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探讨
2021-11-29曹芳
曹 芳
(费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费县 273400)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对食品安全战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确保食品的高度安全性。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由于经济实力越来越显著,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要想推动食品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源头的控制力度。而在验证食品安全过程中,加强食品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而且还可以将食品中的不安全成分挖掘出来。同时在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实施过程中,食品检验部门也明确提出了对检验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即具备良好的检验能力,能够保障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1.1 色谱技术
色谱技术在当前食品检验检测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重要的构成内容。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于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色谱技术。而液相色谱法是以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采用颗粒十分细的高效固定相,并通过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全部工作通过以期来完成,这种新的色谱法叫做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适用于化学领域。针对于色谱技术,应用价值显著的领域主要包括食品的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色谱图像,可以对食品成分进行高度明确化,尤其在山梨酸钾、柠檬酸钠等检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2 生物检测技术
在该项技术中,PCR仪检测、生物传感器检测等比较常见。PCR检测作为温度控制设备之一,主要借助PCR仪来实现温度控制,为食品内成分状态的变化创造有利条件[1],从而不断提高检测效果。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在生物传感器的作用下,可以不断提高生物物质检测的灵敏性,非常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等。
1.3 化学分析技术
化学分析技术是指在化学方法的作用下制备标准化样品,使仪器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所以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中,化学分析技术是基础的且不可或缺的检测技术。
2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现阶段,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较不完善,很难有效治理和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一些黑心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非法添加一些非食品级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极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2.2 缺少先进的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食品检测技术,可以使检测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将检测方法改善到最佳,进而促进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食品检测技术有待改进,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萃取技术,由于其灵敏度较低,很难实现快速检测,而且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不足,一旦缺少良好的控制,极容易导致数据出现异常。总之,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新方法、新设备的研发,保证使其与快速检测的需求相一致。
2.3 资源管理的合理性不够
食品检测流程是从分析结果出发,通过对调查内容的不断细化,为资源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但在实际上,一些食品检验检测的资源管理的合理性难以保证,继而很难保证良好的食品质量。
2.4 监管力度不强
现如今,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不断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但是在实际中,监管机构对于一些龙头企业过于重视,缺少对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极容易造成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一旦市场上出现有害的食品成分,会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2.5 检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要想促进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严格贯彻和执行操作规程要求,然而在实际中,由于受到工作内容重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检验检测机构对高质量检验员招聘的难度。一些政府官方检测机构在人才招聘时,大专为其最低学历,但部分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为降低用工成本[3],对学历要求不高,甚至雇用一些兼职人员,这类检验员由于缺少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无法自主予以解决。除此之外,由于其素质水平、基础知识难以保证,所以很难促进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检测水平与检测技术的提升。
3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解决措施
3.1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体系
3.1.1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在构建食品安全体系过程中,应提高对风险评估的重视,充分激发出消费者的参与度。消费者参与度,主要包括立法参与、执法参与和司法参与。以立法参与为例,国家机关会发挥出自身的牵头作用,而专业协会应保持较高的参与度,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等应发挥出自身的辅助性作用,并进行适度的社会公示[4],鼓励所有人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同时,对于国家机关来说,组织评审应反复进行,对于适用的建议,一旦通过评审,应基于消费者的要求出发,实现顺利修改。
3.1.2 鼓励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
一般来说,竞争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政府机关角度,应引导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系统检验技术平台的构建提供一定的依据,在平台中,需要将检验结果进行公示,同时政府也要将资金扶持力度提升上来,引导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提高对食品安全监管活动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完善整个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3.2 积极改善检测技术
①加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网络建设,确保整个检测体系的机构配置得到不断完善。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应确保检验检测市场符合开放性、竞争性等需求,避免行业壁垒的出现,形成对民间中介资本介入的有效推动作用,确保竞争机制的形成具有高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5]。对于民间的中介检验检测机构组织来讲,可以更好地扶持政府的食品监督部门,发挥出技术支撑的作用,并将技术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以此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方面的鉴定水平。②应加强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给予重复检测强有力的预防作用。对于食品检验检测部门来说,应确保职能的合理分工,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力度,将重复检测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同时食品检验检测部门在客观调查分析的同时,应准确核定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加强食品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当然也要定期维护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数据库,避免对信息平台的时效性造成任何影响。③食品检测机构应注重新型食品检验检测仪器的引进,实现在食品测定中的灵活运用。如在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领域,EDX3200SPLUS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6],凭借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的微量重金属。例如,在对小麦、稻米等作物进行检测时,可以及时、有效地检测出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将快速无损检测的作用发挥出来,检出限最低为 0.03 mg/L,经过数分钟便可以筛查出重金属元素。
3.3 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
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水平,必须要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给予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一定的制度保证。而且对于食品检测人员来说,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检测过程得到有效约束与规范,防止人为操作失误的发生,确保食品检验检测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试剂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在化学试剂种类多样化的影响下[7],难免会影响到最终的实验结果。所以在试剂选择中,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
3.4 增强监管有效性
3.4.1 民间中介检验检测机构
通过民间中介检验检测机构的介入,不仅可以使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影响力、感染力得到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检验检测队伍的培养。要想不断提高市场运营管理的规范性,政府部门应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予以正确引导,严格审核民间中介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实现良性化市场竞争环境的顺利构建。除此之外,在市场流通环节中,要想防止任何差错的出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将关注点放在食品生产源头上,严格监督和管理食品产出、包装、生产等环节,不断朝着安全、放心食品的方向迈进。
3.4.2 强化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由于食品种类的不同,在构建食品行业协会时,也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这些行业协会中,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进来。在行业内部,要加强信息传达与服务,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致力于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而且也要对自律公约进行签订,加大行业内的监管力度,更好地约束和规范整个行业,从而给予食品安全强有力的保证。
3.5 引进专业人才
在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方面,既要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也要借助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基于此,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来说,应将人才招聘途径拓展开来,与食品检测专业的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借助长期合作关系,使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8],同时也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也要积极构建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体系。众所周知,人才是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应加强培训与考核,系统化设计与策划培训内容,将培训的持续性发挥出来,并确保考核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适度提升招聘标准,借助招聘、培训、考核,为检测人员能力水平、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是尤为重要的,其可引导检验员树立高度的敬畏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论述,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大众和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在食品市场中,如果出现质量低劣的食品,极容易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为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制止和预防,应积极构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即积极改善检测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增强监管有效性等。一旦发现食品检验检测行业出现违规行为,应第一时间予以整治,使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确保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实现良好的食品消费市场的顺利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