款的决定》着手整顿对街边商贩、菜农的肆意征税、压榨不良现象。由于南京市的一些警察因公谋私,搜刮市民的财产,甚至向街边的买菜的菜农“收税”,对街道上卖菜的市民一律罚款五元。石瑛知晓此事后扮成菜农上街叫卖,果真被一个警察按照“惯例”要求石瑛缴纳五元罚款,石瑛拒不缴纳并据理力争质问警察是何道理,争执间石瑛这个菜农就被扣押进了警局。进了警局,警察局局长才发现这个菜农居然是南京市的市长,连忙端茶递水给石瑛道歉,石瑛立马训斥警察局一伙人,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菜农的罚款并退还已收缴的款数。从此南京市的官员们不敢再随便搜刮市民的财产。

石瑛自上而下、从下而上的两大收税举措有力的整顿了南京市的财政税收局面,商贾大户不再逃税、商贩菜农不再被压榨财产。石瑛在任期间,缩紧财政、廉洁办公,财政、税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清明局面,石瑛在《南京市府三年来之回顾》上报告为政三年的成绩——“本人接事时,负债500余万元,现仅负债100余万元”,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当时南京市的财政危机。

石瑛不仅在财政上遵从紧缩、廉洁、公正三大原则,在政府用人上一样坚持公正、廉洁的要求。为避免政府各办公部门被安插私人,石瑛上任之初在报纸上刊登《启示》:“厚承各界知好荐贤相助,实属无德延揽。且渐且感,统希鉴原,恕不一一裁答。”各部门人员的任用都力求公正、公开,德才配位,绝不会因为私人关系而重用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员。石瑛甚至以才不配位为缘由拒绝了蒋介石企图安排在南京政府中的人,使得在任期间南京政府人员能够人尽其才,使得各部门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石瑛不仅自己做到廉洁奉公同时对南京市政府官员要求也很高,为了禁止公务人员贪污赌博,特地在报刊上刊登《本京市长告诫属员淬砺精神勤劳报国冶游赌博严厉禁止》的声明:“嗣后倘有荡检逾闲,自甘堕落者,一经察觉,即予撤职,绝不姑宽”,严厉打击贪污赌博等陋习,以期形成良好的公务人员形象,营造一个廉洁的政府形象。

二、爱国为民,明辨事理

石瑛的爱国为民表现在他言行的方方面面。石瑛曾三次出国留学,而每一次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欧洲先进工业技术来强国救民,献身救国事业。在欧留学期间,石瑛协助孙中山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起由爱国热情引发的“中国留学生窃图事件”。在法留学期间,石瑛和中国留学生被排斥于核潜艇教学的课程之外,出于爱国之心的驱使,石瑛和另一位中国同学向国华深夜潜入教室,将核潜艇的图纸和教材拿到照相馆翻拍冲洗,结果事情败露,在将图纸和教材带回国的途中向华国被捕。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经多方交涉和石瑛的四处奔走,向华国最终被释放。

石瑛就任南京市市长期间,拒不向日本示好。1935年,中日关系依旧紧张,日本某新闻代表团将到南京访问,一向媚日的汪精卫要求作为南京市市长的石瑛到机场迎接代表团,石瑛不仅拒绝自己到机场迎接代表团还要求自己手下的官员也不许到场迎接。双方僵持不下,最终,石瑛辞掉了南京市市长一职表示对汪精卫这种媚日行为的抵抗,来维护本国的尊严。石瑛不仅不媚日,还积极宣传支持抗日,曾经参加抗日救国募捐活动,“尤其以石市长年高公忙,能在冰雪泥泞之中奔走宣传”,即便年岁已高,但在繁忙的公事中依旧抽出时间积极宣传抗日救国。

石瑛为官从政,十分爱护百姓民生。在与湖北三“怪”之一的张难先的书信中,石瑛提及湖北的水灾悲痛不已:“本年鄂省水灾如此其重,哀鸿满目,何以为生。古人云‘邑有流亡槐奉钱’。今之领厚薪、据高位者应愧死无地矣!”石瑛为湖北家乡百姓受灾人民感到悲痛,并竭力赈济家乡的灾民们。石瑛自己的生活本不富裕,除了自己任职的一份工资外别无其他收入,却“省吃俭用,将自己茹苦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买粮食,救济家乡灾民”。石瑛辞职回乡后,偶遇村口的一名老妇在哭泣,打听之后才知道是老妇的独子被强征入伍,石瑛体恤老妇的爱子之情,随即写信给县长要求调查核实妥善处理。经调查核实后,确实是老妇独子被征,其子被释放回家,老妇对石瑛不胜感激。

石瑛还是一个明辨事理,不与世俗合污的人。早年由于不了解共产主义的思想主张,石瑛错误的加入了西山派会议,但后期了解中共的思想主张后,石瑛及时退出西山会议派,转而支持北伐,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37年石瑛返回湖北,与中共董必武交谈后共同商讨建立了“汤池训练班”,以中共的办法训练干部。“汤池训练班”的学员学成后大部分派到了地方去开展工作,组织群众团结抗日,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训练班的经费紧张时,石瑛一人就捐出5000元的办学经费,来支持训练班的教学。在训练班受到国民党各派的打压和对石瑛本人的立场质疑时,石瑛大胆回应“我不管哪党哪派,谁真正抗日,我就跟谁合作!谁能替老百姓谋福利,我就跟他合作。”1937年国民党的三中全会上,石瑛和宋庆龄、冯玉祥等要求恢复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中共合作共同抗日。从反共到联共,甚至是排除众议与中共合办“汤池训练班”都说明石瑛是一个明辨事理,顾全大局,一心为国为民的人。

三、求学漫漫,热心教育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石瑛却自幼好学,石瑛曾言“救国必须读书,读书才能救国”,石瑛既有学习的天赋又刻苦上进“经常通宵达旦地博览群书,研习诗文,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甚至三次出国留学,不仅自己注重教育,还影响着周围的人事。

石瑛就任南京市市长后,不仅注重财政改革,还注意改革教育。以往的南京市教育支出占财政比例很低,石瑛就开始逐步增加教育经费,改革教育体制。石瑛在《南京市府三年来之回顾》的报告上指出“教育费过去年30万元,现年90万元”,执政仅仅三年教育经费就翻了三倍。教育是基础,小学教育更是基石。石瑛道“我国受外来的欺侮,皆因国家贫弱所致。要使国家富强,必从教育入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更为重要”石瑛加强了南京市的小学教育,开办新的义务小学、增招小学教师,“至1932年7月,全市已创办义务小学40所”、从1932年到1935年的三年间,“南京市小学教师增加162人之多”这些成就都是石瑛对教育的推动。石瑛不仅从办学条件上改善南京市小学的教育局面,还整顿了小学教育中的一些不良风气。由于南京市的新贵大户较多,常常用小汽车接送子女上下学,以至于校门口的小汽车有时比汽车站还多。石瑛认为这不利于形成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行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平民的孩子,造成学校不良的风气,于是下令要求一律不许用小汽车接送学生,以从小培养能艰苦奋斗的国民。

石瑛不仅注重学生的教育培养,也要求自己的职员多读书、多接受教育“公毕归家应读有益身心之书籍,非但开卷有益,亦可避免无谓应酬”,建议自己的职员公事之余应多读书看报,陶冶自己的身心情操。

1943年,石瑛因病逝世于重庆,各界人士纷纷悼念石瑛。石瑛好友居正在《祭石衡青六弟文》中评价石瑛“言笑不苟,事必躬亲。法在必守,令出惟行”;共产党报高度评价石瑛“清廉自守”;报刊也以“一代楷模”为题,刊登了整整一页悼念石瑛的文章。

一代“怪”人石瑛,不与世俗合污,自始至终,廉洁奉公,整顿了南京混乱的财政税收,清廉自守,从未多拿一分一毫;爱国为民,维护国家尊严,亲近百姓,明辨事理,创办“汤池训练班”;求学漫漫,励志上进,热心教育。

猜你喜欢

怪人菜农税款
No.8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
怪人邻居
“数学怪人”陈景润
追踪迷雾怪人
菜农和学问家
露水露馅
威尼斯狂欢怪人
菜农说菜
如何区别偷税与不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