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策略探析

2021-11-2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管理工作

栾 辉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引言

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双创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从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来看,由于高职生源多元化,使学生群体综合素养参差不齐,这给高职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新时代背景下,针对高职生源多元化呈现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教育管理方法,从学生心理、教育、思想、管理等层面加强学生引领,以此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

一、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问题

(一)学生管理方法创新度不足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不仅关系到学生自我发展,更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发展。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应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根据生源多元化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思想引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高职院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来看,管理方法过于单一,忽视学生素质教育及心理引领,不能够满足多数学生管理需要。与此同时,学生管理方法、形式、理念过于陈旧,大都以管理制度管理学生,学生长期在制度管理下,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影响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效度的提升。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法创新力度不足,使高职院校面对生源多元化,不能够给予正确的引领与教育。

(二)管理队伍有待重视

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需要具有优秀的师资团队才能有效地管理学生。但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来看,面对生源多元化问题,大都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职工进行管理,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引领。班主任工作繁忙,不仅要肩负教育工作任务,更要兼顾学生管理工作。工作繁忙的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力度不足,影响到班主任的管理效度。因此,急需高职院校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根据生源多元化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领,不仅分担班主任工作任务,更能够增强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二、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价值

(一)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质量

高职生源多元化,虽然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也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机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需要根据多元化生源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学生管理,以此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根据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方法的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以此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提升自身管理、约束能力。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改变高职院校刚性管理工作体制,促进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的落实。

(二)实现学生成长、成才

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革新,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问题,由于生源个体综合素养参差不齐,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形成一定的冲击。而高职院校针对生源多元化问题,加强研究,构建一套新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能够从思想、心理等层面引领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合理就业、创业、发展。

三、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方法

针对学生而言,教育、管理、心理引领在其生命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针对当前高职生源多元化情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重视教育、管理、心理引领,从多方面指导学生、规范学生,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2]。因此,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管理可以通过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引领三个维度进行。

(一)重视学生教育管理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教育始终是第一位的,学生教育的好自然就管理得好。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重视学生教育,以教育为引领,不仅加强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在学生教育中,首先发挥高职专业课堂效度,借助课堂教学传递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在学科教育中,不仅传递学科知识,更要传递素质、品质、德育教育,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引领,塑造学生良好品质。通过课堂教育路径,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问题加强正确引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加强学生思想品质培养。例如: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此助力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加强文化教育,我国文化历史悠久,高职教育针对生源多元化问题,加强文化引领,培养学生文化自觉,使学生健康发展。总之,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应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重视教育的实施,以此提升学生教育管理质量。

(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以创新为导向,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避免运用强硬的制度管理学生,应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给予学生思想帮助。例如,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意识到学生犯错是一种常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能以制度强制性地管理学生,应耐心教导,让学生从问题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度。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教师应重视网络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获取学生在线信息数据,通过针对学生信息数据的分析,知晓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管理教育学生,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三)关注学生心理引领

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只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新生,在新生报到后,每一名新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诸如陌生的环境、新的人际交往关系等,这影响到其新生活、学习的开展,如果不能及时排解会使学生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高职生源多元化,应加强新生及老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与学习模式。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根据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整体心理辅导工作,快速帮助学生消除、调整心理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加强一对一交流,从心理、思想上引领,促进学生走出阴霾;针对老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韧性,促进学生发展。

四、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

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转变管理思维模式,重视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实施。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个体的观念思想转变,才能促使个体的行为举止转变。同理,教师针对学生实施的管理理念也是如此,只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的践行,才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的管理,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此外,从学生发展需要层面来看,以往的管理缺乏教育,使思想无法得到疏导,不利于学生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重视思想引领,以管理模式为辅,以此彰显学生管理效度。

首先,针对高职生源多元化问题,学校应提高重视度,关注此问题,找寻有效方法解决问题。诸如:运用教育路径、管理路径、心理引领路径等。以多元化方法、多元化路径对学生实施管理,能够从思想、心理、行为上进行全方位的引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3]。其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个个体,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质量。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实施中,重视学生素养、品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效教育管理工作。总之,身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教师,应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转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思想理念,融入新的管理思维理念,以此更好地解决高职多元化学生管理问题。

(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管理问题。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倡学生柔性管理模式,但也需要融入一些管理制度,以学生管理制度为依据,规范、引领学生,将学生引向积极健康的发展路径,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在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中,首先,在以往学生管理工作条例中,增减相关的条款,使制度助力于学生发展需要。例如: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将过于刚性的管理条款进行革新、创新,使管理条款能够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避免刚性管理条款的实施影响到师生良好情感的构建。

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构建中,重视学生思想管理,弱化一些刚硬的学生管理条款,进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以制度增强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柔性管理工作模式,减缓刚性管理条款的进一步实施。例如,以学生违反校纪为案例加以分析,身为管理者应知晓学生违反校纪的具体因素,以此为切入点,探析学生心理,并且采用教育、思想引领管理模式,引领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以此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可见,从学生身心发展层面上,进一步引领、管理学生,能够达到良好的管理效度。因此,在刚性管理条款中,融入柔性管理条款是必要的。

最后,重视学生考核制度的构建,根据生源多元化问题,加强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定期开展考核工作,评价学生,促进学生进步。通过学生考核制度,为学生构建自我发展目标,定期考核学生,让学生明晰在教育历程中自身的进步与退步趋势,以此使学生调整自己,逐步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在学生考核、评价中,采取民主、平等的方式,改变单一化评价、考核模式,以此彰显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三)构建优秀学生管理团队

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重视优秀学生管理团队的构建,改变以往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模式,进而达到高职院校良好的学生管理效度。班主任、学科教师、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需要协同一致,一同引领、管理、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促进学生成才,以此使高职院校为社会发展培育应用型、创新型人才[4]。

首先,针对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问题,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助力于教师与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聘请专业化管理教师,构建学生管理团队,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态度,加强学生研究,实施学生个性化管理工作模式,满足多元化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在构建优秀学生管理团队的过程中,选取的教师不仅具有教育管理能力,更应具有心理教育能力,使管理教师能够从学生多方面出发,给予学生正确的引领,以此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再次,学生管理教师应主动出击,与班主任、学科教师等构建良好的关系,实现学生信息的流通,以此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予高职院校学生针对性的教育。例如:班主任、学科教师、辅导员应主动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在教育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管理教师通过分析、研究学生,明确学生管理趋势,采取有效管理方法,解决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管理问题。

(四)加强学生网络教育引领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针对高职生源多元化问题,应重视网络教育引领,加强网络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强线上线下学生管理的有效性。网络管理能够提升学生管理的精准性,满足当代学生管理需要,以此能够进一步解决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管理问题。在网络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获取学生线上信息数据,根据学生真实档案信息,明确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开展的实效性。

首先,高职院校在互联网平台中,建设学生管理板块,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构建学生档案信息,便于教师获取、知晓学生信息,加强学生针对性引领。例如,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库,以学生信息库为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分析,以此更好地管理教育学生。其次,高职院校在网络技术作用下,加强网络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加强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疑答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研究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策略十分重要,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教育、管理、心理引领相融合,开展针对性教育管理工作,以此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生源多元化管理工作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