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的初次表述究竟在马克思的何文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实践观及其价值
2021-11-29□林锋毕秋
□林 锋 毕 秋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同一个思想过程的两个方面,唯物史观一定程度上可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经过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热议,学界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基本标志”已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那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究竟在何时形成?哪篇著述初次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呢?学界根据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的序言中评价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1]266这一点,认定《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达,是科学的实践观的形成之作①参见陆剑杰:《实践唯物主义:彰显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真切之名——兼与王玉樑、刘福森二先生商榷》,《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侯继迎、倪志安:《实证·总体·实践: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三题》,《哲学动态》2018年第1期。。这一观点存在某种偏颇之处。诚然,“实践”是《提纲》的高频概念,实践观是马克思批判旧哲学的理论武器。但是,这只是说明,马克思已相对熟练地运用实践观的具体观点,有针对性地批判旧哲学,阐明自己的新哲学,不能据此断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成型于《提纲》。事实上,在早于《提纲》写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科学的实践观已做出详细阐释。值得一提的是,《手稿》的实践观与所谓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②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以《提纲》为分水岭,马克思的著作可分为“不成熟著作”和“成熟著作”。参见安启念:《唯物史观思想两次重要表述比较研究》,《学术月刊》2013年第6期;姚顺良、汤建龙:《“两次转变论”的文本依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兼答王东教授等》,《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的实践观的经典论述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性、一致性,《手稿》已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框架。马克思的这部早期著作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手稿》的实践观是《提纲》的实践观的“理论来源”和“思想的基础”[2]155,《提纲》的实践观是《手稿》中初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深化和运用。为证明这一观点,本文将《手稿》的实践观与《提纲》的实践观的基本要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的经典论述进行双重文本对照,以重新考察《手稿》的实践观的哲学价值,重新估量《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史中的地位。
一、《手稿》先于《提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点
在《提纲》第一、二、三、八、十一条中,马克思从不同维度简要地阐述了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如实践的含义、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实践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中介、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的政治意蕴等。通过《提纲》与《手稿》的文本对照可知,实践观的基本要点在《手稿》中已初步呈现。
其一,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认为应从实践而非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指出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3]499事实上,“实践是一种对象性活动”这一观点已初现于《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劳动是“实践的人的活动”[3]160,将人称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3]211,将人的劳动对象称为“对象世界”[3]163,将劳动产品称为“对象”[3]158,将生产称为劳动的“对象化”[3]157-158。可以说,劳动作为“实践的人的活动”,正是一个改造对象世界的对象化过程。由此可见,实践的基本内涵在《手稿》和《提纲》中基本一致,两个文本都把实践看作专属于人的、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区别在于:《手稿》侧重探讨“劳动”这一特殊的实践形式及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发生的“异化”;《提纲》则从实践的一般形式出发探讨实践与人的关系。然而,“实践”概念在不同文本中呈现的形式差异并不能掩盖其思想内核和精神实质的连贯性。就实际情况而言,《手稿》先于《提纲》界定了“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实践”概念的根本规定性。
其二,在《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认为评判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现实性”和“此岸性”[3]500,不能停留于理论本身,而要在实践中予以证明,并批评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离开实践领域,沉溺于逻辑推理与抽象思辨,以论证基督教教义的合理性。事实上,“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这一观点早在《手稿》中已有所展现。《手稿》明确指出,解决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理论对立,不是“理论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只有通过“实践方式”以及借助“人的实践力量”才能彻底解决。[3]192所谓“实践方式”和“人的实践力量”,实际上是指随着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强的人的对象化能力。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愈益提升,人们得以逐步认识并自觉运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基本规律,唯物主义将在工业实践的发展中愈益证明其真理性,唯心主义将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愈益显示其荒谬性,即实践是辨明理论真假和消除理论对立的根本途径。
其三,在《提纲》第三条中,针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500,强调环境既不是开天辟地就有,也不是始终如一,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革中,是人的“革命的实践”的产物;教育并非单向地改变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本身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变革者,不能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制约性,还要看到人对环境的制约性、反作用[2]139。事实上,“人与环境双向互动”这一观点在《手稿》中已有鲜明体现。一方面,体现在人的劳动对自然界的改造。人是一个劳动存在物,人类历史是世代赓续的劳动发展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3]196,工业的发展是人的对象化力量的彰显,在人类历史尤其是工业中生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3]193。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人化自然的形成,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体现在自然界对人的劳动的制约。人直接是一个“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3]209,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肉体组织,而且人的劳动本身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体现了人的受动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158,自然界是人顺利开展生产劳动的物质前提,为人的生产劳动提供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其四,在《提纲》第八条中,马克思指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501,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革,尤其强调将理论导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只能从“人的实践”中获得解释和说明。这就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归结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实践是理解人类社会全部内容的钥匙。事实上,“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这一观点在《手稿》中已有所论述。一方面,在经济维度上,工业发展史即是异化劳动史,劳动实践既是生成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关系的前提,也是消灭这一异化关系的手段。另一方面,在精神维度上,宗教产生的现实基础是人对人的经济依赖,靠他人的经济支持为生的人难以理解他是“通过自身而诞生”[3]196,即在劳动中自我生成。马克思指明整个人类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3]196,宗教不过是现实的经济依附关系在精神上的歪曲映射,消灭宗教应从根除宗教赖以产生的异化劳动及其异己关系入手,即宗教产生于世俗世界,也消逝于劳动实践。
其五,在《提纲》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揭示旧哲学的缺陷在于仅仅“解释世界”,而新哲学与此不同,它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变世界”。[3]502“解释世界”是所有哲学的基本功能,旧唯物主义以感性直观的方式认识世界,唯心主义以抽象思辨的方式认识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立足于实践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政治功能和使命,它不仅把现存世界看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且批判现存世界的不合理性,力图通过革命实践推翻旧世界,构建新世界。事实上,“解释世界以改造世界为目的”这一观点同样是《手稿》的理论主旨。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从科学角度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表现、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三大阶级(工人、资本家、地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阶级内部的竞争等“国民经济事实”[3]164,而且从道德角度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这是批判性或“解释世界”的维度。同时,马克思将“私有财产”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流动进程中,揭示了资本逻辑支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提出了关于(作为私有财产对立面的)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强调只有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的革命实践才能彻底消灭私有财产,即“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3]232。这是建设性或“改变世界”的维度。
通过比较《手稿》与《提纲》第一、二、三、八、十一条的实践观,可知《提纲》的实践观早在《手稿》中就有所展现,《手稿》先于《提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点。《手稿》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提纲》是对《手稿》呈现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深化和发展。
二、《手稿》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中的映照
《手稿》不仅先于《提纲》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点,而且蕴含着比《提纲》更丰富的实践观。根据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可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实践的含义,实践是有意识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二是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统一;三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革命实践和科学实验;四是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性。那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上述内容是否已明确阐发于《手稿》呢?笔者一一加以说明。
(一)实践是一种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动
就内涵而言,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有意识”和“对象化”是理解“实践”概念内涵的锁钥和关键。“有意识”意味着实践是专属于“人”的活动,是在意识、观念的指导下自觉改造外部对象以满足人自身需要的活动。“对象化”意味着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针对对象,与对象打交道,对外部对象施加特定作用(改造、变革或消灭),使其按照人的需要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实践”概念的这一定义早在《手稿》中就有所阐述。《手稿》明确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根据《手稿》可知,马克思这里说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指劳动——引者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3]162-163在《手稿》看来,动物的生产只是无意识的、受制于肉体需要的“适应环境”的自发活动,人的劳动即实践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3]162,“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163对象,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使自在自然成为属人自然、为我自然。马克思后来的著作肯定了《手稿》对实践内涵的规定,对劳动实践活动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在他看来,动物的劳动尽管有时的确让人叹为观止,但是,人的实践相比于动物的活动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绘制蓝图,预先在头脑中规划具体的实施步骤、设想可能的风险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等。《资本论》第一卷谈到,劳动的结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头脑中,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4]208。在《手稿》和《资本论》看来,实践是专属于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是人脑海中的蓝图的切实实现过程,是观念的世界的现实生成过程,是把内在需要外化为劳动产品的对象化过程。
(二)实践是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统一
就构成要素而言,实践是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统一,是劳动对象、劳动材料和劳动者的统一。一方面,在物的要素上,自然界是人的劳动实践的物质前提。《手稿》确证了人的劳动实践的自然制约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158。自然界为劳动实践提供了物的要素,它不仅是劳动的客体或劳动的对象,更为劳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劳动资料(即生产工具和原料)和劳动场所。通过加工利用自然资源,劳动生产出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提供了满足人类生理需要的物质手段,使人类得以维持肉体组织和保持肌体活力,进而使劳动过程的持续运转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因素。《资本论》同样指明劳动本质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土地(自然界)不仅是人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人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如矿石、木材、石油、渔产。[4]208-209
另一方面,在人的要素上,劳动者是实践的主体,是实践行为的发出者、实践活动的推进者、实践成果的创造者。关于劳动者的基本特性,《手稿》的看法和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看法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第一,劳动者是受制约的存在物。《手稿》明确指出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3]209,具有依赖自然的受动性,需要消耗生活资料以满足肉体需要和维持生理组织。同样,《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指出人类历史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519,满足吃、喝、住、穿的自然需要驱动人们开展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第二,劳动者是能动的存在物。《手稿》明确提出“人化的自然”[3]191概念,确证生产生活是人的“类生活”[3]163,劳动是人的“类特性”[3]162,“改造无机界”[3]162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162,劳动及劳动产品彰显了人的能动性,在人的实践中日益生成的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3]193。《形态》强调感性世界不是始终如一的、与人无涉的“自在自然”,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3]528,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是打上了人的烙印的“历史的自然”[3]529。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的劳动是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有意识活动,只有人的劳动可以“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5]559,强调人改造自然的目的性与能动性。第三,劳动者是处于特定生产关系中的社会存在物。《手稿》认为人始终处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人不仅通过“劳动”这种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活动证明自己是社会存在物,而且在从事与他人直接联系较少的“科学活动”时,人同样是社会存在物,这不仅因为人从事科学活动所需要的器械、材料、场所等物质性工具本身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而且因为人进行活动所运用的语言、文字等精神性工具本身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实践的结果,更因为“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3]188,包含着社会的动因和影响。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对“劳动者是社会存在物”这一观点展开了详尽论证和阐释。《形态》明确指明劳动者并非“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3]525,而是处于既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的出发点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6]5,而非国民经济学家视域下单子式的猎人和渔夫,而且,越往前资本主义时代回溯,劳动者就越“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6]6,从而确证劳动者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活动。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指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控制”[7]552,而在未来社会中,生产者将重新掌握社会关系的自主权,“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7]564成为个人的自由行动。
(三)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是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
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阐明了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两种实践形式。其一,生产劳动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实践。人类历史归根结底是劳动发展史,劳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推进人类历史进程的根本动力。《手稿》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史观的核心思想,肯定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3]196,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取代地产是“劳动的必然发展”[3]173。尽管《手稿》着重考察了“异化劳动”这一扭曲的劳动形式,但是,剥去“异化劳动”的异己性外壳,它本质上是一种凝结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生产实践。马克思指出,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以异化形式呈现的劳动的历史,“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3]193。作为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典型代表,《形态》和《费尔巴哈论》印证了《手稿》的劳动史观的科学性。《形态》肯定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劳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531,劳动是人类生存延续的首要前提,是每一代人每时每刻都必须从事的基本实践,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活动形式。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利益和诉求的理论表现,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1]313,肯定“劳动”是贯穿人类历史的红线和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
其二,工人的革命实践是消灭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在《手稿》看来,异化劳动的消灭,私有财产的扬弃,奴役状态的摆脱不能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兜圈子,必须诉诸于工人解放这种现实的革命实践。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3]231-232。这里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就是消灭私有制、扬弃私有财产的工人政治革命这一现实行动。《手稿》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实践”的思想在《形态》中进一步发展为,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527,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3]539,体现了彻底改造现存世界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宣言》扼要指明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消灭私有制”[8]45为指向的运动,共产党人的任务是“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8]66。
需要说明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中,生产劳动、革命实践和科学实验共同构成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系统论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他们对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这两种实践形式阐述较多,但对“科学实验”这种实践形式着墨较少,部分论述如下。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批判休谟和康德等不可知论者,指出“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是对一切哲学怪论的最有力驳斥(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79页)。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必然性的证明寓于人的活动中,寓于实验中,寓于劳动中”(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84页)。毛泽东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对实践的基本形式进行系统总结和完整概括,并明确提出“科学实验”这一概念。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参见《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20页)。。但是,《手稿》主要论述了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两种实践形式。尽管文中有一处类似“科学实验”的论述,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进行直接联系的活动”[3]188,但它主要用于论证“人是社会存在物”这一观点,而与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没有直接关联。在这个意义上,《手稿》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级形态,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是《手稿》实践观的深化、完善和拓展。
(四)实践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性三重基本特征
其一,实践具有物质性。在黑格尔的理论视域中,人类历史是“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3]203,劳动仅仅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3]205。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实践不是在头脑中进行逻辑推理和概念推演的精神活动,而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物质活动。《手稿》明确指出,人是有血有肉的自然存在物,需要从自然界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人的生产劳动所需的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也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为生产实践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且,实践是一个主体对象化的过程,劳动产品的客观存在意味着实践的物质性。在《手稿》看来,实践是用物质性工具、物质性手段来改造物质性对象的现实活动,自然界是实践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性”是实践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形态》指出人的劳动创造了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但是这种生产活动始终以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3]529为前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人和自然”不仅是“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4]696,更是一切生产形式的“产品的原始要素”[4]696,二者共同构成实践活动的物质前提。
其二,实践具有能动性。人不仅是肉体存在物,更是“思维着的存在物”[3]188。实践是专属于人的自觉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3]162将人与动物的活动根本区别开来。具体而言,动物的生产范围仅限于自然界中有限的领域,生产工具只是自身躯体,生产目的只是满足直接的肉体需要和维持自身的生存繁衍,因而是一种“片面的生产”[3]162,体现了在自然界中的被动性;人的劳动不仅是有意识的,而且是自由的,人不仅能意识到自然界的制约性,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内在需要和主体能力,更能使用物质的、精神的工具将自身意志嵌入外部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符合主体需要的现实改变,因而是一种“真正的生产”[3]162,具有明显的能动性、创造性。在《手稿》看来,“能动性”是实践最核心的特征之一,作为人的类生活的生产是“能动”的,通过这种能动的生产,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现实”[3]163,人类通过实践、劳动、生产展示了自己的主体性、本质力量,使自己的意志、需要、自由个性、创造力得以体现。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工业发展史及工业产品比喻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3]192,强调工业尽管是人类劳动的异化形式,但却是人类劳动水平的较高阶段,它在主体方面充分挖掘和展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不仅是体力的耗费,使身体的器官紧张起来,还有意志的运用和智力的发挥,“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4]208,人能够在正确认识自然物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改造,使之满足人类需要。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人离动物界越远,人对自然的改造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5]558特征。
其三,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而且内含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实践不是原子式的个体的孤立活动,而是人与人互相配合、各展所长的协同活动,社会性是实践的鲜明底色。《手稿》指出实践是人的专有活动,不仅在于实践是一个有意识的活动,更在于实践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人是社会存在物,只有在社会联系中人才是真正的人,只要我是“作为人”从事活动,实践就具有社会性,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3]188,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实践的社会性。《手稿》除一般论述实践的社会性之外,还具体分析了不同所有制关系下实践所蕴含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性质:在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是互相排斥的对抗关系,而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的活动和享受成为“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3]187,人与人是相互依存、彼此依赖的和谐关系。“实践具有社会性”这一观点在《形态》《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形态》指出物质生产与个人交往息息相关,生产“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3]520,交往范围的大小往往决定着生产实践活动的成效,“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3]559。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协作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极端重要性,与同样数量的“个人工作日”相比,由协作而形成的“结合工作日”能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这种“社会劳动的生产力”产生于“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发挥了与他人合作和交往的“种属能力”,摆脱了单个人工作的孤立性和狭隘性。[4]382
总之,《手稿》不仅囊括了《提纲》所阐明的实践观的基本要点,而且在实践的内涵、构成要素、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四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具有一致性。可见,《手稿》较为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架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为《提纲》及后来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结论
《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一部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思想的著作。与学界普遍认为“《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的观点不同,本文指出《手稿》已基本完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架构,已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点,它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奠基之作①王东教授先于笔者形成类似的观点,本文借鉴了他的学术观点。。一方面,笔者将《提纲》阐述实践观的相关条目逐一与《手稿》进行文本对比,发现《提纲》实践观的基本要点在《手稿》中已有所展现,《手稿》先于《提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笔者以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为出发点,从实践的内涵、构成要素、基本形式、基本特征四个方面与《手稿》进行详细的文本对照,发现《手稿》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的实践观具有契合性、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手稿》重点考察实践的一种具体形式——劳动,尤其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殊表现:异化劳动。马克思通过层层拨开“异化劳动”这一特殊劳动的外壳,发现了它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性的内核,即它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它生成于特定的历史阶段,也必将在劳动实践中消失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6]2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劳动”是人类劳动的能动性和异己性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形式,对这一社会形态的劳动实践进行剖析,为考察人类社会“一般劳动”的含义、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主要形式等提供了“钥匙”。《手稿》通过“异化劳动”这一特殊实践及其理论表现(即异化劳动理论),将实践观的全部规定性突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手稿》已搭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重新阐释《手稿》实践观的基本内容,重新审视《手稿》实践观的哲学价值,对重新评估《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史乃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学术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