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讨

2021-11-29田巧存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思政课程重要意义

田巧存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育方式等有效途径,促进党史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使二者得到共进。下文主要阐述了党史教育的意义,分析党史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党史教育;重要意义;思政课程;必要性;策略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思政教育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保证高效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加强思政教育,在其中注入党史教育因素。二者的融合已经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仍需我们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发现教育新途径。

一、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现阶段,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愈发频繁,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还容易使其道德意识逐渐弱化。这种背景下,更加需要强化思政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有一些高校对党史的教育不够重视,对此,可以通过我国近代史的学习,感受党史的意义,提升其思想认识。

(二)对大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在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感受我国建设和发展的不易,同时,进行中共党史教育,进而激励大学生的上进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于我国近代史而言,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血泪史,还是国民的抗争史和奋斗史。对此,大学生必须要了解这段历史,才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建设过程,理解国家独立的深刻含义,有助于激励大学生检定社会主义的信心,使其健康正常,提高向心力和自豪感,为“中国梦”共享一份力。

二、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教育阶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也是进行党史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要想保证思政与党史教育的有机融合,就必须要贯彻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结合国家正向理念,鼓励精气神,向着新征程不断迈进。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程遵循“立德树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将育人贯彻在教书的全过程,这与党史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均重视学史崇德。在思政课程中注入党史因素,不仅能够拓宽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使学生对我国党史的发展情况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正向信念,实现全面发展,可见,在思政课程中注入党史因素十分重要。其次,党史内容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思政课程是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党史是有关我国历史的教科书,需要教育工作者力抓受教育者,对该群体进行良好的教育,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以宣传历史知识,弘扬优良作风和积极精神,传播英雄事迹,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爱国、爱党的感情,将党史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最后,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注入党史因素,可以巩固意识形态阵地。高校使意识形态培养的重要针地,对于现阶段国家安全面临的问题,需要强化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将党史融合于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的奋斗史,掌握历史发展的主要规律,理解社会发展的道理,使其树立正向的精神支柱。

三、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党史的理论和史实之间的关系,需要结合该项相关内容为核心,组织授课活动,可以通过实际的党史故事等内容,揭示历史规律,阐明经验其实,有助于诠释相关理论知识。可结合我国近代史的实际内容进行阐述,可以结合具体的革命例子,说明相关理论的含义,感受革命的意义。还可以结合党史资源,开展选修课,还可以进行主题讲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具有思想性的党史读物,使其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典故,有助于开展思政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生活化教学,讲解贴近生活的案例,提高思政教育参与度,推动思想教育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教育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尊重其差异性,重视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具有的不同思维方式等特点,结合相关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改变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总之,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简言之,高校学生的专业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因材施教指的是在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学科背景、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改变教学方式,以此来增强教育的可靠性和可接受性。比如,对于文科生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党史主题的演讲活动,在活动中使其形象正向的精神和感情。对于理科生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历史案例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宣传党史,引导学生感受党史的意义。对于艺术生而言,教师可以布置与专业相关的小任务,可以引导其制作党史手抄报,有助于進行党史教育。而因时制宜指的是结合时间情况,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会遇到不同的节日,有许多节日与党史教育相关联,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特殊节日,引导学生感受党史的内容,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在节日的熏陶下,有助于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后,因地制宜指的是结合高校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地的党史融入到思政内容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本土化、生活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使其产生共鸣,获得相关知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

应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对传统思政教育加以革新,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参与度和积极性,保证了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党史教育时,教师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历史资源,弘扬正向精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纪念馆,可以在纪念馆现场讲解革命先辈的事迹,宣扬红色资源,通过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还可以组织“返家乡”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家长收集红色事迹,重走红色足迹,感受红色精神。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还可以引导其在活动中进行拍摄,在活动结束后制作红色短视频,增强教育效能,体现教育价值。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使活动参与者感受红色事迹,还可以通过短视频,感染其他人。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学生会和团支部等组织,举办红色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党史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师可以巧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收集红色故事和资料,向学生展示,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学习心得,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将该项内容记录到平时的成绩中。通过双向互动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合理利用党史素材进行思政教育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较大理论,与党史内容息息相关。对此,教师可以巧用党史素材,应用于思政教学。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党史素材,需要保证素材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其接受党史教育。在生活中,红色党史素材随处可见,历史上出现了众多杰出的人物,这些英雄身上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对此,教师可以结合人物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比如,对于抗美援朝的战争阶段,可以结合邱少云的经典事迹,邱少云为了保护潜伏人员的人身安全,自己独自忍受火烧的痛苦,坚持了半个小时,最终在烈火中牺牲。通过讲解该类典型的红色事迹,可以将历史故事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体会革命的艰辛,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珍惜现阶段的美好生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带来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在高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程中,对党史进行研究和学习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党史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思政教育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对于二者的融合,可以积极采用党史素材,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促进二者的共进。

参考文献:

[1]龚海燕,熊天麟. 协同视域下高校党史教学与思政课建设的互融共进[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1,31(03):5-12.

[2]叶向东. 关于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09):111-113.

[3]任欢欢,刘志宽. 党史教育在思政工作中重要价值研究综述[J]. 教育评论,2020(03):95-100.

[4]王双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4.

[5]何孟飞. 高校党史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03):146-150.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思政课程重要意义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