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2021-11-29杜娟娟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大众文物

杜娟娟

(哈尔滨市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引言

在博物馆工作开展过程,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是必要的,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应提高工作认识,要重视结合具体工作内容,科学的开展工作实践,从而创新工作形式,有效地为新媒体运用提供保证。在实践分析过程,博物馆管理人员要提高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应积极学习新媒体方式,助力博物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一、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

(一)扩大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也能够为民众呈现更为多元的信息内容,明显降低以往博物馆的宣传成本。信息技术的功能更为强大,能够及时为博物馆的爱好者提供展会信息,如举办的时间、主题、展品详情等。通过客户端发送信息,可明显拓展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信息传输的速度,让更多的用户关注到博物馆的动态。此外新媒体技术还可让受众从以往的单向信息接收方式转变为信息的互动者,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二)促进交流合作

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博物馆打破地域限制,可通过信息技术来表现出博物馆的多种主题内容,更便于博物馆之间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通过使用新媒体形式,能够广泛拓展展览的深度和受众范围,促使相关专业能够横向合作。新媒体技术还可在博物馆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以引进外展、经贸合作、争取捐助等形式来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收入,有效改善以往博物馆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完善博物馆服务体系

博物馆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可全面丰富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促使博物馆的服务与时代的契合度全面提升,不断完善服务的质量,同时还可重新定位发展目标,为博物馆更为广泛的宣传提供前提。

新媒体技术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可明显提升博物馆的效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内容。此外铜鼓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还可针对受众的不同年龄、职业推送展览信息,促使公众接触到更为专业的知识内容,迎合社会群体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如博物馆便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公众与博物馆的互动交流,促使公众广泛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与优化中,实现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如公众可在博物馆的微信平台上留言提出建议等,或者获得讲座信息等内容,工作人员也可通过信息平台与公众交流对话,有效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为博物馆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新媒体在博物馆运用的特点

(一)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已经广泛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人主要的交流渠道。博物馆不但需承担历史文化的传播职责,同时还需为大众提供方向指引。通过调查研究结论可知,以往博物馆的宣传工作主要依赖于纸媒形式,内容缺乏完善性,这便导致公众难以准确理解博物馆的工作性质和服务方式。而运用新媒体技术,博物馆便可向大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促使历史和文物爱好者等不断发现馆内的多种藏品。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公众提供引导、预约等多种服务内容,能够保证服务的及时性,与传统的服务和宣传模式相比能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博物馆需以大众的需求为指导,侧重优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从而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

在使用新媒体技术时,需侧重转变以往的服务模式和工作习惯,制定更为合理的宣传工作计划,全面了解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为宣传工作提供基础。博物馆的经营具有公益性,所提供的服务也是免费的。博物馆可开放更多的免费服务平台,向公众提供更为全面和详细的信息内容,让大众受到博物馆的福利。在开展宣传工作时,还可使用新型的管理模式,让观众感受到以往没有体验的服务,这样才能深化体现出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思维,促进宣传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

(一)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传递信息

新媒体技术具有更强的交互性特征,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内容,且信息覆盖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也更快,推动博物馆实现数字化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当前多数博物馆均设置了专门的网站。大众可通过访问网站来了解博物馆的大致信息和活动内容等咨询,此外还可下载需要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内容。博物馆可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大众在实地参观博物馆前,可通过网站了解博物馆的最新动态、馆藏信息等内容,这样大众便从以往的信息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从而发挥理想的宣传教育功能。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速度更快,大众更倾向于通过论坛、微博等新型的信息平台来获取资讯,因此博物馆也需顺应时代特征,主动建立信息化的平台,为受众提供交流的渠道。通过建立有效的新媒体信息平台,可明显提升宣传工作的效果。且当前手机的二维码使用更为便捷,公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取博物馆的文字、视频等多种资源。

(二)加强与观众的体验互动

将新媒体技术合理应用于博物馆中,可为受众全面了解藏品信息提供基础,加强文物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互通,促使大众能够对文物产生更为强烈的体验感,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此外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馆藏陈设中,还可提升展览环境的便捷度,让受众能够以较短的时间了解更多的馆藏信息,挖掘出藏品的文化价值。在此期间,博物馆还可使用大屏幕对馆藏展品的文化背景进行宣传讲解,只需将文物信息提前保存在软件系统中,大众只需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便可获得相关的资讯信息。最后博物馆还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提升大众的互动体验,将屏幕中的图片发送给朋友,进一步提升参与感,全面提升博物馆的实用性价值,扩大社会的影响范围。

(三)数字化文物展示与体验

以往在展示文物时,博物馆受到技术条件的局限,多数文物难以展示出来,因此大众所获得的文物参观体验也十分有限。但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期间,各博物馆百年相继建立数字化展厅,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为大众呈现相对真实的展览环境,让大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珍贵文物近距离接触,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文物展览所形成的安全隐患。此外博物馆还可通过app 等渠道为大众提供文物欣赏、知识普及的途径。博物馆可结合自身的能力来研发相应的app,以图片等形式展示馆藏。上述工作内容均需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让社会大众能够以更为新颖的形式接受文化洗礼,广泛受到博物馆的文化熏陶。

(四)宣传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博物馆不但需拓展保存现有的馆藏珍品,同时还需对不同的展品进行宣传推介,让观众形成良好的视觉体验,全面感受到文物所形成的文化影响。以往的宣传模式是将珍贵的馆藏文物以电视、杂志等宣传渠道进行推广宣传,受众难以近距离进行观察欣赏,也因此难以形成更为深刻而直观地体验。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博物馆逐渐运用微博等信息化手段,将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这样参观者便可通过官方网站自主查询目标信息内容,并结合需求进行浏览。当前信息化宣传手段的优势在于,大众能够自主依据需求选择目标信息内容,并结合时间安排来确定具体的参观时间,全面提升了参观的视觉体验。当前年轻人的时间更为紧张,用于参观文物的时间更少,因此为满足该群体的信息需求,博物馆便可通过网站渠道,运用先进的VR 技术向大众提供参观体验,在此过程中同步了解文物的信息。此外参观者之间还可进行互动交流,更大范围地宣传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参观的体验感,更为真实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有效发挥博物馆在当代的文化引领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实践分析过程,结合博物馆工作内容,总结了新媒体方式在博物馆中的具体运用策略,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应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要积极引入高效的新媒体手段,从而创新博物馆管理形式,有效地为博物馆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希望通过实践分析,能加强新媒体在博物馆中应用的研究水平。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大众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