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工作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11-29武瑞琴中阳县统计局

营销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层级部门机构

武瑞琴(中阳县统计局)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统计现状

(一)我国统计组织体系和统计调查项目管理

我国统计根据世界官方统计的模式划分标准,属于混合型统计,在实际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会使用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从而对有效践行国家、部门和地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1]。我国统计的常规机构一般来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国家级别的统计队伍、部门级别的统计队伍以及各地方的统计队伍。以国家统计为例,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主要设立以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需要为主要目的,其主要的调查项目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经济统计、经济核算统计、单位统计报、衣林牧渔业统计等多个方面,数量达到接近40项左右,几乎涵盖了市场层面的各方面工作。

(二)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综合统计机构统计现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统计机构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初步转变了统计的传统生产模式,是统计信息化改革的重大突破。通过统一设计和统一布置面对企业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统一向企业采集数据后加工处理,实现统计数据在国家、省、市三级层面高度共享。国家统计局通过制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将之前对企业分散实施的各项统计制度整合在一起,取消重复选项,规范不一致的概念和定义,统一分类标准、统计编码和计算方法,方便全国各地的企业填报国家要求上报的统计基础数据。目前,一套表统计调查范围包括∶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国民经济行业的重点企业。

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财务经营调查统计以及人员薪资、报销、税收调查统计等。同时通过联网直报系统,企业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报数,免去了原来层层上报汇总对统计数据的干扰[2]。各级统计机构可以通过联网直报系统看到企业基层数据以及数据修改痕迹,同时可对数据进行审核验收和汇总,这有助于提高数据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可控性以及上报汇总的效率。

(三)大数据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大数据”浪潮在国内外开始兴起,对传统工作在运作工程有一定的影响,统计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大数据并充分将其运用在统计调查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统计能力以及统计质量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优化。郑京平、王全众认为统计使用大数据能够使统计调查成本较大地降低,帮助被调查者减轻负担,提高被调查者参与统计调查的配合程度等作用,并且指出应当如何科学使用大数据,需要分布做好相应的工作,首先是要确定统计的核心目标从而进行有效的统计与信息化的融合;其次需要构建基础框架,从而为践行统计工作做出保障,接下来需要对统计的方式、标准进行强化,从而在统计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纰漏”状况;最后是需要进行分类使用,以不同的统计方式、体系去面对不同的统计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统计项目缺乏整体规划

我国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局实施的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机构实施的统计调查项目和和地方统计机构实施的统计调查项目,项目的设立主要依据各自的法定职能[3]。当前,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地方统计机构仅承担指导责任,并未着手整理和融台现行所有的统计调查项目,国家层面缺少一个包含三部分在执行的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库。在中国统计信息网上,仅可以查询到相关统计局审批的项目名称以及执行日期,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项目方面是处于未知且无法查询的状况。综上所述,部门开展的统计调查项目不仅未能对社会公开,即使在内部也未能做到公开透明。由于我国统计调查项目管理上存在的整体规划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缺少科学管理项目的意识,另一方面缺少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导致不同实施主体的统计调查项目各自为政,在整体上难以形成互补衔接。

(二)统计机构层级较多,基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

统计机构的层级一般有市,区或县,街道,社区以及单位五个层级。在单位进行信息统计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层层审查和把关,虽然有相应的大数据为依靠,节省了统计的时间与审核时间,但在主机上反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信息丢失与误差的现象出现。甚至某些基层统计人员大多是身兼数职,在人员数量和专业性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想要做好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数据化就需要在统计机构层级以及统计人员数量和质量上做好相应的完善工作。

(三)我国部门缺少沟通和服务意识

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国的部门在由“公共管理者”转变为“公共服务者”的过程中,尚未完全摒弃过去的依权力自居的心态,加之“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影响,造成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足[4]。一些部门认为只要开展好本部门的统计工作,能够获取足够多的统计数据资料,就算完成了本部门的统计任务,至于其他部门或者社会组织需要哪些统计数据,不愿去主动掌握。同时,由于各个部门统计基础不一样,正在实施的统计调查项目的数量相差很大,拥有的统计信息资源也差距不小。统计工作所实施的主要单位是对象是群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的相应决策以及统计工作中未能有效结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导致在实际服务意识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相应的统计数据需要做到公开透明,缺少服务意识的统计数据资料,对于数据的质量以及工信部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工作的策略优化

(一)建设统计一体化,做好整体规划

整合机制强调的是将系统内外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提高整体的一体化"。统计的外部环境包括统计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社会各个部分以及其活动产生的经济社会变化。推动的统计改革必须同时注重其内外两个环境的发展变化,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发挥两部分的积极作用,利用系统的思维来协调两部分的配合度。统计改革不是一个部分的单一改革,而是各个部分有机联动的总体改革,特别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统计改革必然与传统的统计内外部环境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这就要求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改造原有的内外部环境去适应改革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的正能量。因此,在推动统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系统、整体地整合内外部各个环境,为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革统计机构,改进统计职能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由于层级以及人员方面的问题,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误状况,而在现阶段,统计机构多层级和多职能的状况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统计工作人员在传统报表体系以及大数据体系之下完成双方面的数据统计工作。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做好基层统计人员与统计机构之间的衔接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做好统计工作的信息化需要对基层人员编制、统计人员岗位培训以及层级简化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将各级信息之间的交流实现无障碍化直接传递,进而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与数据遗失问题。据整体而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做好信息化、数据化、高效化的统计工作,就需要对统计机构以及统计职能方面进行“赋权”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

(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沟通协调机制要求系统的各个部分在运转过程中要合理分工,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运转效率[5]。我国统计由于涉及的主体包括国家统计、部门统计和地方统计三部分,因此在进行信息化、数据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目标来重新界定各部分的职责职能,重新分配各部分的统计资源,重新规划各部分的任务分工,并保证各部分能够顺畅沟通,协调运转。因此,在推动统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建立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公共管理系统来提高沟通协调表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需要做好服务意识的有效发扬,对于基本的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方面需要做出积极的作为,而非一味地“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同时在大数据的有效参与下,需要做好网络监督、网络沟通、网络服务的工作,从而在新时代下完成统计工作的信息化、高效化、合理化。

■结束语

部门统计在信息化时代来临后,由于缺乏一个科学整体的规划,给我国统计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并且使社会调查单位和个人的统计负担更重。部门统计在信息化时代来临后,由于缺乏一个科学整体的规划,给我国统计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并且使社会调查单位和个人的统计负担更重。需要部门统计工作实现流程再造,切实提高统计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避免统计调查项目的重复建设和统计信息的利用不足导致统计资源的浪费,减轻全社会的统计负担,为决策部门、社会统计需求者提供高效优质的统计服务。

注释:

①四大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电东送工程。

猜你喜欢

层级部门机构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