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光荣传统

2021-11-29沈传亮李永康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1年7期
关键词:光荣传统党史学习以人民为中心

沈传亮 李永康

编者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张军检察长“在百年党史学习中明理增信崇德 通过‘力行办好检察为民实事”的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本刊特推出专题“深入学习百年党史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围绕如何加强党史学习,在学习党史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破解检察工作难题等内容组织撰写稿件,充分展现检察机关以党史学习教育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作为。

摘 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庆祝我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应以正确的党史观为指导,全面回顾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坚持党领导一切、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宝贵经验。坚决弘扬对党忠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传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关键词:党史学习 光辉历程 以人民为中心 光荣传统

从1921年7月到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2021年,百年党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如何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如何总结党的百年经验、如何看待党的光荣传统的话题尤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我们以正确的党史观为指导,不仅回顾了党的光輝历程,总结了党的宝贵经验,还梳理了党的光荣传统,望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一定的助力。

一、 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

唯有知来路,才能明方向。由嘉兴南湖红船点亮星火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闯过重重难关而自信自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明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辉煌成就,是今天学习好、总结好党史的重要基础,也是正确认识百年历史主题主线的首要前提。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鲜明地将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从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2]这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成功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战大旗进而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反对一党独裁并提出“联合政府”的口号,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没有“四面出击”,而是保持战略定力,紧紧抓住经济工作这个中心,稳定城市乡村,打击土匪恶霸,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果断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挫败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干涉和挑衅,改变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正如邓小平所言,尽管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犯过一些错误,但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3],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

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此后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逐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当时间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又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实践基础上,相继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长期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挺进,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在强起来的光明大道上昂首挺进。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顺应历史潮流,作出正确选择,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谱写出一个又一个的华丽篇章。

二、百年大党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探索和积淀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应该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每逢党的重要纪念日,都会总结党的奋斗经验。但今年格外不同,要总结的是党百年积累的经验。因而这些经验,要能够贯穿党的百年。从这个角度看,党百年积累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四点。

(一)坚持党领导一切

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坚强领导是一个根本原因。这既是党的事业成功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自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以后,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寻找救国之路,却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仍然在内忧外患中苦苦挣扎。而中国共产党的出现结束了这段屈辱的历史,在拥有先进理论武装、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承担历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牺牲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改变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国也实现了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可以说,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4]新时代不断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势在必行。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理论,也是革命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是,要想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南作用,就必须切忌空谈,反对本本主义,立足中国国情。在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曾因为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化的教条而付出惨痛代价,对此毛泽东警劝道:“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5]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工作,才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谱写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辉煌篇章。当今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很多新的课题,必须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从事一切革命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一再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6]在中共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写进了党章,成为我们党的宗旨。反观国民党,滞后的群众工作与我们党形成了鲜明对比。1946年,主持国民党党务的陈立夫慨叹:“国民党成为不能解决人民问题之党,失去各阶层之广大同情与拥护。既不代表农民,亦不代表工人,又不代表正常之工商,甚至不代表全体官吏,而只代表少数人之利益。”[7]最后,国民党变成了孤家寡人而分崩离析,这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道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8]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主体作用的深刻认识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于实践。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取消农业税到林地确权;从建设小康到脱贫攻坚再到现代化,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应中华民族救亡和复兴的需要而生,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立,是一个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500多万名党员,应对各种困难挑战而生生不息,关键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勇于进行自我革命。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奠定了我们党思想建党的理论和原则。抗日战争时期,党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强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领导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9]。当面临管理城市、领导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等一系列新课题,党果断领导进行了一系列反腐化与官僚主义作风的运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党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整改党内作风,抓腐败问题,而且“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力度之强劲、成效之显著、影响之广泛令世人瞩目。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建设质量关乎党的生命,在未来必须推动从严治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经验总结见仁见智,百年大党积累的经验也决不止上述四条。我们只是选择了几条最重要的即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引领、自我革命四条。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下,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我们只有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营养,汲取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才能博古通今、走向未来。

三、弘扬百年大党的光荣传统

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从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概括。这六个方面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必须大力弘扬、长期坚持。

(一)弘扬对党忠诚的优良传统

对党忠诚,既是共产党人入党时的铿锵誓言,更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邓小平曾对此有过深刻论述,强调“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不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这对于党的生活有重大的原则意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场。任何对党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都只能对党造成损害。而归根结底,对于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人自己,也只能造成损害”[11]。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面前决不含糊。

(二)弘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共产党人必备的理论品质。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毛泽东曾在延安整风时就尖锐地批评那些动辄拿本本来的教条主义者,认为“教条主义连狗屎都不如,狗屎还可肥田,教条主义连肥田都不行”[12],只能给我们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不断纠正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错误,才使我们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以此为指导有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特有优势,在面对未来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时必须继续坚持和传承下去,勇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三)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本色。毛泽东曾把人民比作“土地”,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没有土地的滋养,再好的种子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13]只有扎根群众,心系百姓,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能让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地”孕育我党之“种子”,以至根深叶茂、日益繁盛。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党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弘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有力武器。1929年,毛泽东就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深刻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思想、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14]在延安整风中,党就采取了自我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以弄清是非,统一全党的思想。随后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强调“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15],使其逐渐升华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当中。如今,习近平总书记仍然高度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明确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16],新时代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就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

(五)弘扬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经血雨腥风、战胜千难万险,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品格流淌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血液中,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他们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畏艰难、奋勇前进。即使是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时期的1935年,毛泽东仍大声疾呼:“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7]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艰难险境中,始终保持着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的号召:“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18]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坚持下去,以乘风破浪的精神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1941年到1942年,国民党实行“防共、溶共、限共”的政策,对我们党领导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面对“吃不饱、穿不暖”“喝小米稀饭,盐水泡野菜,都难以维持”的境地,毛泽东以义愤而又有志气的语气呼吁道:“还是自己动手吧。”[19]很快,中國共产党就领导发动了一场党政机关、军队、学校普遍参与的大生产运动,从而打破了敌人以经济封锁的方式扼杀我们党的企图,同时也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此深入人心。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面对新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党仍然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苏联停止援助的情况下突破了两弹一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这些成绩背后无一不是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自己摸索出来的。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回首百年,展望未来,历史给我们的最好东西就是它留给我们的精神以及由此所激起的热情。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下学习、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观点,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又富有现实针对性,为党史学习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

(一)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20],蕴含丰富的历史逻辑,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向。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下,历史既不是止于碎片化史实和事实的堆积,更不停留于“历史学家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21],而是一种基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宏大叙事,是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历史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党史当作系统整体来看待,也要把党史当作动态过程来认识;既要把握党史发展过程的客观性,也要把握党和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既要看到党史中不同历史事件的特殊性,也要善于透過历史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必然的联系。毛泽东深谙此道,其撰写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所提及的“古今中外法”,就是要求我们对历史进行长时段和宽视域的整体把握。[2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创论与此一脉相承,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成为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根本遵循。

(二)必须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大党百年一路走来,犹如大江入海,奔腾不息。只有把握住历史前进的方向,站在正确的一边,才能乘风破浪,浩荡前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不懈奋斗,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围绕这一主题主线展开的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党的历史上发生过曲折和错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难免会出现挫折甚至错误。但是,从总体上讲,错误和挫折只是局部的、暂时的,我们要辨清是非,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关键在于坚持以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对待党史上的人和事,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看、辩证看,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确会议的前因后果,剖析人物的褒贬是非。

(三)必须正确处理好“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关系

百年党史是一脉相承的有机统一体,“两个三十年”虽然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上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区别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国家核心领导力量、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区别,更不是执政党的宗旨和远大奋斗目标的区别。在这两个30年里,我们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国家的核心力量都是中国共产党,居于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继承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23]全面认识与科学把握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正确看待不同时期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社会认知,分清主流与支流,这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

(四)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打着“戏说”“恶搞”的幌子,歪曲历史、抹黑英雄、解构崇高,其本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合理合法性。苏联之所以解体,苏共之所以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搞乱了苏共历史,列宁、斯大林遭到否定,而苏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却不敢亮剑、不会亮剑。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中国共产党必须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这种错误思潮我们应注重用事实和史料说话、用扎实的学术研究支撑,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虚伪性与荒谬性。这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运用正确党史观观党史的根本目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清醒剂。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大气磅礴,蕴藏着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留下了党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以正确党史观为引领,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智慧、汲取力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更加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猜你喜欢

光荣传统党史学习以人民为中心
我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与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徐达珍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研究综述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作风的政治意义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