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条富路有奔头

2021-11-2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鄂托克前旗马场易地

文 | 实践全媒体记者 王 婷 鄂托克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 伟

鄂托克前旗临近陕、宁,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开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就位于这里,延安民族学院也曾搬迁到这里办学。“十三五”以来,鄂托克前旗盯紧“三落实”、严把“三精准”、强化“三保障”,聚焦短板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攻坚任务,全旗663户174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6.7%趋近于0。

走进鄂托克前旗,村落静美人和谐,产业兴旺奏欢歌。放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向四方延展,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写满了丰收的故事……

集体经济启动发展引擎

家住城川镇麻黄套村的张智仁,正在村里的万亩马铃薯基地里劳作,分类、装袋、上车……忙得不亦乐乎。

前几年,为了给老伴治病,张智仁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欠了不少外债,觉得生活没有了盼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张智仁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大部分的医药费都可以被报销。驻村工作队还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帮我加入了合作社,我每年都能拿到分红,再加上在合作社打工,外债早就还清了,每年能挣5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说到这里,张智仁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像张智仁这样通过土地入股拿分红的农牧户,在全村有50多户。通过整合荒闲土地、规模化经营,村里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种植模式,降低了劳动成本,农牧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土地入股加上分红,农牧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000多元。

2013年以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两级总工会先后派业务骨干进驻麻黄套村,给予人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市总工会协调引进中川三和农林公司等4家企业,规划3万亩土地建设以马铃薯种植为主,饲草、林果、瓜菜种植为补充的四大产业基地,引导农牧民发展专业化经济作物种植,年产马铃薯、白萝卜、玉米等农产品2万余吨,实现纯收入4000万元,农牧民直接受益540万元。短短几年,麻黄套村就从一个集体经济为零的贫困村,发展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5万元。

易地搬迁圆百姓安居梦

“土坯房,东倒西歪,还裂几指宽的口子,吃水要到几里外的地方拉……”这是居住在敖勒召其镇马场井村的李怀兴一家昔日生活的真实写照。

走进李怀兴位于马场井村安置区的新家,整洁的房屋里,水、电、气一应俱全。李怀兴说:“多亏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还发展起养殖事业,除了养羊,我又养了17头牛,预计纯收入5万元以上。”

2016年,针对马场井村水资源匮乏、发展生产条件不足的情况,鄂托克前旗对马场井村95户、227名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合理制定搬迁群众社会保障标准,将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无缝对接。

马场井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具备优越的农田水利条件,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搬迁区在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广电等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这里紧邻西北地区最大的羊交易市场,加上新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能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确保搬来的群众“稳得住”。2020年,马场井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还作为自治区4个典型案例之一,成功入选全国200个“美丽安置区”。

绿色发展绘就美丽乡村

农民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一家合作社里包装鲜辣椒 王 正/摄

“住在沙漠里,家产万贯也不是小康,有了绿水青山就有了金山银山,生态好了,啥都有了。”上海庙镇陶利嘎查村民李海清看着眼前大片的树林,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陶利嘎查过去生态环境恶劣,人畜吃水都困难。2006年底,陶利嘎查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生态自然恢复区试点工程,实行整村搬迁转移,同时引导专业合作组织整合转移农牧民的闲置草牧场,大力推广沙柳、柠条种植,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植被盖度达54.25%,草原生态环境逐年好转。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上海庙镇紧抓人居环境整治。八一村的大多数居民在集中居住区,为方便生产生活,村里专门建设了集中养殖区。为解决集中养殖区的脏乱差问题,八一村探索建立了“四联四治”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机制。“我们村里环境卫生问题是彻底解决了,走在干净整洁的路上,我们的心情也愉快多了,晚上跟着媳妇去跳广场舞,呼吸的空气都是干净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八一村村民华均说道。

从烽火岁月走进新时代,放眼鄂托克前旗,过去的荒滩如今果木葱茏,过去广种薄收的田地如今形成了特色农业,过去低矮的房屋、泥泞的小道变成如今林立的楼房、交错的马路……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老区振兴蓝图正在绘就。

猜你喜欢

鄂托克前旗马场易地
图志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马场(外一首)
鄂托克前旗“德治”创新引领社会治理
蒙古族祭火仪式的传承与发展
内蒙古牧区草牧场“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调查报告:以鄂托克前旗为例
马场主的金三角鱼塘
内蒙古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