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中国画山水写生中主观意识的培养
2021-11-29何雪蕾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国画教学,中国山水画写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践课程,学生写生时要求有一定的表现技巧,体现一定的意境,在技法表现的基础上有艺术处理,体现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但我们的高校学生写生时往往缺乏有序的组织安排,使得画面杂乱无章,用笔用墨无变化无生气,没有意境更谈不上艺术表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主观意识,缺乏思考。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主观意识,经过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使客观现实的形神与作者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才能把握对山水本源的美感体验和真切感受,使写生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关键词:主观意识;艺术修养;艺术表现;个性;情感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国画教学,中国山水画写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践课程,需要带领学生通过采风,收集素材,锻炼中国画山水的写生技能,让学生学会“搜尽奇峰打草稿”,对客观景物要能把握特征、研究规律,学会概括,有一定的表现技巧,体现一定的意境,在技法表现的基础上有艺术处理,体现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但是在国画山水写生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写生过程中,容易照搬物象,见啥画啥,不会虚实处理,不会表现主次关系、空间层次、强弱处理,不懂得对景物进行加减,移花接木,缺乏有序的组织安排,使得画面杂乱无章,用笔用墨无变化无生气,没有意境更谈不上艺术表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主观意识,缺乏思考。要能够尽快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山水画写生水平,培养学生好的主观意识是及其重要的。
一、提升艺术修养,强化写意山水画艺术表现观念
古人有:"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学习绘画,艺术修养是一个毕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对艺术理论、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深入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就无从谈艺术修养。作为高校的国画教师,平时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学精美术史,常看关于写意山水画方面的画论,常看和研究古代山水画或近现代写意山水画大师的作品,读懂读透作品的构图、空间、用笔、用墨、虚实主次处理、意境和情感表现等理论修养。石涛在《画语录》云:“画于山则灵之,畫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浑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中国山水画以笔墨技法作为基础,更需要体现作者的艺术思想、情感表现和主观意识,只有形神兼备,才有灵魂和生命。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传递了中国的绘画艺术智慧与哲学思想,诠释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山水画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意境呈现体现出画家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寓情于画,以画言志,用画抒情。自然景物的表现,只有经过画家的艺术化处理,只有经过构图的经营、集中表现形象特征、艺术化的处理,才能表现作品的诗意境界。李可染先生曾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面对复杂的景物,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有一定的感悟,有自己独特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才会有相应处理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布局,才能体现出高于客观的意象。意境营造,离不开“气韵”,南朝谢赫“六法论”中把“气韵生动”放在了首位,可见营造意境必须很好的把握气韵。山水画的气韵主要是指在绘画表现时能很好的把握笔墨巧妙变化。“墨分五色”,一般用墨色的浓、淡、干、湿、焦来表现气韵,相对容易掌握,但在用笔用线体现气韵方面就很难把握,在笔法力道上把握好轻重缓急,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主观意识,要有气有势,线条还要求有一定的虚实、疏密、强弱、浓淡、长短等节奏变化,才能充分体现出笔墨的韵味和审美情趣。
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是培养出来,只要我们的艺术理论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深度,欣赏水平提高了,写生时就会多思考,慎用笔,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艺术表现景物。
二、继承国画山水的表现技巧,不盲目的求新求变
中国画是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绘画艺术,前人对于如何表现用笔用墨都有讲究,有规律,有“法”可依,有独特的美学思想。如何体现空间,如何体现气势,如何表现各种景物的特征规律,都有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和经典的作品表现,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我们要懂得积硅步而至千里,只有我们在写生前多去临摹优秀作品,才不会把中国画山水写生画成简单素描或速写。
中国山水画强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些画论很好的阐释了中国山水画不是照搬自然物像,在写生中我们如何去处理好远近关系、虚实关系、主次关系、强弱关系等都有古人留下的优秀经典作品可供借鉴、研究和学习。我们现在的高校学生,美术基础都是从学习西画的素描开始,造型要求客观严谨,讲究透视、明暗、结构,都学过画速写,在写生过程中还是有这些构图、透视、造型习惯,确往往丢掉了中国山水画构图、表现技巧,写生中多是在现自然,而不是表现自然,要不就是盲目的求新求变,没有笔墨,最后画得杂乱无章、不伦不类的,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学习研究中国山水画的主观意识的表现,当踏实学习古代画家或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学以致用,才能积累山水画在怎样体现空间、主次、虚实,怎样用笔用墨,主观的表现自然。要学会应用自如,懂得变化中寻找统一,这就要多临摹、学习,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感受,在写生时,才体现出一定的主观意识,做到“笔到意到”。
三、认真体会和感受,尊重个性情感表现,随心而画
中国山水画历来讲究寄情于景,托物抒情。面对自然景物,我们首先是感受和体会,心里喜欢了,自然画得有激情,有一定的思考和准备,就会胸有成竹。写生之前,我们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动笔,要细致观察自然物象的整体外貌、形体特征、空间构成,对物象先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深层次观察,想好怎样立意,如何营造意境,透过自然表象来体会物象的内在精神,形成初步印象,在思考如何创造性表现。可以取其势,可以取其形,可以巧借构成,可以线代面,对于主次、取舍、揖让都了然于胸,才能,做到“山川为我所用”。六法论中“经营位置”实指画面的构成,就涉及到对物象的取舍,那些地方弱化,那些地方加强,那些景物是画面的中心和主体,需要我们的学生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调整形体、布局、主从关系,对所要描绘的景物空间懂得用笔墨进行删减、调整、重组,表现出心目中的整体意境。画面的虚实、强弱、主次关系的处理水平以及笔墨应用,当是体现意境关键,也是画面的精神内涵,中国画“计白当黑”,虽不着笔墨,却能给人无限的空间和想象。如在山石的处理上,首先得观察山石结构机理、形式动态、高矮变化、前后的气势及空间,才能在用笔时应高度概括的高度概括,几条线就可以造其形,该皴搽渲染的就皴搽渲染。可谓:“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体现画家在作画时的一种“道法自然”的心理状态。
中国山水画,求意境,讲诗意,需尊重自我的的个性情感表现,于有形中见无形,于无声中闻鸟语花香,于笔墨中现空灵,一点一划皆书我胸臆,才能现生动、自然、随意,达至高境界。任何绘画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都一定要有相应的艺术表现,体现画家的个性情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和灵魂,才会直击观者内心世界,让欣赏着产生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我们的高校学生在山水画写生时,开始时有激情,由于缺乏前期思考和准备,缺乏经验积累,容易出现虎头蛇尾,最后草草收场,无法瞬间爆发灵感和艺术表现力。教学中我们就要鼓励重注第一感受和第一印象,严谨中见随意,懂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生动的认真保留,无需画蛇添足,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感、审美理念。把写生当成很好的艺术体验和享受,哪怕画不好,也保留了一份自己随心的状态,一定要让自己个性情感在写生作品中自然流露。
总而言之,山水画写生不仅仅是一个技法表现的问题,不只是简单的记录客观事物,收集素材,要有心而画,“随意“而为,重要的是一个意识问题,通过画面的经营取舍、虚实相生、虚实相融的原理,依据画家的修养与学识,把自然形象语言和特点提炼出来,体现物象的精神状态。写生的过程需要将物象不断归纳化、条理化处理,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艺术修养,才能更深层次地发现和感受自然景观与自我心灵境界产生的共鸣,从而生发出更多的感悟,表现出山水之道和精神之美,经过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使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从而把握对山水本源的美感体验和真切感受,使写生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启文.创作与构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乔伊.你应读懂的100幅中国名画[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何雪蕾,女,出生于1969年5月2日,汉族,安顺学院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