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坞木刻年画有关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

2021-11-29梁静佳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桃花坞传承发展探究学习

梁静佳

摘要:桃花坞年画闻名中外,然而,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在作为传播土壤的同时,也成为发展的基础,在世界上经历了几次变化。从太平天国兵火之劫到成立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从“文革”停产到重新恢复;从取代年画到传统木版年画,到年画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历史是传统工艺的发展史,也是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创新史。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传承发展;探究学习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市传承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结晶。它是中国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古朴的工艺与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刻画方式,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但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说,它的传承是跌宕起伏,历经波折。在经历无数的风雨过后,桃花坞木刻年画依然存在于大众的视野中。本次论文,笔者将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性的研究和学习,研究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起源于发展历程,以及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阻碍,希望通过学习研究,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为苏州传统手工艺术的延续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手工艺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痴迷于快餐式的文化,对需要时间沉淀的传统艺术很难静下心来欣赏。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对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小年轻不愿意为这些“老年人”的事业奉献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更不愿花心思来传承和发展这样的传统艺术。时代的冲击,市场的竞争,以及后继无人的发展状况,都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的传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如今的形势之下,探讨如何更有效的传承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是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拯救,更是对苏州传统文化遗产的救赎探索。

2.研究意义

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普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信息化媒体的影响等,传统的手工技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手艺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随着古老传统手工艺师的逝世和新生代传承者的“断层”,许多重要的手工艺正在消失或消失。

面临当今社会的大环境,各地都在找寻合适发展和传承当地民间文化的有效方法。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苏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通过分析桃花坞木刻年画传承和发展的难点,寻找解决对策,像苏州吴文化这类的传统手工艺需要第一时间采取一些手段去继承它的文化精髓,加强保护和发展,用它去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这也是有助于促进这些传统手工艺的精神文明建设。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城市经济文化的竞争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使得经济和社会利益得到双赢。

3.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史

年画来自汉代驱魔用的“桃符”等门画,它的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到达了顶峰,那时在苏州山塘街和桃花坞一带的工作室每年年画至少可生产一百万张,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传到英国、德国等地.桃花船坞年画随着商船往来传入日本,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浮世绘”版画的产生和发展。

明朝时期苏州印制的年画,多毁于明末太平天国与清兵入关的战争兵火之灾中,清朝初期的年画铺和年画刻版,也在山塘大火中和城内洗劫中全部烧尽。仅存的部分年画铺迁到苏州间门内的桃花坞一带,今天所能见到的己寥寥无几了。

新中国后,有了政府的扶持,使得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它的各项传统技艺得以继续保留和复兴。80年代,是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第二次发展。无论是在雕版复刻还是在复印或者对外的宣传上,都赢得了极大的成就。

二、桃坞年画传承的分析与研究

1.传承人才稀缺

传统手工传承的主要特点是“口传心授”,学习周期长,学习工程单调,技艺提高很慢,工作环境一般也很困难。要达到较高的水平,并获得一定的收益,需要数年或更多的时间。现代年轻人或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或缺乏毅力,或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不愿从事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工作,因此许多项目现在都面临着接班人不足、人亡艺绝的境地。

2.市场暗淡

从苏州传统手工艺派生出来的具有苏州特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在苏州市场纪念品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还有许多等待发掘的“潜力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传统手工艺终将被高效率又便捷的大机械生产系统所代替。中西方经济文化的碰撞导致了中国人沿袭了几千年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被打破。

3.保护机制欠缺

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中,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样也缺乏对保护传承工作的宏观体系、深入探讨。这导致了目前保护标准、评估体系等严重缺失,保护措施任意性大。目前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工作中,由于统一规划的缺失,各参与者对其保护模式、保护机制等认识模糊,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不能充分开展资源共享。

三、对桃花坞木刻年画传承出路的探究

1.重视对传承人才的培养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桃花坞木刻的年画也是如此。桃花船坞木刻年画的保护,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而且是语境的延续,因此,在传承者的培养中,应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传承者培养的新机制。

首先要重视通识教育。桃花坞木刻年画要延续现代发展,需要融合学校日常文化基础教育过程中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基本知识、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地方特色风俗、习惯等内容,在默示化中转变为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的文化自觉和认识。

其次,在业者培养方面,要结合课堂理论教育和师徒实践传承,将其适应现代桃花坞木刻年画发展所必需的技術,培养创新长,有文化底,宣传推广的一个有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

2.完善桃花坞木刻年画传承保护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扶植力度,增强扶植对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近年来,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加以保护,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手工艺术正在逐渐消失,一些靠口传身授加以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正在迅速消亡。政府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创新,打造自己的手工艺品牌,更要要加大对苏州市现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清查整理的力度,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准确定位并开拓市场

近代桃花坞年画的衰亡,固然有西方文化侵袭的直接摧残,但桃花坞年画为拓宽市场,风格转变成了大众眼中的“艳俗热烈”的艺术,脱离了吴文化中雅致秀美的传统特色,最终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立足之地。因此,今人在对桃花坞年画的继承和创造中,一定要吸取近代失败经验。

此外,桃花坞年画作为一向民俗工艺产业,自古以来就是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它的创造和销售离不开市场。因此对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定位也意味着定位出准确的消费群体。而市民阶层的购买兴趣口益降低,农村化的市场方向又导致作品质量下降,最终还是失去了所有的市场。今人在传承发展中,一定要对消费群体和生产方向有准确的定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这样才能有稳定的特色和长足的发展。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传统艺术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民族艺术。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阻力很大,传统工艺的发展举步维艰。笔者通过对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历程进行研读和学习,在对当前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困境做出分析之后,总结了几点桃花坞木刻年画发展传承的新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一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2]王树村.中国民间美术史[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5

[3]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技法、文献[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桃花坞传承发展探究学习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研究
苏州桃花坞与日本浮世绘比较研究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