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艺术化传播策略
2021-11-29俞睿
俞 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世界秩序变革、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大国战略博弈推动了国际体系深刻变革(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28.,国家间对抗和摩擦不断加剧,价值观差异和意识形态对抗在这一背景下也在不断加剧。如何突破西方文化霸权,构建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影响力,是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是新时期我国教育部对高校国际化提出的一种新的策略、维度和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基于人文、艺术、文化交流的文化传播机制,旨在扩大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人文、历史、价值体系等方面的普遍了解和认同,从而起到消除误解和纠正偏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世界环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138.从他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自信来自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对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创新。中国文脉经历了20世纪初期的断裂、冲突、挣扎,“文革”期间的颠覆和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现代思潮的冲击,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本土化重构,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构建始终处于进行时。一方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现代性建构有所脱钩,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位置还没有最终确立,中国文化的译介、传播和接受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及综合国力地位不相匹配。因此,坚持文化自信应该是以完善我国文化的主体性建构,确立我国文化的世界坐标位置为基础,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更让国人在交流中了解自身、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并在更广的坐标体系中确认自我文化身份。在这一文化身份中,除了哲学体系、价值体系和文化精神,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是文化价值的生动载体,她承载了人文历史、价值观念、哲学审美等多重文化信息要素。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西方世界文化霸权依然盛行的情况下,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既包含来自外部的选择性误读,也有内部的诸多原因。
一、 西方世界仍然对中国文化有较深的误解和偏见
20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和“东方主义”使得他们构建了一个以西方为中心,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偏见性思维方式。其本质含义是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控制。以爱德华·萨伊德为代表的后殖民理论派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殖民,指出帝国主义需要文化为殖民统治服务,西方文化本质上与帝国主义事业“共谋”,形成了“共谋共存”。西方通过构建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将东方文化设置为“他者”,从属并臣服于主体。西方对东方文化身份的虚构和扭曲,以及西方对东方的文化殖民策略构成了后殖民时代的新特点,也同样解释了西方普遍存在的文化优越感。他们通过“想象”,构建了类型化、妖魔化的东方,使东方成为西方属下的“他者”。这也就解释了西方从媒体到知识分子阶层为何都只乐于扭曲甚至妖魔化中国。因为这印证了他们对自身文化天生的优越感,也解释了为何西方大众对中国文化普遍无知且并不愿意了解,认为中国仍然是落后、蒙昧、专制的国家。
而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涉华舆情延续了传统“东方主义”话语的内涵,将中国幻化成专制主义的、人权问题突出的、对西方充满挑衅和威胁的形象。全球网络空间中的新闻信息传播也表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和“文化圈群”结构,“核心—边缘”结构使得霸权国家所建构的东方主义话语在广大亚非拉国家扩散。在以美国为主形成的新时期媒介霸权的影响下,当今这种思维模式仍然在发挥一定的影响,构成了中国“威胁”论等负面言论。这种威胁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人权话语、东方专制主义话语、中国在非洲的“新殖民主义”等。而在“文化圈群”结构中,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圈大多受到来自美国的霸权文化圈的影响,对中国有诸多负面印象。另外,受美国霸权文化圈群影响的拉美(西语)圈群、欧洲圈群、非洲(法语)圈群均存在同样有关中国的负面印象(3)龚为纲,朱萌, 张赛,等. 媒介霸权、文化圈群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全球传播[J]. 社会学研究, 2019 (5): 138-164.。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这一媒介影响的包围圈,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 中国文化传播过程的策略及方向偏失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提出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文化方案(4)祁述裕. 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四个突出特点[EB/OL]. (2017-12-01)[2020-07-1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201/c40531-29680137.html.。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以政府机构及政府背景的官方媒体为代表的传播主体,包括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孔子学院,以及驻海外的传媒机构如新华社等,他们在传播中国对外政策,传达中国声音的同时,也在宣传中国文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淹没在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扭曲和妖魔化报道之中。其次,一些文艺界的个体,如电影导演、作家等却因为探索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失衡、人性纠结等问题而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作品也因屡获国际大奖而成为中国文化国际形象的主要“注脚”。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被片面解读。而中国文化中朴素的价值追求,如坚守、责任、理解、宽容等品质理应成为中国文化民间传承的生动“注脚”却被选择性忽略。同时,处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华侨也因与中国社会的长期隔阂而无法真正代表中国文化发声,他们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仅限于节庆期间的舞狮舞龙、张灯结彩等表面形式的民俗文化,无法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无法传达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审美及精神。这些使得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处于被动状态。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崛起,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呈现给世界观众的是不成体系、乏善可陈的信息,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貌和时代性特征。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们在对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中,要将文化传播的主体进行整体调整、规划和定位。
纵观我国文化传播及文化产品输出的过程,我们发现无论是传播区域、传播数量还是传播效果等方面都缺乏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以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为例,传播区域相对狭窄,没有真正实现“全球化”传播。我国电视剧走出去的受众区域主要集中在有儒家文化渊源或者华人集中的地区以及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约占总量的2/3 以上。其次,传播题材类型相对单一,难以真正建构“中国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由于中西方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中国电视剧能够被海外观众所接受的题材类型主要集中于动作、功夫、历史、古装等,而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类型的电视剧较少。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在国际话语体系框架下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进行现代化的叙述和演绎,并进行跨文化传播。
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正是基于现有世界格局和我国文化在传播中的困境而产生。该机制是基于中国文化非侵略性的基因,秉持“和而不同”,寻求理解、兼容并包意义上的平等交流。而这项文化交流策略除了政府外交的推动,更需要来自民间的交流,加强民众之间的理解和互信。其中,中国大学群体中与文化艺术相关的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以艺术类院校为代表的文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他们提炼了中国文化精粹并结合视觉、听觉、肢体等非语言系统,以“美”的形式及世界共通性表达系统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及美学思维,弥合不同意识形态的鸿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理念,从而达到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争取世界人民的普遍了解和认同,消除误解和纠正偏见的作用。基于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我们有必要加强艺术院校及文艺精英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与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产业形成长效联动机制,打造以艺术院校及文艺精英知识分子为文化引领,产业推动、民间传播为主的立体传播模式。同时,还要注重在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过程中对其进行艺术化包装和创新,并运用“艺术化”传播策略,形成中国文化世界性认同的立体结构。
三、 运用“艺术化”传播策略,形成中国文化世界性认同的立体结构
要形成中国文化的世界性认同的立体结构,就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官方媒体、影视、平面、网络及数字媒体等多元媒体进行整合、规划和设计,使其针对不同的受众发挥不同的作用,达到不同效果,从而形成多元传播渠道。“设计思维”一词最初由美国硅谷IDEO设计公司总裁蒂姆·布朗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这是一种基于设计行业的思维模式,旨在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挖掘个人或群体的生理、心理或文化需求,满足某种感情、思想或态度,寻求创新的设计。系统性思维则需要从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将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世界性认同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借鉴系统性的设计思维,对现有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认同作为综合性设计课题,对其内容、路径、方式等进行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传播文化语境中人群的生理、心理或文化需求,从而找到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中国文化世界性认同的解决方案。
(一) 打造具备跨文化视野的艺术人才,提升中国艺术跨文化传播力度
在艺术化传播策略背景之下,尤其要加强艺术院校及受过高等教育的文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在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指导作用。政府机构为国家的文化传播策略提供政策指导、支持,艺术类院校及文艺知识分子群体是中国传统智慧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智库,是建构中国文化世界身份的重要主力军。艺术类院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能规避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抗,起到文化融通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构建方面,艺术教育能很好地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并与西方现代文明和理念相结合,较好地弥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裂隙,成为一种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创造的载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化输出和传播过程中,艺术类院校通过自身的分析积累和对艺术文化传播规律的了解为国家提供精准的文化传播策略,对国家文化精神进行高度提炼,对国家文化“品牌”进行系统化设计,创造出文化艺术精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传播的对象方面,艺术类院校的海外展出和演出更直接地面对广大海外民众,其中包含具有基本文化素养的学生和知识分子,构成了国外相当一部分文化精英阶层的主体。改变他们的观念就意味着改变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因此,重视艺术类高校的国际交流也意味着打通文化输出的主渠道,强化其指导作用,增加传播效果。
由此,艺术类院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具有世界文化背景的国际化艺术人才,实现从技艺培养到国际化文化通才的转向,明确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以及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吸纳有效跨文化沟通策略的艺术人才。艺术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与文化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思考能力,并将这种文化思维贯穿到艺术创作中;需要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及艺术的深入了解和充分自信,同时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定位和价值有充分认识,并能把这些认识内化为自身对艺术鉴赏和创作过程的指导思想。艺术类院校肩负着打造艺术精英和艺术精品的重任。国家及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艺术类院校培养艺术精英和创作艺术精品的投入力度,打造更多能够为中国形象代言的艺术精英和艺术精品,不仅要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更要具备世界性眼光和符合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参与构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主体性,反映中国社会文明、开放、多元、进步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艺术类院校在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艺术类院校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应该采取由点及面、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交流策略。所谓由点及面是指从零星、随意、你来我往的低层次交流转向成规模、有规划和深入的交流。艺术类院校应该有意识地整体性参与中国文化及艺术品牌的现代性和国际性构建,与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产业形成长效联动及合作机制,形成以艺术院校及精英文艺知识分子为文化引领,民间传播为主的立体传播机制,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性推介进行整体和长期规划,对中国文化的品牌及形象进行系统性设计和包装,并在互动交流中发挥主动性作用。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需要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性联盟组织,主动构建话语体系,加强中国文化的深度传播。艺术类院校不仅需要积极加入各种国际联盟和区域性组织,更需要转变思维,以“以我为主”的主体性思维构建国际性文化艺术联盟组织。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艺术界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艺术的交流、对话,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增进文化相通、共融,重新构建文化认同体系,提炼文化趋同价值体系,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普遍认识。
(二) 打造中国文化产品的“艺术气质”,提升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度
在对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进行艺术化包装和创新过程中,通过视觉化符号系统接受文化信息的方式更为有效,尤其是在碎片化读图时代的今天,人们更依赖于通过读图的方式了解传播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如人们通过《卧虎藏龙》了解中国功夫和侠义精神,通过《功夫熊猫》了解中国的民俗、美食和中国的部分处世哲学。这些都代表了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和视觉化展示,我们还需要一大批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理念,了解并懂得中国文化精髓,具有跨文化思维和审美意识的艺术精英通过视觉符号系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统性、创新性包装和再创作,打造中国文化产品的“艺术气质”,同时借助不同的文化产品形式对外宣传和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经典作品。
以影视作品为例,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正在逐渐跻身世界主流文化艺术界,但影响力和在国外文化市场所占的份额并不大。其中有文化观念隔阂、审美差异、市场运作等因素,但更多的则是因为需要提升文化产品的“艺术性”。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影视作品不仅取材全球化,制作团队、发行都聚集了全球的精英和力量,通过影视作品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将美国塑造成受众心目中文明、开放、民主、自由的文化代表。而日本动漫的大量输出也使得日本的形象等被明快、漂亮、酷等印象所代表。在中国经济不断崛起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打造和提升中国文化的“艺术气质”,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创造更多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精品。而随着近几年动画产业的发展,一些国产优秀动漫电影开始摆脱模仿欧美日本动漫的痕迹,从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或传说中汲取美学元素,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性价值理念,使得影片在艺术水准和商业运作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如《大鱼海棠》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还融合了许多来自《山海经》《搜神记》与上古神话“女娲补天”等的传统元素,打造了一个奇幻的影像世界。影片传达了爱、责任、牺牲,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成功地传达了中国文化中含蓄、优雅的美学意象,是一种东方诗意美学语境下的“大爱”,可以说,我们正是需要这种包裹着中国文化内核,具备现代审美意蕴的艺术佳品,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
另外,我们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产品进行审美提升和设计。世界各地中国城展现的舞狮舞龙、中国结、中国福、扭秧歌等中国的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且易于被国外受众接受。因此,中国各文化机构及政府团体抓紧时机在文化庆典上向国外受众推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如对中国泥塑、剪纸、皮影、地方戏曲的展示正成为世界各地中国文化中心和使馆庆祝中国新年的重头戏。我们需要具有现代意识的文艺界知识分子对中国民俗文化形式进行审美提升,赋予民俗文化符号现代性理念,运用系统设计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视觉化包装和创新,对民俗文化进行审美提升,打造中国文化艺术产品的现代“艺术气质”,同时更好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
(三) 传播方式的“艺术化”:“文化共情”的策略
为了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度和接受度,我们需要在文化共情基础上提升中国艺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美国好莱坞影片中不断展现世界元素,如《功夫熊猫》中展现的中国元素和《寻梦环游记》中展现的墨西哥文化,而日本动画中也有如宫崎骏等动画大师的作品涉及人类命运、科技文明和环境保护等题材,如《风之谷》《龙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从美国和日本动漫取材的世界性来看,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正在寻求更为广泛的题材,更具有包容性,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同时,好莱坞电影中传达的所谓“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观传播也较为广泛,如个人英雄主义、追求个人梦想、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理念也正在成为现代国际社会所普遍追求的价值观。而每个民族都有救人民于水火的英雄,都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和正义。我国也是在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也包括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这种现代性的价值理念是世界人民共同认同和追求的。因此,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应该基于这种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创新,以“文化共情”的心态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元素,并以这些元素为基础对中国文化进行创新性推介,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多元和包容,了解中国是一个面向现代,充满现代意识的社会。《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因共情性的文化心态跨越东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鸿沟取得了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由此可知,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传播要寻找中国文化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识基础。这些主题、题材、叙事策略及价值观跨越东西古今,跨越民族、文化及意识形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产电影应该以这些共通的母题和原型为基础,搭建起价值传播的基础。因此,寻找共同的价值追求,以人类的共同情感认同作为基础应该成为现代国际社会文化价值趋同背景下的策略之一。
同时,以文化共情为基础的文化传播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全盘西化和“同质化”,而是在坚守民族文化独立性基础上寻找文化共情,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求同存异的传播策略,即以开放包容的“文化共情”心态,提升和加大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度。任何一种异质文化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传播时,都要寻找“共鸣”和认同。而对于世界其他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是相对陌生的,有很多民众还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所以在文化共情基础上的文化价值的传播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这种文化传播也是基于现代价值理念基础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创新。
总之,为了争取中国文化的话语空间,我们需要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背景下,改变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整体策略。其中包括加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及文艺精英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引领作用,对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进行艺术化包装和创新,运用系统设计思维形成中国文化世界性认同的立体结构,打造中国文化产品的“艺术气质”,运用“文化共情”的策略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等。艺术无国界,同样,艺术化传播策略也能为中国智慧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提供新的思维与渠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应该为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我们应该努力为中国文化的全面复兴提供艺术化的解决策略,增强文化自信,为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