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29张卉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开颅围术颅脑

张卉丽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前临床上针对颅脑损伤患者主要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开颅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大,因此术后患者面临长时间恢复[1]。我院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积极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显示该护理方法具有满意效果,详细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6例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患者,其入院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36.15±4.49)岁,包括坠物砸伤6例、车祸伤6例、重物打伤1例。对照组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37.41±4.04)岁,包括坠物砸伤5例、车祸伤6例、重物打伤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比较(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影像学检查,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随时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方案包括:(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协助患者完成血尿常规检查,并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采集患者一般资料;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之后,清除口腔异物后,配合医师确定病变部位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根据手术要求,提前做好剃头、皮试以及备血等准备工作。同时在术前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图片、口头宣教等方法开颅手术的安全性,并从专业角度回答患方提出的问题,可以邀请接受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描述自己经历,这是消除患者恐惧的有效的手段。(2)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在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实施基础护理,取平卧位,将头偏向健侧,在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之后,将床抬高20°左右,加快头部血液循环;注意保证病房环境,让患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充分休息;时刻保证敷料干燥,在病房巡视期间随时观察敷料状态,对于渗血、渗液的情况随时更换并警惕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面临长时间卧床,因此面临褥疮等问题发生,基础护理期间协助患者翻身,并对受压部位按摩。在每天更换引流管期间,护理人员坚持无菌操作,进一步杜绝并发症发生。②密切检查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手术后严格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例如在护理中发现患者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可以考虑脑疝或者脑部受压等问题;若患者出现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等,应该考虑脑干功能衰竭等情况。③强化呼吸道管理:由于颅脑损伤患者普遍伴有意识障碍等情况,会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吞咽以及咳嗽反射情况,或者出现的呕吐可能会造成误吸,所以护理期间必须要时刻保证呼吸道通畅。日常护理中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针对痰多不易咳出的问题,可以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针对使用呼吸机患者,做好呼吸机护理,例如在每次使用呼吸机之后可以每2小时休息10分钟左右,对压迫的面部进行按摩;严格根据患者的学习分析报告并遵医嘱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加快患者康复。④心理支持: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对患者创伤大,并且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支持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通过一对一的健康宣教,保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建立信心。⑤个性化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在特殊部位护理期间做好遮掩、不在公共场所讨论患者病情;鼓励患者合理膳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量,避免便秘发生。

3 观察指标:使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同时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其评价标准与文献[2-3]相同。

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2.0软件,数据差异用t值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5 结果: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为(12.63±1.93)分,优于对照组的(18.26±2.07)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73.14±3.26)分、(80.65±4.65)分、(78.49±4.26)分,对照组分别为(65.92±2.63)分、(69.17±4.15)分、(70.64±3.49)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讨 论

颅脑损伤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以及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征,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方法,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开颅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成为加快患者康复的关键[4]。而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所制定的护理方案存在片面性问题,无法满足患者康复需求[5]。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完善了传统护理模式,采用了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些都证明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满足开颅手术患者的治疗需求。

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该护理方法能够针对开颅手术患者提供连续的、有计划的护理服务,通过将护理细分为术前、术后2个阶段,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6]。(2)在围术期护理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产生,例如对于合并脑疝患者,积极观察患者的早期表现,包括血压、脉搏、意识以及瞳孔等,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能够及时上报至主治医师,加快患者症状改善;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做好心理支持,坚定患者信心,努力纠正不良情绪[7]。(3)呼吸道管理也是加快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例如有效的吸痰措施、雾化吸入以及改善病房环境等,都能进一步强化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8]。(4)围术期护理从术前做充分的手术准备,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在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情况,根据各项生命体征来预见各种并发症发生,因此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开颅围术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