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制建设与消防监督的相关性探究
2021-11-29董来
董来
(德州市陵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山东德州 253000)
0.引言
目前,不同地区的消防单位也在不断引进先进的消防建设理念和最新的专业技术,与此同时,也将相关的监督工作与法律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消防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消防建设工作向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渐靠拢。有关机构和部门也更深刻地意识到消防监督工作与消防法律法规建设的关联性,积极带动和提高消防监督体系的实际成效,有力预防了消防各项工作中的漏洞和突发状况。
1.我国现行消防法律法规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国力的不断增强,在消防法规制度的建设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09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公布实施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而且各个地方逐渐形成并健全了各自的消防法规政策,构建出了基于技术规范之上的消防法规。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正在执行的消防法规总体来说比较系统和完整,能对消防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相关消防机构和部门进行执法时,一些观念和方式仍然会被从前的政策与经验所左右,并且,在更新旧版本的消防法规时,也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得部分消防法规与实际情况不符,凸显出修订后的消防法规在制订过程中的一些疏漏,以及对我们国家消防机构的建设和监督工作形成的阻力。归纳起来就说明,我们务必要不断优化现阶段施行的消防法规,确保消防的各项监督工作有序推进。
2.消防法制建设和消防监督存在的缺陷
2.1 还有继续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水平
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由于我们国家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人员比较少,也或者其身兼几职,要分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兼顾其他工作,所以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消防监督工作。而且,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相关的消防监督工作者缺乏实践经验,不一定能高效处理消防工作中的各项事务并履行监督义务。在有些地区,消防部门的监督员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调去其他部门或岗位工作,而忽略了本岗位的工作。长此以往,政府部门花精力培养的本已有实际经验的监督人员不能在对应岗位发挥作用,大大影响了消防监督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建设[1]。
2.2 建立健全现行的消防法规
目前施行的消防法规是在以前法规的基础上做的修订,而且其配套的各项条款也都进行了修编。不过,新修订的消防法规还是有需要完善和优化的地方。随着我们国家的整体进步,一些消防法规政策还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未必完全适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节奏,而且,法规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和理论体系也适应不了新时期技术、工艺的规范要求。近几年,我们国家对消防设施设备以及相关材料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可是现在施行的消防法规中的条款细节却没有将那些研究结果进行规范,致使大量研究发明的消防设施设备、相关材料无法推广和使用。作为法律法规的两大模式,法律的行为模式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而法律的后果模式是对一个人行为的处理。要去了解探讨法规,就要明确两个模式间的作用和关系,避免只根据逻辑推理来制订法规条文。然而,现在施行的消防工作方面的法规政策中就有实践与管理不同步的现象,甚至是缺少实践只有管理,或者缺少管理只有实践的情况出现。比如:消防法规规定的,必须是经过相关消防机构或部门进行消防审查和核实完全合格的工程,才能下发施工许可证书。可现实是,不用担责的部门,也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就获得了施工许可。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消防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效和信誉[2]。
2.3 监督执法部门的态度敷衍
消防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执法时,总有一部分人对工作性质的认识不够,态度敷衍。如:由于某种原因,监督执法人员会频繁调换岗位,致使新来的监督人员对该岗位职责了解不全面,不仅工作效率低,还不易留住优秀敬业的员工,如此一来,导致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工作成效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另外,有些执法人员面临着各种晋升考核,不得不进修学习,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也造成其执法水平得不到提升,整个部门的监督执法工作得不到推进,后期的工作缺少透明公开性。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各种人情世故的影响,使得监督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力度和公平性,不利于消防法规规范化的推行。
3.消防法制建设和消防监督相关性的研究策略
3.1 要增大对消防工作的监督
作为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能理解,目前我们国家的各项消防工作都还有漏洞和不足,对以后的监督执法工作影响较大。所以,各个消防机构和部门要增大监督执法的力度,搭建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监督执法队伍。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战经验,培养其能独立进行执法并能有效地沟通和协作。相关消防单位要以消防法规为依据,提高部门消防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的执行力度,保证消防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责任,各个负责人对本机构或单位的消防安全全权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制定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经常开展巡视和防火安全检查工作,定制防火和人员疏散方案,不定期演练,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本部员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义务教育,定期定量进行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保,构建自检、自管、自改的体系,保证本机构或单位的消防安全和工作通道的顺畅[3]。另外,要利用社会和市场体制与关系,把本机构或单位的消防工作信息纳入公开信用体系,加快建立行业的自我监督体系,支持提供技术安全服务的第三方组织机构的发展。同时,各个地区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也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规范,按时检查辖区的消防安全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3.2 建立健全消防法规
根据法律的规范来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健全消防法规。因此,我们要在确保消防法规充分适应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断优化健全消防法规。相关的立法部门要根据现在的消防法规不足之处以及消防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修订和创新消防法规规范,客观处理现行制度下的权责划分不清、受制条件过多等问题,此外,针对消防工作开展中遇到的最新工艺、最新材料、最新技术等,要更全面的写进法律条文,相关机构和部门要予以配合,将配套的细则做好解释和规定工作,提高法规的实操性,正确引导后续的实践工作。另外,要将火灾隐患的监督和排查机制常态化,定期组织火灾隐患治理活动,建立重大火灾隐患的挂牌公示制。对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整改意见报告,七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并及时协调和组织相关机构监督和提示被整改单位或部门的工作,保证隐患的排除[4]。
3.3 加强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
当前形势下,我们国家要提升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成效,就要先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机构的综合水平,基于此,便要更先一步优化培训体系,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知识体系以及综合素养。因此,要依据消防法规政策要求,不断督促消防执法人员提高自我认识和综合实力,一方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熟练运用消防法规知识。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摒弃以往的旧的经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善于总结和开拓新的思路,培养职业素养,客观、规范并科学地运用消防法规,有效推进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优化。另外,在持续地建立健全消防法规制度的过程中,要制定消防监督执法的奖惩机制,依据规范定期考评工作人员;依据法规政策带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推进,形成追责体系,激发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精神。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与考核,切实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保证了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现今社会发展中,仍旧存在消防法规不健全、监督不力等现象。因此,要不断建立健全法规,规范监督工作,打造过硬的消防队伍。同时,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保证其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