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补虚逐瘀法治疗冠心病并发便秘临床研究*
2021-11-29邱筱娜闫海源刘涛涛郑懿王瑞森
邱筱娜 闫海源 刘涛涛 郑懿 王瑞森
(1.榆林市中医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脏病类型,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病变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狭窄而诱发心脏问题[1-2]。随着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其运动量减少使胃肠道蠕动减缓,减弱胃肠道功能,同时因摄入更为精细的食物可能减少食物纤维的摄入量,进而容易引起便秘的情况。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方法[3],而对冠心病便秘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针对性的心血管类西药和促胃肠道排泄药[4-5],而有关此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近年来,中医学在各类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日益凸显,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案,从整体观念出发而全面客观分析病情,从而可更好地进行个体化和针对性治疗,并充分利用多靶点效应,更好地提升临床疗效。为此,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观察穴位针灸联合中药汤剂对冠心病并发便秘患者心功能和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旨在为有效减少患者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并发便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2~73岁,平均(64.04±6.14)岁;冠心病病程3~13年,平均(6.87±1.28)年;便秘病程1~4个月,平均(2.02±0.64)个月。治疗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7~74岁,平均(63.99±5.27)岁;冠心病病程4~15年,平均(7.07±1.48)年;便秘病程1~6个月,平均(2.13±0.5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6]:心电图检查有典型的ST-T段缺血改变;运动负荷试验阳性;心电图显示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1支≥50%的狭窄病变;既往伴有便秘史或排便疼痛,平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平均每日排便量少于35 g,大便干硬或有硬结,存在排便困难的情况,属于中医“便秘”“大便难”“脾约”“后不利”等范畴,经肠镜检查提示直肠内粪便潴留[7];年龄<75岁;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排除标准:伴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伴有严重脑部器质性疾病;伴有肺、肝、肾等其它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既往服用胃肠道药物史;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视力障碍,合并精神性疾病。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部门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①应用冠心病常规药物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嘱患者调整心理情绪,并指导患者正确的排便方式,可适当摄入含粗纤维量高的食物,促进胃肠道蠕动,同时加强运动锻炼,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和运动习惯。②针灸治疗,采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采用“华佗”牌0.30 mm×40 mm不锈钢毫针,以照海、天枢、大肠俞、支沟为主穴,以胃俞、脾俞、足三里为辅穴,以双手进针法刺入皮肤,并调整进针深度,直刺1.2~1.5寸,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 min。每日针灸1次,治疗4周。
1.2.2治疗组 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同时,采取补虚逐瘀法的中药汤剂治疗,组方包括:人参12 g,黄精10 g,降香3 g,黄芪20 g,葛根10 g,地龙10 g,瓜篓6 g,丹参10 g。用水煎煮至250 mL,每日1剂,每日分早、晚温服各1次。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
1.3疗效评价
1.3.1心电图的改善情况 显效:治疗后4周,患者心电图示ST段处在等电位线上,基本位-0.05~0.30 mV;有效:治疗后4周,患者心电图示ST段回升至0.05 mV以上,但仍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4周,患者心电图并无明显改变[8]。
1.3.2便秘疗效 采用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进行量化评分,指标包括便秘病史(0、1~5年、6~10年、11~20年、超过20年)、大便次数(1~2次/1~2 d、2次/周、1次/周、少于1次/周、少于1次/月)、排便时间(少于5 min、5~10 min、11~20 min、21~30 min、超过30 min)、排便失败(从不、1~3次/24 h、4~6次/24 h、7~9次/24 h、超过9次/24 h)、腹痛(很少、偶尔、常常、总是)、排空感(从不、很少、偶尔、常常、总是)、排便困难(从不、很少、偶尔、常常、总是),上述各项评分均为0、1、2、3、4分,协助排便(从不、刺激性泻药、手指排便或灌肠)评分为0、1、2分[9]。计算治疗前后总积分的改善率,分为治愈:治疗后4周,患者可3 d内排便,排便顺畅,便质转润,未出现粪便干结,便秘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4周,患者可3 d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时稍欠顺畅,便秘症状减轻,改善率>60%;有效:治疗后4周,患者可3 d内排便,便质先干后硬,便秘症状有所减轻,改善率30%~60%;无效:改善率低于30%,治疗后便秘症状未见减轻甚至加重。
1.3.3心脏不良事件 在治疗期间,统计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如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4周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n(%)]
2.2两组治疗后便秘疗效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4周便秘情况临床疗效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期间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期间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便秘疗效的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期间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冠心病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腹胀腹痛、排便困难和粪便干结等情况的发生,并且患者在排便时常因排便困难而引起心脏不良事件[10-12]。冠心病便秘患者临床常见的心脏不良事件类型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此外,便秘的发生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负荷,同时因便秘导致的腹胀可使膈肌增高,进而不仅影响肺部通换气功能,亦对患者心脏供氧和供血状态造成一定影响[13]172。研究指出,冠心病在中医学方面属于“胸痹”的范畴,常见症候主要有心血不足、痰瘀互结、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滞血瘀、气阴两亏、阳气亏虚等,其本虚之首为气虚,本标之首为血瘀[14]。便秘往往是因情志不调、饮食不节、产后、年老体虚、病后、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年老体虚、病后者,多由血虚不容、阴虚不润、阳虚不煦,日久则导致气血、阴阳俱亏,导致排便困难,对冠心病便秘患者的中医治疗应遵循补虚逐瘀之法[15]。故本研究采用补虚逐瘀之法进行对症下药治疗,处方以黄精、黄芪和人参为君药,既可补肾益精亦可补肺脾之气,气血足则血行有力,肾气足则可阴血生化有源,消除血瘀和气滞;以丹参和降香为臣药,既可减轻排便疼痛,亦可活血和散瘀;瓜篓具有宽胸和化瘀的效果;地龙具有通络、利尿、平喘、清热定惊的功效;葛根具有舒展宗气的作用[4]39。
针刺对便秘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所选的大肠俞为大肠经的俞穴,天枢穴为大肠经募穴,支沟穴为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加之以照海为主穴之一,所选四穴可起到调理胃肠气机,刺激肠道蠕动,因此对便秘患者而言具有独特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既可有效减轻冠心病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亦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患者排便时的无力感、疼痛感和紧张感,促进排便。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补虚逐瘀法的中药汤剂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便秘患者心功能,明显减少患者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上,在对冠心病便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适当摄入粗膳食纤维,并确保每日充足的运动量和饮水量,最终有助于解决便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