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21-11-29李加稳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
李加稳(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
苏皖毗邻地区是指江苏、安徽两省在交界地带所形成的特定地理空间,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内边界线最长、涵盖地级和县级行政区最多的省际毗邻地区,主要由南京都市圈与长江经济带、徐州都市圈与淮河生态经济带相互叠加的南北两块窄带型区域构成。
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苏皖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由来已久,早在2005 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主动承接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对安徽的经济辐射,为安徽省加快融入长三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8 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全域纳入规划范围。在此背景下,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也正式进入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苏皖毗邻地区多点开花、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形成。
(二)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和县—浦口、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徐州—宿州—淮北、慈湖高新区—滨江开发区等省际毗邻地区正在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奋力打造“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苏皖毗邻地区加快建设各类省际合作园区,推动这一区域产业合作迈向深度对接、集群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努力打造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方面,苏皖两省在毗邻地区谋划启动了跨区域现代农业合作园区试点,稳步推进“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各毗邻相关市积极开展城区对口合作和城市结对共建,加快补齐经济发展不均短板。
(三)区域经济增长极加速培育
今年2 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南京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徐州都市圈的融合发展也处在稳步推进当中,其中,徐州市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苏皖两省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共同发力,加快推动毗邻地区同城化通勤市域(郊)铁路建设和客运公交一体化,增强中心城区对周边主要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一区域经济发展仍然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一)协同发展约束因素仍然较多
目前,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的阻碍仍然是影响苏皖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按照省为界限,将全国生产力布局进行具体化。苏皖省际边界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苏皖毗邻地区又多为基本农田或生态保护区,合作发展受到土地、环境等多项资源禀赋的约束,空间非常有限。同时,苏皖毗邻合作发展共识还不够协调一致。毗邻地区的空间范围、功能定位仍然较为模糊,尚未进行明确界定。苏皖之间在发展主攻方向上还不够协同。虽然苏皖在毗邻地区合作发展中进一步深化了毗邻合作的共识,但在具体执行层面还未达成高度的协同。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东西省际差距。从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和人均GDP 来看,截至2020 年底,江苏省GDP 总量为10.27 万亿元,人均GDP 超过12.7 万元;安徽省GDP 总量为3.87 万亿元,人均GDP 为6.08 万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状况远远超过安徽省。特别是安徽省的毗邻区域还存在着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市竞争力不强、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二是南北区域差距。整体上表现为南强北弱。南京都市圈与长江经济带相互叠加的南部毗邻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快,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城市综合实力强。徐州都市圈与淮河生态经济带相互叠加的北部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较为丰富,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集群化水平不够高。虽然徐州都市圈规划已实施了近20 年,但与南京都市圈相比,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仍然不足
苏皖毗邻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还存在着就项目谈项目的情况,协同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创新联动机制尚未真正落地落实,南京、徐州科创能力的优势未能在毗邻地区有效发挥。同时,苏皖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尤其是引进、承接的企业融入毗邻地区产业链不够紧密,还存在着转移过来的企业自成体系,和本地企业关联性不强的情况。
加强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1.聚焦破除行政壁垒
以机制对接为保障,推进全领域全方位合作。可以专门成立破除行政壁垒的“破难小组”,建立健全壁垒清单制度,加快消除阻碍市场一体化的“梗阻”,促进毗邻地区资源要素流动快速顺畅。
2.加强政策精准供给
统筹毗邻发展战略,构建立体开放的合作机制。苏皖两省可以基于各毗邻市、县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分类定级,从而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既重点打造新样本、新标杆、新引擎,又能兼顾各县区的均衡发展,其中要重点加强对皖北、苏北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皖北、苏北的经济增速较大幅度高于苏皖其他地区。
(二)优化苏皖毗邻地区空间结构
重点培育“都市圈—示范区—县域经济”多层次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1.打造都市圈联动发展“共生体”
可以将夯实都市圈作为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发展。考虑到南京和徐州都市圈发展程度和城市规模的不同,苏皖毗邻地区经济发展可分为南京都市圈的单核心城市带动模式和徐州都市圈的多中心城市均衡发展两种模式。
2.发挥示范区的“双面胶”作用
目前,要继续发挥好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新型功能区的示范效应。接着可以参照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模式,在徐州—宿州—淮北、南京—马鞍山—芜湖—宣城等毗邻区域分别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西示范区和北示范区,继续打造地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3.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根据苏皖毗邻地区各县自然禀赋、产业优势、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明确区域发展定位,优化调整农业、工业产业结构布局,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协同发展。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1.精准承接产业转移
苏皖毗邻地区要努力形成以“龙头企业”招“配套企业”,“配套企业”引“龙头企业”的互动发展局面,有效推进产业集群化。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本优势,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努力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承接产业转移时,既要强化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又要注意加强产业园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形成密切的产业关联、互动的创新氛围以及稳定的地方根植性。
2.深化区域科技平台合作
苏皖毗邻地区要充分利用苏皖两省科教资源禀赋突出、创新人才集聚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在实现互通区域人才上下功夫,加强毗邻地区众创空间合作和特色小镇建设,加速创新人才聚集,积极培育全方位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