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角的幼儿学前教育
2021-11-29曹维慧于晨鸽郭可鑫
曹维慧 于晨鸽 郭可鑫
摘要:学前阶段的幼儿身心尚未成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认知,也难以理解学习的含义和概念。基于这样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进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现代化视角;幼儿;学前教育
引言
教育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幼儿时期属于第一阶段,是接受教育的萌芽时期,也是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对幼儿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生的整个阶段而言,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性时期,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以及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前教育中,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他们对世界能够产生正确的认知,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从教育角度出发,每位幼儿的个性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一、重视幼儿学前教育的意义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的阶段,幼儿能否良好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幼儿处于心智十分稚嫩的时期,学前教育的优劣影响着幼儿将来能否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如今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部分不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且工资水平较低,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教学质量难以追赶上发达地区,同时,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让家长很难放心地将幼儿送入预园中。一些幼儿园缺少专业的素养,幼儿园中的卫生和安全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这对于幼儿在园中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重视幼儿学前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任务,为幼儿学前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才能真正地把教育现代化提上日程。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不容忽视的环节,有利于为幼儿创作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为幼儿未来养成良好的品格做铺垫,从而能够让幼儿在这个阶段更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资源上的配置。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器材,比如要让幼儿做幼儿篮球操,一个班级开展活动就需要几十个篮球,那么几个班级活动就需要几百个篮球,这仅仅是一个活动的开展,还有其他的器材。如果在时间和课程的设置上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器材的浪费,要把器材合理利用好,那么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专职的人员调配,器材的设置不能少,也不能多,要有科学合理的调度。活动场地也是教育资源,是学校的最大资源。学校硬件设施的缺失无法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有些活动场地要重复,合理的安排不能出现空置或者不用的情况。如果说学习器材和场地的缺失是能够看得见的,那么学校的软件设施是无法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技能,学校网络资源建设,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这些都是软件。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它们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运用共同提升。
三、现代化视角的幼儿学前教育策略
3.1信息技术融入学前教育五大领域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是幼儿课程融合的必经之路。语言领域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开阔幼儿视野,提高其理解与记忆力,还可帮助教师缓解教学压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构建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融合模式并有效应用也会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科学领域中,教师可用信息技术模拟科学场景及科学实验以提高幼儿的探究效果及体验。艺术领域中,技术呈现的生动直观的视觉效果,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造力,提高艺术教学效率。健康领域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可引导幼儿积极锻炼,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2构建家校共育模式
家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阵地之一,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只有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才能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构建家校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和分层次的引导,家长通过与幼儿教师的沟通,才能够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更加具体的引导。在构建家校共育模式时,学校还要发挥出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各类亲子活动,通过家长会议为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家长才能更好的配合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亲子活动,能够使家长学会正确的与孩子相处,利用亲子活动加强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联动,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3确立学前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建立十分重要。在以往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受学前教育课程及教育背景的限制,培养目标一直存在功利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教育新形势下,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就应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为基础,既要为幼儿生活学习做准备,又要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及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要关注幼儿的成长,挖掘幼儿的天赋潜能,为幼儿创造有利于幼儿生活学习的机会与环境。幼儿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时,要避免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防止幼儿在早期对学习产生排斥现象。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生命成长,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接受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让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意义,帮助幼儿建立主动学习的观念与思想,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完整人格,使幼儿受到更加优良的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对现有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然后将科学合理的教育实施在学前教育中。从教育角度出发,每位幼儿的个性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宝.当前学前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5.
[2]马海月.谈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J].当代家庭教育,2020(02):52.
[3]刘梦琪.现代化视角的幼儿学前教育[J].现代交际,2020(01):160+159.
[4]罗红.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5]周敏.新时期幼儿學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