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11-2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革命思政

戢 颖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 650000)

现今,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学习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95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应将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融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综合实践能力,有效解决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不足问题,为“95后”大学生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及道德品质提升创造新的机遇。

一、“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及教育难题

(一)网络不良信息对“95后”大学生思想健康的侵蚀

“95后”大学生个人成长阶段,正处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发展高速时期。网络技术应用发展在为高校教育提供信息化保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基础性问题。其中互联网负面信息及不良信息对“95后”大学诱导最为严重,是阻碍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因素。之所以“95后”大学生容易在网络时代迷失自我,并产生大量思想政治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方式的错误有着一定的联系。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更多的是面向基础性教育问题的解决,未能根据大学生个体化差异做好更深层次教育规划,导致信息时代环境成长的“95后”大学生无法通过思政教育树立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观。其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深受网络信息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方式难以对“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予以有效解决,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推进,最终使面向“95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教育有效性有所下降[1]。

(二)利己主义、官僚主义及金钱主义的广泛盛行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撑,同时也催生了利己主义、官僚主义及金钱主义的盛行,这一风气不仅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在高校中也屡见不鲜,正是追名逐利风潮的兴起,使现代青年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常常抱有抵触心理,甚至于不愿积极地对所学的思政内容进行正面理解,导致“95后”大学生道德品质发生扭曲。例如,高校中对学生会成员的选择,大多数是走形式、走过场,被选为学生会成员的青年大学生,以服务他人为己任者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基于立功心切或拥有一份满意的档案履历为动力参与学生会组织工作,并未充分发挥学生会服务功能。诸如此类,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尤为常见,如此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势必无法使“95后”学生对思政教育信服。受此影响,对思政教育学习抱有敷衍、抵触心理便显得合情合理。为此,将红色文化及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将是改变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与提高“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核心关键。

(三)“95后”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政治引导及思想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应侧重于思想教育引导。而事实上,现阶段大部分面向“95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将教学重点放置于对单元性知识的输出,未能结合学生个体情况及个体差异做长期性教育布局,导致“95后”大学生普遍对思政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并且无法全身心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针对这一基本现状。高校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传统优秀文化、共产党革命教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增强正面文化的感染力,通过树立积极的教育榜样及学习历史人物事迹引导“95后”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95后”大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思考模式,使其具备良好独立思考能力[2]。利用共产党革命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针对“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不应一味开展文化教育宣传,要结合学生个体思想政治问题及教育实践,采取多管齐下策略完善思政教育体系,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融合并形成良性教育循环,为后续阶段“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稳步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四)思政教育实践存在形式化、表面化问题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始终是“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要求落实能力不足,针对特定环境下思政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思政教育流于形式,难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第二,是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单一,无法在针对“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发挥决定作用,使“95后”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理解能力下降,长此以往,势必出现教育形式化及教育实践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对此,高校应从加强教育管理及丰富教育内容角度做好思政教育实践工作。通过组织校内思政学习教育活动,为“95后”大学生主动融入思政教育学习创造积极条件,并在教育团队后续培训管理中适当做好教育规范,提高高校思政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另外,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丰富的特点,要侧重于引入各类不同的教育资源。譬如,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为载体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增强思政教育趣味性,使其多元化,使高校思政教育能进一步契合“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诉求。

二、共产党革命精神在“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优势

(一)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思维意识

勇于奋进、迎难而上是共产党革命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这其中以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北大荒农业开垦及60年代初期红旗渠的建立最有时代代表性,共产党员不畏艰难险阻,将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目标,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惜以自身生命为代价,克服种种困难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一颗炽热的初心,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积极付出。以上种种,对“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现代学生面临的诸多思想政治问题,但通过长期革命精神渲染,能对“95后”大学生思维意识的改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受网络不良信息侵蚀的大学生个体思想转变,将起到根本的决定作用,使现代青年大学生得以更好地面对新的时代社会环境,对其未来阶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融入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均有重要意义[3]。

(二)有利于坚定大学生艰苦奋斗、勤于开拓的理想信念

不畏艰苦、创新改革,是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便是共产党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核心体现。对中国共产党而言,人民群众是其开展革命斗争最有利的支持者,也是革命精神文化传承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革命斗争的基础原则,方能更好地实现救国救民的根本目标。正因如此,严格来讲,延安精神可以说是长征精神的一种延续。而“95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恰好缺乏对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勤于开拓思想理念的引导,使“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常出现形式化、表面化问题。因而,未来阶段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重视对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对艰苦奋斗、勤于开拓思想理念的认识,进一步培养积极的思想信念,提升“95后”大学生个人思想觉悟,为其更好地融入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夯实精神文明基础。

(三)有益于培养大学生舍己为公、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视死如归、坚持奉献对共产党人而言是其恪守己任、严于律己的基本信条。这当中,抗洪精神、雷锋精神及大庆精神,均是体现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雷锋、李向群、王进喜等一批革命英雄人物舍己为公的精神,更是增强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与延续,增强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影响力,为当代共产党人更好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与初心树立了良好榜样。“95后”大学生要向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进一步发扬勇于奉献的个人思想品质,提升大学生精神文明及思想文化内涵,将对舍己为公革命精神的践行作为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内核,不断从汲取革命英雄人物优秀品质角度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将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传承作为“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共产党革命精神能产生思维上的共鸣,从而为“95后”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秀个人品质创造有利条件。

三、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建设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将从根本上杜绝不良风气在高校中传播,进一步遏制环境风险对“95后”大学生行为意识的影响,更好地基于提升教育影响力,从培养优良品质角度为“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创造有益环境。高校方面应完善教育管理考评机制,避免校园内贪污腐化问题,从学生会管理、党务部门管控过程中汲取经验,加强高校对教师、领导层的监管,督促高校开展自查自检,在根本上增强高校的教育管理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教育榜样。与此同时,教师方面应做好面向学生的教育规范管理,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素养及教育规范性,利用教师对学生思想意识及个人行为的影响培养“95后”大学生优秀品德素质,使“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能在良好环境下科学开展,为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二)提升“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向性

基于对“95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可以抵消信息化时代网络不良信息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以人文教育、人性化教育培养及人文关怀为载体推进高校教育工作,利用教育环境及氛围提高“95后”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能更好地满足“95后”大学生的学习诉求。对于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开展,要侧重于对学生个体化差异问题的解决,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疏导,并把部分革命历史人物及革命英雄事迹融入思政教育疏导内容中,提升“95后”大学生对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学习感知能力[4]。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染,改变“95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形成的错误思想认识,培养大学生对未来阶段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运用共产党革命精神给予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面向“95后”大学生的教学质量。

(三)推动革命精神文化及现代思政教育模式一体化融合

共产党革命精神中包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及坚忍不拔等诸多优秀品质,革命精神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必须要围绕现代思政教育内容做出科学调整,既要满足基础教育实践要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革命精神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内容优势,革命精神文化融入能起到关键性教育导引效果。对此,高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思政教育实践。第一,针对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单元化教育形式,应将革命精神文化在不同课堂中进行穿插,并使其充分衔接形成内容并联,运用基础教学课程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对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进行探索,使其自主地对革命精神开展学习,进而充分帮助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第二,对于教育考核不应采取传统积分制考核方式,应从革命精神文化学习中选择教育考核课题,将思政教育课程考核侧重点放置于对革命精神文化的渲染与熏陶上,使共产党革命精神在“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融入能切实发挥实际教育意义。

(四)实现革命精神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多元化创新

教育创新对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而言至关重要。在思政教育方面教育创新同样具有开拓性意义。正因如此,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采取新的教育实践形式,摆脱传统教育形式对思政教育的束缚,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95后”大学生学习、生活,为其更好了解革命精神文化及学习革命精神文化创造条件。例如,对于爱国思想教育讲解方面,可以适当将抗震救灾、抗击非典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重点把部分英雄人物作为教学主体,充分把时代背景及革命英雄在不同时代中的发展轨迹作为教学展示主旨,通过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学习与参悟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爱国的意义,使针对“95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影响下能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向“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能跟随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培养我国大学生良好个人品质及精神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共产党革命思政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