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林下套种阳荷栽培技术
2021-11-29蒋祥娥刘汉蓁陈耀兵
蒋祥娥 曹 健 蔡 桁 刘汉蓁 陈耀兵
(1. 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武汉 430000;2.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 利川 445400;3.湖北民族大学 恩施 445000)
山桐子Idesiapolycarpa属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c山桐子属Idesia,落叶高大乔木,是我国传统的乡土树种,具有耐贫瘠、生长迅速、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等特性[1]。其产量高,盛果期长,但山桐子一般挂果在4年后,如何解决前期经济效益问题直接关系到山桐子产业的发展前景。阳荷Zingiberstriolatum别名阳姜、野姜等,各地食用习惯不同,主要以刚出土的幼嫩花苞为食用部分[4]。阳荷是一种1年种植、多年采收的山野菜,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富含营养成分,具有镇咳祛痰、解毒消肿、消积健胃等作用,是药食同源的一种野生蔬菜[6-10]。通过山桐子林下套种阳荷栽培模式,有效解决了山桐子前期经济效益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利川市沙溪乡大坪村,处于利川市最边缘地区,生态条件优良。东经108°42′~108°52′,北纬29°52′~30°0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属郁江流域,海拔960 m,年平均气温15.9 ℃,年降水量1 393.2 mm,无霜期255 d。日照较少,雨量充沛,土壤为沙壤土,pH值5.5~6.5,长期处于土法农耕栽培,土壤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合阳荷的生长。利川是山桐子和阳荷自然分布区,而阳荷生于林荫下,喜凉爽环境,较耐阴,不耐高温与强光,适宜种植在夏天凉爽的二高山地区(海拔800~1 200 m),于是在试验地采用了山桐子林下套种阳荷的栽培模式。
2 山桐子、阳荷品种选择
2.1 山桐子品种
选择湖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山桐子良种“鄂选1号”山桐子,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点。‘鄂选1号’盛果期(6 a生以上)每666.7 m2产1 237.50 kg;早果性强,高接树第2年可开花结果。出油率高,油品质好。‘鄂选1号’山桐子油中亚油酸为63.94%。抗旱性和抗病虫性均强,在瘠薄山地仍能生长结果,叶蝉、蛴螬等虫害率在5%以下,对山桐子主要病害根腐病和炭疽病抗性均为中抗(MR)。
2.2阳荷品种
阳荷选“鄂阳1号”,该品种是从恩施州八县市地方品种中选育获得的利川市地方良种。食用花苞柔软、汁液较多、清香味突出,纤维含量少略带甜味,品质优良。该品种相对于其他地方品种,表现为水分含量高(84%)、蛋白质含量高(10.2 g/100g)、总糖含量高(2.5 g/100g)、维生素C的含量高(0.032 g/100g)、氨基酸含量高(10.05 g/100g)、花苞产量高(1 200 kg/666.7m2)、粗纤维的含量低(12.38 g/100g)的优点,是种植户的首选。
3 山桐子、阳荷种植技术
3.1 种植时间
阳荷种植时间和山桐子种植时间一致,宜12月~次年3月栽植。山桐子落叶进入休眠期至第二年春季萌芽之前栽植,栽植越早,山桐子发根越早,萌芽更快,更加有利于山桐子的生长。
3.2 种植规格
山桐子具有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株,因此需选择两年生雌性系山桐子嫁接苗或组培苗或扦插苗。阳荷是喜阴植物,山桐子叶片硕大,对阳荷的遮阴效果良好,选择两年生苗可迅速实现对林下套种阳荷的遮阴效果,有利于耐阴蔬菜阳荷的生长。阳荷采用地下根状茎分蔸栽种,每蔸需保留3个饱满芽。
采用深沟高畦种植,为了不影响山桐子生长,要求阳荷畦面和山桐子行间有一定间距,将阳荷畦整成畦面宽2 m,畦沟宽50 cm,保留山桐子种植畦面宽1 m。按照3 m×4 m株行距种植,每亩种植山桐子55株。山桐子行间采用深沟高畦种植阳荷,阳荷畦宽2 m,畦沟宽50 cm,畦高30 cm。每厢栽4行,株行距为20 cm×40 cm。
3.3 整地施基肥
在山桐子栽种前一个月,施入过磷酸钙50 kg/666.7 m2、充分腐熟的牛粪1 500 kg/666.7 m2或菜籽饼250 kg,将地整细整平,去除石块杂草。
3.4 田间管理
由于山桐子种植当年遮阴效果不是很显著,杂草容易滋生,应及时中耕除草。不得使用除草剂除草,以免造成产品污染,需人工拔出。阳荷种植3 a后,由于地下茎大量发生,相互重叠串联,极易造成根系拥挤生长不良,应及时中耕并适当深翻,深翻中掘断部分地下茎及老根,能促进新根的发育,使衰老植株得到更新繁茂生长。春季嫩芽出土后,需用稻草、玉米杆等农作物秸秆进行覆盖,可保持厢面干净不受病菌污染。夏秋开花后,应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一般为10 cm,仅保持花头部稍稍露出地面即可。培土可起到遮阴的效果,使阳荷的花茎处于黑暗之中,从而可减少纤维量,使嫩芽和花薹变得柔软脆嫩,增进阳荷的品质。在阳荷旺盛生长时期,还需要进行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一次在春季,当嫩芽出土15 cm高左右时,轻施提苗肥,施入10 kg/666.7 m2尿素,促进地上部茎叶迅速生长。第二次在阳荷封行后约5月中、下旬,叶鞘完全开展时,每亩施入30 kg复合肥,促进地上部茎叶和地下根状茎的平衡生长。第三次在阳荷开花前7~10天,约6月中旬施尿素20 kg,过磷酸钙15 kg,硫酸钾30 kg,促进多抽生花薹。
4 病虫害防治
4.1 山桐子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采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可以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加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建议用药量150~200 g/666.7 m2冲施,在发病严重时,用10~15 g兑水15 kg灌根使用。如果根腐病发病较严重,建议间隔7 d左右再用药一次。山桐子在移栽时可进行蘸根,药剂可以选择用30%的甲霜·恶霉灵+25%噻虫嗪20 g兑水15 kg进行蘸根。在根腐病发生之后,需进行灌根处理。移栽苗封行后,第一次灌根用菌毒清加甲霜恶莓灵加生根粉灌根;10 d后第二次采用石硫合剂灌根;再10 d后第三次采用甲霜灵加苯甲嘧菌酯加生根粉灌根。
4.2 山桐子粉锈病
粉锈病来源于梨锈病。梨锈病发生时也是山桐子粉锈病发生高峰,但一般较梨锈病稍晚。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基本可以控制危害,起到治疗效果。
4.3 阳荷的根腐病
阳荷具有特殊的气味,能有趋避害虫的作用,很少有虫害发生,只需每10 m远间距在行间插上黄板即可起到很好的生物防治害虫的作用。阳荷的根腐病防治方法和山桐子一致。
5 采收
在不同的采收期,阳荷的食用部分不同,有嫩芽、花薹和地下茎,各地种植者可根据当地主要食用习惯确定主要采收时期和采收部位。如果食用嫩芽,一般在清明节后,当阳荷嫩芽长到15 cm、叶鞘未散开前时及时采收,否则嫩芽迅速纤维化,失去食用价值。嫩芽不能采收较多,一般不能超过整株的三分之一,否则影响植株叶面积,减少植株光合作用,阳荷后期植株衰弱,影响花薹的形成,花薹小而产量低。特别是栽植的第一年,尽量不要采收嫩芽。一般均以阳荷的花薹作为主要食用部位。阳荷在6~7月开花,形成有效花薹在7~8月,应在花蕾出现前或刚现蕾时及时采收。若出现花蕾后采收,则组织老化,纤维增加,不堪食用。少数地区也有食用阳荷地下根茎的习惯,地下肉质根茎风味似姜,并有嫩芽和花薹同样的特殊芳香味。栽后当年,抽薹少,只有少量的收获。第二年较多,第三年、第四年盛产。阳荷栽植第五年后趋向衰老,产量减少,此时山桐子根系已密布田间,枝叶茂盛,山桐子开始大量挂果,会造成阳荷过渡遮阴并与阳荷产生营养上的竞争,已不适合阳荷的继续生长,可全部将阳荷去除淘汰。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山桐子林下套种喜阴特色蔬菜阳荷,栽植后第二年每666.7 m2产量可达500 kg,第3年每666.7 m2产量可达700 kg,第四年每666.7 m2产量可达1 000 kg,在山桐子挂果前最高可实现每666.7 m2经济效益5 000元,可有效解决山桐子产业前期经济效益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