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晚期金文书法风格特征探析

2021-11-29马艺璇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风格

摘要:清代金文书法在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过清代早期、中期书法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到了清代晚期书坛兴盛,书家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这为篆书艺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本文以清代晚期金文书法的风格特征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书家代表作品的书写特点,以及对笔者书法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清代晚期;金文书法;风格;

一  引言

清代篆书书法的发展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清代早期(约顺治、康熙、雍正时)的代表书家傅山、朱耷主要取法以大篆和石鼓文为主。傅山在书论中曾提出:“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 认为各体书法都应该来源于篆书,他这种书学思想极大地启发了后代取法金文的书家。朱耷虽然没有标准的金文作品传世,他的作品《临石鼓文》,用笔不甚讲究,散漫而潦草的气息却很好地体现了他在书写大篆古拙感的同时,又具备了行书的“错落”趣味。二位书家虽然没有突出的金文书写技巧和成熟的金文作品传世,但是他们将铜镜铭文作为对单一小篆的补充,这与清代金文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王澍取法铜镜铭文,吴修在《昭代名人尺牍小传》中评价王澍:"书入率更之室,篆书出李斯,为一代作手。”1 他的金文书法倾向于汉代铜镜铭文,线条均匀且变化少,但整体上还呈现出小篆的风格特征。[1]

清代早期的金文书法并不能作为典型的金文书法占据历史舞台,傅山、朱耷所书并不能作为成熟的、完整的金文书法,王澍所书不能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铜镜铭文,但是他们的探索发现为清代中期金文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代中期(约乾隆、嘉庆、道光时)的金文书法可谓是全面复兴,书家风格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钱坫在取法铜镜铭文时,比王澍有了大的改变,他的作品通篇结构参差错落,加入了金文的字形特点,并从古铜器铭文中吸取了一些苍茫朴厚的气息,使得作品颇有一番新意。毋庸置疑的是钱坫对于金文书法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期还有一位著名金石学家张廷济,他精通金石考据之学,对一些古文物鉴赏比较擅长,而且与阮元交往密切,订为金石交。他所书写的文字与原铭文字字形相比十分接近,但总体来说更灵活自如,笔画柔软强劲且有弹性,他将墨色浓淡轻重枯湿的变化加入了线条之中,追求线条结实的质感,注重字形的拉伸与大小的错落关系。张廷济是从取法铜镜到取法钟鼎的过渡书家,也是清代碑学家开创审美新境界的成功典范。

徐同柏继承发展了其舅父张廷济的金文书法,开创了颤抖的笔法,抖动用笔并非书写时犹豫不敢落笔,而是有意而为之,通过左右摇摆使得书写时毛笔与宣纸产生“扎入纸中”的感觉,因而来表现出立体感。他率先使用了颤抖笔法表现出古朴的青铜熔铸效果,也影响了清代晚期曾熙和李瑞清等几位书家。随着篆书复兴,习金文书家众多,“颤抖”式、“直接描摹”式的书写风格多样化,使得清代篆书取得了质的飞跃。清中期金文书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了起来。[2]

清代晚期(约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金文书法继承了中期建立起来的书法风格并逐渐成熟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书家自觉吸取前人营养,共同推动了金文书法艺术的繁荣。晚期书家尤以文人学者居多,相对于早期、中期而言,出现了工稳的笔法写金文,根据书家书写风格的差异,对清代晚期金文书法进行了三种典型特征总结。[3]

二  清代晚期金文书法特征之一:古朴涩劲

清代晚期曾熙、李瑞清等人继承发展了中期的颤抖笔法,并且二人有“南曾北李”之称。曾熙较李瑞清书法而言,头重脚轻、尾部出尖,书写更为灵动活泼,婉畅多姿。他的临摹金文作品《篆书中堂》,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极具代表的两个特点:一是颤抖,以抖动来增加字的动感,逆锋顶笔、铺毫而出这种笔势带来了作品“浇铸”的效果;二是尾部出尖,收笔处笔画由粗到细,增加阻力使线条两边缘处出现毛的效果,来达到自己的艺术追求效果。

李瑞清的金文临摹作品,整体上表现为线条浑圆、积点成线,相对而言不如徐同柏稳重,均匀颤抖追求熔铸的视觉效果,不如曾熙活泼灵动。李瑞清主张金文是中国书法之祖,以金文为尊,他曾云:“余书本从篆分入学,书不学篆,犹文家不通经也”。提倡学习金文,写大字重其体势小字重其趣味的金文学习方法,尤其推崇学书者学习《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经典作品。他又极力崇尚“碑学”,用“战掣”笔法书写大篆,用笔曲折顿挫,但刻意模仿缺乏自然,避免不了出现“习气”的偏差,“金石气”失去了自然的流露也去失去了自然的本真。

何绍基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闻名于世,被誉为清代第一.有学者说:如果认为邓石如为“以碑写篆”的话,那么何绍基的则可以被理解为“以金写篆”,这两种写篆方式可以被称作是清代篆书发展的两个大的转变。何绍基的篆书是别具一格的,他在《散氏盘》下功夫颇深,独创了“回腕高悬”的篆书执笔方法,将金文用笔加入小篆字形,不计较字形,增加彎曲和扭动,追求线条的古朴,字形错落有致,起笔较重多圆点,增加作品“金石气”,有雄壮、飘逸之美感。

无论是曾熙、李瑞清亦或者是何绍基,众多书家为篆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风格尝试。笔者认为古朴涩劲型金文书法,是浑浊、粗犷的表达,也可以说是金石的自然风化。

三  清代晚期金文书法特征之二:笔墨写意

清代的书家大多以写小篆为主,由于邓石如、李瑞清等人的风格影响大,习篆者开始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晚期受西方照相印刷术的影响,金文碑帖拓片可以被放大,为临摹金文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致使书家纷纷加入金文的书写队伍中,掀起了一场“金文热”的狂潮。

清代金文书法由早期研究笔画技巧、注重结构布局,发展到晚期的书法家开始探索笔墨与金石气碰撞的奥妙,吴昌硕是由古入今的关键人物,他最大的成就是使金文书法步入新的阶段。吴昌硕的师承关系对他个人书法风格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文献记载,吴昌硕早年师承效仿邓石如、杨岘、吴大澂、杨沂孙等书法家。吴昌硕早年的《石鼓文》临摹作品就与杨沂孙十分相像,因杨沂孙又师承邓石如,所以邓石如用笔中的藏锋逆入,圆厚起笔被杨沂孙、吴昌硕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受吴让之等人的影响,其早年的作品呈现出线条粗细变化不大,用笔较为谨慎,结体趋向方正。

吴昌硕《临石鼓文》为吴昌硕代表性作品,吴一生钟情于《石鼓文》,从早年到晚年都有临习。沙孟海先生曾评价吴昌硕篆书说:“中年以后结法渐离原刻,六十左右确立自我面目,七八十岁风恣肆烂漫,独步一时。”2

吴昌硕七十五岁时的《石鼓文》作品,摆脱了原有的平整,将石鼓文的欹侧之势与金文相融合,展现出有笔有墨的状态,形成了雄浑生拙、苍茫写意的大篆风格。笔法上,他打破了中锋绝对用笔的固守和教条,强化大篆书写性和线条的表现,将行书笔意融入大篆上粗下细、头重脚轻、有枯有润、偶露飞白,突出点画的饱满,顺势自然收笔;结构上大胆的对原石鼓字形进行了改造,极其加强了疏密对比,突破以往对称的分布效果,参差错落,形成了视觉上的跳跃动感。用墨上,饱满、丰腴是突出的特点,加上重墨与细笔的完美结合,作品才会浑金璞玉,力透纸背,又意蕴丰富、气象万千。

吴昌硕80岁以后的作品,通过和75岁时的作品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相对前者而言后者复归平整,但用笔相比较更为沉厚雄稳,整体更为古朴、凝重。只有功力深厚才可以达到这种升华的境界。

作为一代宗师,吴昌硕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脱离不了 “古人为宾我为主”的艺术思想的一以贯之,不拘泥于死板临摹,广泛涉猎、大胆创新。吴昌硕的大篆风格成为了那个时期“照搬”、“模仿”的一股清流所在,也冲击了清代晚期金文书法的发展。

四  清代晚期金文书法特征之三:“小篆式”

清代早期王澍、钱坫等人开始用小篆笔法进行金文创作,总体上工稳光洁,晚期杨沂孙受中期邓石如影响,取法金文,打破了“玉箸”篆的固守统一,以金文入篆,又为篆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至于后来黄士陵、王福庵、邓散木等金文入印,形成独特的篆刻风格,吴大徵取金文而形成其个性书风,都离不开杨沂孙的启示。[4]

吴大澂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古器物,精通于鉴定和古文字考释。他一生成就颇丰,尤其以金石文字学影响极为深远,纠正《说文解字》中的一些错误解释,并集录了大量的古钟鼎彝器、石鼓文、古币、古陶器文等所见文字,为他的大篆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大瀓少时师从著名书家陈奂先生,白谦慎先生曾经说到:“陈免长于篆书,中年后参以古籀文,书风别具一格。”3陈奂对吴大瀓的影响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可以说影响至为深渊,陈奂所书写的篆书为传统的“玉筋体”,但是吴大瀓金文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少不了与晚清书家杨沂孙、莫友芝等人的交往。顾廷龙先生称:“写字则初作玉筋体,后学杨沂孙,再作金文。”4 吴大瀓受杨书风影响很大,他善于琢磨,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并且大量收集钟鼎彝器、金石拓本等。最终将小篆入金文,运用纯粹的金文字形,呈现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探索出一条大小篆结合的道路,在当时可以算作为一种独特的创造。

从吴大澂的作品来看他的结字用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说,早期学习标准《说文》小篆,其师陈奂本就研究《说文解字》,所以在字形结构上吴大澂多以《说文解字》小篆为模范,整体结构方长,字内空间匀称,工稳大方,用笔温和平缓,中锋用笔,线条光洁流畅。中期借鉴“邓派”,取法汉代碑额,与杨沂孙、莫友芝等人的交往密切,字形结构更加方长,字内空间追求疏密错落、上密下疏,基本保留小篆風格,但融合了大篆,用笔采用中锋铺豪,墨色变化出现,讲究气势,金石气流露。晚期完成了《说文古籀补》,结字取法基本趋向金文大篆,用笔皆以平铺直叙的手法书写,几乎没有提按变化,追求书卷气。从吴大澂的作品章法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纵有列、横无行,从作品《论语》来看,作品带有纵向介格线,错落有致,纵向感觉大于横向,具有灵活生动之美。二是纵有列、横有行,如吉林省博物馆藏《篆书七言联》,这类章法多以条屏、对联为主,作品工整统一,但略显呆板。

吴大澂除了一些著名代表作为篆书外,有很多书信也用篆书书写,如《致潘祖荫手札》,涉及了人物、事件、时间、金石术语、名物制度等内容,书写内容采用了金文,古代大多数手札采用行书或者楷书,方便书写并且易于识读,吴将金文写入信中,大篆的小篆式融合,使得文字大小一致整齐罗列。吴大澂篆书隐藏的玄机其实就是将金文书法更为规范化,建立起金文与今人书法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实际上就是“小篆式”的金文书法。吴大澂篆书虽将金文大篆融入小篆规范之中,较为平整规范、朴实无奇,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促进了清代篆书书法体式的转变。[5]

黄士陵幼年就承继家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黄牧甫以篆刻大师的身份被人们熟知,因此受到众多大家们赏识,逐渐认识了吴大澂等几位等著名的大学者,并得到了中肯的引荐和指点。虽然黄篆刻技艺比较出众,但是他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篆刻艺术上,书法也受其篆刻影响造诣极高。黄篆书主要以小篆为主,融入金文字形结构和用笔,对书法的追求亦如其印章,字形多头重脚轻,排列整齐,书写含蓄自然,平整光洁但不流滑,并未刻意强调线条的变化,主张追求字内更为重要的空间分割意义,具有前人可遇不可及的图案之美。

黄牧甫的书学之路可以分为模仿、探索、成熟三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独立的特点。在黄牧甫篆刻跋记中多有记载,模仿阶段以邓石如、吴让之二人为主,《恪勤怀抱五言联》,此联为黄牧甫早期35岁时所作,结字上紧下疏,字形瘦长,有邓石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感,用笔流畅,线条虽细则劲,收笔果断时露锋芒,唯一有遗憾的是“在”字篆法错误,“土”误为“之”。探索期,经历了学习邓石如的笔法后冷静思考,找寻了自己的新选择,这个时期,黄士陵将吴大澂金石学为根基,追溯三代吉金,杨沂孙开创小篆融入金文的新径,也同样影响了黄。如《黄牧甫飞电银钩联》,就是在吸取前人养分的同时,形成个人的风格特色,黄士陵篆书风格虽然整体平直方正,但是却布白巧妙,使得本来呆板的字形写出略微错位的视觉效果。裹锋出笔,饱笔浓墨,这种用笔状态书写金文,将金文结构和小篆形态结合,又不失苍润、拙朴。经过不断的积累学习,黄士陵50岁左右时书法风格达到了成熟,如《节录鲍照舞鹤赋四条屏》、《篆书七言联》、《吕子呻吟语》等作品风格相近,相对于前期作品而言,实则更为老练、朴实、稳重。许多笔画也具备了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氵”、“隹”等部首以及半包围结构的字形,处理巧妙,寓巧于拙,用孙过庭《书谱》中的“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句话来形容再为恰巧不过了。《吕子呻吟语》这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黄士陵去世前几年所书,字距、行距空间较大并且排列非常整齐,犹如唐楷端庄、雍容的感觉。由于是黄准备训诫后代子孙之用途,所以显得十分珍贵,可以看作是黄牧甫篆书的最高成就。

黄士陵可以说是成为了吴大澂最好的继承者,二人吸取金文,活学活用,将“小篆式”的金文书写方式达到了极致,一直持续影响到当代书法家和书法创作。[6]

五 结语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脑信息技术有效的取代了手写技术,人们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书法艺术的实用性被打了折扣。金文作为书法艺术的一部分,历史短、古意浓,相比较楷书、行书、隶书更为书写困难。纵观当下的篆书书法创作,相对于多数人取法吴昌硕《石鼓文》作品而言,晚清吴大澂、黄牧甫二位书家的作品可以被好好借鉴,大篆小篆融合,使产生新的面貌,也是当代展览的“新生命”。书法学习者学习大澂、黄牧甫二位的经典作品,将金文大篆字形借鉴小篆的用笔,碰撞出闪烁的火花。经过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的金文书法对比研究,也促进了我对清代金文书法的认识,更好的指导平时的篆书创作。

参考文献

[1]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第2版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8

[2]董文强. 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J].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08):544-544.

[3]金勇. 清代及民国金文书法类型浅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6.

[4]李思航. 清代金文书法体式渊源研究[J]. 名作欣赏. 2017(11):22-24.

[5]李思航.清代晚期金文书法研究[J].名作欣赏,2017(05):21-23.

[6]张宏彦. 黄士陵篆书研习及创作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20.

马艺璇(1998),女,汉族,籍贯:山东菏泽人,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书法;

注释:

吴修:《昭代名人尺牍小传》,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69年8月。

2 沙孟海:《吴昌硕先生的书法》,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 白谦慎:《白谦慎书法论文选》,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115页。

4 顾廷龙:《顾廷龙书札精选》,上海图书馆, 2004年。

猜你喜欢

风格
装饰中的禅意风格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浅析企业网站的吸引力
论陆游词的“太白之风”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