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用典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启示

2021-11-29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术腐败编辑出版不端

东 红

(黎明职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福建 泉州 362000)

习近平在其讲话、文章中,经常引用中国古代典故或典籍中的名句,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1]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曾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成员间共享的价值、规范、思维方式、行为以及文化产品[2],其核心涉及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其影响或表现则涉及到诸多宏观(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或微观(如偏好、态度、认知、决策等)层面的心理和行为[2]。学术期刊是理论与知识创新的载体,习近平用典所体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光彩的治理之道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也同样适用。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3]。基于此,本文探讨习近平用典中的文化精髓对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启示。

一、“正本清源”:坚持正确办刊方向

学术期刊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研究成果的责任,是学术界政治立场、价值取向、话语表达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学术期刊应“正本清源”。

2019年3月,习近平[4]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的讲话指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其中,“正本清源”一词出自《晋书·武帝纪》,是指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正本清源”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党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办刊方向[3]。学术期刊的政治导向是学术期刊的灵魂,学术期刊的政治把关问题就是坚守政治立场、构建主流话语体系等。学术期刊应“正本清源”,增强政治导向意识,承担引导舆论方向的责任。

学术期刊应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朝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习近平[4]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的讲话用了此典,他指出:“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 ‘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这一要求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就表现为:选题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引领和推动学术创新,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例如,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帮助临床和科研团队把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研究成果尽快发表,使广大医务人员获取诊疗经验,《成都医学院学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通过多种渠道征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学术论文,并对优质稿件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刊发[5]。这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安抚民众不安、恐慌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体现了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二、“诛一恶则众恶惧”:治理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学术期刊应遵守出版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范,做到知法懂法,依法办刊。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这是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北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的名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这是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吕氏春秋·自知》的名言。这些用典,旨在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6]。在专题民主生活会、考察等许多场合,习近平[7-9]也反复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这对于治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一些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问题同样适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应具有法制思维、底线思维。2019 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从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等方面对学术期刊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学术期刊界要根据新时期学术期刊治理需要,用出版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范等“规矩”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进行规范与监督,以提高学术期刊声望和防范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行为发生。

学术期刊若不依法治刊,则“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有的学术期刊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比如不严格遵守专家审稿制和三审三校制,仅由主编、期刊行政领导或编辑定稿,稿件选用及编校环节存在监管漏洞,这样,很难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准确判断,也难以保障学术期刊编校质量。这些问题均会损害学术期刊的声望与权威性。

“诛一恶则众恶惧。”这是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三国陆景《典语》中的话,用典反映我党惩治腐败的决心。“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是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唐朝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的诗句,用典反映破立结合的反腐思维[10]193。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学术腐败表现有:利用刊物的版面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如权刊交易、钱刊交易等;学术期刊个别“把关人”放弃职业道德,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审稿决策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或利益交换行为,造成编辑部权力异化[11];学术期刊个别“把关人”为谋求利益,私下放行“中介稿件”,直接进入专家审稿环节;学术期刊个别“把关人”违背专家审稿制的规则和底线,在专家审稿环节暗示审稿专家放松审稿要求,或利用自己的职权让学术不端稿件通过专家审稿环节;等等。这些均属于学术腐败行为,会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声誉。

“诛一恶则众恶惧。”学术期刊应制定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惩处制度,比如:将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列入学术不端名单,限制其投稿,以示惩戒,防止潜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扩大化;对涉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期刊“把关人”给予相应的诫勉、惩处,情节严重者还应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与文化”[10]191。

学术期刊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的防范,应该融入编辑出版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编辑流程控制、事后监督和编辑出版人员成长机制建立等环节。只有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同时切实实行,才能整治选稿唯亲、择稿谋利等出版乱象。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出版环境。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学术期刊在清除学术腐败现象的同时,还应培植诚信、严谨认真、遵守学术规范、有创新精神的作者群,为这些作者提供快速审稿绿色通道,积极为其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尽快发表提供便利。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有责任从作者群净化的源头上遏止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改善学术生态。另外,学术期刊还应完善管控机制,在工作流程的每一个节点设置若干标准措施,并对外公开,形成投稿有依、拒稿有据、刊稿有理的良性工作局面[12]。

三、“邦之兴,由得人也”:编辑出版人才素质培养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这是习近平《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所引唐朝白居易《策林·辨兴亡之由》的名言,这对学术期刊办刊治刊同样适用。学术期刊需要专业化的优秀编辑人才,需要一批可以慧眼发掘优秀论文的编辑大家[13]。

(一)“为学之道,必本于思”:编辑出版人员应具有善于学习及思考的品质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这是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所引东汉王充《论衡·实知》的名言。人的才能有高下区别,但人认识世界都得靠学习[10]145。学术期刊编辑作为稿件的“把关人”,除应具备编辑出版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并要掌握所责编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学术期刊应将较强的学习能力作为考核编辑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这是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中的话,说明学与思的关系。优质的学术论文是作者认真治学与深度思考的结果,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须具备职业敏感性,对稿件的价值与核心问题进行准确判断。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离不开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深度思考。在审稿过程中,编辑应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关注稿件所掌握相关资料的深度、广度及研究创新性,力求用稿客观与公正,以保证学术期刊质量。

(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编辑出版人员应具备工匠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的话。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以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工匠精神,对稿件进行审查和编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是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尚书·周书·周官》中的话。国家振兴和个人成就事业,都应具备立志与勤勉两个条件,对于学术期刊发展而言也是如此。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具有“强刊梦”情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表述中国话语、展示中国形象[14];同时,要认真从细节做起,担负“把关人”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应将精心策划组稿、打造精品特色专题、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发挥期刊专业引领和导向作用视为己任,同时还应积极主动提升政治站位,时刻牢记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15]。编辑在初审稿件时,应根据科研论文的特点,将具有正确导向、较强创新性、较高价值且论证严密的稿件送作风严谨、学养深厚的同行评审专家审稿[16]。编辑须坚守作为出版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把关论文质量。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还体现在确保学术期刊引导社会正向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等,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三)“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编辑出版人员应确立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是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唐朝李世民《帝范》中的话。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习近平[17]强调,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标准的出版人会把学术期刊的质量放在首位,即尊奉提供优质内容和社会效益至上[18],不会因为私欲和惰性而钻规则的空子,做出损害学术期刊的行为。较高的职业道德是学术期刊具有较高学术质量与编校质量的基础。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等文所引《老子·第四十六章》中的话。“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这是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所引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十一·明道先生语》中的话。以上用典说明贪婪引发灾祸,公心可以成就大业,私心可以摧毁大业等道理,也体现了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自控、遵从规范等,及对责任、义务、助人的强调。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的互依性、社会嵌入性以及对内群体的义务与忠诚[2],同时强调忘我、集体成就和尽责性。基于此,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应谨防贪欲之害,谨守道德与规则底线,清廉自律。要做到这点,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对稿件的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的自制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掌握着稿件刊用的公权力,其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应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奉献与服务社会的精神。

总之,习近平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是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19],学术期刊的治理应通过借鉴其中的智慧,实现学术期刊对正确导向的坚持及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杜绝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并且使编辑出版人员加强自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诱惑和腐蚀。惟此,才能在我国真正培育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猜你喜欢

学术腐败编辑出版不端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为什么对学术不端容忍度较高
治理学术腐败需建立独立监督调查机构
学术腐败国内相关研究述评(1997~201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