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构建方法浅谈
2021-11-29王荣
王荣
摘要:时代的更迭衍生出了更加高效的教育机制,优渥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学生对教育的高品质需求,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单靠家庭或学校一方很难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发布,“家校教育一体化”成为了新的教育形式,这更加明确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此,家校必须建立有效沟通,旨在将推动学生的成长进步作为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关键词:“双减”背景;家校共育;新模式
如果我们把教育过程比作树苗成长,那么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树枝,那么孩子呢?便是树上的果子。果实的成熟,取决于根的原生状态,树干的强壮,树枝的茂盛。若无根,便成了无源之水;若无干,便成了无本之木;若无枝,则成了无叶之木,这时候还期待硕果累累,就好比天方夜谭。只有多方协同,有计划、有安排的给树苗浇水、施肥、剪枝,才能长成笔直挺立、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直白来说,教师需要紧跟教育形势,追求步调一致,将提升学生学习、品德“两手抓”,实现校内、校外“同发展”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现状解读
(一)家长“忧患意识”突出
完满的家庭是组成健壮社会体系的基本,教育作为联络家校的生态体系,依托社会环境成长与发展。“双减”政策的发布与实施都表明了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于是寄托于“减负”以助力学生多方向的发展。可面对“双减”家长反应却不尽相同,一部分家长觉得,“双减”后所有孩子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小了,是否应该顺势“躺平”?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忧患于学科培训消失后单一学校教育能否让孩子继续保持“优秀”。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打乱了家长、教师的教育步调,双方有了矛盾,自然加大了家校共育的难度。
(二)家校责任边界模糊
家校责任边界问题一直是当前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加上先前“学生作业家长批改”等热点一度冲上热搜,遭到不少网友调侃“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正是引起热议的原因所在。基于老师特别要求,对于孩子的各种课后学习任务不得不“照单全收”,大量的作业批改、背诵检查,学习打卡等,遭到不少家长的吐槽,他们觉得家长群变成了“焦虑群”,每天在工作、孩子的双重施压下,高呼“不堪群负”,而这也折射出当前家校共育中,双方责任边界模糊的问题。学校老师不能将教育任务全部“转交”给家长,应各有侧重,双方共同努力。
二、“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构建
身陷窘境,何以渡得柳暗花明?问题值得深思,作为一介教师,我们无法左右国家的教育政策,但我们能做且能做到的是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那么如何响应政策,实现“家校共育”的最优化?我认为,只能智取,不能蛮干,“四两拨千斤”方为上上之策。
(一)教师方面:转变教育理念,勤于业务钻研
基于家校建设的重要意义,这一“教育工程”必须被提上台面,并将教育规划化、系列化,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打出实际效果,并秉持“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理念,以此全面提升教育新形象。作为教师,首先,要摈弃“职业倦怠”的心理。如果之前教师还觉得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那么在“双减”压力下,教师必须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用更加精准的专业能力去备课、上课。其次,是革新教育手段,必须更加勤于业务钻研。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课堂上学好了,学精了,那么课后作业自然减少。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抓实效[1]。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与学情,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要将学生“引到在哪里”,因材施教,才能做到把控学情。在这个过程中,杜绝“复制粘贴”教案,重复累赘的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当学疲了,自然破坏“减负”的目标生态。
(二)双方层面:获悉教育难题,家校合力攻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优秀,这是不可避免的想法,也是能够理解的。“双减”前,家长还可以寄托于教培这条路,现在这条路也没有了,自然教师的压力就增加了,工作责任也相对更大了,无论从心理还是实际来讲,教师的教育任务更显艰难。基于此,双方应该更加理解对方的难处,建立有效沟通,对于学生教育难题应该合力攻克,当出现一些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双减”背景下,教育不再是某一群体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让双方拥有一个沟通平台,两者间互相尊重、理解彼此,以此探讨出更为高效的教育方法,认识到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使双方重视并切身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工作中[2]。
(三)两位一体:明晰责任边界,凸显整体效果
接上文提到,大部分家长对“批改作业”颇有微词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他们认为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以后还要辅导孩子的作业,然而有些作业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他们自身的能力范围。明确责任边界,不是为了推卸責任,而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教育应各有侧重,处理好家校分工的问题,以发挥出各自的教育优势,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比如家庭教育的长处是早期性、情感性、针对性,而学校教育的优点则是系统性、专业性、全面性[3]。文化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由学校负责,家长在这方面是助手,起督促、提醒的作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则需要家长发挥更大的作用,倾注更多的心血。
统一家校教育的目标与追求,才能成就有效的教育共同体。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做到的是丰富教学体系,规范教育细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双方共同合作,切实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之中。
结语
总之,“家校共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教师在“循序渐进”的步调中,稳中求胜,不可操之过急。家校协力,找准共同方向;步调一致,守望孩子茁壮,让学校和家庭为孩子的成长一起扬帆起航吧!
参考文献:
[1]杨清树.践行新时代教育精神,探索"家校共育"新形式[J].安徽教育科研, 2018(7).
[2]张慧敏."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构建方法[J].甘肃教育,2020,No.664(20):44-45.
[3]程文玲.新形势下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3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