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11-29张梦瑶王娟唐涵董诗奇杜若飞崔盼盼陈长英
张梦瑶,王娟,唐涵,董诗奇,杜若飞,崔盼盼,陈长英
淋巴瘤作为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我国淋巴瘤每年发病率以5%的速度上升[2]。因淋巴瘤诊断技术的提高,靶向治疗、精准治疗等治疗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提升,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88%[3]。重返工作岗位已经被确立为心理社会肿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4],受到广泛的关注。大多数处于工作年龄的中青年患者会面临重返工作的问题。重返工作不仅帮助个体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轻社会经济负担,降低健康支出[5]。重返工作准备度指患者因患病后离开工作又向重返工作这一行为转变的准备程度,能有效预测其重返工作[6]。癌症与工作模型更强调其心理社会因素对重返工作的影响[7],家庭坚韧性作为家庭本身具备的特性和能力,为患者应对危机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心理资源,也是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有研究发现,未重返工作的患者中普遍存在社会疏离现象[8]。基于此,本研究调查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并探讨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对重返工作准备度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复查未重返工作的淋巴瘤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瘤;②18~59岁[9];③诊断前有带薪工作,目前尚未重返工作;④ECO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为0或1,体力状况良好[10];⑤全部化疗结束后;⑥知情并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存在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症状;②有严重心、肝功能障碍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③复发。本研究经过郑州大学生命科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批号ZZUIRB2021-66)。基于横断面研究样本量估算原则,即样本量为变量的5~10倍,本研究共包含24项自变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工作性质等及研究变量),考虑20%的无效问卷,计算样本量为150~300例。共纳入205例患者,男107例,女98例;年龄20~59(38.86±12.32)岁;居住在城镇77例,农村128例;初中以下28例,高中或中专82例,大专59例,本科以上36例。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工作性质等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等。
1.2.2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Return-to-work Scale,RRTW) 由Franche等[11]研发,曹慧丽[12]将其翻译为中文版。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前意向阶段(3个条目)、意向阶段(3个条目)、行动准备-评估阶段(4个条目),行动准备-行动阶段(3个条目),共13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1~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分数最高维度即为患者所处阶段,所处阶段越高,说明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760。
1.2.3家庭坚韧性量表(Family Hardiness Index,FHI) 由McCubbin等[13]研发,刘洋等[14]将其汉化形成中文版。量表共分为承担(9个条目)、挑战(6个条目)和控制(5个条目)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4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总分为20~80分,分数越高,说明被调查患者的家庭坚韧性越强。樊颖维等[15]将其应用于癌症患者,汉化后的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3。本研究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43。
1.2.4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GAS) 由Jessor等[16]编制,强调个体的孤立感与个体对参与活动的不确定感,由15个条目组成,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总分为15~60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疏离感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807。
1.3资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及接受培训的课题组调查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调查前向调查患者解释本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配合事项等,并获取其知情同意,告知其如有疑问可随时提出。问卷由患者当场填写,调查员检查后回收,对有缺项的及时反馈并补充完整。发放问卷230例,回收有效问卷205例,有效回收率89.1%。
1.4统计学方法 双人录入法将数据录入Epidata3.1软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行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情况 见表1。
表1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情况(n=205)
2.2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所处阶段的分布比较 不同学历、居住地患者各阶段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见表2。
表2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所处阶段的分布比较 例
2.3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与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3。
表3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与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相关性分析(n=205)
2.4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淋巴瘤患者所处的重返工作准备度的阶段为因变量(前意向阶段=1、意向阶段=2、行为准备-评估阶段=3、行为准备-行动阶段=4,以行为准备-行动阶段为参照),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为自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20~岁=1,30~岁=2,40~岁=3,50~59岁=4)、疾病分期(Ⅰ期=1,Ⅱ期=2,Ⅲ期=3,Ⅳ期=4)、家庭坚韧性(原值录入)、社会疏离(原值录入)及是否参加肿瘤康复活动(是=0,否=1)是影响中青年淋巴瘤重返工作准备度的主要因素,其中,社会疏离是重返工作准备度的危险因素,见表4。平行性检验结果良好(χ2=17.843,P>0.05),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模型拟合度良好,模型预测准确度为59.5%。
表4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n=205)
3 讨论
3.1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 本研究发现,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重返工作准备多处于前意向和意向阶段,重返工作准备度不高。与葛莹[17]、杨申申等[18]分别对肝硬化、乳腺癌患者调查的研究结果相类似。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实体瘤患者相较而言,淋巴瘤主要以化疗为主,其不良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导致中青年淋巴瘤患者治疗后仍以疾病反应为生活重心,重返工作意愿相对较低[19]。由此提示肿瘤科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癌症与工作的关系,告知其重返工作的益处,提升患者对重返工作的认知,唤起恢复工作和回归社会的意识[20]。另外,研究结果显示,有23.41%的患者处于行动准备-评估阶段,6.83%的患者位于行动准备-行动阶段。这部分患者已经具备重返工作的意识,但尚缺乏有关其重返工作的信息指导及情感社会支持。因此,在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提供康复有关的信息,增强其重返工作的信心,提高其重返工作的准备。
3.2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受到年龄、疾病分期、是否参加肿瘤康复活动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小,疾病分期较低,参加肿瘤康复活动作为重返工作准备度的保护性因素。So等[21]的研究指出,由于年轻患者的社会和经济压力较大,又因为重返工作常常与“正常”联系起来,且年轻患者自尊心较强,故其重返工作的意愿较为强烈。Hartung等[19]的研究表示,与其他实体瘤患者相比,血液肿瘤患者往往在年轻的时候确诊,其身心功能恢复较快。而年长的患者即将面临退休问题,且自身生活稳定,对重返工作的需求较低。此外,疾病分期越低意味着患者的病情越轻,患者恢复较快,且其工作能力受影响较小[22],因而患者重返工作的可能性就越高,其重返工作准备度也就越高。且患者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能更多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Ullrich等[23]对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疾病分期越高与延迟重返工作期望有关,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肿瘤康复活动指由医护人员举行的有关癌症康复的讲座、培训等健康教育活动。本研究结果发现,参加过肿瘤康复活动培训患者所处的重返工作准备阶段越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医护人员给予的专业指导,不仅增加了肿瘤康复的相关知识,并且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和应对的能力,所以其对重返工作的信心较强,重返工作准备度就越高。因此,建议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等,针对性地提供工作有关的指导,举行肿瘤康复普及知识活动。肿瘤康复学会等学术组织也应加强与医院科室、社区等联系,构建肿瘤康复网络,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帮助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促进其尽快重返社会生活[24]。
3.3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对重返工作准备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坚韧性是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坚韧性得分越高,其重返工作准备度所处的阶段越高。这与杨丽君等[25]的研究结论相类似。根据家庭功能模式管理和压力理论,家庭坚韧性作为家庭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在应对压力和危机事件中起正向积极的引导作用,更强调社会、家庭、患者之间的互动过程[26]。肿瘤作为一种应激事件,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活动造成影响。家庭坚韧性越高意味着家庭解决问题的方式更积极,应对能力更强,患者获得的家庭支持越多。本研究显示,社会疏离是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肿瘤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患者对参与社会互动表现消极,社交能力下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其回归社会,重返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27]。因此,护理人员在促进患者重返社会的同时,关注患者的负性情绪,可采取同伴支持、正念训练、运动疗法、叙事疗法等干预方法减轻患者的社会疏离感,提高患者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程度,促进康复期癌症患者尽早融入社会生活[28]。
4 小结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有待提高,年龄、疾病分期,是否参加肿瘤康复是影响其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的主要因素,家庭坚韧性与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呈正相关,社会疏离与其呈负相关。加强医院与社区医务人员的联系,构建淋巴瘤患者诊疗、护理、康复全过程服务,健全评估体系机制,针对性对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采取康复干预措施,以提高其重返工作准备,促进重返社会生活。本研究仅在河南省进行调查,受地域限制,结果的代表性欠佳,以后可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调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