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需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2021-11-29杨沛樱
方 芳, 杨沛樱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近年来,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愈发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因此,关注民众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尤为重要,刻不容缓。而社区作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家园与人际交往的场所,应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其服务体系,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在社区工作中,由专业的机构或工作人员,运用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给社区成员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矫治心理健康疾病等内容,旨在提高社区居民心理素质,达到保持社区居民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1]。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可以使社区居民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各种压力带给自身的负面影响,遏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从长远来看,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利于社区居民调整身心状态,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社区居民幸福感;有助于协调社区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共建人文社区,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2]。通过调查结果了解居民实际需求,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改变,探索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一、 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
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问卷参考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设计[3]。首先是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等一些基本信息;其次从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需求程度、服务机构需求、服务人员需求、服务内容需求、服务形式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对服务机构、人员、内容、形式等需求的相关问题设置了多项选择;问卷还调查了影响居民选择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因素。依据多阶段、分层的抽样法随机抽取浙江省多个社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其中男性有136人,占总人数的45.33%,女性164人,占总人数的54.67%。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社区的居民心理健康呈现7种情形。
1. 居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途径多,对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了解少
从调查结果来看,居民从多个渠道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在互联网崛起的信息时代,网络与新媒体成为居民学习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网络查询成为70%的社区居民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之一;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分别为64.67%、43%;有40%的居民听专家讲座获取信息;有约三分之一的居民通过社区科普宣传获取;还有的是通过亲朋好友间交流讨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由此可见,居民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丰富多样,心理健康知识正慢慢地渗透进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方面,仅有13%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非常了解;有78%的居民对其略有了解,但只知道有心理健康服务却不知道其具体内容、形式和意义等;还有9%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毫无了解,甚至有的居民还没有听说过。可以看出,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缺乏认识,实际体验更是不足。
2. 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观需求程度较高,但实际接受程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有49.33%的居民认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42.67%的居民认为可能有必要开展该项服务,7.67%的居民则认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可有可无。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1位居民觉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存在毫无必要。总体上看,大多数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呈现认同接纳的态度,认为在社区开展该服务是有必要的。
在“如果所在社区可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否会选择接受帮助”的调查中,有46.67%的居民选择愿意,49.67%的居民选择看实际情况而定,两者人数接近,另有3.67%的居民不愿意接受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结合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接纳态度来分析,尽管居民在思想上认可该项服务的必要性,但在现实情况下,选择接受服务时仍然较为保守,表现为并不能主动并果断地接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而是持“看实际情况而定”的观望态度。
3. 居民愿意求助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是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在对服务机构的需求上,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需求比例高达61%;有50%的居民选择了私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选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综合性医院的人数均接近一半,分别是47.33%和46%;有35%的居民选择精神专科医院。
分析发现,各年龄段的居民对社区均较为认可,愿意接受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此外,25岁及以下的青年群体倾向于选择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这与该年龄段的居民多为在校学生、接受校方心理健康服务途径方便快捷有关;而年纪稍长的居民则比较愿意接受私立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参与调查的居民总体上对精神专科医院的需求较低,原因是现有精神专科医院数量较少、去访不方便,还有人们对精神专科医院存在偏见或恐惧心理,心理上不愿意接受此类医院。
4. 居民最认可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研究发现,居民愿意接受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中占比最高的是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有76.67%的居民选择了该项,可见居民更愿意相信专业人士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能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是第2位的选择,有52%的居民选择此项。选择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和综合性医院医生的位居第3位,分别占比36.67%和36.33%。有24.67%的居民选择亲朋好友来帮助自己,还有19.67%的居民更愿意自己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态度,让居民更愿意相信且接受专业人员的服务需要作出更大努力。
5. 居民最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是人际关系
居民最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中,排在第1位的是人际关系,约67.67%的居民选择了该项内容。随后依次是家庭关系,占比49%;自身性格与情绪管理,占比45%;职业发展问题,占比42.67%;学业问题,占比31.67%;婚姻恋爱问题,占比25.67%。还有少数居民提出想要改善失眠、解决沉迷网络等方面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男、女两性在对各项服务内容的需求上差别并不太大,在关注职业发展和婚姻恋爱问题上女性比男性略多。人际关系是各年龄段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其他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内容需求有一些差异。25岁及以下的青年群体更关注性格与情绪管理方面的个人自身问题,且多于中老年群体;中青年群体均对家庭关系和职业发展有较多关注;而年龄更大的居民则考虑家庭关系问题的较多。可见,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需求各有所侧重。
6. 居民最愿接受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是一对一面谈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的需求上,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与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对一面谈,有55%的居民认为面谈是最佳服务形式。一对一面谈可以使双方交流更加轻松,提高了表达内容的准确性与沟通效率。同时,面谈具有私密性,很好地保护了居民的隐私。
有48.67%的居民希望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人更愿意在网上获取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可以使心理健康服务变得方便快捷,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获得帮助。
选择社区科普宣传的居民比例达到了47.33%。近一半居民认为科普宣传能够在社区内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使居民学会主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并在产生心理健康疾病时能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有45%的居民倾向于参与社区组织的心理互助小组,与其他居民互相帮助。有39%的居民更愿意定期参加心理专家的讲座,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表示愿意接受电话咨询的居民数较少,只有15.67%。
7. 服务费用是影响居民选择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因素
调查居民选择心理健康服务的影响因素,可以较为明晰地得知居民在选择心理健康服务时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
根据调查结果,居民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服务的咨询费用,有56.67%的居民对此表示关注。当前国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数量较少,心理健康服务也未大范围普及,因此服务费用相当高;几百元一小时是市场均价,这对多数居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让人难以接受。因此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必须考虑到服务费用问题。
服务收费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密切相关。关于服务人员的专业性,50.67%的居民认为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有49.67%的居民表示会根据自身压力状况选择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压力较小时可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当感到心理压力较大、自己难以自我解决时,则会选择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信任感、服务场所的设施条件、周围的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看法等也会影响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与选择。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比男性会更多地考虑咨询费用这一因素,在考虑自身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信任感方面男性略高于女性。
二、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对策
1. 完善相关制度,落实政府责任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政府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底,国家2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建设,提高人民大众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诱因也随之增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越来越被社区居民所需要。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加以制订补充与完善,以适应新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保障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社区心理健康机构的建设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政府的支持。
(1)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推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我国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联合卫生、医疗、民政等多个部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整合各类资源,构建有机联合、协同工作的高效机制,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4]。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让社会力量注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资金投入。资金是当前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缺乏建设资金,价格较高的心理服务费用对于社区居民也是沉重的负担。政府必须明确资金投入,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经济上的保障。①政府要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合适的场所。设置服务需要的心理咨询室与情绪宣泄室等专门的房间,展示心理服务机构专业、可靠的良好形象,以提升居民信任感。②政府要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配备专业的设施,配置心理测评量表、测试模型工具、辅助恢复器械等专业工具,以便心理健康服务有序、高效的进行。③政府要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承担部分必要费用。调查结果显示,服务费用是影响社区居民选择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昂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费用并非普通家庭与低收入群体能负担得起的。因此,政府必须设立专项资金,承担部分费用,以降低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费用负担。政府可以考虑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医保体系的一部分,以居民熟悉的形式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要拓宽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资金;在市场规则运作下,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拓宽经费来源。
2. 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构建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是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支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保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序开展并持续地进行;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将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落实到每一个市、区和每一个街道社区,让心理健康服务逐渐融入基层,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制定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必须进行系统的管理。相关部门应列出详细的规范准则,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工作的依据,使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长效运行。
(2) 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方针。预防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避免问题的发生与扩大。因此,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上,建立立体、高效、多层次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居民的心理素质[5]。①宣传科普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居民预防意识,努力减少或杜绝心理问题的发生。②做好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普查,方便居民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使居民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对测试结果显示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居民进行提前干预。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处理突发性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对有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干预与治疗,帮助他们逐步恢复健康,能够正常生活[6]。
(3) 制定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收费标准。当前心理咨询服务收费一小时少则近百元多则几百元,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的恢复治疗费用更是昂贵,致使居民难以承受。调查结果亦显示服务费用是影响大部分居民选择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的收费,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使大部分居民能够接受。
(4) 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评价与监督体系。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满意度,依此来评估服务水平与效果。同时,搜集居民意见与建议,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行之有效。通过制定督导考核指标,接受来自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心理卫生协会与居民的监督,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3. 构建专业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力资源体系
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关系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因此,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至关重要。
(1) 必须做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参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应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专业的心理科医生,他们要具备心理学专业的学历,并取得国家认定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具有一定经验的专业人士。杜绝非专业人员随意上岗,重视现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在职业务培训工作。聘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定期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服务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测试等形式,检验并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以保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要规范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增加社区居民的信任感。
(2) 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当前,社区工作者工资普遍不高,要想发展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就要提高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或给予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通过职称晋升制度、建立专门的心理服务工作室等方式吸引专业人才,使他们在参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3) 整合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根据调查发现,居民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需求最高。社区可以与当地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各大高校、医院精神科医生建立合作机制,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医院精神科医生定期开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可以设置兼职岗位,吸引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愿意提供心理学服务的有心理咨询资质的志愿者加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
4. 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与形式
(1)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要有针对性。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可以根据居民的服务需求将居民进行分类,为不同的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帮助老年居民调整心态,适应退休生活,建立老年健康保养意识;向家长宣讲建立亲子关系的沟通技巧,改变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态度与行为;帮助青少年解决青春期的困扰,缓解学业上的压力。需要注意的是,社区居民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种类上大同小异,但实际内容会因个人的差异而大有不同。因此,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能简单笼统地将不同种类的问题归为一类,每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都照搬已有的范例,要分析每一位居民的具体心理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形式要多样化。在社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是最基本的工作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是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基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必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做好前来咨询居民的一对一面谈服务。组织社区心理互助小组是较为高效的服务形式之一,社区居民相互间比较熟悉,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能够促进小组工作的开展。通过社区心理健康人员的积极引导,使有相似心理健康问题的居民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电话咨询服务也是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之一,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是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在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信息时代,许多人已经习惯在网络上获取知识与帮助,建立网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可以整合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使有需要的居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学习。还有,网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便于建立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数字化档案,详细记载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变化轨迹[7],建立社区居民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时效性与准确性[8]。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许多确诊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来自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身心疲惫,精神防线濒临崩溃。一些参与救护的医务人员与普通民众出现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此时,电话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网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电话与网络的心理健康服务能使居民足不出户,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既降低了被感染的几率,还解决了许多人的心理问题。当时,许多省市先后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免费为有需求的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网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高了特殊情境下心理健康服务的效率,居民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资源学习自我疏解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自愿加入心理援助队伍,通过网络与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健康状态。
5.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是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之中,注重突发公共事件下的社会心理建设,强调关注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的心理需求[9]。目前,我国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部门多是为处理突发事件而应急组织成立起来的,主要考虑的是短期目标,缺乏长期的规划,很容易形成不同的组织管理部门、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各自为阵地开展心理援助[10-12]。实际上,在突发公共事件善后和居民生活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是应急心理服务过程中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1) 要建立应急心理服务的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相关体制建设,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分级管理有机体,同时鼓励和允许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协作,发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2) 要建立应急心理服务的预案体系。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进行分级响应及干预。细化具体心理服务措施,积极进行培训和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演练的实际结果,对相应的应急心理服务预案进行修正,使应急心理服务预案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实用[13]。
(3) 要普及应急心理知识,提高居民参与水平。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对居民应急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减少居民互相影响的恐慌心理,帮助居民树立主动参与社区心理健康活动的意识。心理服务涵盖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和跟踪的各个环节,扩大受众群体,增强应急心理服务的效果;将社区常态心理健康服务与社区应急心理健康服务整合起来,有利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