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探讨
2021-11-29张艳
张 艳
(北镇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来说,农业生产依然是主要经济来源,而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不熟悉,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农村地区进行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1 当下农村地区农作物栽培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较低
我国的农作物栽培和种植,与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北方地区多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南方地区多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北方的平原地区,可以实现大范围的统一种植,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农业生产形式,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这些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农业生产,依然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不仅经济效益不足,而且还会浪费劳动力。目前来看,北方平原地区的这种现象大量存在。
1.2 农作物栽培方式落后
我国的农业耕种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之后,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农耕水平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整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一方面,农业生产者的个人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较低,对于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方式无法有效掌握;另一方面,许多先进的技术没有进行广泛的普及。许多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的栽培中,还是延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因此,农作物的产量没有明显的提升。
1.3 农业生产者对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认识不足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者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而且农业生产工具也比较传统,对于新的栽培技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认识。许多农业生产者甚至对新的栽培技术有一定的抵制情绪,不愿对新的技术和升级改造进行投资,花费时间学习。这样的保守理念,严重制约了现代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在我国南方的丘陵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农作物的栽培方式也比较特殊,无法实现有效的技术推广。
2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2.1 因地制宜进行农作物种植推广
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南北方的气候、地形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中,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比如,在北方平原地区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中,要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来实施。而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种植和栽培,无法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要主要推广适合人工作业的栽培技术。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各地的气候、温湿度以及常见恶劣天气的影响,完善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
2.2 改善农作物传统的种植方式
在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中,要改善传统的种植和栽培方式,需要从经济上和观念上两方面进行。首先,在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要让农业种植人员感受到切实的利益,在技术改进中提升产量。有些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对于产量没有影响,但是会改善农作物的外观和口感。这样的栽培技术推广,除了技术帮扶之外,还应该在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合适的方式和渠道。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种植者感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在主观上接受和应用新的栽培技术。
2.3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
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束缚,发展比较落后,仍然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在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贫困地区的状态,推广适合其生产的农作物,解决当地农民的经济问题。
3 结语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也要实现精准帮扶,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相应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并且做好农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帮助,提升农作物在新栽培技术下的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