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2021-11-29孔燕燕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9期

孔燕燕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课标中也明确了古诗文学习的数量和篇目。统编本教材是伴随着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颁布的,教材中古诗文的比重大幅增加,正如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言:“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数量增大到如此程度,为师生的教与学带来挑战。笔者立足课堂实践,基于学生的表现,针对古诗文这种极具中华传统魅力的文本进行研究,以期在课堂教学改进中落实古诗文承载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概念的界定

1.表现性评价

从于开莲、陈旭和澎湃的著作中可知,表现性评价是针对传统纸笔测试无法了解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表现提出的,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成就。支撑表现性评价的理论是建构主义, 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表现性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能力表现的评价。

2.古诗文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较早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诗大序》中对诗的概念做了阐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一观点,近代学者在自己的论著中也有所诠释。叶嘉莹在《古诗词课》一书中说,中国的诗歌起源是言志和抒情,在《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中指出,中国古典诗歌首先内心之中要有一种感发,情动于中,然后再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是诗歌孕育的开始。

古诗文在内容与思想上,凝结了历代文人的生活经验、智慧、情感、志向等;在形式上,平仄押韵对仗等语言表达体现了格律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古诗文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体。让这个结晶体熠熠生辉,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古诗文,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无穷魅力,在与古人的对话中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志向, 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从古诗文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缩影,是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思想。

3.课堂改进

张肇丰、李丽桦在《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一书中指出,教师缺少一种面对新事物的思考和行动方法,更缺少将自己的行动提炼成可发表、可交流的话语体系,而缺少这种思考和行动的方法制约了他们对新事物的洞察力和控制力,进而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

课堂改进就是希望给老师们提供一种面对新事物的思考逻辑和可能的提炼路径,促使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不断的“行动—改进—再行动—再改进”,从不做走向做,从不加思考随意地做走向边学边做,边反思边做,边做边提炼,将实践转化成可供交流、探讨的文本。

二、古诗文教学现状

诗歌的研究,有文学界、文学批评界的研究,专业领域的研究一般集中在诗歌解读、鉴赏、批评等方面。比如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一书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叶嘉莹先生的《古诗词课》全面讲解最重要的诗人和诗歌,把握中国古典詩词大脉络;孙绍振先生的《月迷津渡》是对古典诗词个案的微观分析;莫砺锋的《唐诗与宋词》选择重点诗人及作品介绍,还对艺术渊源、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进行解说。

诗歌教学的研究,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技巧、程序、模式等方面,对于学生学习具体诗歌的具体困难关注较少,对于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的表现关注较少,对于学生是否理解、体悟,或者理解、体悟的具体层次关注较少。比如孙圆圆的《品味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读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归纳了在教学模式上重背诵、轻理解,在教学重点上重内容、轻意境的现象;李金艳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又发现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解、轻诵读,在教学过程中重教师讲授、轻学生体悟,在教学过程中重课内诗文、轻课外拓展等一系列问题。

三、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1.教材分析

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为例。

单元主题:大自然的美。

训练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句子。

课后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课标对中年级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学生表现描述及课堂改进措施

(1)想象的丰富性。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①学生表现描述:对春天的形象停留在花草、小燕子、泥土融化。

表现1:能够理解关键词语“泥融”“沙暖”,能依据注释展开想象。

生1:那些小燕子用泥来补自己的家,防止倒塌。泥土湿软了,燕子就可以衔泥筑巢了。

表现2:能够理解关键词语“泥融”“沙暖”,将注释放入自己的想象运用。

生2:泥土湿软时,燕子飞回来了,观看春天的风景。

表现3:能够理解关键词语“泥融”“沙暖”,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注释,融入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

生3:冻土融化,引来燕子衔泥筑巢。因为冬天特别冷, 泥土都冻上了冰,到了春天温暖了,冰融化成水,所以我觉得是冻土融化。

②课堂改进措施:引入字源,增加想象的丰富性。

从四个汉字的甲骨文或篆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草和虫都是春天的标志,“蠢”就是虫子都在那里蠕动,而“蛰”表示把蛰伏的虫子都惊醒了,进而联系惊蛰节气,在这一节气中,世界万物蠢蠢欲动。字源的引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从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对春天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从节气走向生活,唤起了更多生活的体验。在课堂改进中,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

③课堂教学改进后学生的表现描述:

生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眼前一片秀丽的景象。春风带来萌发的花草的芬芳,昆虫从梦中醒来,慢慢爬动,好像还没有睡够。燕子飞回来捉虫给宝宝吃,顺便含泥补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一对对鸳鸯。

生2:春天来了,红彤彤的太阳落山晚了。春回大地,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春风吹过,把花朵的芬芳送入了我们的鼻中,草木发芽,破土而出。太阳温暖了,泥土就慢慢融化了,燕子像虫子一样忙碌了起来,开始捉虫,发出咯咯声。鸳鸯在沙地上观看美景。春天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生3:春回大地,万物苏醒,风微微地吹着,风中夹杂着泥土花儿小草的芬芳。草木之芽破土而出,发出吱吱的声响。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冻泥融化,鸳鸯醒来在水边嬉戏,春天昆虫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慢慢地爬行。春天里所有景物都沐浴在这个景色中。

生4:春回大地,万物苏醒,小草破土而出,温暖的阳光让昆虫从冬眠中苏醒。一阵春风吹来,仔细闻一闻就会闻到花草的芳香。冻泥融化了,燕子衔泥来修补自己的巢。在河滩上一对对鸳鸯在上面休息、睡觉。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好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经过课堂改进,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有明显的提升,感受到迟日、春风、泥融、沙暖,从诗人笔下凝练的这短短的20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温暖的春景图。

(2)想象的准确性。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①学生表现描述:“欲上”的不理解、知识的缺乏、生活经验不足。

表现1:能根据“欲上”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

生1:正是河豚将要游上水面的时候。

表现2:能根据“欲上”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对“欲”加以剖析后进行想象。

生2:这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的时候。

表现3:能根据“欲上”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联系季节变化推测进行想象。

生3:因为水变暖了,是河豚这种鱼最好的出水时间。

表现4:不能理解“欲上”的意思。

生4:正是河豚上市的季节。

②课堂改进措施:补充洄游的资料。

河豚有洄游的生活习性,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产卵,5~6月在江河中产卵。秋季水温下降,开始降河,和其他种类一样游向深海区,12月初返回深海区越冬。

原画的引入:丰富情感体验,感受美景、美食、美情。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惠崇的画作,与诗文对照,会发现画中并没有河豚的出现。在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中也有这方面的阐述。

这首诗前三句写惠崇画里的事物,末句写苏轼心里的想象,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因此苏轼看见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鸭在惠崇画中,而河豚在苏轼意中。“水暖先知”是设身处地的体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钱锺书《宋诗选注》

从资料中学生可知本诗前三句写诗人看到的,后一句写诗人想到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知诗人。河豚味道鲜美,苏轼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在赏花的同时,联想到了此时正是品尝鲜美河豚的最佳时期,这诗中不但有美景、美食,更有诗人热爱生活的美情。

③课堂教学改进后学生表现描述:

生1:今日有幸赏《惠崇春江晚景图》,我看到了在一片碧绿的竹林外,盛开着两三枝优雅的桃花,满地都是蒌蒿和芦苇的嫩芽。苏轼还在诗中联想到河豚,如果我面前有一盘河豚,那肯定会流口水了。

生2:春回大地,竹林外的桃花都开了,鸭子享受的时候河水变暖了,蒌蒿长了满地,芦苇刚发芽,水这么暖河豚应该会到这里产卵。这幅画真是活灵活现。

生3:在大好春光里,竹子外面探出两三枝粉嫩的桃花。一群群鸭子戏水欢歌,热闹非凡。美味的蒌蒿和芦芽让我垂涎欲滴。我想这时正是河豚洄游的时候,要是有一只河豚在我面前,让我一饱口福,那就更好了。

生4:万物苏醒,竹林外面的桃花有两三枝开了,美丽的桃花展开了笑脸。春天江水慢慢变暖,鸭子早就知道,还在江水中嬉戏。江边的蒌蒿长了满地,芦苇长出短短的嫩芽。此时这肥而美味的河豚从大海游回江河里,如果要是能品尝到河豚的美味,那该多么美好呀!

(3)落实单元目标。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①学生表现描述:北方对南方的不了解、物象陌生、表达方式陌生。

表现1:不能读懂注释,不理解“泛尽”“却”“来时”的意思。

生1:树上长着梅子,小溪在山的中间,走过树下的绿荫,有黄鹂在唱歌。

表现2:能读懂注释,理解“泛尽”的意思,并想象画面。

生2:我坐着小船来到小溪

尽头,走在山路上,树荫在山路上没有消失,而且还多了四五声黄鹂叫。

表现3:能读懂注释,理解“泛尽”“却”“来时”的意思,并想象画面。

生3:我坐着小船到小溪的尽头,漫步在小径上,绿荫不减来时多少,去時听到黄鹂悦耳的鸣叫。

生4:我乘小船沿溪前行,到

尽头改走山路。山路上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森林中黄鹂的欢鸣比来时增添了几分情趣。

②课堂改进措施:反复涌读,在对此中画一画。

学生对此诗中第二、三句的理解都存在疑惑,“泛尽”“却”“来时”文后虽然有注释,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

同样,鉴于此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度表现,本诗教学定位需要进行再调整,围绕单元主题“大自然的美”和单元训练点“感受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行,通过反复读诗,读“表现2”和“表现3”的三位同学想象的画面,落实课标中对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和想象的目标。在读中发现异同,在对比中,学生不难发现他们都说到了梅子成熟时每天都是晴朗的,都说到了是“我”泛舟到尽头再走山路;在相同中,进一步读懂注释“小溪泛尽”,理解“却”的意思。三位同学的不同之处就是来和去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和诗句,自己画一画诗人现在的位置,感受到来时去时这同一条路的不同。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感受诗句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总结

1.课标中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目标阐述

(见下页表1)

2.课堂改进的价值

通过引入表现性评价这一课堂观察方式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发现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的个性化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指导与帮助。统编本教材古诗文篇目的增加势必带来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关注人的教育也需要我们将学生放在学习的前台。

只有立足课堂实践,基于学生的表现,针对古诗文这种极具中华传统魅力的文本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在课堂改进中,落实古诗文所承载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借助古诗文中的精髓润泽孩子的童年,为他们打上健康明朗的底色。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