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2021-11-29于国合

落叶果树 2021年1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高质量

于国合

(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山东济南 250013)

果品产业是山东传统的优势产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种植规模、生产能力、区域分布、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市场供应、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果品产业的要素配置及所处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特征,效益下降、负外部性增强等问题日益凸显,推动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业界共识。笔者拟就何为果业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1 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山东果品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充分理解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要理清几个概念。

1.1 果品生产与果品产业

生产(produce),是指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出产品的活动。果品生产,就是针对果树开展一系列的物资和技术的投入,最终产出果品的过程,也称“果品种植”。产业(industry),指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是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果品产业,是以果品生产为中心,由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构成的业态总和或称产业链条。产前环节包括品种选育、种苗及生产资料供应等;产中环节包括施肥、植保、授粉、采摘等;产后环节包括果品购销、贮藏、加工以及市场服务等。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生产的角度看待产业中的问题,而相对忽视了链条中其他环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制约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当中,生产中的问题纵然不可忽视,但是产业的组织方式是现阶段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需要在产业发展中解决。

1.2 发展与增长

曾经一个时期,发展与增长的概念是混用的,都意味着规模扩张和产能增加,而实际上两者的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所不同。“经济增长”通常指产品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要求产出增加,它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增长。 果品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指规模和产能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产品结构(树种结构、品种结构、质量结构等)、资源消耗、相关行业的联系紧密度、利益分配等更加趋于合理。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适度调整规模也是一种发展。

1.3 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政府针对经济新常态而展开的一场深层次的变革,旨在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相对于需求侧针对的投资、消费、出口等要素而言,供给侧针对的主要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制度再造等要素。果业的创新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果业本身也需要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与技术创新等资源配置方面进行深度改革,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果品产业集约化发展、切实提高果业整体素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1.4 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与数量,既对立又统一,“高质量”与“高速度”相对应。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继钢材等工业品之后,包括果品在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这对果品产业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果品产业具有供应充足,生产分散,竞争充分;潜在的消费量在不断增加;种类多,容易找到替代品;产业内部相关环节之间联结机制不完善等特点。据此来审视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体上应该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从消费者的角度。①安全、健康、可放心食用;②种类多样、供应充足、价格适中,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③满足过程(果树领养)、采摘、赏花赏果(乡村旅游)等多样化的体验;④研学基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承载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

从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角度。①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过程简化,劳动强度降低;②生产环境、生产条件改善,从业者劳动保护得到保障;③成本可控、价格波动幅度可承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④生产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产品能够顺利地出售;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产能相对稳定。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①产业融合度提高,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收益均衡、合理;②专业化服务组织健全,管理的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得到提升;③农药、化肥、果袋、反光膜、覆盖地布等投入品减少,生产过程的负外部性降低。

总之,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更高层面、更加全面的发展:经营方式由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及生产者的劳动保护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发展的着眼点由以往的纯物质消费品供应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向物质消费品、生态消费品、精神消费品的全面供应和经济、生态、社会多方面效益的追求转变。

2 为什么要推动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1 推动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1.1 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是山东果品产业地位的要求 山东果品总产量占全国的1/10以上,其中,苹果占1/4,桃占1/5,枣占1/9,葡萄占1/12,在全国果品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山东农业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的第三大产业。为巩固提高果业在推动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全力推动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1.2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作为农业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必要而迫切。

2.1.3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要求 乡村兴,产业必须兴,没有产业的振兴,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果业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挖掘果业特色、放大果业优势、提升果业档次作为重要内容,加快果业转型升级,实现山东由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的转变。

2.1.4 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 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在栖霞、蒙阴、沂源、沾化等果品大县,当地农民收入的70%~80%来源于果业。要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全力推动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1.5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已然成为趋势。适应消费需求的转变,必须加快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果品质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1.6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是转变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 果园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靠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支撑产能增加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加快科技创新,转变果业发展方式,做到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真正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必须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

2.2 山东果业具备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客观条件

2.2.1产量和产能持续快速增长 山东果品产量由1978年的150万t,先后于1993年、2003年、2012年突破500万t、1000万t、1500万t大关,2019年达到1740万t;平均每666.7m2产量由1978年的374kg,先后于1995年、2004年、2012年突破500kg、1000kg、1500kg关口,2019年达到1981kg。山东以占全国5%的果园面积,提供了近10%的总产量,呈现出极高的生产能力。

2.2.2区域化布局已然形成 形成了以烟台、威海、青岛、潍坊为主的半岛地区苹果优势产区,以临沂、淄博为主的沂蒙山区苹果优势产区,两大产区的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86%;以临沂、济南、潍坊等为中心的桃优势产区,产业规模占全省的67%;以滨州、东营、德州等市为主的枣优势产区,占全省枣产量的90%;以烟台、潍坊、泰安、枣庄为主的甜樱桃集中产区,规模占到全省的78%。

2.2.3 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40万t,其中气调贮藏180万t;各类果品专业批发市场64个,年流通量500多万t;市级以上果品产加销龙头企业300多家,其中,省级52家,国家级6家;果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000多家。

2.2.4 现代果园建设初具规模 山东自2010年开始规模化发展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目前全省发展规模达4万多hm2,树种覆盖苹果、桃、梨、甜樱桃、枣等多种,果园支撑系统、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及果园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措施得到普遍应用,果园管理的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2.3 解决山东果品产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2.3.1市场竞争加剧 具体表现,一是果品产量快速增长。2000~2016年间,全球水果产量增长2.44亿t(其中中国水果增加量1.19亿t),年均增长6.93%。二是中国人均果品占有量高。目前,中国人均水果占有量122.3kg,是世界人均的1.4倍,其中梨10.7倍,桃6.4倍,苹果4.4倍,红枣4.3倍。山东人均165.2kg,是全国人均的1.4倍。三是果品进口快速增加。2010~2017年间,中国果品出口量430~500万t相对稳定,而进口则由275.4万t增加到432.8万t,增加了57%。2018年,水果贸易首次由顺差变为逆差,达12.6亿美元。中国水果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0%左右,但贸易量却只占全球的约7%。

2.3.2 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 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方式依然是主流,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困难,销售困难,品牌创立困难”的“三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果品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

2.3.3 人才和劳动力缺乏 生产一线从业人员老化,随着老一代果农的逐渐退出,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果园将面临无人经营的局面;近几年新发展规模化果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也极度缺乏。

2.3.4 产业化水平不高 产业链条短,果品深加工率不足10%,冷链运输能力不足产能的20%。果品加工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比高,工艺水平较低、研发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缺乏与果农之间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与烟台苹果、蒙阴蜜桃等公用品牌的巨大品牌价值相比,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的数量相对较少、影响力和带动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2.3.5 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土壤基础条件差,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都在1%以下,水、电、路及防护设施不配套,植保、施肥、运输等环节的综合机械化率仅20%。

2.3.6 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较少;免套袋栽培等技术研发亟待突破;树体营养诊断与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栽培模式的综合配套技术不够完善;对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研究和利用不足,品种权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3 推动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坚定实现果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实现山东果业高质量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强大内生动力的推动。山东果品市场供应充足,具备了由追求数量向追求品质的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二是巨大的市场需求的拉动。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完成、全面小康的实现、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落地,果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在持续增长。三是国际市场空间广阔。尽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扩大蔓延之势,但是国际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愈开愈大,“一带一路”战略的成果正进一步显现,国际市场空间将会愈来愈大。四是科技和工业高速发展的支撑。中国的科技和工业都发展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果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升级和新技术的应用有了可靠的支撑。

3.2 明确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思路和目标

3.2.1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核心:一是安全。包括产品安全、生产者安全及生产过程安全。推行绿色防控,严格检验检疫制度,有效阻控有害生物侵入和危害,保障果品生产安全。二是效益。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提升品质、创新营销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提升产业效益。三是生态。培育形成生态绿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通过革新栽培模式、创新栽培技术、完善果园设施设备等途径和手段,减少化学品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产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2.2理顺高质量发展思路 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果品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网络化营销的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政策引导,稳定面积、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果品生产基地,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果品品牌,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3.2.3明确目标任务 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一稳定三提高”,即稳定面积,划定优势区,发展最宜区,更新改建老果园,保持果园面积基本稳定;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绿色发展能力、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综合素质、竞争力。

3.3 找准推动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3.3.1高标准规划,引导果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立足山东基本省情和产业实际,明确目标定位,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做到资源与产出相协调、生产与市场相衔接、资金与人才相匹配,引导资金、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果品产业带。一是适区适种。依据自然禀赋和种植习惯,科学规划主栽树种、品种,布局优势特色树种,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适区适种。二是集群式发展。在关注产能、注重品质的同时,推动加工贮藏运销业的发展和品牌创建,鼓励组织模式、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的全面创新,鼓励观光休闲和康养果业发展,拓展果业功能,促进产业的提档升级。三是生态环保。要求产出与地力相匹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积极探索生态果园建设新模式。

3.3.2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升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做大做强各类经营主体。吸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果业,培育壮大一批果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立一批规模化果品生产基地,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鼓励果农通过转包、互换等方式,发展一批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大推广党支部(书记)领办合作社的有效模式,发展一批果品专业合作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联合方式,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与果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鼓励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探索开展果园托管、半托管的服务方式,推动现有公益性服务体系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机衔接,构建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为骨干、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发展果品加工业。引导果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和优势产区集聚,布局建设一批烘干、保鲜、包装、贮藏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把果汁、果脯等初加工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做大果品初加工业。着力培育一批果品高端精深加工企业,形成果品精深加工的雁阵集群,做强果品精深加工业。

3.3.3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升级栽培模式。推广以宽行密株、高光效树形应用为主要特点的现代集约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大苗建园、果园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栽培模式,开展缩减密度、修复改良土壤、更新品种、防灾减灾设施配套等工作,逐步提高传统果园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果品采摘、田间管理、产后加工等机具装备的研发生产,大力推广经济实用型果园机械,着力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加快研发关键技术和新品种创制。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有机质提升、省力化疏花疏果、无袋栽培、果园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集中攻关;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3.3.4培育培强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牌的打造与提升,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需要资本与科技密切结合,需要强有力的产业组织,需要将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者联合起来,需要一定的产业规模做支撑,需要理念与观念的更新,需要以过硬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信誉做保证,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要按照品牌高端化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开放程度,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特色、本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3.3.5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总结发布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指导性意见,建设一批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和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园区,搞好传统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名特新优品种的示范推广和老劣低效品种的更新换代。

3.3.6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动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健全完善果业管理与技术推广体系。以现有的果树技术推广体系为基础,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建立区域性的技术研发试验推广站,打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研发与生产推广之间的通道;强化果业基础性研究,研究解决制约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加强品种权保护。加大执法和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现有的各类农民培训渠道;对农业职业教育进行制度性重构,拓宽生产和经营急需专业人才的培训渠道;调整园艺类专业课程设置,增加面向生产的实用类技术科目,逐步扩大园艺类专业公费定向招生规模,鼓励吸引大学优秀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引导涉农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学院等教学机构开展人才定向培养。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高质量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